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203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203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守瑜、高秀岩、董延光等这些大斗军都在场,除了这些人,还有县令杜善明以及县衙其他几个官吏。

    赵子良走到上首坐下后,所有将校官吏们站在大堂中间向他行礼:“参见将军!”

    “呵呵,都免礼吧,诸位请坐!”赵子良笑呵呵地抬了抬手。

    “多谢将军!”将校官吏们纷纷就坐。

    赵子良看向杜善明说道:“杜县令,这大战过去了,全县百废待兴啊,从城外逃难而来的百姓的回归家园的事情和城内百姓被破坏的房屋的修缮,以及战死青壮的安葬事宜都需要县衙方面来处理,这些事情本不应该本将军过问,但是这些事情毕竟都是因为战事而引起的,所以本将军不能不重视,希望杜县令好生妥善安排,要让百姓们满意才行,本将军会从缴获之中拿出一万贯出来算作本将军和大斗军的心意,希望杜县令用在百姓们身上!”

    杜县令暗自叹息,虽然有李林甫的书信指示,但是经过这段时间以来与赵子良的相处,杜善明对赵子良只有佩服,他起身拱手作揖到地,说道:“下官以前一直与将军作对,处处为难将军,而今将军携大胜之威,本可拿下官问罪,将军却毫不计较,下官惭愧之至,将军胸怀宽广、人格高尚,下官虽然不是好人,却也被将军折服,请将军放心,下官必定安置妥当!”

    赵子良点了点头,“那就多谢杜县令了!”

    杜善明连忙谦虚:“将军说哪里话,这是下官应当做的!”

    赵子良又对郑三说道:“散会之后,你马上带人去城外清点缴获的兵器、甲胄、弓弩箭矢、马匹、骆驼、粮食、草料等物资!还有本将军在城门口承诺的,要发放抚恤、补偿的钱财都要准备好,明日早上开始就发放,来一个发放一个,做好登记,不要被人重复领取,这两件事情你要处理好!”

    郑三起身拱手道:“将军放心,属下必定处理好!”

    赵子良又对王难得、张守瑜、高秀岩和董延光等人吩咐道:“此战已经打完了,你们各自把自己手下人马召集起来,让他们好好休息,今日杀牛宰羊犒赏三军,酒肉管够,特别是今日跟随本将军出城的两千骑兵,让他们吃饱喝足,明日本将军要带他们去凉州,解凉州之围!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大斗拔谷,即我军驻地,不能长期空无一人,否则大斗拔谷通道无人驻防,岂不是给吐蕃人再次进犯的机会,又给那些走私商人机会?所以,明日上午,除去要留下来的发放抚恤和补偿的兵士之外,其他将士全部撤回驻地加强巡逻和驻防,另外也让伤兵们好生修养”。

    众将校站起齐声答应:“诺!”

    王难得又问道:“将军,听闻俘虏的吐蕃军全部关在吐蕃军原来的营地,那些俘虏如何处置?那些俘虏当中许多伤兵,所有俘虏加起来只怕有一万余人,如此之多的俘虏每日消耗的粮草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养不起啊!”

    赵子良摸了摸下巴,思索片刻说道:“受伤的俘虏,只要影响行动和劳作的伤兵,全部一律处死!养着这些人不但浪费粮食,而且还浪费药材,他们既干不了活、又白白消耗我军粮草,不处死能怎么办?这件事情,王难得,你去处置,向马璘传令,就说是本将军的军令!至于那些轻伤又不影响行动和劳作的吐蕃俘虏,留下他们,和完好无损的俘虏一起,让他们给我军去修建水利设施、开沟渠、灌溉两天、种植作物、施肥、除草、收割等等,这些交给这些俘虏去做,把全部俘虏按照十人一组编组,设什长,十个什编为一个百人队,设百夫长,十个百人队编为一个千人队、设千夫长,最大编制就是千人队,一人犯事,杀什长,一什犯事,杀百夫长,百人队犯事,杀千夫长,如此进行连坐惩罚,如果他们不老实,想要逃跑或反抗,只要有丝毫迹象,不用调查,立即斩杀!”

    王难得起身拱手道:“诺!”

    赵子良又道:“下午和夜间犒赏将士们的酒宴,本将军会去走一个过场,但不会留下,本将军要休息好,为明日带兵前去增援凉州城做准备,会议就开到这里,诸位都散了,各自忙自己的去,犒赏庆功酒宴快要开始的时候派人去我府上说一声,就这样吧,好了,散了散了!”

    众将校起身一起道:“末将等告辞,将军早些歇息!”

