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634部分

第三帝国-第634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拉美各国中,对我们最有利的是墨西哥和古巴。”希瑞克继续开始了自己的分析:“如果我们可以和墨西哥达成协议,让我们的部队可以借道墨西哥,那就可以迅速地登陆美国。”

    美国北部的加拿大是甭想了,美国人看着紧着呢,只能从南部入手,墨西哥是和美国相邻的国家,所以利用墨西哥最好。

    这个时期,墨西哥和美国的关系并不好。

    墨西哥为了自己国家的经济考虑,把那些美国人控制的垄断工业都给收归国有了,铁路,石油等等,都属于国家掌控了,这当然激怒了美国人,差点还打起来。

    但是随着欧洲局势的发展,美国人立刻就改变了态度,开始对墨西哥和颜悦色起来,妄图拉拢墨西哥,把墨西哥争取过去。

    历史上美国人办到了,墨西哥还出动了一支飞行员部队,加入盟军作战。

    而现在,墨西哥还没有选择好,留给德国的机会还是有的。

    “当年美国向外扩张,抢占了墨西哥大片的国土,如果墨西哥同意我们借道的话,那德克萨斯州的领土,就可以归还给墨西哥。”希瑞克说道。

    美国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只是东海岸的屁大块的地方而已,结果不断地扩张,最终变成了横跨大陆的国家,它的大部分领土,都是抢来的。

    给墨西哥领土作为诱饵,用各种经贸协议,发展墨西哥的国力为条件,诱惑墨西哥上钩!

    至于古巴,也是无奈的,只要看看地图就知道了,想要商船运输兵力和物资登陆墨西哥,就必须要走加勒比海,绕过古巴。

    或者,就是从巴拿马运河穿过去。

    墨西哥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墨西哥不同意,那我们也只能在南部继续想办法,阿根廷是最容易被我们拉拢的国家。”希瑞克继续说道。

    阿根廷是亲德的,只要看二战结束之后,小道消息中,很多的德国高层,都是乘坐潜艇跑到阿根廷去了。

    为何不去别的国家?

    因为阿根廷是唯一能给他们庇护的国家。

    “美国为了获得巴西的支持,在巴西大量投资,发展巴西的工业,也是为他们的战争机器开动做贡献,而已阿根廷和巴西的矛盾来看,阿根廷倒向我们是最可能的。”对希瑞克的提议,里宾特洛甫是肯定的。

    如果说南美哪个国家最容易支持德国的话,无疑就是阿根廷了。

    “我们的商人要在阿根廷大量投资,新建工厂,发展阿根廷的工业,这样阿根廷的立场就会更加倾向于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南美获得一个稳固的基地。”

    从地图上来看,阿根廷是南半球,如果利用阿根廷做跳板来进攻美国,并不合适,但是作为一个军事基地,绝对是不错的。

    “莱因哈特,里宾特洛甫,你们今后的工作重心,就是在南美取得进展,为帝国的下一步的战略做铺垫。”希瑞克说道。

    情报和外交部门双管齐下,这是对南美首次开始的正式行动!

    “是!”两人一起答道,他们自然知道自己面临的任务有多么艰巨,但是他们不怕,墨西哥,必须要征服了!先给利益,拉拢,拉拢不行就颠覆政权,现在德国的信仰已经传遍了世界,在墨西哥也是能找到信徒的,这一套,在欧洲他们已经玩得很熟练了。

    “注意,必须要保密,不能让美国发现了我们的目标。”希瑞克继续说道。

    美国人一直都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后花园,在这里搞阴谋,是必须要小心谨慎的。

    总之,这些迂回的方案,都要比直接在美国本土登陆容易得多,可以想象,美国人肯定会在他们的海岸线上建立岸防工程,如果直接跨越大西洋跑过来登陆,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我看,我们不妨也进行一下战略欺骗。”就在这时,舍尔纳说话了:“我们拿下冰岛,做出攻击格陵兰岛,或者直接进攻加拿大的态势来,引美国人上钩。”

    如果直接进攻美国本土,其实很近,因为已经拿下了英国,只要把靠近的冰岛拿下来,再走格陵兰岛的话,和加拿大就隔着一个戴维斯海峡。

    所以,这个方案是最节省道路的。

    这样,美国人肯定以为己方会从北面下手,从而忽视来自南面的威胁,掩盖德国真实的进攻意图。

    同时,有了冰岛,或者再拿下格陵兰岛的话,德国的大部分的战斗机,都可以从那里起飞,进攻美国的航程就更近了。

    “这个主意不错!”希瑞克对舍尔纳的这个计划表示赞同:“现在即将进入夏季,正是冰岛最暖和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已经好久不动弹了,就让我们帮助丹麦,收复了冰岛吧。”

