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120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120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其他百姓送东西,都收下,但都要给钱”。

    郑三答应:“诺!”

    一直走到城门口时,前来相送的百姓送的东西就满满的装了几十筐,全部装载在马背上,而百姓送的牛羊就有三百多头,这些东西和牲畜,赵子良也只能一起带走,准备在路上一边赶路一边吃,吃不完的制成肉干带在路上吃,扈从们兴奋不已,这下有口福了,顿顿都有肉。

    送至城外两里,赵子良停下,与李嗣业等众将校以及都督府上下官员们一一告别,这时一个官吏用托盘端来一杯温酒,来瑱端起酒杯后蹲在地上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进酒杯,双手敬上道:“请将军满饮此杯,祝将军一路平安,到了长安或回到家乡也别忘了碎叶城,我等希望将军能尽快返回,震慑西域诸国!”

    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寒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赵子良看着酒杯,心情极为沉重,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一般,接过酒杯就一饮而尽,而后翻身上马,向众人挥手大喊:“不要再送了,诸君都回去吧!兴许过不了几个月,某就会回来!回吧,回吧!”

    就算是再不舍,赵子良等一行人最终还是离开了碎叶城,向东进发,不过一个小时就抵达了裴将军城,裴将军城都尉霍堪率兵迎接,赵子良只是与霍堪交代一些事情,并未在裴将军城停留,而是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

    沿途经过叶支城、贺猎城、冻城、顿多城,这段道路经过专门的修建,道路很宽阔平整,就算大马车也可以通行,很平稳。

    两天后,赵子良一行人抵达了顿多城,准备翻越天山山脉上的勃达岭进入安西之地,渤大岭原本是险峻要地,但是当唐军控制碎叶城之后,勃达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为了方便通行,赵子良还让顿多城政务官员们组织牧民和兵士们专门把道路休整了一番,让勃达岭变得不那么崎岖,可以让商队通行,而且还与大石城进行合作,将勃达岭与大石城之间道路修缮一番,如此一来,从龟兹镇到碎叶城的交通道路就可以大大减少了,不必再绕道疏勒镇走托云堡去碎叶镇,而可以抵达拨换城之后就转向走大石城,经过勃达岭,沿着顿多城一直向西就可以到碎叶城了,打通勃达岭这一举措,可以说大大缩短了北线丝绸之路的距离,让商旅来往碎叶城与龟兹镇更加方便。

    不过,步行和骑马,甚至商队用马匹、骆驼运载大量的货物都可以通行勃达岭,但是马车却还是无法通行,这主要是因为勃达岭上的道路太陡峭,在那种坡度下,马车容易失控。

    赵子良一行人到了顿多城就放弃马车,全部改用马匹驮运粮草物资和其他行李。

    到了拨换城,赵子良一行人受到了拨换城守捉使毕思琛的热情接待,根据毕思琛所说,他很快也要调去龟兹镇了,这里将由席云庆接手,而随着夫蒙灵察前往龟兹镇担任四镇都知兵马使,原本在葱岭守捉当任守捉使的程千里作为他的嫡系部下也被提拔成了疏勒镇镇守使。

    赵子良一行人在拨换城停留一天之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进发,终于在正月十九这一天抵达了龟兹镇。

    收到消息的高仙芝带着几个扈从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两人一见面很是高兴,互相寒暄了很久,尽管年龄相差十几岁,但两人之间就像同龄人一样。

    “某也只是比你早到三天,夫蒙将军听说你来了,很是高兴,让我先带你们安顿下来,再带你们去见他和盖大人”高仙芝说着就拉着赵子良往城内走。赵子良只得让勃勒罕安排扈从们再城外扎营休息,叫上副侍卫长白孝德带着几个扈从和黑巨人努尔一起过去。

    进城之后,赵子良就发现龟兹镇很是热闹繁华,至少要比疏勒镇和碎叶城繁华很多,这里人口众多,各色人种都有,街上贩卖的物资也很丰富。

    不久,在高仙芝的带路下,赵子良等人就抵达了兵马使府,见到了在年前就已经在这里办公的兵马副使的夫蒙灵察,只待盖嘉运正式卸任,田仁琬接人四镇节度使之后,夫蒙灵察也就顺理成章接任兵马使了。

    “末将见过夫蒙将军!”赵子良向正坐在案几后面的夫蒙灵察行了一礼。

    夫蒙灵察很是高兴,连忙从案几后面起身走过来将赵子良扶起,笑道:“子良啊,某可是听说你在碎叶城干得风生水起,做得不错,看来当初你的设想是没错的,控制了碎叶城,突骑施各部族就不敢乱动,听闻年前你挫败了达奚部的叛乱,还斩杀了他们的族长慕容长歌,全歼了他三千人马,这下应该没有人再敢有不臣之心了,盖大人接到你的捷报之后非常高兴啊,他还跟某说,没想到临走之前,你还给他带来这么大一个惊喜,他如果不是皇帝点名让你进京见驾,他还真舍不得让你离开碎叶城!”

