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278部分

一品唐侯-第278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在下还有要事去办,只怕不能再喝了。”

    程咬金有点不高兴,道:“这事大家都谈妥了,你还有什么事要办?”

    “正因为谈妥了,所以才要去办这件要事,为了防止被人假冒银票,我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纸张来当银票,几位若是能想出办法来,我倒可以陪你们在这里喝酒的。”

    众人一听,顿时把唐舟给推了出去:“赶紧去办你的事。”

    “是啊,别耽误了正事,喝酒以后有的是时间吧。”

    他们那里能想到办法啊,所以倒不如他们喝酒,把这事交给唐舟去办。

    …

    唐舟离开翠明楼后,直接去了丹阳公主府。

    丹阳公主见唐舟来了,很兴奋,突然就扑到了她的怀里,像一个慵懒的小猫。

    “你个烂人,怎么许久不来找我。”

    唐舟搂着丹阳,忍不住亲了一口,道:“这不是来了嘛。”

    丹阳公主冷哼了一声:“一定是有事才来的,我还不了解你,说吧,什么事。”

    丹阳公主很聪明,李世民泰山封禅的事情她知道了,昨天李世民把唐舟宣进宫的事情他也知道了,今天唐舟就突然来找她,那肯定是他有事要自己做了。

    听到丹阳公主这话,唐舟说不出是该庆幸还是害怕,像丹阳公主这样的女人是令人觉得胆战心惊的,好像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能瞒过她。

    可她这么聪明,又能省去自己不少事情和尴尬,倒也让人觉得很不错,不然要是跟一个笨女人说,他说的口干舌燥,她都不一定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

    两人坐下之后,唐舟就把钱庄的事情跟丹阳公主说了一遍,丹阳公主听完,是有些吃惊的。

    “开钱庄的确不错,能够将钱财物尽其用,而不是藏在百姓的家中,这对于大唐的繁荣的确是有帮助的,只是将百姓的钱汇入钱庄,难免会有麻烦,毕竟牵涉到了钱,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造成混乱啊。”

    丹阳公主说完望向唐舟,唐舟点点头,他也知道丹阳公主说的这些,但世上赚钱的事情都是要冒风险的,而只要他的钱庄能够盈利,只要百姓去兑换钱他们钱庄拿得出来,这些可能发生的麻烦都将不再是麻烦,而他有自信能够让钱庄盈利。

    唐舟将这些跟丹阳公主说了一下,丹阳公主倒也相信唐舟,接着就问道:“那你来我这里是为了什么事情?”

    唐舟笑了笑:“公主殿下负责皇家书店,而书籍所需的纸都是你们自己印刷的,我想让你们帮忙印刷银票所需要的特别纸张,不知可否呢?”

632。第632章 造纸

    听闻唐舟想造特别的纸,丹阳公主心中猛然一震,暗想他不会还会造纸吧?

    可这怎么可能呢?

    丹阳公主心中吃惊,便连忙问了出来:“你要造特殊的纸,是什么纸?”

    “楮纸。”

    听到唐舟说到楮纸,丹阳公主眉头微微一凝,她并没有听说过这种纸。

    “是你想出来的吗?”

    唐舟摇摇头:“楮纸产于蜀中,乃是用楮树皮做成的纸,不过这种纸并未传开,所以公主殿下不知道罢了。”

    唐舟说的是实情,自晋朝葛洪发明黄麻纸后,大家最常用的纸就是黄麻纸,其他各地虽有新品,但并未传开。

    像楮纸,早在唐朝之前几百年就已经有人用了,不过因为蜀中一向封闭,再加上工艺不够完善,不能大规模制造,这才使很多人都不怎么清楚楮纸。

    不过如果改造一下工艺的话,楮纸的成本会比麻纸更低。

    丹阳公主听完唐舟的这些话后,顿时就来了兴致,麻纸和麻衣都是用黄麻来做的,因为冬天大家对麻衣的需求比较大,所以黄麻的需求很高,用来御寒的话,用来造纸的就少,这也造成纸的价格高,很多寒士都买不起书。

    如果可以用其他纸张来代替麻纸的话,不仅能够降低纸张的成本,还能够给百姓提供更多的麻用来制衣,这可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好,皇家书店有自己专门的造纸厂,我把造纸厂全部交给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听到丹阳公主这么信任自己,唐舟心中顿时觉得很温暖,虽然自己的能力一向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但在一个新的领域,丹阳公主还能这样信任自己,那就很难得了。

    不过这事倒也不是什么新的领域,唐舟对于造纸术不了解,也不会,他之所以要造楮纸,主要还是因为他知道蜀中有楮纸的存在,而且也有造楮纸的工匠,他只需要派人去蜀中把这些工匠叫到京城长安就行了。

