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894部分

一品唐侯-第894部分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如今长孙无忌被贬离长安城,陇西的那些贵族也都一个一个的落魄下去,他如今想找人商量一下,竟然都找不到合适的人。

    当然,现在支持他李忠的人也有,但那些人的地位实在不够看的,根本就没办法和武昭仪在朝中的势力抗衡啊。

    李忠越来越不安,而在他的心中,不由得又生出一个念头来,那就是他可以不当太子,但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的活下去。

    没办法,李忠经历的磨难实在是太多了,他的心智本来是很不错的,可小小年纪经历过几次打击之后,他的心智也会被慢慢抹灭掉,被武昭仪诬陷控制,被叛军抓去当人质,在东宫毫无存在感,这些都让李忠变的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怕事,如果可以,他真的只想做一个闲散王爷,而不是时刻都担心会被人给弄死的太子殿下。

    他把自己的心思跟东宫的心腹说了一下,那是一个叫小丽的侍女。

    小丽听了李忠的话后,倒也没有反对,她跟着太子已经很久了,对于朝中的情况也都了解,武昭仪称后,肯定会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当太子的,李忠根本无力与他争夺,若是仍旧固执的不肯让,那等待李忠的可能是狂风暴雨,他随时都有可能在这一场夺嫡之中丧命。

    若能当一个闲适的王爷,似乎也还不错,至少在小丽看来,不用每天过的那么提心吊胆了。

    而且,作为一个王爷,那身份也是很高贵的,说不定几年之后等太子成年,能再有一番作为呢?

    小丽是支持李忠的这个想法的。

第1992章 大赦天下

    武昭仪封后仪式举行的很顺利。

    而就在武昭仪封后之后,她便成为了武皇后。

    武皇后称后之后,朝中群臣自然也是欢喜的。

    这天早朝,许敬宗站了出来:“圣上,如今大唐后宫终于有后,为表恩泽,当大赦天下啊。”

    许敬宗这么说完,朝中其他臣子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当大赦天下。

    其实所谓的大赦天下,就是说只要你犯的不是特别严重的死罪,朝廷大赦天下之后,你基本上都可以获得惩罚上的减轻。

    若是准备在牢里关押几年的,可以获得自由,若是失手杀人的,可能就会减刑。

    古时候人力还是很重要的,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一般都不会杀人,但有时候把这些人放了有没有一个好的理由,大赦天下就是一个。

    但凡朝廷有重大喜事,一般都会大赦天下,皇帝登基会大赦天下,封后也有可能会大赦天下,确定太子的时候也会大赦天下。

    如果一个人接连遇到了好几次大赦天下,那他基本上就可以获得自由了。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年,不是谁都能有这么好命的。

    大赦天下是武昭仪跟许敬宗说的,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救唐舟出府,另外一个就是彰显自己的恩泽。

    让天下的人对她多一些感激。

    朝中不少人都是支持大赦天下的,李治对于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很自然就同意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马思源站了出来:“圣上,唐侯爷还在府上软禁着呢,大赦天下,唐侯爷是否可以出府?”

    说到这里,马思源又道:“臣一直坚信,侯爷并非幕后主谋。”

    唐舟刚被软禁的时候,马思源、狄仁杰等人并没有站出来替唐舟求情,因为他们很清楚,李治只是因为忌惮唐舟才把唐舟软禁起来的,在那种情况下求情是没有用的,而且当时还有长孙无忌的参与,只会让李治对唐舟的忌惮加深。

    但如今长孙无忌离开了长安城,武昭仪封后,势力大增,一向都很讲究平衡的李治,肯定是需要一个人来与武昭仪进行平衡的,而整个大唐,除了唐舟还能有谁?

    他们隐忍了这么久,他们觉得终于可以站出来替唐舟求情了。

    马思源站出来之后,狄仁杰等人也都纷纷站了出来。

    “圣上,唐侯爷是冤枉的,还请圣上明察啊。”

    “是啊圣上,请圣上明察。”

    不少大臣站出来替唐舟求情,李治这边,其实也早有放唐舟出来的意思,毕竟如今武昭仪为后,她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若没有一个人与之抗衡的话,朝中恐怕不稳,他很怕打掉了一个长孙无忌,结果又来一个武昭仪。

    所以放唐舟出来是早晚的事情。

    当然,李治虽然有放唐舟出来的意思,可并不希望唐舟继续呆在长安城,因为唐舟太恐怖了,他可以让唐舟一派的人有不错的地位,但却不希望唐舟继续呆在长安城。

    不过这些都是需要慢慢来的,一下子肯定不行。

    有了这个想法,李治便点了点头:“朕也不相信唐爱卿会派人行刺朕,既然大赦天下,那唐爱卿也出府吧。”

