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124部分

第三帝国-第124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种改进过来的,叫做lt…38坦克,在历史上,是从38年才开始量产的,而现在,仅仅是组装出来少量的底盘而已。

    对斯柯达公司来说,这种坦克是他们的骄傲,而在德国的工程师眼里,这种坦克,属于看都看不上的货色。

    如何硬要比,大概和历史上的3号坦克的性能差不多,而历史上的德国,在获得了这些坦克之后,也是如获瑰宝,编入自己的军队中,改名叫做pzkpfw35t和pzkpfw38t坦克,毕竟,当时德国的3号坦克的数量也严重不足。

    而现在,德国都开始准备量产四十吨级的黑豹3坦克了,这种10吨级的轻型坦克,实在是太差劲了,简直就和小孩儿的玩具一样!

    “我建议,立刻全面停止这种lt…38坦克的生产。”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克尼波坎普,向着希瑞克说道:“这款坦克根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军队需要!”

    全面停止!

    现在,德国境内的各个军工厂,正在全力生产之中。在流水化生产的高效率下,在施佩尔成为了装备部长,大力地改进之下,德国的军工厂的坦克产量,正在飞速地发展。

    预计到今年的时候,德国的坦克产量,应该能超过一千辆。但是,对于德国的装甲部队来说,这依旧是杯水车薪。

    按照德国装甲之父,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装甲团,每团辖2个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

    那么,一年的坦克产量,也才仅仅够三个装甲师的编制而已。

    哪怕是缩减坦克的编制,比如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等等,一年的产量,也就够五个坦克师的。

    而本来德国高层的打算,是在今年要建成十个装甲师的,如果坦克不够,那就只能进一步地缩减坦克师中的坦克编制。

    而现在,增加坦克数量是最急迫的,让斯柯达公司,全速生产己方的黑豹坦克,这是最重要的!

    (历史上,41年刚和苏联开战的时候,德国的坦克年产量是3083辆,而到了44年,也就是施佩尔接手军工生产之后,德国当年的坦克产量就达到了惊人的7908辆。现在,二战还没有爆发,德国没有转入战时军工,而且,生产的还是工时数比较高的中型坦克。但是以现在书中的情况,苏联进口的矿石足够,资金足够,所以,一年生产一千辆黑豹坦克,应该不算华东之雄扯淡吧?华东之雄已经吓怕了,任何一个数据让人不满意,都会有读者要弃书。)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斯柯达兵工厂

    一旁的斯柯达的工程师们,默不作声。

    任何一个产品,都浸透了工程师们的心血,对这些斯柯达的工程师们来说,他们的坦克,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他们巴不得全部生产他们的坦克。

    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和德国人的坦克相比,他们的坦克太落后了,比如,装甲还是铆钉的,当对方的炮弹过来,砸得铆钉脱落的时候,飞溅的铆钉,就是对坦克乘员最大的伤害。

    “应用我们的流水化生产方式,分配给斯柯达兵工厂的下属工厂分开制造,然后在这里总装。”克尼波坎普继续说道:“我们这几天,已经经过了估算,初期三个月,这里应该能够达到每个月五十辆的生产规模,后期熟练之后,应该能够达到每月一百辆的产量,这样,斯柯达兵工厂,可以为我们每年生产上千辆的黑豹3坦克。”

    希瑞克顿时一阵高兴,这里的产量,每年达到上千辆,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相当于己方的坦克产量扩大了一倍!

    这就意味着,到今年年底,德国可以整编出十个满编的装甲师来!如果再拖一年的话,到了明年年底再开战,德国就能整编出二十个满编的装甲师来!

    有这二十个装甲师,足能横扫整个欧洲!希瑞克当然很有信心,这个时代的黑豹坦克,绝对是无敌的存在!用了十几年才成熟起来,性能上领先整个时代五年!

    “那么,我们原来生产的这些坦克,还有底盘呢?”斯柯达的技术人员问到。

    听到对方的问话,克尼波坎普也将目光对准了希瑞克,这些,当然还得希瑞克来拿主意。

    将这些坦克,全部废弃?当然不合适!毕竟都已经生产出来了,如果在这种时候再将他们全部回炉,实在是太浪费了!

    其实,如果德国没有这些年来的发力的话,这种lt38坦克,已经算是先进的装备了,这种十吨级的坦克,到现在为止,在德国的装备序列里,其实是属于空白的,德国坦克最轻的黑豹2坦克,也属于20吨级的,而且即将改造,全部按照40吨级的黑豹3来改进。

    由于指标高,这种坦克的产量并不大,哪怕是到了战时,工厂变成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最多再将产量提高一倍而已。

    而等到以后打苏联的时候,苏联一向都是靠坦克海的,德国的坦克数量,始终都是处于劣势。

    所以,这些现有的坦克,直接废弃,或者扔给二线部队,都是浪费。

    二线部队,有把毛瑟98步枪就行了,还要什么坦克?

