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723部分

第三帝国-第723部分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弹道导弹,就是拥有成为流氓资本的一种武器。

    德国的技术是严格保密的,先进的陀螺仪,火箭发动机,再入大气层的过热处理等等,都是一个个崭新的课题,是德国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研制出来的,短时间内,美国人别想要追赶上来!

    随着莫斯科战斗的结束,德国的主要目标,已经放到了美国身上,选择在莫斯科阅兵式上亮剑,就是告诉美国人,看好了,老子想揍你,随时就能揍你!

    识相的话,你这个不要脸第三次竞选总统的老瘸子,赶紧投降,还可以让你继续在总统椅子上过过瘾,否则,就等着被揍得屁滚尿流吧!

    海军没有接受检阅,这可不是后世,海军可以用汽车拉几枚导弹来凑数,只有陆军和空军,以及秘密的导弹部队,这已经足够了。

    盛大的阅兵式,齐刷刷的军队,雄壮的战车,不断地走过,几乎进行了一个小时,才算是完成了分列式的阅兵。

    接下来,就是希瑞克的讲话了。

    此时,走过去的队伍,都在红场前面的空地上集合,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望着主席台上的元首,通过镜头的直播,也有无数的人在电视机前,看着这个全世界最霸气的男人,将会说出什么话来。

    “让第三帝国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希瑞克上来就立刻进入**状态:“伟大的德意志万岁!”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脑洞大开

    造军舰,是需要积累时间的,毕竟哪怕是护航航母,工期最短也得几个月,而攻击航母,没有一年,也得七八个月,这已经是最快的了。

    本来快要造好几艘了,结果又被炸了,美国海军简直就是欲哭无泪,现在,尼米兹给出了个主意。

    既然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海军舰队,把美国海军打造得和德国一样强大,那我们干脆把德国海军拉到和我们一样的程度上来啊。

    造军舰,需要的时间长,但是,造飞机就快了。

    在这个时代,造飞机和造坦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可不像后世的飞机是那么的金贵,一个国家有几百架就是大国了,飞机都是动辄上万架的。

    德国人的下一步,肯定是偷袭格陵兰岛,那么,干脆在格陵兰岛,或者在附近设伏,痛击德国舰队!

    尼米兹的提议,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而罗斯福更是灵机一动,既然如此,干脆不多复制一些德国人的战例,以前的时候,德国对斯卡帕湾的空袭,绝对是最精彩的了啊!

    干脆己方组织一次同样的空袭,从格陵兰岛出发,炸了德国海军的基地?只要炸沉他们几艘航母,那美国就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时光了,就有足够的喘息机会了。

    罗斯福想到这里,都激动起来了,脸上泛起了红晕,就仿佛是人生焕发了第二春一样,就是,就是,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偷袭德国舰队,一举扭转乾坤!

    罗斯福的心里,这个想法突然冒出来,就再也收不回去了,望着他的幕僚,罗斯福脱口而出:“我们偷袭德国的海军基地,怎么样?把德国人的主力军舰,击沉在港口里。”

    最近,罗斯福好像是有些太急功近利了,脑子里都是天马行空一般的想法,比如当初居然要去轰炸莫斯科,幸亏他从善如流,最终改成了在航线上拦截。

    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己方落入了圈套,德国人早就对己方的行动了如指掌,偷袭反被偷袭了,如果是去轰炸莫斯科,那宝贵的战略轰炸机,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啊!

    现在,罗斯福不吸取教训,居然要去偷袭德国的海军基地!

    这能成功吗?

    德国偷袭斯卡帕湾,是因为斯卡帕湾四周孤立无援,远离英国本土,三面环水,地理位置上就决定了它容易被偷袭。

    但是,德国的基地就不同了,德国海军基地主要在德国北部,北海沿岸,由于英国,丹麦等等国家,都被德国给征服了,所以,这里算是领土的纵深了,己方的轰炸机群,大老远地从格陵兰岛飞过去,肯定远远地就被发现了。

    沿途,德国足够布置六七条拦截线,让美国轰炸机部队损失惨重。

    退一万步,哪怕就是飞到了德国的海军基地里,又能怎样,不一定能找到德国人的军舰,现在,德国的港口附近,是严密封锁的,根本就不知道里面停留了多少船只,也不知道有没有航母,除非出动空中侦查才行。

    但是只要出动,那绝对会打草惊蛇。

    德国人的经典战术,哪里容易被复制!