    接下来,他会根据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来改进楮纸的制造工艺,让楮纸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广楮纸,推广楮纸只是顺便做的事情,他要做的是要楮纸来当银票的材料,既然是银票的材料,自然不能与普通的楮纸相同,他会在制造楮纸的时候加入一些其他的材料,来让楮纸更加的坚韧,颜色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如此就多谢公主殿下了。”唐舟说着突然望着丹阳公主笑了起来,丹阳公主看到唐舟望着自己笑,突然就明白了唐舟的意思,嗔怒似的敲了一下唐舟的胸膛,接着脸颊顿时就微红起来。

    

    就在唐舟派人去蜀中寻找造楮纸工匠的时候,唐舟在西市开的勾栏瓦舍终于建好了。

    勾栏瓦舍建好之后,唐舟便把程咬金父子,长孙无忌等人给请了来。

    当他们这些人进得勾栏瓦舍的时候,顿时被里面的场景给惊到了,勾栏瓦舍很大,大的惊人,而且分上下两层,上层是贵宾席,在二楼,可以居高临下的看,一层是观众席,从高到底摆了很多的桌椅。

    除此之外,还有过道,过道比较宽,是让一些商贩进来兜售商品的,当然,宽了也让观众走的舒心,提高感受度。

    而除了观众席外,那舞台也是大的出奇,且还美轮美味,前面是戏台,是让人来表演的,后面则是戏房,是让表演者休息、换衣服所用,而戏房和戏台则通过鬼门道相通。

    这些人进来之后,一说话就有回声,程咬金试着喊了几声,顿时就兴奋起来:“唐家小子,这勾栏瓦舍这么大,能容纳多少人啊?”

    唐舟笑了笑:“差不多一两千人吧。”

    唐舟说出这个数后,程咬金和长孙无忌等人顿时又惊的长大了嘴巴:“好大,真是好大啊,能容这么多人,那场景也必定热闹非凡吧。”

    程咬金有点语无伦次,他本来就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如今勾栏瓦舍能容纳这么多人,那么到时开业的时候肯定会很热闹,但长孙无忌到对表演什么节目最感兴趣。

    他毕竟是个文人,要是表演的节目太俗,太下里巴人,他也是不敢轻易来看的。

    “唐家小子啊,你这戏台不小啊,都表演什么节目?”

    “可以说什么节目都表演,除了杂耍、歌舞外,还有戏剧和相声,一天之内,我会让这些节目合理的安排一下时间,这样可以让各有所好的人在适当的时间来看,而按照规矩,一张普通票五百文钱,贵宾票一贯或者两贯,可以从上午看到中午,也可以从中午看到傍晚,也就是说一张票可以在这里待上半天时间,中午的时候会停场,再想看就必须重新买票。”

    五百文钱看起来不多,但是一下子要来这么多人,一天的利润也能在上千贯钱,这绝对是赚钱的买卖。

    长孙无忌对于唐舟说的这些节目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在程咬金正兴奋与每天能赚多少钱的时候,他让唐舟给解释了一下戏剧和相声,但唐舟刚开始说,以前已经听唐舟解释过这些的程咬金立马就打断了。

    这个时候应该谈钱才对,谈表演节目岂不是太伤钱了?

    “唐家小子,除了这些收入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收入?”

    长孙无忌白了程咬金一眼,怎么这老杀才就知道钱,怎么钻钱眼里了吗?不过他也很好奇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赚钱,所以他白了一眼后就又望向了唐舟。

    “当然有,我们这里有桌子,而能做到桌子上的都是有钱人,到时我们会免费给他们提供一些果品,但如果他们想要茶的话,却是必须掏钱的,一壶茶的价格也不便宜,而除此之外,还有饭食。”

    说着,唐舟指了指最东边的一面墙,只见那里有十几间窗口,程咬金等人看到这些之后很是不解,问道:“唐家小子,那是做什么用的?”

    “那是用来卖饭的,中午停场的时候,观众可以在这里买饭吃,也可以去翠明楼,不过翠明楼还没有扩张,所以位置可能会不够,而且去翠明楼吃完饭再买票的话,可能就抢不到票了,所以在这里吃饭会更方便,不过方便也是有代价的,这里的饭比翠明楼里的还要贵一些。”

633。第633章 西厢记

    唐舟把勾栏瓦舍如何盈利的事情跟程咬金、长孙无忌他们几人说了一遍。

    这样说完之后,长孙无忌再次把话题扯到自己关心的事情上。

    “唐家小子,你快说说开张那天你准备让人都表演什么节目,要是节目好,到时老夫定来捧场。”

    唐舟笑了笑:“上午我会让人先来一套杂耍,接着会演一出戏剧,是我写的剧本。”

    一听唐舟写了剧本,长孙无忌顿时来了兴致:“写了剧本,不知是什么剧本?”