    希瑞克的脑子里转了一圈,就想起了一个新东西来。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这是在38t坦克底盘上,简单地采用大倾角的装甲,架起一门长管75毫米坦克炮而形成的一款优秀的反坦克武器。

    它并不算是自行火炮,因为它时常伴随坦克一起冲锋,靠着高速度带来的机动性,靠着大倾角装甲带来的防护性,来干掉对方的坦克!

    这款武器,是在44年才出现的,当时德国已经由进攻变成防守,需要更多的反坦克武器,而这款外表独特的突击炮,成为了德**队的宝贝,它的产量很高,当初德国制定的目标,是月产量上千辆,而斯柯达公司在最高的时候,一个月也能生产四五百辆。

    质量上,德国的坦克足够,而数量上,始终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不如将现有的底盘,包括哪些制造好的lt…35坦克,都改造成这种坦克歼击车!

    这不是希瑞克脑洞大开,这种坦克歼击车,在历史上是威名赫赫,连盟军对赞叹这种坦克歼击车的性能优良。

    而现在,希瑞克对这种坦克改型为坦克歼击车,展开了自己的一番讲解,甚至还画出来了几张草图,倾角要大,坦克要低矮,坦克炮的口径要大,可以从德国现有的坦克炮里面选取,这种改型的战车,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干掉敌人的坦克!

    希瑞克的讲解,赢得了在场的捷克军工人员的尊重,都说希瑞克将军是全能,现在,这么一改造,己方的这款底盘,也就有了更大的用处了,甚至,以后还能继续生产下去!

    同时,这也是一个提议,还可以尝试进行其他的改装,比如装甲运兵车之类。

    希瑞克的视察,成功地解决了有关坦克的生产问题,制定下来了方针,一部分人员,研究如何改装坦克歼击车的事宜,另一部分人员,则开始改造整个坦克生产车间,为生产黑豹坦克做准备。

    在完成了对坦克部门的视察之后,希瑞克继续在庞大的斯柯达兵工厂里视察,下一项,就是斯柯达的轻武器。

    在这个时代,斯柯达生产的zb26轻机枪,那是大名鼎鼎!对于每一个熟悉抗战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这款机枪就是在华夏的战场上大放异彩的!

    仅仅捷克的布尔诺工厂,在1927年到1939年间,就向华夏输出了30,249挺zb…26轻机枪。而华夏自己仿制生产的更多,整个华夏战场上这种zb…26轻机枪在10万挺左右,在抗战片中,经常可以看到机枪手端着这款捷克造的轻机枪,顶部的弹匣,就是它最明显的特征。

    这款轻机枪甚至赢得了英国陆军的订单,改用了7。7毫米的口径。而它原本的口径,是7。92毫米。

    不错,和德国现有的7。92毛瑟弹,是完全相同的!

    结构简单,成本低,火力强大,这些都是这款轻机枪的优点,至于缺点,就是20发的弹匣太少,而且在上面放置弹匣,有些阻挡视线。

    现在,德国也有先进的轻机枪,就是mg34,从性能上说,这款轻机枪的性能是超过zb26的,那么,布尔诺兵工厂,该不该停产这款轻机枪,全面生产mg34?

    希瑞克的到来,给他们吃了定心丸,面对着这里的主管,工程师,包括zb26的设计师哈力克,希瑞克郑重地告诉他们:“zb26轻机枪的性能是不错的,这款轻机枪,可以继续生产。”

    (对前面的问题再说一下,7。92毫米库存的子弹不会浪费,毕竟还有班用机枪,使用的都是毛瑟弹的,还有二线部队,继续使用毛瑟步枪的,改为6。8毫米口径,是因为这是最好的口径了,威力没有降低,口径小了,就会节省大量的原料。至于原有的生产线,改用新口径,应该是改模具就行了吧?求知道的大大解惑。)

    (华东之雄查到的资料:枪弹的主要零件如弹头壳、弹壳、底火壳和曳光管壳等,形状都呈带底的杯状,其加工需要用到枪弹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引伸加工",生产不同形状和壁厚的零件,只要改变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即可。)

第二百八十四章 子弹的问题

    捷克的轻武器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口径和德国的口径完全一样,虽然zb26轻机枪的火力持续性不高,但是,它也毕竟是一种轻机枪啊。

