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110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110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是正是实行察验通关文牒和发放护照的日子。一大清早,碎叶城东城门内外就聚集了不少人,城内的人是要往继续往东面安西或长安去的,而城外的人则是从长安或安西往西域去的,正在等待开城门进入碎叶城内补充物资。

    城门在一个校尉的高声呼喊中缓缓打开,城内外的人和牲口们都喘着热气兴冲冲出城或进城。

    城门内右边,有一个小木屋,一个穿着大唐九品官服的官员坐在一张案几后面,在外面唐军兵士的吆喝和组织下,正在等待出城的商旅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一个一个前往小木屋的窗口办理出关事宜。

    “大人,我要出城!”第一个波斯商人走过来趴在窗口笑着对窗口内的官员说道。

    官员笑着点点头,伸出手:“通关文牒!”

    “哦,在这里!”商人连忙从羊皮袄口袋里拿出一本崭新的通关文牒递进去,官员接过看了看,确认没问题,拿起案几上的印鉴在一页空白处盖了印。

    合上通关文牒,官员递还给商人说道:“拿着它交给城门校尉,如果货物没有增加或减少、没有禁运货物就可以过关了,欢迎您来到大唐,祝您一路顺风!”

    “噢,谢谢!”波斯商人一脸笑意的接过通关文牒转身离去。凡是携带货物出城的商人都要来这间小木屋检验通关文牒,而单个的旅人则不需要来这里。直接排队在另一个出城通道将通关文牒交给守关兵士查验,没问题就可以出城。

    城外入城口旁边也有一个同样的小木屋,同样有一个官员坐在里面等待入城的商旅们前来办理出国手续,而在入城的另外一个通道口也有一个兵士检查。

    一排旅人走到通关口,兵士将第一个拦下问道:“有路引吗?”

    “没有!”三十多岁的光头和尚拿着禅杖披着袈裟,背着布包吗。摇了摇头说道:“老衲只有度牒!”

    “度牒也行!拿来检验,再交两文钱的道路修筑费和入城税”兵士点点头伸出手。

    光头和尚闻言响起这一路走来道路却是关阔平整,看来官府确实耗费不少,收一点道路修筑费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很干脆的拿出两文钱和度牒递给兵士。

    兵士接过后将两文钱扔进旁边的木头箱子里,又检查了一边度牒,抬头问道:“大师在哪里出家?俗家祖籍何处?”

    “贫僧在长安法华寺出家,俗家祖籍在洛阳西城门外的刘家村!”

    兵士听见又向路引上看去,与和尚所说的进行对照。再问:“有护照吗?”

    光头和尚闻言一愣,皱眉道:“护照?是什么东西?”

    兵士解释道:“我们碎叶都督府在西域三十六国、突骑施十姓部落、大食国和东罗马帝国都分别派驻了使节,并修建了使节馆,我大唐子民不论身份高低贵贱自从走出国门,前往西域各国之后如果在当地遇到困难、遭遇欺辱,都可以向当地治所的我朝使节馆寻求帮助或庇护,我朝使节会与当地官府进行交涉,尽量为我大唐子民主持公道。如果大师没有办理护照。可以去旁边的小木屋办理,只需要交十文钱的工本费就行了。无论身在西域何地,拿着它都能证明自己大唐子民的身份,可以向当地我国使节馆寻找帮助和庇护,如果不幸丢失,也可以向使节馆申请补办!如果大食不办理,走出大唐地界只有。就无法证明自己是大唐子民的身份,即便您长得是我大唐子民的相貌,没有护照证明身份,西域各国也是不承认您是大唐子民的”

    “原来如此,那贫僧要办理一本护照。就在小木屋是吧?军爷稍等,贫僧去去就来”。

    不多时,旁边小木屋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一队准备前往西域的唐朝人。

    此时在碎叶城的西城门,同样也有不少人商旅出城和进城,更有许多周边的牧人和农人进出,东西城门处都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赵子良如同往常一样起得很好,不过他起来后没有修炼武艺,而是带着几个扈从来到了西城门口,查看出城和入城的情况,并且观察办理通关文牒的情况,不出所料,商旅们办理通关文牒都很积极,毕竟有了这玩意只要交了税就可以畅通无阻,再也不用遭到盘剥和刁难。

    过了几日,赵子良把刘单等人来询问:“刘大人,这些天办理护照和通关文牒的情况如何?另外养路费征收的情况如何?过往商旅有没有什么怨言?”

    刘单拱手道:“大人,护照和通关文牒的发放都很顺利,商旅们为了自身安全,并且省去一些麻烦,都愿意那点钱,养路费的征收也很顺利,过往商旅们看见交通路面良好,他们的车队前行都快了很多,因此都没有怨言,出钱都很爽快”。

    赵子良问道:“刘大人,你估算一下,按照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多久可以收回修路的成本?”