    现在的冰岛,还不算是完全独立的王国,以前冰岛是挪威国王的殖民地,后来成为丹麦的附属国。

    1918年,丹麦与冰岛签订联合法案,丹麦承认冰岛王国为丹麦王国附属的主权国。自此,冰岛在内政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类似于保护国的独立和主权,外交和国防方面丹麦仍保留权力。

    当德国开始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丹麦作为一个德国邻国,很快就沦为德国的附庸。

    而借着这个时机,冰岛议会宣布冰岛政府从丹麦国王收回冰岛外交及其它事务的权力,正式宣告独立。

    丹麦政府当然不会同意,在丹麦的法律里,冰岛依旧还是丹麦的。

    就在冰岛宣布独立之后,英国占领了中立的冰岛,结果,美军就接替英**驻守冰岛。丹麦国王继续保持法律上的统治。

    海军好久没动弹了,就拿冰岛练练手吧!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朱可夫回来了

    就在希瑞克已经将目光望向了更遥远的美国之后,在基辅,一场盛大的包围战,正在迅速高效地展开。

    德国的包围圈是巨大的,这个巨大的包围圈之中,肯定是有很大的空隙的,而现在,包围圈内的苏联军队,妄图想要冲过这些包围圈。

    此时,突围和反击,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唯一的区别,就是因为斯大林的坚持,让苏联红军的伤亡会大大地增加。

    “轰隆隆,轰隆隆。”虎式坦克高大威猛的雄姿,在广阔的乌克兰平原上驰骋,对德**队来说,这套战术现在是轻车熟路。

    随着后续部队的到来,让德**队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开始进行包围战开始时候的必然做法,将包围圈分割成几个小的包围圈。

    就在罗姆内,首先到达这里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军,开始向西,向着基辅进发了,他们一路划过去,将包围圈一分为二!

    走在最前面的,依旧是第1重型坦克营,卡尔…鲍曼精神振奋,带着他的车组,冲在最前面。

    “榴弹准备。目标正前方,一辆军用卡车。”卡尔…鲍曼大声地喊道。

    对他来说,一路过来也没有过瘾,他根本就没有遇到合适的目标,让他感觉到用自己宝贵的榴弹来打汽车,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轰!”随着坦克的轰鸣,前面的那辆卡车就变成了一团燃烧的大火,继续前进!

    在地图上,一条清晰的线,划了过去,两天之内,他们完成了从罗姆内到基辅的穿插,将基辅东部的守军分割成两块,接着会是四块,八块,一口口地吃掉!

    苏联人的坦克,究竟在哪里?鲍曼无比失望。

    突然间,他的表情很奇怪,通过自己的观察孔,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面的苏联阵地上,一名名的苏联士兵从战壕里面出来,端起了刺刀,勇猛地向着己方这边冲来!

    苏联人是疯了吗?

    “机枪,干掉他们。”鲍曼冷酷地下达着命令,前面的无线电兵,同时也是机枪操作手,他前面的那挺轻机枪,很快就响起了电锯一般的声音。

    战场上,传来了高音喇叭的清晰的声音,那是斯大林的讲话,他的讲话,倒是鼓舞人心,可惜没用。

    一排排的苏联士兵倒下,他们的冲锋注定是死亡。

    莫斯科。

    斯大林望着地图,良久无语。

    他期待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对德国南进兵团的阻挡,根本就没有实现,他们在稍稍动作之后,就受到了惨重损失,被迫撤离了。

    德国庞大的军团,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基辅,而现在,基辅里面几十万的苏维埃红军,面临被歼灭的危险。

    斯大林的手有些颤抖,他拿起了自己的大烟锅,叼在嘴里,没有点着,只是再次放下,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

    没有人说话,谁都知道,斯大林又下了一步臭棋。

    斯大林妄图在基辅组织坚决抵抗,妄图将德国人阻挡在乌克兰西部,现在,这个愿望彻底破灭了。

    斯大林不愿意放弃基辅,因为放弃了基辅,就相当于放弃了乌克兰,而乌克兰是苏维埃的粮仓,一旦乌克兰被德国人夺走,俺苏维埃就将陷入挨饿的境地。

    没有粮食,还怎么打?

