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510部分

一品唐侯-第510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47。第1147章 蜀王李愔的悲剧

    孙卫打人被关进大牢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蜀王李愔这里,不过一开始他并没有怎么担心。

    在他看来,不过是打了人而已,他一个命令下去,府衙的人就得把他给放了。

    所以李愔并不担心什么,他甚至自己都没有去府衙,只是让自己的一名属下去府衙提人。

    可是他的属下去了之后,不仅没有把孙卫给提出来,反而因为态度傲慢,被府衙的人给打了一顿,然后也给扔进了大牢。

    不过这个时候,蜀王李愔扔进没有觉得事情有多严重,而且他还很生气,府衙的人胆子大了啊,敢关自己的人,而且还打他们,这显然是看不起他蜀王啊,这口气怎么能忍?

    府衙刺史明叫张东,蜀王李愔决定去教训一下他。

    这天下午,他带着四五名侍卫进了刺史府,若是以前,刺史是谁都不敢得罪的,特别是这些王爷,但是这种情况在唐舟当刺史的时候有了些许改变。

    蜀王李愔高傲的来到府衙,见了张东后眉头就凝了一凝:“你抓了我的人,还打了他?”

    张东态度恭敬,道:“王爷,下官不过是公事公办而已。”

    蜀王李愔眉头微凝,哼了一声:“把我的人都给放出来。”

    张东摇摇头:“王爷,请不要让下官为难,他们的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怎么能放呢?”

    “没有调查清楚?”

    张东点点头,道:“是的。”

    蜀王李愔有些不解,问道:“怎么还没有调查清楚,不就是本王的人先动手打人了吗,打了又怎么样,你赶快给我把他放出来,怎么处置他是本王的事,不是你的事。”

    蜀王李愔很狂,而他觉得自己有狂的资本,自己是王爷,难道在一个小小的刺史府衙还要受气不成?

    只是他这么说完,张东并不为其所动,道:“王爷,若只是打人,下官早把那个孙卫给您放回去了,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也是下官刚才说的没有调查清楚的事情。”

    说到这里,张东顿了一顿,接着道:“孙卫与那些人玩麻将设了彩头,可是我们在那些彩头当中,发现了一件只有吐蕃探子才会有的东西,所以我们怀疑四人之中有一个人是吐蕃派到我大唐的卧底,此事若是没有调查清楚,恐怕谁都走不了。”

    听得这话,蜀王李愔才终于神色一紧,自己的人打人他不怕,可要是孙卫是吐蕃卧底,那事情可就闹大了,他少不得要被冠上通敌卖国的罪名,可这种罪名他承受得起吗?

    他就纳闷了,怎么玩个麻将,竟然玩出这么多事情来,连吐蕃卧底都出来了,吐蕃不是跟大唐的关系挺好吗?

    不过心中震惊紧张,蜀王李愔脸上却仍旧表现的十分平静,道:“我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卧底,你快把他给本王送出来,不然本王跟你没完。”

    蜀王李愔有点紧张,他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而只有把孙卫带回去后,他才能够慢慢询问。

    但是张东显然不给他这个面子。

    “王爷,你如此急着要带孙卫离开,那下官是不是可以怀疑你心中有鬼,其实你跟吐蕃是有勾结的,怕那个孙卫说出点什么来?”

    “你……你胡说,吐蕃与我大唐的关系很好,本王有什么可跟吐蕃勾结的。”

    张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道:“既然没有,那王爷又何必如此着急呢,等这件事情调查清楚后,我们自会还王爷一个公道,但如果王爷仍旧如此纠缠不休,那下官也只好将您当成通敌卖国的嫌疑人给先抓起来了。”

    说到这里,张东道:“实不相瞒,此事圣上已经知晓,而且下官也已经拿到了圣上给的特权,但凡可疑之人,皆可拿入大牢。”

    刚才的张东还很客气,但现在却变得十分强势,蜀王李愔见张东如此,心中已是愤怒至极,只是他虽然心中愤怒,却并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生怕真的被当成通敌卖国的人给抓起来。

    其实若他自身干净,倒也不怕,但关键他跟自己的哥哥吴王李恪是同一路人,又那里干净的了,当成黑衣人攻打玄武门,其实有一小部分人都是他的死士,不然就凭他哥哥吴王李恪,那里能弄一千多名死士出来?

    身上有问题,他自然不敢给人什么把柄,所以最后也只能假装很生气的哼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开。

    只是蜀王李愔虽然离开,事情却并不会就此结束。

    李治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又怎么会让事情就这样结束?