    “西厢记。”

    当初唐舟弄勾栏瓦舍就是为了帮马青追绿萼,如今勾栏瓦舍建成了,他这最先表演的剧目自然跟爱情有关了,而纵观他所知道的那些爱情剧目,又有那个比得上这篇《西厢记》?

    《西厢记》被后人称为清朝的金圣叹评为六才子书,而其余的五本才子书分别是《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

    《西厢记》能够跟这些书合称六才子书,可见其影响力了。

    所以唐舟才会把勾栏瓦舍开张的第一部剧定位《西厢记》。

    只是唐舟说完《西厢记》的名字后,长孙无忌等人却很迷惑,因为从名字上来看,并不能看出《西厢记》讲的的什么故事。

    所以,长孙无忌望着唐舟嘿嘿笑了笑:“唐家小子,向我们透露一下啊,这《西厢记》都讲了什么?”

    《西厢记》的故事是很缠绵悱恻的,主要就是讲了张生和崔莺莺历尽艰难万苦,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但唐舟要是把这个给长孙无忌、程咬金他们说了,只怕凭他们几人的嘴,很快就会在京城长安传开。

    有了剧透,看的时候难免少些惊喜,如此就很难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再者,这故事他一讲开,难免没完没了,可他现在已经说的有点口干舌燥,并不想再跟这些人讲《西厢记》的故事了。

    所以唐舟略一寻思,道:“凡事有了念想才好,以前诸位看小说的时候不都这样吗?”

    一听唐舟不准备说,长孙无忌顿时拉着了他:“随便说一点嘛,不然我们怎么会来看,你说是不是?”

    长孙无忌不像那种会耍无赖的人,可唐舟试着挣扎了几下之后竟然没有挣脱开,看来长孙无忌跟着程咬金也学得脸皮厚了。

    没有办法,唐舟只好轻声一叹,道:“剧情不方便说,不过倒可以给大家说一下我为这篇《西厢记》写的一首诗,你们不放从诗里猜测一下故事。”

    听得唐舟要作诗,长孙无忌这才松手。

    “作诗也好,你作吧,从诗里我多少也能听出点故事来。”

    跟西厢记有关的诗词还是不少的,不过唐舟用的是元稹唐传奇小说《莺莺传》里杨巨源写的一首《崔娘诗》: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唐舟这么吟完,长孙无忌突然忍不住把后句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给念了多遍,这样念完之后,忍不住道:“好句,果真是好句啊,而从此句可推,这《西厢记》当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吧?”

    说着,长孙无忌又摇摇头:“才子配佳人,实在是天作之合,只是风流才子何以多春思,萧娘又为何断肠,难不成这是一出悲剧?”

    这是《莺莺传》的一首诗,而《莺莺传》也的确是悲剧,最后张生另娶,莺莺再嫁,不过《西厢记》与《莺莺传》不同,《西厢记》的主旨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张生和崔莺莺最后是在一起的。

    这首诗看起来很不相配,不过张生和崔莺莺在一起的途中可谓是经历了重重磨难的,有那么一刻崔莺莺也是差点嫁人,所以用这一首《崔娘诗》也不能算错。

    唐舟并没有回答张生无忌的问题,只是笑了笑:“等明天勾栏瓦舍开张,《西厢记》上演,诸位就知道这是什么故事了。”

    长孙无忌等人见唐舟如此,心知再问怕是问不出什么来了,最后只好作罢。

    ………

    勾栏瓦舍明天开张,在此之前廉红药已经派人在长安城做了很多的宣传。

    当然,这些宣传手段是唐舟想出来的,比如说派人在街上发传单啊,前一百名购买票的观众打五折啊之类的,反正只要能让长安城的百姓知道勾栏瓦舍开张就行了。

    当然,除了这些手段之外,勾栏瓦舍也充分利用了所谓的明星效应,他们请了不少京城有名望的人前来观看,比如说一些诗词写的好的,朝中比较又权威的大臣啊。

    而像长孙无忌、李靖、程咬金这些人更是一个都不能少。

    这么多名臣名将都去勾栏瓦舍消遣,那么京城的百姓自然要个个跟风了。

    而就在这个消息在长安城中传开的时候,唐舟的这首《崔娘诗》也传开了,这首诗可能比不了唐舟以前写的那些诗,但后一句却也是难得的佳句,把才子与佳人的感情变化写的极妙。

    所以当这首诗传开的时候长安城的百姓对勾栏瓦舍就更是好奇,于是一窝蜂的涌到勾栏瓦舍这里来买票,如此到了这天傍晚的时候,明天一整天的票就卖完了。

    票卖完后,廉红药算了一下帐,除去明天的一应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