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817部分

一品唐侯-第817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骂了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哼了一声:“你们都回去吧,他们不过是要逼我们上朝而已,我们就不去,这么多人,我就不信他能找到这么多官员去顶替你们,没了你们,朝廷肯定是转动不起来的。”

    李治什么意思,长孙无忌很清楚,而他清楚,自然就要跟李治耗下去了,他倒要看看谁能够耗过谁。

    他的人可不少,李治一时半会间想要代替,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朝廷如今已经乱成了一团糟,他倒要看看李治能够忍到什么时候。

    其他人见长孙无忌这样,顿时微微凝眉,难道真要一直这样耗下去吗?(未完待续。。)

第1822章 人心趋利

    长孙无忌要跟李治耗下去,他倒要看看李治能找多少人代替朝中的官员。

    要知道,一个人能不能当官,是要看本事的。

    找人当官不要紧,但他到了这个位置,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才是关键。

    做不好,只会越来越乱。

    李治想把他的人都给除去,那也得看他找的人能不能胜任各部门的工作了。

    他决定跟李治耗下去。

    李治要找人当官,那他就让自己的人再请假一批,什么时候大唐完全运转不动了,李治就知道他这么做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觉得自己老谋深算,肯定是能够成功的。

    可就在两天之后,那些之前请假的人,竟然都陆陆续续开始上朝,开始做事起来。

    长孙无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吐了一口血出来。

    “叛徒,叛徒啊,老夫对你们那么好,你们竟然背叛老夫?”

    长孙无忌简直不能忍受这个事实,在他看来,那些投靠他的人应该对他唯命是从才对,可他们怎么一声不吭的就去上朝了?

    这简直就是背叛。

    长孙无忌这次是真的病了,被自己的人给气病的。

    下朝之后,这些人陆陆续续来到了长孙无忌的府上。

    “长孙大人,不去不行啊,下官得到消息,朝廷已经找好了人要代替下官的位置,下官要是不去,这官位就不保了啊。”

    “是啊,长孙大人,下官也是的,不去不行啊,下官辛辛苦苦几十年才坐到如今的位置上,怎么能因为这点小事就给贬走?”

    “长孙大人啊,我看还是算了吧,跟圣上斗没好处的。”

    “是啊,我们可不想丢官啊。”

    “是啊,我们要是都被皇上给贬走了,长孙大人一人在京城,只怕也早晚被圣上给端了,我们在朝堂,才能够帮大人您啊。”

    人心趋利,长孙无忌可以跟李治耗,但其他人不敢耗,李治不会随便撤销长孙无忌的宰相职位,但他们的官职,也就一句话的事。

    他们没有必要因为其他同僚去草原,就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毁了。

    说实话,他们不是江湖游侠,没有那么高尚的义气,他们当官,他们结党,还不是为了能让自己升官快点,利益多点?

    如果不能达到这些目的,他们结党做什么?

    这些官员七嘴八舌的说着,长孙无忌是越听越气,不过他也明白一个道理,跟着他的这些人,其实都不能够相信,或者说对他们付出真心。

    他们只是因为利益才聚集在一起的人,如果没有利益维持,他们谁肯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此时与他们闹翻,对自己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毕竟长孙无忌很清楚,自己能不能在朝中有地位,还要靠这些人的衬托。

    明白之后,长孙无忌只能选择隐忍。

    他摆了摆手,道:“好了,我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照常去上朝吧,明天老夫也去上朝。”

    听到这话,其他官员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虽然没有事先告诉长孙无忌就去上朝了,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呆在长孙无忌的蒙阴下,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嘛,跟着长孙无忌,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或者说,长孙无忌是一个领袖,他们这些人需要一个能把他们所有人都聚集在一起的领袖。

    

    其他官员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长孙无忌的府上冷清了下来,长孙无忌躺在床上考虑了片刻,片刻之后,随即吩咐下人道:“去将唐舟给我叫来。”

    如今的朝局,已经让长孙无忌慢慢感到不安起来,再这样下去,他的下场肯定不好过,而想要改善目前的情况,他只能找唐舟商量一下了。

    或者说,跟唐舟合作。

    唐舟得到长孙无忌的话后,并没有犹豫,直接就来了。

    来到长孙无忌的房间之后,唐舟连忙说道:“听说长孙大人病了,小侄一直想来看望,可惜太忙,一直没有顾得上,不知长孙大人叫小侄来,所为何事?”

