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743部分

一品唐侯-第743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这个想法,李元景顿时笑了起来:“好,既然你家王爷这么有诚意,那就这么说定了,本王写一封信,你立马送给你家王爷,就等本王消息,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攻下长安,可好?”

    方不恨道:“自然好!”(未完待续。。)

第1660章 吐蕃野心

    吴王李恪和荆王李元景密谋之后。

    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准备。

    比如说,李元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让他的五千人马悄然潜入长安城。

    而吴王李恪,也要将自己的兵马悄然逼近长安,再有,吴王李恪其实也不是很相信荆王李元景,担心到时候他不里应外合,而是自己攻入了皇宫。

    所以,吴王李恪也得再联络一些长安城的人做二手准备。

    这些都需要时间。

    而就在他们两人为举事忙碌着的时候,朝堂之上,也不太平。

    李治巡游天下,整个朝堂交由太子李忠监国,长孙无忌、褚遂良以及武昭仪辅佐。

    太子李忠年幼,而且手中并无可以依仗的权势,就算他想当家做主,长孙无忌他们也不会同意。

    所以此时的李忠与傀儡无异。

    朝中事情,盖有长孙无忌、褚遂良以及武昭仪来决定。

    但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还好,他们一直一来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褚遂良书法好,但在政治上,显然不如长孙无忌,所以褚遂良处处以长孙无忌为先。

    所以两人并没有矛盾。

    但武昭仪又怎么可能事事都顺着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如此,双方很自然就闹出了矛盾。

    而将双方矛盾激化的,却是在面对吐蕃的问题上。

    就在李治离开长安城七八天后,边关突然送来急报,说吐蕃赞普贡日贡赞派吐蕃大将阿斯喏领兵一万,占领了胡犁城。

    消息很快传入长安,并且在朝堂之上,引起了群臣的讨论和看法。

    胡犁城乃大唐领土,不过大唐与吐蕃和亲的时候,将这块领土的经营权交给了吐蕃,也就是说,这块土地还是大唐的,但是吐蕃人可以在这里进行贸易往来,而且所得赋税,都是吐蕃的。

    这就跟后世的香江差不多,这块地方,被大唐给租出去了,当然,大唐没有要任何的租金,只要吐蕃别找事就行。

    因为这么一个地方,大唐和吐蕃才能够没有多少限制的进行贸易,所以几年下来,胡犁城发展的十分繁荣,各路商人云集,端的富饶。

    可就是这么富饶的一个地方,吐蕃却不想只是有经营权,他们想彻底霸占起来,将其归为吐蕃的领土。

    贡日贡赞是个很有心思的人,而且颇有谋略,虽然他父亲去世的时候,吐蕃的情况不好,但经过这几年,他竟然慢慢整合了整个吐蕃的势力,使得吐蕃的力量竟然慢慢恢复了过来。

    而他在恢复了吐蕃势力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攻占胡犁城。

    在他看来,如今大唐对突厥作战,内部又不甚安稳,他就不信大唐会为了这么一个小地方跟他吐蕃开战。

    若真的开战,突厥那边,他们是不是还有能力取胜,可就不好说了,而且,很多名将都去了突厥,大唐有可用的将领来与他吐蕃一战吗?

    吐蕃大将阿斯喏占领了胡犁城。

    朝中官员,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派,觉得如今大唐分身乏术,不如先让吐蕃占着胡犁城,反正这对大唐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那个地方的任何收入都是属于吐蕃的。

    他们不如先集中兵力灭掉突厥,之后再行调集兵马,教训吐蕃。

    在长孙无忌他们看来,他们并不是怯战,整个大唐,就没有说过怕战的,只要有人跟他们大唐为敌,那他们就要勇往直前的去干。

    但怎么打,却要讲究讲究,长孙无忌他们打肯定是要打的,但要等大唐有绝对的实力之后,再行与吐蕃开战。

    这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在朝中大部分官员看来,这是最为妥当的办法。

    而且他们大唐以前也不是没有这么做过,大丈夫能屈能伸,等我缓过劲来,狠狠的教训你。

    但武昭仪却有不同的意见。

    武昭仪觉得,吐蕃这是在向大唐挑衅,大唐若是不做出回应的话,只会让吐蕃越来越嚣张,那胡犁城他们既然不想享受既得利益,那正好,大唐就收回来,以后也不给他们。

    换言之,武昭仪要打出大唐的威风来,不能让吐蕃小觑,若因为正在跟突厥作战就不派兵,那算什么事啊?

