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218部分

第三帝国-第218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胜利已经在眼前!

    “伟大的元首,这次征服了法国,您将会作为我们最伟大的领袖而载入史册!”勃劳希奇向希瑞克说道。

    以前,希瑞克一直在幕后,德国人最崇拜的,还是元首希特勒,而现在,随着法国被征服,希瑞克的地位,也将真正地注定!

    不仅仅是狂热的人民,忠贞的武装党卫军,就连国防军,都充满了对希瑞克的敬仰和绝对的尊重,现在,哪怕希瑞克要他们去死,他们也将会毫不犹豫地执行!

    时机,已经成熟了。

    等到法国战役结束,希瑞克将会大力地提拔那些让他放心的将领,国防军中,一部分人会高升,同时,另一部分人,也会退役。

    后世的720事件,那些人的名单,还在希瑞克的脑子里呢,这种不忠诚的人,现在不管有多么的支持希瑞克,希瑞克也绝对不会再用。

    以前没有借着间谍的事继续发挥,是因为希瑞克的底子还不够扎实,现在,他是绝对的振臂一呼,响者云集。

    “现在,我们不用担心法国战役的胜利,我们担心的是英法军队的撤退。”希瑞克说道:“在我们包围了英法主力之后,他们肯定会突围,我们的目标,是要全面消灭他们!”

    历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还在希瑞克的脑子里,本来,德**队是能够彻底干掉英法军队的,可惜,都被戈林给搅黄了。

    关键时刻,德国陆军被命令暂停前进,让戈林的空军一个施展的舞台,结果,空军根本就无法阻止英国人的决心,在丘吉尔的指挥下,大量的军队,撤退到了英国本土。

    如果没有这些军队的撤退,那么,德国攻打英国的计划,就会减小很大的阻力,可以说,这批生力军,保住了英国,而且,到了后来,还再次度过英吉利海峡,踏上了欧洲大陆,灭亡了德国。

    希瑞克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而希瑞克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打到英国本土!只有占领了英国,才能够避免两线作战,放心地向东发动进攻。

    “不用管法国南部,我们的武装党卫军,和我们的a集团军,都要以吃掉北部的英法联军为主要作战目标。”希瑞克说道:“同时,我们为了防止他们的突围,要成立一个三军的联合指挥机构。”

第四百九十四章 两千吨黄金

    希瑞克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一愣。

    在这个时代,有的国家是陆军和海军,有的是海陆空三军,其中,陆军属于传统的军种,海军次之,空军最新,很多空军,现在都属于陆军的航空队。

    各军种之间,争夺资源是非常严重的,比如陆军和海军最激烈,毕竟,海军是个烧钱的军种,造军舰,要消耗大笔的资金,这样,必然会引起其他军种的不满。

    像岛国,就是陆军和海军矛盾最严重的国家,美国现在还不是很严重。

    至于德国,各个军种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不过暂时看来,还算是比较融洽的。

    毕竟那种空军第一的领军人物,戈林,还在他的医院当植物人,空军没有了主心骨,就硬不起来,必须要听从希瑞克的安排。

    空军用了海军研制的战机,在海军面前也硬不起来,就这样,关系还算是融洽。

    但是,融洽归融洽,要说三军联合指挥,这却是不现实的,各个军种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各种思维根深蒂固,怎么会轻易地融合到一起?

    还是凯特尔将军首先发言了:“元首,为何要组建三军联合的司令部?”

    “大家想想,英法联军被我们包围,他们会向哪里突围?”希瑞克向眼前的军官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向哪里?很多人都还没有仔细地考虑过,毕竟,好像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向南部突围?”勃劳希奇问到。

    现在包围的是法国北部,在法国南部,有重要的大城市,首都也在南部,所以,他们应该是向南突围吧?

    “如果向南突围,他们能跑得过我们的机械化部队?”希瑞克说道:“而且,南部的西班牙,也是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法国人会不知道?至少,英国人肯把他们的部队继续往火坑里送?”

    希瑞克的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别说法国人,就英国人,也不会再向南运动了。

    而另一方面,他们想要向南突围,那就要从武装党卫军的防线上突破,武装党卫军强悍的战斗力,是英法联军的噩梦,他们根本就无法突破,那就是送死。

    如果不能向南突破,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去英吉利!