    李治只是让唐舟出府,可是并没有给唐舟安排任何的官职,显然,对于如何安排唐舟,李治心里还是没有一个主意的,但让他担任长安的一些职务,怕是不太可能了。

    这般说完之后,李治又与朝中群臣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然后便退朝了。

    ……

    唐侯府。

    刚退朝没多久,便有宫人跑来宣旨,说大唐封后,大赦天下,唐舟此后可以自由出入唐侯府了。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丹阳公主和林青素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唐舟自然也兴奋,所以圣旨下来之后,唐舟便直接离开唐侯府去找程处默他们几个人喝酒去了。

    没办法,自从被软禁之后,唐舟出不去,那些朋友没有皇命也进不来,他在府上都快发霉了,如今好不容易得到自由,肯定是要去疯狂一下的。

    至于李治的忌惮,去他妈的忌惮吧。

    唐舟出府之后,先直奔卢国公府。

    来到卢国公府后,程处默看到唐舟顿时一震,毕竟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吗。

    “唐兄出府了?圣上让你出府了?”程处默惊讶不已。

    唐舟撇了撇嘴,道:“怎么,本侯可以出府了,你不高兴?”

    “呸,我才没有不高兴,走,喝酒去。”

    两人说了这几句话后,立马就离开卢国公府去找秦怀道和尉迟宝琳等人,几个人聚首之后,立马找了一处地方喝酒。

    因为许久未见,这酒自然是喝的有些不客气的。

    “唐兄,你不知道,自从你被圣上软禁之后,这段时间我对你好生想念啊,要不是我父亲拦着,我都偷偷跑进你的唐侯府了。”程处默说的真挚,只是唐舟听来却浑身要起鸡皮疙瘩,这相思说的比女人还女人,他有点受不了。

    “唐兄,我也是好想你啊。”

    “我也想你……”

    唐舟很无语,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痛饮一番吧。”

    “好,喝酒,喝酒……”

    众人又喝起了酒,不过刚喝下去一坛,天空之中突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一场秋雨席卷而来。

    天空黑蒙蒙的一片,本来还很亮堂的房间很快暗了下来,外面的雨哗啦啦的下着。

    但是,这场雨来了之后,众人却越发觉得舒畅起来,仿佛这段时间的郁闷都随着这一场大雨而烟消云散了。

    “喝酒,喝酒……”

    “没错,喝酒喝酒……”

    大雨哗啦啦的下着,众人又举起了酒杯,而就在他们这些人举起酒杯准备喝着的时候,沿着他们所在包间的街上,突然飞奔而来一匹快马。

    快马在急雨中飞奔,很快从他们的窗下跑了过去,不过虽是如此,那疾驰的声响还是传了来,程处默见那马跑那么快,不由得撇了撇嘴:“下这么大雨还跑这么快,急着去投胎啊,真是的。”

    程处默并没有把这个当回事,调侃了一句之后,便要继续把酒喝下去,可这个时候,秦怀道却突然凝眉,道:“刚才跑过去的好像是我大唐传递消息的驿员,莫不是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

第1993章 高丽消息

    秋雨无情,秋雨凉。

    秋雨哗啦啦的下着,皇宫被一层烟雨萦绕,显得有些迷蒙。

    李治正在宫中批阅奏章,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的跑了来:“圣上,边关送来急报。”

    听得急报二字,李治心下猛然一阵,虽说如今大唐消灭了吐蕃和突厥,基本上边关上已经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了,但是哪怕如此,李治也丝毫不敢大意。

    “呈上来。”

    太监将急报呈了上去,李治打开来看,看过之后,却是突然笑了起来:“这急报是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太监听到这话,松了一口气,道:“圣上,什么好消息啊?”

    李治道:“高丽国内发生内乱,分列成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国,如今三国混战,对我大唐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

    太监听完李治话后,有些不解,道:“圣上,三国混战,怎么就对我大唐是好消息?”