    刘单低头算了算,抬头说道:“将军,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收回修路的成本,不过随着这条丝路畅通以后,商旅们得到消息会大量涌入,走这条丝路的商旅会越来越多,因此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

    赵子良又看向来瑱,问道:“新兵训练都完成了吗?成效如何?”

    来瑱道:“将军,目前为止,所有新兵都完成了训练,将士们的战斗素养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在战术执行方面也达到了将军的预期,只是还欠缺实战考验”。

    “哦,抽个时间安排一场实战演练,本将军要看到新兵操练的真实成效!”赵子良想了想吩咐道。

    来瑱答应:“诺!”

    这一日,赵子良到来后勤司的府库,检查粮草军械储备情况,郑三和封常清等人在一旁介绍情况。

    走入若大的库房,府库分为几个区域,第一区是粮草区、第二区是兵器区、第三区是弓弩箭矢区、第四区是防具区、第五区是其他军资区。

    都督府的府库可不小,占地面积数百亩大小,粮草区内的粮食和草料堆成了山一样。

    郑三介绍道:“将军,今天下半年,我们在碎叶城以及其他六座城镇一共开荒了十万亩田地,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阳光充足,麦子颗粒饱满,各处都是大丰收,我们共收获了三十万石粮食,全部储存在这里了,足够十万大军吃半年了,以我们现在的兵力,吃上十年也吃不完!不过我们控制范围内的荒地已经差不多全部开垦完毕,再想开垦,就只能减少草场和山林的面积了,如果减少草场面积,我们和牧民们的牛羊马匹就没有足够的草场了!”

    赵子良也没想到在这里开荒种地竟然会有如此大的丰收,要知道在唐朝种地,每亩产出麦子只不过三百多斤,最多四百斤,而在这里竟然达到了四百多斤,这可能与这里的土地肥沃程度和气候、雨水、阳光多种因素有关。

    “好,好啊,今年我们是仓促之间开荒的,种植麦子的气候不对,如果种植冬小麦,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只怕产量会更高,我们每年只要种植一季,整个碎叶都督府控制下的百姓们都不缺粮了!你们再想想办法,等开春之后看看地里还能种植什么,不能让土地闲置下来。另外桔杆不能烧掉了,把桔杆切碎了撒在田地里,它还可以肥田,还有,收集百姓和牲畜们的粪便撒在地里,要保持田地的肥沃程度,不能只收获不施肥,如果不施肥,种了几年之后,田地就会变得贫瘠,产量会下降!还有,我认为,如果进行精耕细作,应该还可以增加产量!”

    郑三答应道:“诺,属下都记下了!”

    赵子良又问道:“草料呢?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圈养伸牲畜的羊圈、牛棚和马厩都经过修整吗?如果下大雪,会不会被压垮,牲畜会不会被冻死?”

    封常清拱手道:“将军放心,属下专门监督此事,所有的羊圈、马厩和牛棚,属下都亲自带人去查验过了,都督府、驻军、下属各城镇以及辖下所有的牲畜过冬都没问题,羊圈、牛棚和马厩都修得很高大结实,就算有狼群袭击都越不过栅栏,草料方面也准备很充足,仅仅我们这府库就储存了五十万捆草料,足够撑到明年六月!”

    赵子良放心了,想了想吩咐道:“郑三啊,你组织一些人手和车马,给大都护府盖大人和疏勒镇夫蒙将军分别运去十万石和五万石粮食以及十万担和五万担草料,他们那里耕地面积少,收成不多,每年都需要向朝廷索要,还要向安西本地收购,不容易啊!”

    郑三拱手答应:“现在天气不太好,等天晴以后,属下就安排人手和车辆送过去!”(未完待续。)

第193章 指使

    赵子良在碎叶城过得有滋有味的时候,北方的莫贺达干的领地内却冻死牧民和牲畜无数,今年的天气实在太寒冷了,比去年犹有过之。

    月弓城、莫贺达干牙帐。

    说是城,其实这么根本就没有城墙,就如同匈奴人的龙庭一样,是突骑施部落的聚集地,莫贺达干把牙帐设在这里。

    月弓城在后世伊犁的西北,在赛里木湖的西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伊犁河从东到西川流而过,它也是丝路北线上一个重要的城镇。

    牙帐内,莫贺达干听了手下大臣报告了因气候严寒而冻死的人口和牲畜数量,脸色很是难看。

    “达干,冻死的人倒是不多,关键是我们已经冻死了两万多头牛羊马匹,等到明年开春,我们只怕就没有肉吃、没有奶喝了!”另一个大臣继续说下去。

    莫贺达干揉了揉太阳穴,问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大臣道:“达干,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第一,坐着等,等饿死一部分人,人口少了,消耗自然就少。第二,攻打另外四部,一方面消耗多余的人口,另一方面掠夺他们的牛羊马匹。第三,劫掠丝路上的商旅!以小臣看来,第三种办法最好,既不用动刀兵,又可以劫到足够多的货物,把货物卖掉后再去找其他部族买粮食,活着直接用货物去找其他部族换取粮食!”