    唐舟的话说的八面玲珑,长孙无忌看着唐舟如此,突然一声轻叹:“唐家小子,你变了啊,你跟以前越来越不一样了。”

    唐舟神色微微一动,接着露出一丝浅笑来:“长孙大人说那里话,每个人都是会慢慢改变的,小侄如今已过而立之年,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应该做一番事业才对。”

    说到这里,唐舟又突然补了一句:“长孙大人,又何尝没有变呢,您敢说先皇在时,和现在您的心境是一样的吗?”

    两人一开始的话好像都很随意,但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话里明显都是有暗示的。

    长孙无忌神色微动,他自然明白唐舟话里的意思,而这个时候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确也有变化,李世民在的时候,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来没有想过说跟皇权作对,可是当李治登基之后,他却变了。

    他更喜欢权力支配一切的快感,所以时常跟李治作对,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他越来越想成为一个权臣。

    当他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浑身突然一震,他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李治频频打压他了,而他竟然一直都没有察觉。

    自己深陷其中,反倒有些迷了。

    如今被唐舟一句话点醒,他忍不住有些后怕。

    见唐舟这么说,他突然一声轻叹,道:“唐家小子啊,你以为老夫为什么要这么做?老夫还不是为了大唐。”

    唐舟道:“结党营私,将朝廷弄的污浊不堪,是为大唐吗?”

    长孙无忌凝眉,道:“那武昭仪势力越来越大,老夫若不结党,如何将其打压下去,先皇当年驾崩之前,便担心武昭仪夺了大唐江山,所以要她殉葬,可圣上痴迷于她,如今更是让她在后宫胡作非为,连自己的姐姐都推给了圣上,你说说,要是让她越发得势,我大唐会成为什么样子?”

    长孙无忌觉得武昭仪会祸乱后宫,但是他并不认为武昭仪真的能够改朝换代,他不觉得一个女人有这样的本事。

    不过就只祸乱后宫这一条,便足以让他跟武昭仪继续斗下去了。

    而要斗下去,他就需要拥有强大的权力和势力才行。

    唐舟看着长孙无忌,突然平静道:“她永远不可能把大唐怎么样。”(未完待续。。)

第1823章 难舍

    “她永远不可能把大唐怎么样。”

    唐舟望着长孙无忌说了这么一句话,他希望长孙无忌明白,有他唐舟在,武昭仪不可能在大唐掀起什么风浪。

    哪怕他现在各种得势,那也只是他唐舟想让他得势,如果唐舟不想的话,随时都可以让她的势力土崩瓦解。

    之所以他没有动手,是因为武昭仪还有利用的价值。

    一来,长孙无忌的势力太大,他需要武昭仪来跟长孙无忌斗,不然长孙无忌野心越来越大,对大唐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事,而说到底,还是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关陇势力太大,他们的存在,让大唐的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二来,也算是唐舟的一点私心,那便是李弘了。

    李弘是自己的儿子,唐舟自然是希望他能够成为大唐的皇帝,并且将大唐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的,可如果武昭仪没有势力的话,李弘想要成为太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他才需要武昭仪继续扩张。

    等什么时候他觉得时机到了,他自然会除去武昭仪。

    此时的唐舟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这个时代,他以前的那些观念偶尔也会有,但却不足以支配他做出一些决定了。

    现在的他,作为一个父亲,所想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强大的帝国,关陇势力不能太大,李弘还必须成为太子。

    这些,让唐舟违背了很多自己以前的观点。

    他现在跟长孙无忌说这么一句话,自然是希望长孙无忌能够收手,那样的话,才能够避免最后不必要的后果。

    在唐舟看来,长孙无忌已经拥有了很多好的东西,他又何必非得对权力孜孜不倦的追求呢?

    但唐舟显然看错了人心。

    人一旦热衷于一样东西,其实他三言两语就能够给说服的?

    长孙无忌也并没有听出唐舟的言外之意,他只是在唐舟说完之后哼了一声:“有老夫在,她休想把大唐怎么样。”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看了一眼唐舟,道:“唐家小子,老夫知道你现在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势力了,但老夫之前却从来不曾与你作对,你可知道为什么?”

