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735部分

一品唐侯-第735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洋直接做了介绍,唐舟听完左洋的话后,神色微微一动,接着才起身回礼:“原来是左大人,请坐。”

    左洋坐下,唐舟道:“左大人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左洋淡淡一笑:“本来是想请侯爷去东宫的,不过侯爷不去,在下就只好找到这里来了。”

    左洋这样说着,又笑了笑:“侯爷今天应该不会车马劳顿了吧?”

    这话,显然是为了堵住唐舟的嘴,唐舟耸耸肩,道:“左大人有什么事,直说就行了。”

    左洋道:“在下来,是为保大唐命脉而来,还请侯爷相助。”

    这话说的有点让人不解,唐舟道:“左大人什么意思?”

    “王皇后被废,如今整个后宫,武昭仪最是得宠,照这样下去,她成为皇后的可能性很大,武昭仪此人野心勃勃,极其有可能断送大唐江山,但若李忠仍旧为太子,那武昭仪便无计可施,为了整个大唐的将来,在下请求侯爷援助太子。”

    左洋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说什么样的话最能够打动人,他把帮李忠稳固太子之位说成保大唐江山。

    把本来的个人利益的争夺变成了家国大义,如此但凡有热血的人,应该都会忍不住投入进来吧?

    可惜他遇到了唐舟。

    “左大人未免把事情想的太严重了吧,有圣上在,谁敢对太子不利?”

    唐舟说着看了一眼左洋,道:“左大人,有些话是不可以说的,如今圣上还在,你便说那武昭仪怎么样,让圣上听到,可是要治罪的。”

    唐舟这么一说,左洋也觉得自己说的话有点欠缺考虑,那武昭仪断送大唐江山?就算他是这么想的,可也绝对不能够说出来。

    “侯爷,不知你意下如何?”左洋虽然知道自己的话欠缺考虑,但也没有继续纠结下去,他此来只想知道唐舟的选择。

    唐舟看了一眼左洋,道:“太子是大唐储君,只要没有失德,任何人都有责任保他,左大人是太子的老师,您所需要做的,不是让他过早的进入各种阴谋之中,而是应该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太子,切莫像贞观年的废太子那般,做出失德之事,被先皇废除。”

    唐舟这话,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同意,他只是教了左洋一件事情,那便是现在的李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左洋神色微微一动,从唐舟的话里好像有所悟,但见唐舟没有明确同意,又有些失落,可继续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最后只能一声轻叹,转身离去。

    ……

    东宫的情况,武昭仪一直都有派人监视,李忠派人去唐舟接触的事情,武昭仪也很快得知。

    而她在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对于李忠的意图已然明了。

    如今的李忠失去了王皇后这个靠山,肯定是很不安的,为了能够保住太子之位,他寻求唐舟的帮忙太正常了。

    只是唐舟同意了吗?

    武昭仪对此有些心疑,虽说李弘是唐舟的儿子,但唐舟会帮李弘吗?

    武昭仪沉思片刻,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警告一下唐舟,让他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她相信,只要有李弘在,唐舟就算不帮她,也肯定不会站在其他人的队伍里与她为敌。

    因为她若是失败,那李弘也肯定跟着失败,唐舟是那种会让自己的儿子陷入险境中的人吗?

    武昭仪这边做着安排的时候,左洋已经从翠明楼回到了东宫,回到东宫之后,他有些疑虑,该不该把事情跟太子李忠说。

    毕竟唐舟也没有说同意帮忙,也没有说不同意嘛。

    沉思片刻之后,左洋还是把该说的都跟太子李忠说了,太子李忠听完,也是有些失落。

    “这个唐舟,还真是不给本太子这个面子啊……”

    “是啊,不过没有了唐舟,我们还有其他人啊。”(未完待续。)

第1643章 长孙无忌的想法

    “是啊,不过没有了唐舟,我们还有其他人啊。”

    左洋这话出口,太子李忠顿时一喜,道:“老师说的是谁?”