    见太监不明白,李治撇了撇嘴,道:“你啊,就是个宦官,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这些是朝政大事,不是你该管的。”

    太监连连领命,道:“是奴婢多嘴了。”

    李治自然没有怪罪这个太监的意思,在他看来,太监最好还是不要插手朝堂的事情,越是不懂,越好。

    秋雨一直下到了深夜,等次日天晴的时候,长安城各处的水都满了,长安已经许久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雨了。

    好在唐舟之前有改善过大唐的排水系统,所以就算这场秋雨很大,也并未造成大水漫延的情况,这样的雨,一两天也就下去了。

    次日一早,群臣上朝,李治将高丽三国混乱的情况跟群臣说了一下,这样说完之后,李治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李治询问,朝中并无多少人有意站出来。

    其实自长孙无忌被调离长安城,陇西势力的那些人被弄到吐蕃旧地为官之后,朝堂之上的能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说实话,长孙无忌虽然有些霸道,但他手下的人都是世家、权贵里走出来的,视野开阔的很,能力也都有,他们在,这朝堂上的很多事情才好解决。

    如今他们一下子离开了,朝堂上的官员良莠不齐,大唐的很多事情想要像以前那样快速的得到解决,可不容易。

    必须大浪淘沙一番,才能够再次恢复往日的那种情况。

    朝堂沉默了片刻,李治见无人开口,顿时就凝起了眉头,道:“诸位爱卿何意啊,难道对这样的事情就没有一点看法?”

    李治有些生气,许敬宗见此,连忙站了出来:“圣上,高句丽分列成三国,对我大唐来说是好事啊,他们越乱,也就越发的没有经历对我大唐造成危害了,我大唐近可灭他们,退可稳守啊。”

    许敬宗的话倒也是有几分道理的,高丽如今这么乱,大唐要出兵灭他们的话,就算不容易,但至少也会比以前容易一些。

    许敬宗开了头,朝中不少人也都纷纷跟着附和。

    “圣上,这对我大唐来说是个好消息啊,不如我大唐趁机派兵灭了他们吧。”

    “就是,三国混战,那里还有经历与我大唐作对,出兵灭了他们便是。”

    “就是,就是……”

    朝中之人议论纷纷,李治也突然动了心思,这个时候,秦怀道站出来道:“圣上,您刚泰山封禅后不久,大唐也刚灭掉吐蕃,很多兵力如今还在吐蕃逗留,以便稳定吐蕃局势,大唐此前当休养生息才是,不可轻易再动战争啊。”

    秦怀道作为武将,自然是希望能够打仗的,能打仗,他们这些武将就有机会捞战功,有了战功,他们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

    只是秦怀道不是那种为了捞战功,为了自己的好处就不顾大唐实际情况的人,如今大唐虽说很是富饶,但吐蕃和突厥旧地还是需要先大力发展的,只有稳定了这两个地方,大唐能够腾出手来,才好去灭高丽。

    而且,高丽因为地势的缘故,要灭他们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年隋炀帝三十万大军都没能灭掉他们,太宗皇帝也是几番讨伐,都不曾成功,如此一来,他们大唐如今的情况就想去用兵,就更加的不太可能了。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最为重要,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唐若此时动兵,那里草枯水冻,于大唐将士来说十分不利。

    这些都足以让秦怀道站出来反对出兵。

    秦怀道站出来把这些情况说了一下,而且说的头头是道,哪怕是许敬宗这样的人物,本着让李治再建武功的人,此时面对这些也不好再怂恿李治出兵了。

    李治也是聪明人,听完秦怀道的话后,自然也觉得秦怀道说的有些道理,如今的大唐,还真不好对高句丽出兵。

    而且现在他们虽然战乱,但若遇到大唐袭击,是不是会突然合作也不好说,所以思来想去,李治最终觉得还是先观察一下。

    而且在李治看来,高句丽三国若是不断的发生战争,那么几年之后,他们的国力必定会衰退的,这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隋唐之乱,大唐到现在都没能恢复到隋朝鼎盛时期,由此可知战争之患很甚,想要恢复,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秦怀道的一番话阻止了一场战争,早朝在这件事情得到解决之后而退去,李治回到后宫之后,把这些情况跟武皇后说了一下,武皇后听完之后,道:“秦将军说的没有错,如今大唐这种情况,还真的不宜与高丽动兵,不过高丽分成三国,说不定他们会对我大唐边关有所侵扰,为了预防起见,松漠都督府那里,还是要派个得力的人镇守才行。”

    武皇后把这些情况一听,李治也觉得有道理,三国战乱,他大唐因为离的太近,少不得被殃及池鱼,而作为大唐的皇帝,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

    所以往松漠都督府派一个得力助手,的确显得十分重要。

    “媚娘觉得我大唐派何人合适?”

    武皇后道:“这事还是圣上决断吧,媚娘只给皇上出出主意,后宫的事情才是媚娘该做的事情。”

    刚当皇后,武皇后还没有急着去插手朝政,她的这个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