    不仅仅是英国远征军,连法**队,在看不到胜利的情况下,也应该会做出选择,去英国!

    他们向北,向西,那么漫长的海岸线,总是会找到合适的地点的,英国只要派遣大量的船只,就能够将他们接回英国去。

    历次的战争中,只有英国派军队上欧洲战场的,还没有在英国本土出现过战争的,英国和欧洲大陆隔着海峡,是非常的安全的。

    所以,这些英法军队,应该会向英国撤退!

    那么,如何阻止对方的撤退?仅仅有陆军,当然不够,必须要海军和空军的配合,说到配合,没有比协同指挥更加有效的了。

    希瑞克的提议,获得了其他人的赞许,其实,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改变希瑞克提出的建议了,希瑞克的建议,就是真理,从来没有错过。

    “这件事,刻不容缓,我们要在三天之内,将我们的联合指挥部建立起来。”希瑞克说道:“三天后,我们的联合指挥部,应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来了。”

    希瑞克这么做,当然是有更深入的目的的,为之后打造三军联席参谋长制度打下基础,正好结合着他即将要进行的人事调动,将那些有异心的人彻底地排斥走。

    论起政治手腕,抓军队的手腕来,希瑞克绝对是很强硬的,也会耍手段的。

    这个指挥部,以后将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来。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我们的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在征服了法国之后,我们将继续征服英国。”

    法国,只是一个开始!

    跨海登陆,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将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现在,进攻的号角,即将吹响。

    没有修整的时机,必须要尽快地征服法国,征服英国,在美国的舆论风向还是不干涉旧大陆的战争的时候,英国,就得落入己方的手里。

    商议完了近期的战略,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从会议室里面出来,希瑞克揉了揉自己的头皮,如果有可能,自己还真想要当一个普通人啊,帝国的命运,都压在自己一个人身上,沉甸甸的。

    坐到了宽大的椅子上,希瑞克闭目养神,听到了一个脚步声走近,就知道是莱因哈特。

    “元首,我们按照您的吩咐,密切监视了法国法兰西银行行长皮…富涅埃,就在五个小时前,法国财政部长吕西安…拉莫莱,约见了富涅埃,他们商议的机密计划,我们还在打探之中,不过,计划的大致内容,已经被我们截获。”

    法兰西银行,是法国的中央银行。在1800年1月18日由时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波拿巴建立,其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负责纸币的发行,帮助法国经济摆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萧条。

    之后,法兰西银行迅速地发展,垄断了全法国的货币发行权,完成了向现代中央银行的过渡。它发行的法郎是法国的法偿货币,它握有的外汇和黄金是法郎国际购买力的保证,它出售的债券是最高的信誉保证,也是法国政府获得资金的最后渠道。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谁掌握了法兰西银行,谁就掌握了法国的经济命脉。

    这件事,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巴黎公社。

    当年,革命的烈火熊熊点燃,眼看整个法国都要变天,几个狼狈逃到凡尔赛的遗老遗少,靠着对法兰西银行的掌控,轻易的就筹措到了20亿金法郎的巨款用于内战。

    靠着资金的优势,他们迅速地聚集起来了大量的复辟者,成功地挽救了国家。

    巴黎公社的教训表明,没有掌握经济命脉的革命政权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到现在,法兰西银行当然还是受法国政府控制的,而这个银行,有法国的主要黄金储备,高达2226吨!

    当初截获了西班牙的六百吨的黄金,让德国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而现在,可是两千多吨!

    可以说,只要获得这笔黄金,那德国就有充足的财力来完成整个欧洲战争,不仅仅是打英国,连打苏联都够了!