    不能害怕,害怕就要被人取笑,被人欺负。

    按理说,武昭仪说的也不算错,大唐早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了,面对吐蕃的挑衅,他们怎么能忍气吞声?

    既然吐蕃招惹了大唐,那就得让他们知道大唐的厉害,不然惯了他们,会让他们越发的得寸进尺的。

    双方就因为这个问题,在朝堂上争吵了起来。

    当然,武昭仪是个聪明人,他不可能说来到大殿上跟长孙无忌这些人闹来闹去,她仍旧端坐后宫,只不过他的那些人,比如说许敬宗等,会在朝堂上传达一下武昭仪的意思。

    真正争的,还是武昭仪的那些人和长孙无忌的那些人。

    双方在大殿上吵来吵去,李忠坐在龙椅上,不知道该怎么办,天气热的难受,他竟然坐在龙椅上睡着了,不知道做梦梦到了什么好吃的,流了一脖子的哈喇子。

    长孙无忌的势力不可谓小,但武昭仪这些年也发展了一些势力,再加上朝中的一些人觉得的确应该杨大唐国威,教训吐蕃,所以双方竟然闹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事,竟然有点难断。

    而长孙无忌和武昭仪都清楚,看似这是一场有关是否立马出兵的争论,但却也是他们双方之间的第一场较量。

    谁更有手段,就看这一次的较量了。

    一连几天,朝堂上的事情都没能解决,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这种情况,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很是震惊。

    下朝之后,两人便立马去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辅机啊,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啊,我们还真是小瞧了这个武昭仪,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她竟然在朝中笼络了这么一批人,竟然可以跟我们抗衡了,唉,小瞧她了啊,这个女人……”

    褚遂良实在是太震惊了,本来以为武昭仪一介女子,玩政治阴谋那里是他们的对手,可这第一次交锋,他们就跌了跟头,如此,他们还看不清形势,那就太笨了。

    褚遂良说完,长孙无忌紧咬着嘴唇,许久之后,骂了一句:“武昭仪这个恶毒妇人,还真是小瞧了她,不过她以为拉拢了朝中几个官员就能跟我们作对了吗,休想……”(未完待续。。)

第1661章 铁血女主

    干祥宫。

    朝堂之争未决,武昭仪在干祥宫内略有点生气。

    她在朝中的势力自然是不如长孙无忌等人的,但他们若是觉得她武昭仪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了。

    她武昭仪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任由人欺负的宫女了,她如今执掌后宫,又在朝中颇具人脉,其实谁就能够欺负的?

    武昭仪也觉得长孙无忌等人真是可恶,老了,胆子也变小了。

    吐蕃挑衅大唐,这是能忍的事情吗?

    在武昭仪看来,如今的大唐,越是与突厥作战,就越不能向吐蕃表露任何的怯弱之心,不然只会让吐蕃趾高气昂,也会让他们越来越过分。

    等他们过分的认不清自己的时候,这战事只怕就不能避免了。

    想要暂时保持和平,只能以武力示强,让他们明白,大唐哪怕分身乏术,要对付他们吐蕃,那也是小菜一碟,如此,才能够真正让他们收心。

    武昭仪心中愤怒,但她也清楚,愤怒是没有用的,必须让群臣都同意对吐蕃出兵才行。

    而想要让群臣同意出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太子李忠开口了。

    虽说如今朝堂是由长孙无忌等人辅佐,但太子毕竟是监国,他的话等于半个圣令,还是有号召群臣能力的。

    控制李忠,才能够控制朝堂,这是以后谁能够掌控话语权的主要问题。

    武昭仪略一沉思,随即命人去请李忠进宫。

    却说就在武昭仪派人去东宫请李忠的时候,东宫太子李忠的老师左洋,已经被长孙无忌给请到了府上。

    武昭仪能想到问题的关键,长孙无忌又怎么可能想不到?

    太子李忠监国,左洋的地位无声无息中提高了很多,太子对他的话还是很听的,如此,少不得有人巴结他,以便在太子李忠面前博得好感。

    左洋这段时间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不过他并非是那种得势就得意的人,他知道太子李忠想要坐稳太子这个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他一直都很谨慎。

    如今长孙无忌叫他过府一叙,为了什么事情,他多多少少已经猜到了一点,如今朝中两大势力针锋相对,所是为何他若是还不明白,那就太笨了,他也不配做李忠的老师。

    长孙无忌叫他去商量事情,这在左洋看来,是太子的机会。

    也许这一次,他能够真真切切的得到长孙无忌的鼎力相助。

    而只要有了长孙无忌的支持,太子李忠的太子之位多半就能够一直保下去了。

    来到长孙无忌府上后,左洋表现的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哪怕知道长孙无忌在求他,也不曾有分毫得意,当然,他也清楚,他又何尝不是在求长孙无忌?