    左洋道:“长孙无忌。”

    “他?”李忠摇了摇头:“他跟王仁祐一向不对付,怎么可能帮我。”

    左洋道:“当初若非长孙无忌向圣上陈明情况,殿下也当不成太子,这就说明,长孙无忌还是倾向于太子殿下的,而且,长孙无忌与武昭仪是不对付的,当初为了先皇遗诏,长孙无忌一直想杀了武昭仪,如今后宫武昭仪得势,长孙无忌心中定然不喜,此时我们若去拉拢,必能得长孙无忌帮忙。”

    左洋这话说完,太子李忠越发觉得有道理。

    那唐舟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过相比较下,长孙无忌的底蕴显然更为雄厚一些,得不到唐舟的帮忙,但能得到长孙无忌,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一念起,太子李忠连忙请左洋再劳烦一趟,这个注意是左洋想的,他自然也不推迟,在东宫稍作休息后,便急匆匆离开东宫,去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左洋与长孙无忌的关系是不错的,至少以前在朝堂上,两人没有发生过冲突。

    左洋的到访让长孙无忌有些吃惊。

    “左大人怎么突然来老夫这里了?”长孙无忌望着左洋问了一句,左洋笑了笑:“来给长孙大人送份好礼。”

    长孙无忌将左洋上上下下看了一眼,接着有些疑惑的问道:“哦,不知好礼在何处?”

    左洋空手而来,何来好礼?

    左洋一愣,他没有想到长孙无忌竟然这么实在。

    当然,也不排除长孙无忌早料到他此来目的,所以故而言其他。

    “长孙大人莫要看了,我送的礼是长久的富贵,永久的不衰。”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神色微微一动,其实左洋一来,他多少就猜到了左洋的目的,所以才要转移话题,不曾想左洋如此直接。

    不过长孙无忌可是只老狐狸,左洋在他这里,显然还嫩了一点。

    “左大人是觉得我长孙家太破败了吗?”

    左洋笑了笑:“当然不是,不过也许几年之后,就会大不相同。”

    长孙无忌的神色越发凝重,道:“哦,何以见得?”

    “再过几年,武昭仪必能称后,那个时候,长孙大人觉得你还能风光多久?”说到这里,左洋嘴角微微抽动,接着继续说道:“长孙大人与那武昭仪的恩怨由来已久,我就是不说,想必长孙大人也清楚,如果武昭仪称后,她第一个对付的,恐怕就是您了,当然,也有可能就算他不称后,他想要对付的也是您,因为您会成为她称后的绊脚石。”

    左洋侃侃而谈,长孙无忌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竟然小瞧了这个太子师。

    这个左洋,还是有些本事的。

    “如今太子殿下也十分忌惮武昭仪,可以说,长孙大人和太子殿下有共同的敌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合作呢?”

    左洋把自己的目的很明确的说了出来,让长孙无忌帮李忠稳固太子之位,当然,有一些潜台词左洋是没有说的,那便是只要长孙无忌肯帮忙,以后少不得长孙无忌的好处。

    左洋说完之后很自信,他觉得长孙无忌只要很聪明,就肯定会同意跟太子李忠联手。

    而长孙无忌这边,也的确有点心动。

    说实话,武昭仪此时的确让他有点寝食难安,他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武昭仪先后斗败了娜妃、萧淑妃和王皇后,如今称霸整个后宫。

    而且李治对她越发宠信,如果有一天她成为了皇后,对整个大唐是极其不利的。

    利用李忠来跟武昭仪作对,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并且,李忠此时没有了任何的靠山,自己若是肯帮忙,李忠势必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那时李忠若是登基,长孙家的势力必定会更大一番。

    甚至是,连皇权也要礼让三分。

    这是何等的荣耀。

    不过长孙无忌很快便意识到,李治还在,有李治在,自己公然支持李忠,肯定会遭到李治的忌惮。

    如今的长孙家已经势力庞大,引起了李治的不满,若是他再扶持太子李忠,李治对他肯定会越发的不满。

    而被一个天子给惦记上的家族,是不可能长久的。

    再有,虽然李忠容易被控制,但对于李忠,长孙无忌并不算是特别的了解,万一李忠没能成为天子,那他就等于押错了宝。

    长孙无忌不喜欢过早的押宝,就如贞观年的时候,李承乾为太子,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也多次求他帮李承乾,但是他没有答应,而是知道最后,才终于站到了李治这边,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事情他都可以预料到。

    但现在不能,现在的李忠还太弱,而后宫武昭仪也太强悍,太子之位随时都有可能易主。

    哪怕长孙无忌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个结果,但他也必须谨慎小心一点才行。

    左洋还在等长孙无忌的选择,长孙无忌抬头看了一眼左洋,接着笑道:“左大人的礼物还真是大啊,大的都让我有点怀疑是不是收下了。”

    “长孙大人不必多虑,太子殿下说过的事情,肯定会兑现的。”

    长孙无忌嘴角微微抽动,接着说道:“太子是大唐的太子,保他是作为臣子的本分,左大人就是不说,我们也知道怎么做的。”

    这话跟唐舟说的有点像,左洋神色微紧,担心长孙无忌又跟唐舟那样,似是而非的,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又接着说道:“太子如今最大的敌人,无非就是武昭仪罢了,而武昭仪之所以能成为太子的威胁,无非是因为她得到了圣上的宠爱,如此,左大人应该明白怎么做了吧?”