    赵子良拱手道:“如果不是将军和盖大人慧眼如炬和极力支持,末将提出的这个设想也无法完成!正是因为有将军和盖大人掌舵,我们才能做到今日这一步,不过这一设想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将军和盖大人以及田大人多多支持啊!”

    夫蒙灵察马上拍着赵子良的肩膀道:“这个你可以放心,只要有某在安西一天,此事就不会有问题!”

    接下来双方坐下继续聊起来,夫蒙灵察负责安排盖嘉运这次上京述职的事情,押送俘虏和护送盖嘉运的五百兵马已经准备好了,加上赵子良的扈从一百多人,一共有六百多人,如此多的兵力押送数十个突骑施王族、保护盖嘉运上京应该是没问题的,只要在经过河西走廊时不遭遇大股吐蕃骑兵,就应该没问题。(未完待续。)

第208章 遇王维

    当日夜晚,赵子良随同夫蒙灵察在都护府见到了盖嘉运和田仁琬。

    一番见礼后,盖嘉运让夫蒙灵察和赵子良坐下说话。

    “子良,你此次带了多少人马?”

    赵子良道:“末将只带扈从骑兵一百二十骑及下人随从十余人,沿途所需粮草末将已然自行备齐。另,都督府判官郑三与末将是同乡,末将让他一道回乡探亲!”

    盖嘉运点点头,没有说话,田仁琬说道:“本官与盖大人、夫蒙将军商议了一下,决定派出五百骑兵沿途押送俘虏,此乃仆骨校尉,五百骑兵由他统带,你战功赫赫、领兵经验丰富,既然顺道一同前往,就由你来做主将,仆骨校尉为副,本官希望你们能友善相处,一定要保障盖大人的安全、防止俘虏逃脱或出现意外,你可明白?”

    在田仁琬说话的时候,被点名的那为仆骨校尉向赵子良拱了拱手。

    赵子良起身拱手道:“大人放心,有末将在和仆骨校尉在,除非有人踏过末将和仆骨校尉的尸体,否则盖大人和俘虏绝对安然无恙!”

    下了保证之后,赵子良话题一转,主动询问:“敢问两位大人,不知盖大人和众俘虏们是骑马赶路,还是乘马车赶路?”

    盖嘉运板着脸说道:“本官好歹也是武将出身,还没有老到要坐马车的程度,不过本官有两个女眷和一些行李,需要一辆马车。至于那些俘虏,当然是捆着他们,让他们骑在马背上,由我方骑兵牵着马赶路!”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从此地到长安倒是没有什么崎岖山路要走,最不好走的路段也只是沙漠和戈壁,马车只要不出故障,应该可以抵达长安。大人的女眷要用马车应该没问题。只是让俘虏坐在马背上由我方骑兵牵着赶路,末将认为不妥!”

    盖嘉运问道:“为何?”

    赵子良道:“大人,如此做法容易让俘虏逃脱。敢问大人,俘虏应该有多少人,是否有女人?”

    田仁琬接口道:“俘虏有三十余人,除了吐火仙和尔微之外,其他都是突骑施的大臣,没有女人!”

    赵子良闻言心里就有数了,拱手道:“如此就简单了,只需要让工匠打造十辆囚车。多背下替换组件用于中途修理,以三个俘虏关在一辆囚车内用马匹拖行,只要不打开囚车门,俘虏自己是很难逃出来的,兵士只要在固定的时间内给俘虏送入食物、饮水以及便桶,又在固定的时间收回便桶,如此既可以减少俘虏逃走的机率,又不会让俘虏在囚车上随意大小便搞得臭气熏天,而且俘虏还不会因为身体原因影响我们大队人马的行程”。

    盖嘉运一听这个办法很好。露出笑意同意道:“善!就按照子良所说的办,夫蒙将军,你让工匠日夜不停打造囚车,后日要能够准时启程!”

    夫蒙灵察答应:“诺!”

    从都护府出来。还没有走远,赵子良就听到背后有人叫,停下转身看去,只见正是那位仆骨校尉。他跑过来拱手道:“赵将军,在下仆骨怀恩,是铁勒族仆骨部人。早就听闻赵将军大名了,将军威震西域,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此次能与将军一道同行,还请将军沿途多多照拂!”

    “此行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你我互相照拂吧!”赵子良笑着说了一句,突然想起仆固怀恩是谁了,脸上表情一愣,连忙道:“你就是铁勒族仆骨部的族长仆骨歌滥拔延之孙仆骨怀恩?”