    尼米兹皱着眉头,向罗斯福解释了这里面的种种问题,还好,罗斯福硬着眉头,全听进去了。

    “对,看来,我们必须要慎重。”罗斯福说道:“那海军方面要进行论证,偷袭德国基地的可能性有多大,必要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畏惧牺牲的,就像当初杜立特去偷袭东京一样,如果我们的作战能成功,将会极大地鼓舞我们的士气。”

    罗斯福是从政治的角度上看的,在德国征服了苏联之后,恐怕美国国内也有了悲观失望的气氛,一旦人人都认为没法打赢,那很可能,真的就要输了。

    必须要用一场胜利来提高人民的自信心!

    “总统先生,我还有一个好主意。”尼米兹的大脑中,早就酝酿好了方案:“我们从苏联引进技术研制的跨时代的大炸弹,虽然无法和德国人在战斗中使用,只是威慑用的,但是,对岛国,对我们被侵略的中途岛,用起来应该没问题吧?解决了岛国的问题,我们就能全力对付德国了。”

    所有人张大了嘴巴。

    ……

    会议开了几个小时,确定了各种行动方案,当其他人都走了之后,罗斯福再次留下了马歇尔和格罗夫斯。

    “总统先生,我们的曼哈顿工程,已经重新启动了。”格罗夫斯说道:“那些俄国佬,现在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他们正在奋发图强,早日将我们的核弹造出来。”

    罗斯福点点头:“我们没有时间了,现在,我每一天都在期盼着咱们的核弹,一旦德国人先造出来,那我们就彻底失去胜利的希望了。”

    如果有了核弹,那德国人的温压弹,绝对会毫无顾忌地扔下来,现在只是成了一个新的平衡而已,美国不使用,德国也不使用,就和以前的毒气弹一样。

    但是核弹会让这个平衡打破。

    “除了核弹之外,我们还要研发火箭。”罗斯福说道:“德国人在莫斯科阅兵,将他们的最新的导弹展示出来了,能跨越半个地球来打我们,我们也要有同样的武器才行。”

    罗斯福已经有预感了,如果这种弹道导弹,安装上了核弹头,或者温压弹弹头,那绝对是一场灾难,因为这东西根本就没法拦截!

    本来,罗伯特…戈达德,是可以作为美国火箭的领军人物的,可惜,十几年前就被德国人给弄走了,当时德国人就开始发展火箭了,而己方却是一无所知!

    可惜,美国已经没有这方面的专家了。

    在后世,美国的火箭技术,是从德国的v…2飞弹上开始的,布劳恩,这个为德国效力了十几年的科学家,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的火箭之父,可谓是有讽刺意味的了。

    “我们缺少这方面的专家,不过,我们已经打听到了,苏联人有这方面的专家,他们也在秘密地进行火箭的研制,其中有两个人,叫做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是火箭和发动机的领导者。”马歇尔说道:“如果能把他们弄过来,我们就能支起这个摊子来了。”

    虽然邀请了大量的苏联科学家来美国考察,但是监狱里面的犯人是不算的,而现在,这两个人都还在西伯利亚的4号监狱里工作着呢。

    罗斯福的眼珠子转了转:“嗯,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弄过来!斯大林现在更需要我们的支持,而且,苏联人现在根本就没有科研的能力了,只有我们,才能把这种东西搞出来!”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手段狠毒

    苏联,已经失败了吗?

    乌拉尔山脚下,一座普通的矿山上。

    在苏维埃,贝利亚分管的项目很多,除了情报系统之外,主要就是军工生产了,而乌拉尔山这边,大量的矿山上,都是他的嫡系。

    内务部的安全保卫人员,现在,他们还是可以依靠的。

    在矿山上的一座小房子里,斯大林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看着手里的报纸。

    莫斯科阅兵,是通过电视,转播到全世界的,但是,苏联的东部还很落后,没有完善的电视网络,在这里的山区,那就更是找不到电视了。

    他们只能通过德国发行的报纸,来掌握前线的情况。

    而今天的报纸,最让他们震惊。

    德国人,在莫斯科举行了阅兵仪式,想着那些该死的德国人,踩在莫斯科的大地上,踩在红场的地面上,斯大林就感觉到脑袋里面,一股股的气流在翻腾。

    “赫鲁晓夫叛变了。”贝利亚拿着报纸,说话的时候,也是咬牙切齿。

    报纸的头版头头,就是阅兵的镜头,正面是阅兵台,上面有很多人,在希瑞克身边不远处,就是又矮又胖的赫鲁晓夫。

    他的面容,那么的谄媚,让人作呕!