    德国陆军扩充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虽然一线精锐部队可以装备到先进的坦克,成为装甲师,但是,二线的部队,装备就很差了,还是以毛瑟98k步枪为主力的,将这种机关枪装备到二线的部队中去,那就很不错了。

    而在另一方面,这款枪也要继续出口,尤其是华夏,现在抗战正酣,需要大量的武器,而德国也需要华夏的资源,这种时候,当然不能把这种枪的生产给停止了。

    这些年来,德国和华夏的交易也一直在进行,德国的武器,出口给华夏,换回德国需要的各种资源。

    “除了这款轻机枪之外,布尔诺工厂也要生产我们的更先进的武器。”希瑞克说道:“包括我们的mg34轻机枪,以及我们的6。8毫米冲锋枪和子弹。”

    现在,这种新的6。8毫米的冲锋枪,经过多次的实验,已经完成了定型,整体的构造,和后世的ak系列步枪非常相似,结构简单可靠,故障率低,终于进入了大批量的生产阶段。

    现在,这款冲锋枪,被正式命名为mp38冲锋枪,这和历史上的冲锋枪已经完全不同。

    这款武器,装备到陆军之后,一下子就受到了欢迎,武器的缺口相当大,靠着德国国内的轻武器制造厂,根本就满足不了生产需求,所以,必须要放在捷克进行大批量生产的!

    毕竟,捷克可是世界第二的军工厂,加上捷克的产量,就足够成建制地替换军队现有的毛瑟步枪了,至少要先把一线的精锐部队给替换掉了。

    而在大规模推广这种冲锋枪之后,需要的子弹数量,也会成几何倍数地增长。

    除了德国的生产线,已经开始生产6。8毫米子弹之外,作为第二的军工大国,当然也要全面转产6。8毫米子弹。

    同时,7。92毫米子弹的生产线,也要保留一条,毕竟机枪,以及二线和狙击手用的毛瑟步枪,还是7。92毫米的子弹的。

    “我有一个想法。”看着这些欧洲最有名的军工专家,希瑞克说道:“我们的子弹,可不可以用钢来代替?”

    子弹的弹壳和弹头,都是铜的,现在虽然不用铜来做货币了,这东西也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金属。

    在干涉了西班牙内战之后,德国也得到了很多的利益,比如,西班牙境内的矿产,几乎被德国垄断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里奥…丁托铜矿,有了这个铜矿的矿产,德国暂时不用担心铜的产量了。

    但是,需要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有关子弹。

    这个时代的子弹,都是铜做的,弹头,弹壳,都是铜。

    主要的原因,就是铜的机械性能好。

    子弹击发的时候,会与弹膛和枪管发生摩擦,而且枪内有膛线,如果是硬金属,说不定就卡主了,直接就炸膛了,或者对枪管的磨损很大,几发就报废了。而铜相对于枪身而言,质地就要软许多,可以顺利地发射出去。

    而且,在发射完之后,比较容易抽壳,对自动步枪来说,这个更加重要。

    其次,金属铜的延展性也比较好,方便于制作子弹弹壳和弹头,而且同时铜又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住子弹击发时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冲击力。

    最后,就是铜不容易生锈,这也是个优点。

    但是,这毕竟是铜啊!现在,随着开始使用全自动的武器,对子弹的消耗会大大地增加,想要满足帝国扩张的需要,那就要找到合适的廉价的替代品。

    比如,用钢来代替!

    希瑞克看着下面人的惊讶的目光,继续着自己的话题,他要讲的,就是华夏的钢芯覆铜和涂漆弹药。

    现在,继续使用铜来生产,但是,也要进行研究,争取早日用钢来替代大量的铜。

    当然,不可能全面代替,至少弹头内部是钢芯,外面必须要包铜才行。

    下面的技术人员一片寂静,良久,才有一个人说话了:“这样的话,恐怕会增加卡弹的风险。”

    一把枪,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子弹卡壳,那对使用它的战士来说,就是死亡的后果,枪支卡壳率增加,是一个相当大的事故。

    “我相信,经过我们技术人员的努力,会解决掉卡弹率高的问题的。”希瑞克说道:“现在,大本营已经有了计划,如果这种子弹开发成功,就给所有技术人员神圣雅利安人的身份。”

    在后世,华夏使用的都是这种子弹,也没有听说部队有多少抱怨,所以,卡壳率已经不高了,同时,这种子弹威力十足,而且要廉价得多,五颗钢芯覆铜和涂漆弹药的成本才等于1颗全铜弹壳弹药。

    希特勒当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