    长孙无忌不会公然投靠李忠,但暗地里帮忙还是可以的,而且现在,他就给左洋出了一个注意,一个很妙的主意。

    左洋神色微微一动,仔细分析长孙无忌的那句话,紧接着顿时恍悟,然后连忙向长孙无忌道:“多谢长孙大人提醒,您的意思我已经明白,我会回去转告太子殿下的。”

    见左洋如此,长孙无忌知道左洋是真的听明白自己话里意思了,他点点头,道:“好,那老夫就静候佳音了。”(未完待续。)

第1644章 充实后宫

    长孙无忌把话已经说的那么清楚了,左洋要是再听不明白,那他就是个傻子。

    既然武昭仪能够成为太子李忠威胁的原因是武昭仪很得圣宠。

    那再给李忠弄一些漂亮的女人进宫不就行了?

    左洋很清楚,男人嘛,只要有能力,都不可能说钟情于一个女人的,一些男人之所以娶一个女人,也只是因为他的能力有些不济罢了。

    而就算是能力不济的男人,在他的脑海深处,怕也想着三妻四妾。

    普通男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李治。

    当初娜妃的进宫就是明证。

    所以,左洋在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后,很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便是帮李治充实后宫。

    如今的太子李忠,虽说失去了王皇后这个大靠山,但朝中依附他的人还是有的,毕竟太子李忠很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大唐天子,总会有人想要赌一把的。

    所以,左洋回到东宫之后,便立马把依附于太子李忠的一些骨干给招了来,并且将自己的想法跟这些人说了一下。

    这些人一听,顿时一喜,连连表示赞同。

    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其他女人分走了李治对武昭仪的宠信,那么武昭仪对太子的威胁就会很低,而且后宫越乱,武昭仪就越发的没有精力来对付太子。

    充实后宫,也是变相的为武昭仪增加对手。

    她之前的对手没有了,那就再给他弄几个,就不信她能那么厉害,把所有的对手都给打败。

    几人这样商量好后,便决定明天早朝,提出此事。

    早朝。

    暮春的天气很好,所有上早朝对于大唐的天子或者臣子来说,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至少现在没有夏的炎热,冬的寒冷。

    因为永州事情解决的缘故,李治的心情也是难得的好,与群臣讨论事情也很积极,偶尔有一两个官员不长眼说了让李治不开心的话,李治也是挥手而过,并不治罪。

    这样陆陆续续把朝中大事说的差不多的时候,一名官员站了出来。

    “圣上,臣有本奏。”

    站出来的官员乃是宗正寺卿卫三年。

    宗正寺隶属九寺之一,掌管皇族事物,平时的地位也不算很高,但有关皇族的一些事情,他们都能插上手。

    卫三年站了出来,李治很是好奇,虽说这卫三年有上朝的资格,但平时很少说话,怎么今天突然就站出来了呢?

    不过好奇归好奇,李治还是问道:“卫爱卿想说什么?”

    卫三年道:“圣上,自从萧淑妃被贬为才人,王皇后被贬为庶人之后,圣上的后宫着实空虚了许多,臣为了大唐的绵延后续着想,请圣上下令天下,让各地官员挑选秀女进宫,以此充实后宫,壮大我大唐皇嗣。”

    卫三年说起这事来,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而且还十分的得意自豪,朝中官员一听这个,不少人都忍不住微微凝眉。

    扩充后宫不是坏事,但如此一来,难免劳民伤财,使得民间不少百姓怨声载道,所以,一些官员便想站出来反对。

    可还没有站出来,转念一想,发现李治现在的女人的确少了很多,萧淑妃、王皇后败下阵后,也就只剩下一个武昭仪还能勉强撑住场面。

    这对于一个天子来说,未免太过寒酸了一些。

    所以,那些想站出来反对的大臣考虑到这点之后,就又把伸出去的脚给缩了回来。

    他们尚且三妻四妾,更何况皇上呢?

    反对的人没有站出来反对,赞成的人却是突然一下子站了出来。

    “圣上,卫大人说的不错啊,如今后宫空虚,理应选秀女,以充实后宫。”

    “没错,圣上如今的子嗣不是很旺,当雨露均占才好。”

    “多一些秀女进宫,也多一些机会嘛……”

    “就是,就是……”

    朝中群臣陆陆续续的站出来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