    而在他们的后面,隐约可以看到是克里姆林宫的轮廓,但是,建筑的下方,出现的那个拱门一样的结构,让所有人心痛,那里遭遇了战火的袭击。

    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就这样失去了原本的样貌,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很难受的。

    “等到我们反攻回去之后,一定要抓到赫鲁晓夫,我要亲手将他毙了!”斯大林说道:“他叛变了苏维埃,居然带着整个城市,投降给了德国!”

    以前的其他人叛变,还有情可原,他们是被俘虏了,之后走投无路,才投降的,但是,赫鲁晓夫不是,赫鲁晓夫是主动投敌的,这情节就更加恶劣了。

    “赫鲁晓夫,的确是够愚蠢的了。”贝利亚一边看报纸,一边说道:“他投降了德国人,又有什么好处?现在,德国人已经下达命令,让赫鲁晓夫带着原来的斯大林格勒的守军,一起向东部进攻,嗯,他是来送死的了。”

    德国人的手段真狠毒,这是要让红军自相残杀啊!

    报纸上说的清清楚楚,各路大军在莫斯科阅兵结束之后,就继续向东,扫荡剩余的国土了,肯定一路向东,向着乌拉尔山而来的。

    别的仆众国的军队先放在一边,赫鲁晓夫带领的军队,是一定要首先消灭掉的,让他们知道背叛祖国的下场!

    他们叛变了,还以为有什么好处,结果呢?德国人还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啊!

    逼着他们来和己方拼命,赫鲁晓夫现在,是不是已经后悔了?哼,这次哪怕是再趴到自己的脚底下来恳求,也不能饶了他!

    “我们现在手头的军队不多了。”贝利亚说道:“远东的军队,经过几次调动,已经相当空虚了,如果岛国人知道挡在他们前面的就是一层纸的话,说不定岛国人会再次蠢蠢欲动的。”

    在莫斯科会战的时候,再次进行了一次调动,现在远东也是兵力空虚,如果不是当初的诺门坎战役,把岛国人给打惨了,岛国人说不定早就过来了。

    一旦岛国人从东面再进攻,两边夹攻之下,己方肯定是支撑不下去的。

    如果不能调动部队的话,那面对着气势汹汹的进攻部队,己方只有不断地撤退,撤退,利用苏维埃广袤的国土纵深,来消耗对方的军队实力。

    远东,已经是最后的土地了。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是心情沉重。

    乌拉尔山的工业区,已经被打残了,失去了工业支撑,失去了人口,失去了领土,己方能坚持下去吗?

    能,一定可以的,德国不会把庞大的军队,消耗在广阔的贫瘠的土地上的,己方只要和那些仆众国的军队周旋去就好了,德国已经在向美国开炮了,看看希瑞克的讲话就知道了。

    这是己方宝贵的喘息的机会!

    “斯大林同志,我们接到了美国方面的消息。”就在这时,莫洛托夫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们本来可以去大城市的,虽然德国进行了轰炸,沿着乌拉尔山,还是有很多的城市的,而古比雪夫,更是他们内定的临时首都,甚至一些国家的大使馆也在那里设立了办事处。

    但是,斯大林并没有去那些城市,因为他认识到不安全了,只要他去,说不定德国人会将整个城市炸平的,德国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动机,只要干掉他这个钢铁巨人,苏维埃就彻底垮掉了。

    莫洛托夫是从古比雪夫得到的消息,现在赶紧来向斯大林汇报。

    “嗯,美国方面有什么消息?”听到这话,斯大林扭过头来,专注地望着他。

    苏维埃能否坚持下去,很大限度上取决于美国,现在,苏维埃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失去了大部分的工业和农业,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援,那不用说继续打仗,几乎都会饿死的了。

    而现在,莫斯科已经没有了,美国即将遭受德国的进攻,那么,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美国会继续支援我们,武器弹药,粮食,就像以前一样。”莫洛托夫说道。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美国继续像以前一样支援,己方就能坚持下去,否则,在德国人的宣传攻势下,己方就有崩溃的可能了。

    “不过,美国还有一个条件。”莫洛托夫说道:“美国向我们要一批人,名单都在这里。”

    美国的支援绝对不是无偿的,各取所需而已,现在,这是一长串的名单,有以前去美国考察的人员的家属,也有其他的依旧留在苏联的科技人员。

    比如,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等人,都在名单之上。

    如果把这些人给了美国,可以说,苏联就没有什么科研能力了,等到以后复国,苏联也会面临科技层断代的危险。

    如果不给,那美国肯定会在支援方面拖沓,对己方同样没好处。

    怎么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