    待众人散去,赵子良又留下郑三,交代道:“我明日要带兵去增援凉州城,需要的军械粮草,你要明日天亮之前准备妥当,万不可耽搁,也不知道此时凉州城到底如何了,救人如救火,耽搁片刻就有可能死很多人,所以·······”。

    郑三点头道:“老大,小弟省得,你也要悠着点,你还真以为你是天神下凡?如果实在不行,就不要逞强,只有保重自己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赵子良笑道:“行,没想到你倒是教训起我来了!好,我知道了,你去吧!”(未完待续。)

第334章 临行安排

    赵子良这一觉睡到了黄昏时分,刚刚起来,王难得就派人过来告诉他犒赏、庆功酒宴已经准备好了,数千将士已经在城南空地上集结,赵子良立即带着扈从们赶过去。

    军队的庆功宴席当然不能像平常一样大摆筵席,人数太多,也没有那么多桌椅板凳,做好饭食之后,兵士们排着队轮流向伙夫们领取酒菜饭食,有白面馒头、有面食、有肉食、有酒,各人领了这些东西只有自己找位置食用,或几个人凑在一起,或十几个人围成一圈席地而坐。

    普通兵士们只能这么干,不过将校军官们的待遇又有不同了,军队是有着森严的上下等级区别的,一般的伙长、队正比普通兵士们的待遇高一些,几个人有一张小桌子、有板凳坐,酒肉管够。

    校尉以上的待遇又高一些,桌子上摆着的都是好酒好肉,还有专门的兵士上菜上酒。

    整个营地上都是闹哄哄的,伙夫们把桌子摆成一长条,上面堆满了装着饭食酒肉的框子,旁边一趟趟美酒堆成小山一样高,这些美酒都是从城内富户当中买来,还有从吐蕃军手里缴获的。

    赵子良到来的时候,所有兵士们就领完了酒肉饭菜,将领们也都已经在一张张桌子旁就坐,看到赵子良策马奔来,所有将校兵士们都起身下拜:“恭迎将军!”

    经过这一战,赵子良在大斗军彻底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了所有将校兵士们的认同,在军队中,作为一个将军,能打仗、会打仗、能打胜仗的将军才能被将士们认可和追随,跟着这样的将军,将士们活命的机会大大增加,能活着。谁不愿意死,这是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如果将军能够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对待、绝不徇私,会让全军将士敬畏有加,再更进一步,如果将军能够爱兵如子、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就会被将士们拥戴!

    赵子良走到一个已经搭起的高台上,一些主要的将校们都在这里,他来到台前抬手高声道:“将士们请起!”

    “哗啦哗啦······”所有将士们起身。身上的盔甲甲叶摩擦得哗啦作响。

    赵子良对着所有将士高声道:“自古以来有四种关系感情最深,一起扛过枪的、一起同过窗的、一起开过裆的、一起嫖过娼的!而一起扛过枪的排在第一位,就是指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把后背交给袍泽,没有任何条件的信任!这种亲情关系胜过血脉相连的亲兄弟,如今我们还活着,而那些为我们掩护后背的战友们、弟兄们,他们永远地死去!拿酒来——”

    一大坛子酒被拍开泥封。清澈的酒水倒进瓷碗当中被一个托盘端了过来,赵子良接过一碗酒高举头顶大声道:“这第一碗酒,敬那些死去的袍泽战友,他们是此次大战能够取得胜利的第一功臣。我等将永远怀念他们,愿他们在天有灵可以安息!”

    说完,第一碗酒倒在了地上,所有人都把第一碗酒倒在了地上。没有任何人去计较会不会太浪费的问题。

    赵子良又接过一碗酒说道:“历来战争受到创伤最严重的不是我们这些军人,而是无辜的百姓们,我等军人拿着朝廷、国家的军饷和俸禄。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战死沙场都是理所当然,但是百姓们是何其无辜?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朝廷从百姓手中收取的赋税,可以说是百姓供养了我们,我也是老百姓的儿子,我相信你们当中绝大多数任都是,可以说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人,而我们却没能保护好那些在战争中遭到敌人杀害,家园遭到破坏的百姓们,我感觉到了羞愧!这第二碗酒,要敬那些在此次大战中死去的百姓们,我们要保证,从今以后,在我们的防区,不会再有任何一个老百姓被敌人残害,不会再让任何一个敌人踏入我们的国土,这是我的誓言,也应当是你们的誓言!”

    营地里的空气中散播着悲伤的气氛,所有人的眼睛都湿润了,鼻子塞住了,喉咙梗咽了,没有人说话,都默默地把酒倒在地上。

    赵子良再次拿过一碗酒说道:“这第三碗酒,本将军要敬你们,是你们无惧生死、浴血奋战,坚持了十数个日夜与吐蕃军进行了惨烈无比的厮杀才保住了城池,才保住了城内的所有百姓,你们也是功臣,这一点无人敢否定!从明日开始,论功行赏将牵涉到每一个人,谁都不会遗漏,来,一起干一碗!干——”

    所有将士整齐地大声呼应:“干——”

    喝完酒,赵子良又道:“本将明日还有紧急军务,今夜不宜多喝,就不陪你们了,由各军将校们与你们庆功,将士们吃好喝好,酒肉饭食开敞了吃,不够再加!本将先行一步,告辞!”