    孙卫被关在府衙好几天了,一点没有被放出来的意思,蜀王李愔在府上惶惶不安,没有一刻是好受的,他生怕孙卫在府衙真的说出点什么来,那样的话他可就要被毁了。

    而就在蜀王李愔惶惶不安的时候,一件事情的爆发让他彻底崩溃了。

    吐蕃的一支队伍突袭大唐边境。

    吐蕃与大唐开战了,虽然吐蕃突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吐蕃与大唐维持了几年和平的关系终于还是破了。

    这对大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而且也让大唐的百姓很是愤怒,李治这边,因为李绩之前的提醒,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吐蕃开战之后,他立马派李绩领兵前去与吐蕃一战。

    因为早有准备,吐蕃想要实现一统中原的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他们的对手是李绩,这个在隋末的时候就以计谋著称的人。

    李绩领兵前往边境与吐蕃一战,蜀王李愔彻底崩溃。

    那个孙卫就是被怀疑是吐蕃的探子,如今吐蕃突然就这么反了,这会让李治怎么想?

    惶惶不安的蜀王李愔找上了他的哥哥吴王李恪,李恪比李愔要聪明,听完蜀王李愔的话后,眉头微凝,道:“只怕你着了李治的道。”

    蜀王李愔不解,道:“什么意思,那李治不过就是个软柿子,能着他什么道?”

    吴王李恪神色微紧,道:“本来我也觉得他好欺负,可现在看来,他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厉害的多啊,你的人玩麻将设彩头,怎么可能会出现吐蕃卧底才有的东西,那肯定是那些人早设计好准备陷害孙卫的,而从此后的情况来看,这一切都是李治设下的局。”

    吴王李恪说完,李愔不解道:“可这到底是为什么?”

1148。第1148章 李治的成功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

    蜀王李愔很不能理解,李治为何要给自己设局?

    吴王李恪沉思片刻,道:“只怕他也意识到京城最终发生的事情跟我们这些王爷脱不了关系,他觉得我们以为他好欺负,所以要设局将我们一下吧。”

    “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李愔是真有点紧张,吐蕃侵犯大唐来的太不是时候,所以现在的他十分敏感。

    吴王李恪想了想,道:“既然已经知道是李治设的局,你且去向他求饶就行了。”

    “这真的能行吗?”

    “当然。”

    蜀王李愔犹豫一番后,最终决定进宫。

    进得皇宫,见到李治后,蜀王李愔立马就给李治跪了下来,道:“圣上,臣冤枉啊。”

    李治见李愔来了,就知道他和苏无为的计划成功了,但此时他却装作不知,道:“哦,蜀王这是何意,谁冤枉你了?”

    蜀王李愔道:“圣上,前段时间,臣的一名手下在麻将馆打了人,后来还设了彩头,可最后发现彩头中有吐蕃卧底的东西,但臣想说的是,这事跟臣一点关系没有啊。”

    李治坐在椅子上翻看奏折,听到这话之后神色微微一凝:“还有这事?”

    蜀王李愔心里暗骂,你早就知道了还在我这里装,什么意思嘛。

    可骂归骂,这话还是要说的:“是啊,臣真是冤枉的,一切都是臣不好,没有管教好属下,还请圣上明察,饶了臣以及臣的那个属下吧。”

    李治道:“这事不是府衙的人在管嘛,既然如此,蜀王你也不必担心,只管等消息便是,至于你嘛,朕还是信任的,你是我大唐的王爷,岂能做出通敌卖国的事情来,你说是不是?”

    “是啊,臣绝对做不出这事来啊。”

    李治软硬兼施,算是让蜀王李愔见识到了李治的本事,本以为他好欺负,原来比谁都精明啊。

    两人说完,蜀王李愔退出了宫,只是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不得不说,刚才在皇宫里,他实在是太紧张了。

    蜀王李愔进宫求过李治后没几天,孙卫就被放了出来,一切都只是李治设的局,那孙卫又怎么可能是吐蕃的探子?

    而这件事情后,谁也不敢再小瞧李治了,至于想找李治麻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谁敢找他麻烦,他就会想办法给你找麻烦,那个时候,看谁的麻烦大?

    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在帮李治,你斗得过吗?