    而现在,斯大林的坚持,却让宝贵的苏维埃军队,再次面临被消灭的危险。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将军来了。”就在这时,身边传来一个声音。

    朱可夫,当初因为坚持从基辅撤军,结果被斯大林撵到后备役去了,而现在,斯大林又把朱可夫给叫到了莫斯科,那斯大林的态度,就已经很明显了。

    朱可夫走了进来,他的目光依旧坚定:“斯大林同志,现在,我们不能再犹豫了,必须要下令,立刻放弃基辅,让军队突围。我们要在包围圈东部组织军队,接应包围圈内部的军队打开口子。”

    朱可夫不记仇,他在预备役里面,照样兢兢业业,为苏维埃紧急编制了二十多个后备役的步兵师,送他们上前线,朱可夫完成得很好。

    而现在,回到了权力中枢,朱可夫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直接向斯大林提出来。

    现在,必须要放弃基辅了!

    斯大林点点头:“是的,沙波什尼科夫,立刻传达我的命令,让西南方面军从包围圈里面向东突围,向我们的内陆转移。”

    作为苏维埃红军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是默默无名的,他只是斯大林的传话筒而已,现在,斯大林发话了,他立刻就下去传达命令了。

    余下的人心中都在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最初的时候,就将包围圈里面的军队撤出来,那现在什么是都没有了,那里可有七十万以上的苏维埃军队啊,把这些军队调动到莫斯科来,足以在莫斯科城外和德国人进行决战了。

    可惜啊,当初朱可夫极力建议,结果被贬了,现在…

    朱可夫没有抱怨,他只是在尽自己的努力来挽救现在的局势,就在说完了基辅的事之后,朱可夫继续提议道:“斯大林同志,我建议,我们在莫斯科举行一次阅兵。弥补我们在5月1日劳动节没有举行阅兵的遗憾。”

    苏维埃的传统,1923年5月1日,为了庆祝国际劳动节,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也是苏联首次51国际劳动节阅兵。

    历史上,一直到了二战后苏联确立了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并决定把阅兵的日期由原51国际劳动节改为卫国战争胜利日。51国际劳动节转为进行大型游行庆祝活动。

    劳动节阅兵这个传统,一直到了今年,由于卫国战争打乱了一切,导致这个阅兵节就不了了之了,而现在,朱可夫居然在这种时候,提了这个意见?

    斯大林却是眼前一亮,他已经明白了朱可夫的用意。

    这是苏联历史上最让人难忘的一次阅兵,这次阅兵将会给苏维埃军民以最大的鼓舞,就在国土沦丧,军队不断战败的情况下,苏维埃,绝对不会屈服,他们将用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最后的胜利!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苏联也要有大杀器

    战场上的失败,却要在阅兵场上找回来?这绝对是外行人说的话,对于深谙政治的老手来说,阅兵当然是最能体现士气的时候,当他们踢着正步,从红场上走过的时候,他们会踩动整个世界颤动,当他们的声音嘹亮地传在红场上空的时候,也会响荡在全世界上空。

    想要鼓舞士气,阅兵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只是,现在苏维埃能拿出什么样的部队来阅兵?又要耗费掉多少不必要的燃料?下面的人心中在嘀咕着,但是没有人开口。

    只有斯大林在说话:“对,我们要在最近举行一次阅兵,朱可夫,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

    朱可夫重新回到权利中枢,立刻就获得了斯大林的绝对信任,这份殊荣,足够很多人看着眼红了,而朱可夫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这样几个建议而已。

    朱可夫还有好消息。

    “斯大林同志,我在路上,接到了一份报告,是由我们的科罗廖夫同志为首的火箭科学家们写的。我反复看过,认为是不错的方案。”朱可夫将自己公文包打开,拿出一份报告来,递给了斯大林。

    当斯大林接过了报告来的时候,顿时眼睛都直了。

    有关特种炸弹原理的报告,瞬间毁灭一座城市,原来并不难!

    斯大林匆匆地浏览过一番,不断地点头:“这的确是个好消息,不过,这件事绝对要隐秘,朱可夫,你是怎么得到的?”

    朱可夫是主管后备役部队的,并不是主管装备的,但是这份报告却落到了朱可夫的手里,这让斯大林有些奇怪。

    朱可夫叹了口气:“正常的途径,他们是递交不上来的,正好那天我路过,和他们接触过,后来,就委托我把这份报告递交上来了。”

    这份报告,当然就是在油田被炸的时候,那些目睹了德国特种炸弹的爆炸之后,科罗廖夫等人恍然大悟,这种炸弹的原理是这样的!

    他们在坐车赶往监狱的时候,将原理捋顺,打了个报告,但是,他们却面临一个难题,报告上不去。

    他们是归贝利亚领导的,但是在油田被炸之后,贝利亚立刻就忙碌起来,根本就找不到他的影子,他们即使递上去报告,也会被挡废纸丢到一边,要知道,现在贝利亚那里已经有如山的报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