    所有将士抱拳躬身行礼:“恭送将军!”

    赵子良放下酒碗对郑三招了招手,向高台下走去,郑三知道赵子良想要听取缴获的统计情况,便加快脚步跟上去禀报:“将军,所有缴获已经统计出来了,马璘攻破吐蕃军营地后一共缴获了三千五百金、银子十二万三千四百两、铜钱一百八十三万五千六百四十贯、珠宝首饰三车,除这些钱财之外,一共缴获了三千六百多匹战马、一千八百六十匹骆驼、一万两千多头牛羊,另有盔甲兵器弓箭、粮草无数!还有,将军明日要率军启程前往凉州增援,两千人三日干粮和马料以及箭矢,属下已经命人在准备了,天亮之前一定可以准备好!”

    “很好!”赵子良点了点头,扭头看向走在左侧的王难得,问道:“王将军,俘虏统计出来了吗?”

    王难得报告:“将军,这次大战中,我军一共杀死了两万四千敌军,俘虏一万四千人,俘虏中有四千多伤兵行动不便、无法劳作,按照将军的指令,这些人已经全部被处决,如今还有一万人左右的俘虏被关在城外十里处的军营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逃散的吐蕃兵散落在全县,不过哥舒翰已经带人去抓了!”

    赵子良说道:“好,对那些俘虏要严加看管,不可懈怠!派人告诉哥舒翰,对于那些逃散的吐蕃兵,要在三天之内肃清,不能让他们留在我河西给百姓们的生产和身后造成破坏!”

    王难得答应:“诺,末将稍后就派人去给哥舒翰下达命令!”

    赵子良又对郑三道:“如今已经是四月了,百姓们的冬小麦只怕已经全部遭到了吐蕃人的洗劫,把我们缴获的粮食分出一部分接济百姓们,另外大战之前我们已经播下了种子,但是被吐蕃人这么一搞,只怕很多田地播下的种子都遭到了破坏,现在时间还不算太晚,补救应该还来得及,马上组织人手,特别是要把那些俘虏都用上,重新把种子都种下去,水渠、水坝也要重新修整,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郑三答应道:“将军放心,属下立即着手去办”。

    四月初三拂晓,赵子良在聂三娘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抱着已经大肚子的她,拍了拍她的背后说道:“为夫要带兵出征了,多则半月,少则三五日就回,你在家中别当心,小心点,保护好肚里的孩儿”。

    “嗯!”聂三娘轻声答应,把头埋在赵子良胸前,静静地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出征在外,一定要小心,不可逞强,奴家和肚里的孩儿还等你回来”。

    “放心放心,好了!让他们来给我披挂吧!”

    几个扈从被叫进来给赵子良穿上盔甲、戴上头盔,穿戴完毕,赵子良携聂三娘走向大门,聂三娘对跟在后面的努尔招了招手,努尔跟上来问道:“主母!”

    聂三娘对赵子良道:“夫君,如今城内已经安全了,留下十个扈从看家就行,让努尔跟你一起去,你们俩一起也有一个照应”。

    赵子良知道聂三娘担心他的安危,于是答应:“好,努尔,你去准备一下,我们在大门口等你”。

    “是,主人!”

    两人走到大门口,扈从们骑着马已经在门口排着整齐的队形等待多时了,乌力马和金钉枣阳槊已经被扈从们准备好。

    两人说一会话,努尔就扛着厚重的钢铁堡垒战甲和巨斧走了过来,一辆马车被赶过来,他的战甲和巨大的斧头就放在马车上,扈从们给他安排了三匹战马在路上轮流更换骑乘,否则一匹两匹战马根本载不动他沉重的身体。

    当天边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候,赵子良带着努尔和四十名扈从抵达了南门瓮城,两千名骑兵和四千匹战马早已经等在这里,按照赵子良的要求,给每个骑兵配备两匹战马,在高速行军途中进行轮换,为的就是获得高速机动力和快速行军能力。

    没有任何的动员,赵子良直接挥手下令出发,城门缓缓打开,大军徐徐出城消失在黎明的夜色之中。(未完待续。)

第335章 落脚马蹄坳

    从番禾城到凉州城有两百里路,路况不是太好,如果是步兵行军,每日行军六十里已经是极限,军队数量越庞大,行军速度越慢,就数千人而言,要走到凉州城基本上要走三天才能抵达,而赵子良带的骑兵,虽然只有六百骑兵是精锐,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