    长安城渐渐太平了下来,那些王爷也安分了,如今整个大唐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两个,一是蜀中叛乱,二是吐蕃之战。

    不过大唐之前也是连年征战,像这样的战争对大唐来说不算什么,因此并不影响长安局势。

    李治的这个皇位坐的更稳了一些,每天与群臣讨论事情,解决事情,仿佛一切都进入了正轨。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无为找了来。

    “圣上,属下今天来,是有事要跟您说的。”

    在御书房见到李治后,苏无为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李治见此,倒也随意,道:“先生不必客气,有什么就直说好了。”

    苏无为点点头:“圣上,如今长安稳定,大唐稳定,虽有蜀中和吐蕃之乱,但有小侯爷和英国公,此事想来早晚解决,天下太平,圣上登基,属下这谋士也当到头了。”

    这样说完,李治以为苏无为是想当官,想到苏无为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倒也不怎么排斥,道:“先生说的不错,既然如此,那你就离开东宫吧,明天去吏部任职如何,以先生之才,可为我大唐选拔不少人才。”

    一朝天子一朝臣,储君登基,自然是要为当初的功臣封赏的,这都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魏王李泰登基,那他的谋士也肯定会入主朝堂。

    但是,苏无为却摇了摇头:“圣上误会属下的意思了,属下并无心官场,属下是来辞行的。”

    这话一出口,李治顿时就懵了,什么叫是来辞行的,苏无为帮了自己这么多忙,教了自己那么多东西,如今却要来辞行,这算什么事啊,他李治也不是那种喜欢杀功臣的人,他怕什么啊?

    “先生,别开玩笑,朕说的可都是真的,你要是喜欢,吏部尚书都让你当。”

    苏无为摇摇头:“圣上,您当初是储君的时候,面临着很多敌人,属下身为您的谋士,当为您出谋划策,但如今您已经是大唐天子了,面对大唐的各种事情,你再询问的不应该是属下这个谋士,而应该是大唐的诸位大臣,只有这样,这大唐才算是真的大唐,您也才算是真的天子,属下无心官场,既然已经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也是时候离开了。”

    苏无为只适合当谋士,而既然是谋士,就要做谋士该做的事情,当官并不是谋士该做的,因为谋士和他的主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与君和臣是不一样的。

    李治既然身为天子,以后有什么事情该问的是朝中之臣,而不是苏无为这个谋士。

    李治终于明白了苏无为的意思,不是苏无为害怕什么,而是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接下来的一切,要靠他自己了。

    他是个皇帝啊,不能什么事情都跟苏无为这个谋士商量的,他要跟大臣商量才行,苏无为这是在帮他打开格局,在帮他把视野开阔。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御书房沉默了许久,许久之后,李治问道:“那先生想去什么地方?”

    苏无为想了想,道:“云游四海吧,这几年臣一直呆在京城东宫,很少走动,如今臣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所以想看看大唐的锦绣山河。”

    听完苏无为的话后,李治点点头:“既然先生意已决,那朕就支持你的决定,你想要什么,只管跟朕说,只要朕能够同意的,都会答应你。”

    苏无为笑了笑,摇头道:“属下什么都不要,只要圣上能够做个好皇帝就行了。”

    两人这样说完,苏无为便离开了皇宫,他离开的悄然,连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没有告诉李治,反正就是突然就消失在了李治的视线当中。

    而李治知道,这是因为苏无为低调的缘故,他不想让人知道他是李治的谋士,不仅是为李治好,也是为他自己好。

    李治的皇位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应得的,而不是有人帮他谋得的。

1149。第1149章 蜀中成效

    蜀中。

    自从唐舟带着援兵来到剑门关后,他便派人四处散播言论,一些对李治很有好处的言乱,他必须让这里的百姓明白,如今的大唐天子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并不是像柳白说的那样,是个暴君。

    这样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倒也多少缓和了一下之前的情况,如今蜀中是,支持李治的有,不支持的也有,保持中立的更多。

    这对唐舟来说,已经算是成功了。

    而与此同时,唐舟还派人在蜀中大肆收购粮食,并且运到剑门关囤积。

    之所以如此,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蜀中粮食很多,柳白可以坚持的时间就越长,所以为了缩短他们僵持的时间,唐舟可以用钱把蜀中存储的粮食都给买了,这样一来,柳白的粮食短缺,自然也就不容易坚持太长时间,最后逼得柳白不得不动手。

    柳白也并非笨蛋,唐舟派人收购粮食,他肯定也会派人收购粮食的,不过跟唐舟比财力,就算养得起两万多军队的柳白,也不是唐舟的对手。

    所以双方一番抢购,唐舟抢了六成,柳白抢购粮食三成,剩下的一成是百姓的。

    当然,除了缩短僵持的时间,保持各自粮食充足外,还有一点对唐舟他们来说很重要,那就是逼蜀中的百姓做出选择。

    蜀中的百姓一开始见到了钱,把自己家的一大半粮食都拿出来卖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