    “长孙大人别来无恙,不知这个时候叫在下来所为何事?”左洋来了之后,并无多少寒暄,直接就开门见山起来。

    长孙无忌见左洋如此,道:“是这样的,左大人身为太子师,想必对于太子是十分了解的,不知吐蕃侵占我大唐胡犁城的事情,太子是怎么想的?”

    长孙无忌先问太子是怎么想的,可谓是精明至极,知道了太子李忠的意思,接下来他才可以判定自己怎么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但是左洋也不笨,又怎么可能把太子的想法说出来,其实这事,太子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第一次遇见这种有可能对国家造成动荡的事情,他那里敢有什么主意?

    左洋笑了笑,道:“长孙大人,太子年幼,对于这等大事,也是左右矛盾,私下并无一个主意。”

    既然想拉拢长孙无忌支持太子李忠,若是直接就说太子支持长孙无忌的办法,那长孙无忌只怕投过来的心思就不高了。

    反正太子赞成我的办法,那我还求左洋,去支持太子做什么?

    左洋这话说完,长孙无忌眼神微眯,心想这个左洋还真非易于之辈,竟然在自己面前耍起小心眼来了。

    不过长孙无忌也不急,这种情况,其实他也有预料到。

    “那不知左大人对这事怎么看呢,你是太子师,这等事情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吧?”

    左洋神色微微一紧,但随即便又镇定下来,道:“此乃朝堂事,在下不过太子师而已,岂敢随便妄议。”

    “无妨,左大人且说一说。”

    左洋嘴角浅笑,道:“其实在下看来,这件事情不管是立马出兵,还是暂时隐忍,都无关大局,立马出兵,我大唐虽然有一些压力,但也不是说就真的怕了吐蕃,暂时隐忍,吐蕃最多也就嚣张一段时间罢了,等我大唐军马整顿结束之后,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狠狠教训一下吐蕃,这也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左洋的话等于没说,这种情况,长孙无忌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既然知道两种办法对大唐来说都没有什么问题,可还是坚持隐忍,所为的,无非是想跟武昭仪争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罢了。

    第一次争锋,他若是不能取胜,以后朝堂群臣少不得会倾向于武昭仪那边,而这种情况是他绝对不能够接受的事情。

    朝堂之上,想要争权,便要丝毫不让,让了,就表示你弱了,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从来都是趋炎附势之徒,你弱了,他们就会抛弃你,因为你给不了他们想要的东西,更多的,还是他们在这里感觉不到安全感。

    所以,虽然两种办法对大唐来说都没有什么大致的差别,但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强一点,该争还是一定要争的。

    长孙无忌很清楚,左洋说这么一番话,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有一些筹码,以此来跟自己进行交换罢了。

    本来,长孙无忌是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的,但左洋显然比他想象中的要聪明许多,所以,就算他不想出现这种情况,现在也只能用最坏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了。

    “左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大唐正与突厥为敌,那边战事打的火热,朝廷户部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且圣上又去巡游天下,长安无天子坐镇,岂可再动兵戈,何况吐蕃如今实力不凡,不可青衣动兵,老夫觉得,还是暂时隐忍,等三路兵马解决了突厥之后,再与吐蕃算账的好。”(未完待续。。)

第1662章 初显手段

    长孙无忌终于要将自己真实的目的说出来了,左洋心中狂喜,但脸上却仍旧保持着冷静。

    “长孙大人说的自然是有些道理的。”左洋赞成长孙无忌的话,但更多的承诺,他是不会说的。

    左洋话不多说,长孙无忌却是被他急的心痒,于是只好继续说下去:“老夫的意思,还请左大人回去之后,在太子殿下给帮忙说几句,不管怎么样,老夫也是为了大唐好嘛。”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顿了一下,抬眼去看左洋,左洋立在一旁,一脸恭听摸样,可是却仍旧不言不语。

    显然,他还在等长孙无忌继续说下去。

    长孙无忌心里暗骂一句左洋老狐狸,但还是继续说道:“太子初监国,以后遇到的麻烦会很多的,老夫虽然不才,肯定会保他太平。”

    长孙无忌想让***他做事,那他若是不做出一点承诺来,左洋又怎么肯答应帮忙?

    这是下下策,可如今长孙无忌也只能用这个下下策。

    左洋听到长孙无忌这话,突然嘴角露出一丝抹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