    唐舟嘴角微微抽动:“愿闻其详。”

    “因为老夫觉得你并非热衷此道的人,而且老夫觉得你一心一意是为大唐,所以老夫不与你为敌,如今圣上被武昭仪迷惑,老夫希望你能够跟老夫合作,将武昭仪给赶下去,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长孙无忌这话,唐舟一声轻叹,道:“长孙大人还是没有明白小侄话里的意思,既然如此,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继续说下去的了,武昭仪成不了气候,这个你大可放心,我也希望长孙大人能够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说完,唐舟也没有再跟长孙无忌多言,起身告辞。

    长孙无忌见唐舟如此,顿时有些生气,在唐舟离开之后,忍不住骂了起来:“竖子无谋,竖子无谋啊,你以为自己很厉害吗,等武昭仪真正强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无力与之一战……”

    长孙无忌有些痛心疾首,或者说是有点失望。

    一直一来,他都觉得唐舟是跟他站在一起的,哪怕唐舟现在有了自己的势力,也是如此的,毕竟当年唐舟跟他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他也一直都把唐舟当自己人,可怎么突然之间,一切都变了呢?

    …

    次日早朝,长孙无忌的病好了,其他所有之前请假的官员的病也都好了。

    他们都来上早朝。

    李治看到这个结果,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是他跟长孙无忌这么多战斗中,胜利的最为彻底的一次。

    长孙无忌不是想装病嘛,只要他不担心自己的人都被调走,那他可以随便装病。

    群臣上朝,李治望着他们笑了笑:“诸位爱卿的病都好了?”

    李治说这话明显是有些得意的,他在向那些大臣炫耀自己的胜利,而那些大臣此时却有些尴尬,相互之间张望,支吾,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倒是长孙无忌,此时却冷静了许多,甚至并无一点尴尬,他站出来笑道:“回圣上话,老臣的病好了,前段时间因为臣等的病,让圣上又是担忧又是忙碌的,臣心里甚是不安,此后,臣定当为圣上排忧解难,为我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孙无忌的反应让人觉得很反常,不管是李治还是唐舟,亦或者是许敬宗、褚遂良他们。

    按理说,长孙无忌在跟李治的斗争中失败了,他应该会很生气甚至是失落才对,可他怎么把自己说的像是一个忠的不能再忠的臣子,而且还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道他突然发现自己不是李治的对手,然后学乖了,要安安分分的做事?

    大家都觉得奇怪,李治却是突然有些兴奋,能让长孙无忌这般,他也算是有本事的人了吧?

    不过,唐舟和许敬宗却是微微凝眉,隐隐有些不安。

    他们都很清楚,长孙无忌绝非那种甘于失败的人,他此时做出这样的反应,必是有什么目的的。

    一个能够放下耻辱的人,是最为可怕的人。

    不过虽然唐舟觉得长孙无忌可能有什么阴谋,但此时长孙无忌说出这样一番话,显然化解了朝中其他大臣的尴尬,而且也让朝中的气氛空前的和谐了一下。

    如此,朝中平安无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

    李治点了点头,随后又说了一下大唐官员去草原为官的事情,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反对了,所以很快便达成了一致,规定了他们什么时候出发,什么人担任什么官职等等。

    说完这些之后,唐舟又站了出来,道:“圣上,草原上的百姓已经在苏定方将军的带领下,陆陆续续的向我大唐进发,他们这些人大概有十几万人,如果不出意外,一个多月后他们便将到达我大唐腹地,如何安置他们,还请圣上定夺。”

    十几万的突厥遗民,一下子来到大唐内地之后,肯定是得做好安排的,得让他们吃饱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他们世代居住在草原上,除了放牧,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如何安置他们,绝对是一个大问题。(未完待续。。)

第1824章 圈养

    唐舟提出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至少在朝中群臣看来,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大唐的人去了草原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工匠和商人自然不必说,就是那些犯了事的家眷,想要找个生计也不是什么问题。

    毕竟他们见过很多事,知道怎么做。

    但突厥的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只会放牧,就算偶尔有几个有手艺的,那也绝对是少数人。

    如此,这么多人一下子来到了大唐,如何安置他们,就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必须让他们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必须在草原上生存的很好,不然他们何必大老远的从草原上迁徙到这里来?

    李治神色微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