    贞观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46年,铁勒九姓大首领率部降唐内迁,因此此时的仆骨部并不居住在漠北地区,而是居住在河朔地区,可以说仆骨怀恩是在大唐出生的第二代仆骨人,说汉话、生活习惯、文化、********都是一个十足的唐人。

    史载,为了唐朝与北方的回纥人搞好关系,仆固怀恩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送到长安由玄宗册封为和亲的公主,被远嫁到漠北回纥。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因功升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加太子少师衔,实封一千一百户、大宁郡王。如此显赫的身份,却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被逼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如果不是被宦官诬陷迫害,如果不是被左右亲近之人游说,如果不是他自己本身耳朵根子软,他就不会叛唐,史学家把他列入叛臣传,不由让人感慨和同情。

    见赵子良这么问起,仆骨怀恩拱手道:“正是怀恩,难道将军听说过怀恩?”

    赵子良笑道:“常闻有铁勒族仆骨部仆骨怀恩骁勇果敢,吾怎会不知?”

    仆骨怀恩见赵子良听过他的大名,还说他骁勇果敢,很是高兴,连忙拉着赵子良的手说:“前面就有一家酒馆,如蒙将军不弃,怀恩想请将军喝酒,不知可否?”

    正好没吃晚饭,又有人请喝酒,赵子良哪有不愿意的?而且仆骨怀恩怎么说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偌大名声的人,正好借此机会与之闲谈一番。两人当即并排行走,在前面一家酒馆内要了几个下酒菜和几坛子酒,一边吃喝一边闲谈,两人的关系就在这酒菜当中建立起来。

    正月二十二,盖嘉运正式启程进京,沿途由赵子良和仆骨怀恩率军沿途护送和押送俘虏。

    此后,盖嘉运、赵子良、仆固怀恩、郑三、白孝德等一行人离开龟兹镇向东北方向前进,沿途路过乌垒州,过铁门关后没有北上焉耆镇,而是直接向东南而下抵达赤河(塔里木河)下游的孔雀河北岸,而后沿着孔雀河一直向东,经过楼兰国故地、蒲昌海(罗布泊),穿过茫茫沙漠后抵达阳关。

    阳关是唐朝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和玉门关同为此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阳关在南,而玉门关在北。一南一北,闻名中外。

    说起阳关,就不得不提起一句诗,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的阳关就是这个阳关。

    过了阳关不久就到了敦煌,盖嘉运、赵子良等人在这里休整了两日。

    两日后,盖嘉运和赵子良等人又启程继续向东前进。进入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被夹在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在黄河“几”形以西,因此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并不安全,虽然吐蕃人因为被祁连山脉阻挡,北方的突厥人被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阻挡,但是走廊南北两侧的山脉中隐藏着不少沙盗马匪,赵子良等人在途中就遇到好几波沙盗马匪,不过这些沙盗马匪看到唐军的旗号后都逃得远远的。

    沿途又经过肃州、甘州。穿过大片的沙漠和戈壁后抵达了河西节度使驻地凉州(即武威)。河西节度使和安西四镇节度使虽然都是节度使,但是河西节度使的地位绝对要比安西四镇节度使要高,品级也要高一级。河西节度使甚至是可以节制安西四镇节度使和北庭节度使的,因为安西和北庭都在河西。而安西、北庭和河西都属于陇右道,因此河西节度使又受陇右节度使节制。

    如今的河西节度使是萧炅,萧炅此人是李林甫的人,盖嘉运在名义上也是和李林甫一系。因此两人算是同一阵营之人,接到消息的萧炅带着一帮人在凉州西城门外迎接盖嘉运。

    一见面,还没等盖嘉运下马。萧炅就甩开大袖飘飘大步向前迎去,一边走一边大笑:“哈哈哈,盖兄,吾终于把你给等到了!”

    盖嘉运下马,连忙走上去,一边走一边道:“哈哈,害得萧兄在此久侯,嘉运之过也!一别经年未见,萧无恙否?”

    “劳烦盖兄惦念,尚好,尚好!”

    萧炅说着,指着盖嘉运身边的赵子良、郑三和仆固怀恩问道:“盖兄也不介绍一二,这几位将军是?”

    盖嘉运当即介绍道:“这是宁远将军赵子良、这是游击将军郑三、这是昭武校尉仆骨怀恩,还不快见过萧大人!”

    “末将(某家)见过萧大人!”三人同时行礼。

    “啊,你就是杀得突骑施人闻风丧胆的赵子良,果然英武不凡呐!”萧炅说着,不等赵子良等人答话,就拉过旁边一个穿着文官服饰的文士介绍道:“摩诘,你不是说对威震西域的赵子良敬佩不已,以不能见上一面为憾事吗?这就是你一直念念不忘,想着要见的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