    同时,只要获得这笔黄金,那德国就能够向美国的资本家们继续输出大笔的资金,购买他们生产的的产品,这样,那些资本家,就能够继续支持德国。

    只要德国不威胁美国,那些资本家,怎么会坚决地反对德国?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刺激了美国人,现在,希瑞克可不想去掺和岛国的浑水。

    “吕西安通知富涅埃行长必须短时期内紧急转移全部库存黄金,这个疏散黄金的紧急计划,代号为“鱼”。这项计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各地的金库的黄金迅速而秘密地转移到沿海的土伦、布勒斯特和勒维尔东港,然后海运至国土以外。”莱因哈特说道。

    “好的,继续跟踪,我相信,我们的情报系统,是不会让我失望的。”希瑞克说道。

第四百九十五章 晶体管研制成功

    莱因哈特,是不会出错的,上次的西班牙黄金的收割,莱因哈特就操作得很成功,希瑞克相信,这次的法国黄金,也一定能够收入囊中。

    有了这批黄金,德国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希瑞克相信,随着自己的穿越,这个时空,已经和历史上不同了。

    莱因哈特走了,外面的天色,早就黑了,不知觉中,又是忙碌的一天,希瑞克拍了拍嘴巴的呵欠,好几天没有回家了。

    战局已经稳定,自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现在,也不用怕有人畏首畏尾,现在,上下都是一股胜利的喜悦。

    回家去吧。

    站起来,刚想要穿上外套回家,他的外套,却将桌子上的一堆文件甩到地上了。

    这堆文件,是刚刚送来不久的,希瑞克看着这堆文件,就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元首,每天会有忙不完的事,或许,只有朱元璋那样的劳模,才喜欢这样的生活吧。

    他低头看了一眼,顿时,眼睛里一片惊喜。

    一份报告,赫然在目。

    gema公司,已经试制成功了一种pn结型晶体管!

    来自后世的希瑞克,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晶体管,才算是打开了电子技术的一个新的大门,后世的集成电路,是在晶体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电子技术的基础,就是晶体管!

    希瑞克对着方面,是相当关注的,先后几次做出了指导意见,希望可以尽快地捣鼓出晶体管来。

    曾经,在希瑞克的提议下,电子管的小型化,已经进行得很顺利了,各种电子管的体积,成功地缩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但是,这已经是电子管的极限了,未来的技术,是绝对离不开晶体管的,计算机,雷达,声呐,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都需要大量的晶体管。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发现!

    “元首,要回家吗?”护卫格拉夫向希瑞克问道。

    “不,去gema公司。”希瑞克说道。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二战中,诞生了很多种科技,比以往一百年的还多,可以说,战争就是一场催化剂。

    在车上,希瑞克就在不断地喜悦之中了,从此将打开微电子技术的大门。

    这意味着什么?己方的那些精确制导武器,可以进一步地优化,成本降低,己方的雷达,可以更加小巧,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甚至满足炮射雷达引导的需求!

    己方的无线电报机,也将更轻巧,也更容易实现己方的跳频加密技术。

    历史上,一直到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才成功研制出一种点接触型的锗晶体管。但是其实,半导体的研制,早就开始了。

    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通信系统已开始应用半导体材料。比如矿石收音机,就采用半导体材料进行检波。

    而至于晶体管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就已经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

    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而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少实验室在有关硅和锗材料的制造和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就为晶体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这些技术,都已经有了铺垫,只是需要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进行攻关。

    其他的国家,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晶体管带来的巨大意义,但是希瑞克是清楚的,在后世,没有微电子,寸步难行。

    而且,希瑞克工科出身,对电子线路当然相当清楚,对晶体管中最常见的pn结,那也是相当熟知。

    唯一需要的,就是利用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将它做出来!

    “嘎吱,”车停了下来。gema公司,已经到了。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公司而已,但是,在希瑞克的支持下,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展了上百倍,现在的gema公司,是德国最重要的雷达研制和生产公司,也是保密部门。

    比如,在大门口,就有盖世太保来守护。

    希瑞克的车子,直接停到了大楼前,这是公司的研究所,此时,刚刚得到了消息的hollmann博士,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出去。

    他的文件,是三天前送上去的,他这种后方科研机构的文件,要排在军队的情报的后面,所以,等了几天,才被汇报上去。

    当得知希瑞克来了的时候,他就无比的兴奋,看着希瑞克下车,他已经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伟大的元首,您真是个天才,我们按照您的设想,成功地制造了新的电子元件,这是一个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