    另外大臣站出来道:“可是碎叶都督府好像与其他各部落联合起来要保护丝路上商旅的安全,如果我们劫掠商旅,碎叶都督府的赵子良会不会派兵攻打我们?”

    一个千夫长站出来向莫贺达干抚胸道:“哼,他手上最多只能抽调三千人,这点兵力想要攻打我们?难道当我突骑施的勇士们都是稻草扎成的吗?”

    刚才那大臣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汉人常说‘兵贵精,不在多’,你就是有十万人。却个个都是酒囊饭袋,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千夫长闻言拔刀怒目而视:“你敢说我和说下儿郎们都是酒囊饭袋?”

    莫贺达干见状不由一阵头疼,原本就被冻死无数牛羊马匹的消息弄得极为头疼,现在手下大将和大臣竟然还无端吵起来,他哪能受的得了?心里很是烦躁道:“够了,吵什么吵?都吃饱了撑的吗?”

    帐内几人看见莫贺达干发货,都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

    莫贺达干闭幕眼神一会儿,再睁开眼睛道:“我们现在的力量虽然不怕赵子良,但他身后站着盖嘉运、安西都护府和整个大唐。咱们暂时还惹不起,不过这赵子良竟然联合弩失毕五部霸占丝路,让我们突骑施人半点油水都捞不到,也不知道他们要联合起来维持丝路安全的决心有多大,如果有人打劫了丝路上的商旅,弩失毕五部会不会真的派兵支持他?”

    大臣犹豫了一下问道:“达干,那咱们要不要试探一下他们的联盟有多坚固?”

    莫贺达干眼神一凝,沉声道:“怎么试探?”

    大臣轻声道:“达奚部!”

    莫贺达干闻言眼睛一亮,点头道:“达奚部投靠本达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是时候让他们向本达干表示忠心的时候了,而且还他们才迁徙过来不久,应该还不知道碎叶都督府与弩失毕五部的协定,让他们去劫掠丝路上的安全最好不过了!来人。去传达奚部族长慕容长歌过来见我”。

    “是,达干!”

    ······

    热海北岸,这里距离月弓城已经有几百来里,远远走出了莫贺达干的地盘。一队从大唐长安而来的大型商队来到了热海北岸扎营休息,准备生火做饭。

    连日来下大雪,因天气寒冷而使得大清池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层。不过由于冰面上打滑严重,商队不敢穿越大清池前往碎叶城,只能沿着大清池北岸边一路向西,每逢天黑时才扎营生火做饭。

    营地扎好之后,天已经黑了,不过由于地面和附近小山丘上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还是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情形。

    巡视完营地的商队掌柜罗嘉仁和镖头孙四海抖了抖斗篷上的雪花走进了帐篷内,罗嘉仁一边抖着雪花,一边搓着手在帐篷内的火堆上取暖,嘴里忍不住骂着:“这该死的鬼天气,连续下了五天大雪,这五天只走了一百五十里!”

    罗嘉仁发牢骚也是有原因的,天气情况越不好,商队赶路就越慢,而且还有可能有人会生病,这就会大大增加此次行商的成本,这种情况拖得越久,他这个做掌柜的开销就越大。

    负责沿途押运保护带队镖头孙四海安慰道:“掌柜的,遇到这种天气也是在所难免的,按照以往的经验,最多过两天,天气就会好起来,到时候我们再加快速度赶到碎叶城,到了那里,道路就好走多了,也安全得多。只是在这一段可不是碎叶都督府的管辖范围,如果咱们被劫了,恐怕·······如果掌柜的当初听我的走龟兹镇、再南下疏勒镇,穿过托云堡再前往碎叶镇就会安全很多”。

    罗嘉仁说道:“孙镖头你说的,我老罗怎么会不知道?只是那条路要远很多,走这条路就近了一半的路程,不过你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早就有了准备,我在焉耆镇的时候就去买了一张碎叶都督府的保票,如果我们走这条最北的线路出了问题,碎叶都督府会负责赔偿!”

    孙四海作为常年行走在长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向导和护卫镖头,当然知道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