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222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222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皇甫惟明,他问道:“赵子良领兵从祁连到西海北岸的原龙耆城故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又从西海北岸到石堡城用了多长时间?”

    玄一道:“从祁连县到西海北岸的原龙耆城故地一共用了三天,从龙耆城到石堡城用了一天!”

    帐内顿时变得雅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两个时间惊呆了,要知道这连续好几天都下着大雪,且不说从祁连县到龙耆城有没有好走的道路,就算有,这么大的雪下去来,如何行军?就算前行行军只怕也是如蚂蚁一样挪动吧?赵子良领着三千人马竟然三天之内翻山越岭走了近五百里?这久经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啊?

    营帐内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这实在是难以置信了,但又不能不相信,赵子良的亲信扈从家将就在这里,王难得可以作证,此人不是假冒的。

    这时张博济对皇甫惟明道:“大帅,如果这是真的,此时莽布支肯定已经得到了消息,毕竟这事已经过去了一天,龙耆城已经被攻占了两天,如果他还没有得到消息,下官倒是要怀疑他这个元帅的位置是怎么坐上去的了,以下官来看,莽布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而造成军心大乱,露出破绽给我军,他必然已经封锁了消息,他说不定已经做好对策,一方面瞒着我军和自己人,一方面派人去攻打驻守在龙耆城的马璘的两千人马,只有击败马璘、夺回龙耆城,他莽布支才有活路,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皇甫惟明点点头,一拍案几沉声道:“所以我军现在要做的就是联系混在吐蕃军的我军细作,让细作在吐蕃军中散步石堡城和龙耆城已经被我军攻下的事实,另一方面我军明日立即对吐蕃军发起全线进攻,让将士们一边进攻一边大喊石堡城和龙耆城已经被我军拿下,吐蕃军听到这个消息,再把他们在军中听到的谣言进行对照,必然会相信,到时候他们肯定会军心大乱,我军趁机掩杀!”

    张博济和帐内所有文官武将们都站起来向皇甫惟明行礼,一起高声道:“大帅英明!”

    皇甫惟明站起来神色肃穆道:“联系细作的事情就交给张先生去做,传令全军,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向对面的吐蕃军发起攻击!交代兵士们一边进攻一边喊话的事情就交给行军司马武大人了”。

    所有人都齐声道:“遵命!”(未完待续。)

第363章 大破

    唐军混在吐蕃军中的细作得到来自唐军大营的指令之后立即开始了行动,谣言很快在吐蕃军中传播开来,虽然吐蕃军高层没有承认此事,但这件事情还是很快引起了吐蕃军上下的人心浮动。

    莽布支得到消息比皇甫惟明没有早多少,他上午得到消息,皇甫惟明下午就得到了消息,他极力封锁这个消息,同时准备下令派出一支兵马今日夜间去夺回龙耆城,但是他这个决定还没有付出行动,军中就开始谣言四起,他大怒之余想要派人追查散步谣言之人,但是他很快熄灭了这个想法,这种事情越是追查越是会让军中将士们疑神疑鬼,如果石堡城和龙耆城没有被唐军夺取,干嘛要追查?一旦追查散步谣言的人,就会显得心虚,会应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话。

    “唐军太狡猾了,太狡猾了!”莽布支气得在大帐内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这肯定是唐军的诡计,我军当中肯定有他们的细作!皇甫惟明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些谣言来扰乱我军军心,真是其心可诛!”

    一个万夫长行礼道:“元帅,不能让唐军细作这么把谣言散布下去了?要不然派人追查散布谣言之人?”

    莽布支停下,想了想说道:“不要明着查,暗中派人找到谣言的出处。另外再传本帅的话,告诉全军儿郎们,就说这是唐军的诡计,目的是扰乱我军军心,让儿郎们不要听信谣言!”

    “是,元帅!”

    这时从外面快步走进来一个百夫长,此人向莽布支禀报道:“元帅,大事不好,唐军大将赵子良正率军猛攻长宁,长宁岌岌可危,派人来报说再不发兵救援,只怕难以抵挡,如果长宁失手,我军就要受到北面和东面两个方面的夹击,形势于我军极为不利啊!”

    莽布支脸色剧变,喝问道:“赵子良领军猛攻长宁?那攻占龙耆城和石堡城的是谁?派去龙耆城和石堡城的侦骑探哨回来没有?”

    “大帅,还没有,如今这种天气,探哨没有一天时间是无法跑一个来回的!”

    莽布支想立即就派兵过去夺回龙耆城,可是他不知道龙耆城的具体情况,不知道唐军有多少人马,至于石堡城,他没想到短时间之内可以再打下来,而他现在是两眼一抹黑,对龙耆城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也是听了手下报告,龙耆城已经有两天没有消息了,石堡城方向也是断了联系,他才知道这两处地方很可能出了问题,如果龙耆城和石堡城真是被唐军攻下,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这两处地方都出了问题。

    一个万夫长站出来道:“元帅,不能再犹豫,不能再等待了,如今只能派重兵过去夺回龙耆城,否则我军后路就断了!”

    莽布支问道:“那你认为要派多少人马过去夺回龙耆城?”

    “这······”

    莽布支一脸的忧色说道:“如今我们连龙耆城的详细情形都不清楚,如何派兵过去?我军三万人马与唐军大战几场,损失了四千多人,只剩下两万五千人了,在兵力上与唐军并不占优势,如果再调兵去攻打龙耆城,调的兵多了,这边就会空虚,容易被唐军抓住破绽,如果调的兵少了,拿不下龙耆城,岂不是浪费时间?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搞清楚唐军在龙耆城的情况,还要让镇守临羌县的乞力徐将军加强石堡城方向和龙耆城方向的戒备,临羌县可是我军粮草囤积之地,万万不能出事,至于长宁,穿本将军军令,命达扎路恭带三千人马过去增援,他不是伤好了吗?让他去!”

    “是,元帅!”

    天宝元年十二月十五日清晨,大唐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率军向西平亭西面的吐蕃军发起全面进攻,莽布支立即带领吐蕃军迎战。

    唐军将士一边冲锋,一边大喊石堡城和龙耆城都被唐军攻占,吐蕃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正准备迎战的吐蕃军兵士们听到这些喊话,与昨日在营中听到的谣言一一对照,竟然完全吻合,吐蕃军当场士气大跌、斗志全无,许多兵士丢下兵器掉头就逃,唐军趁势追杀,吐蕃军陷入极端混乱之中,被自己人践踏致死者不计其数。

    吐蕃元帅莽布支心中大急,但此时吐蕃全军陷入混乱之中,他根本无力控制军队,看到全军已然混乱并开始崩溃,身边的扈从立即架起莽布支就向后方逃窜。

    莽布支一逃,其他一些吐蕃兵原本还想着与唐军拼死一战,但看到莽布支都逃了,他们哪里还有勇气继续跟唐军死战?吐蕃军很快陷入全线崩溃,唐军在王难得等一干勇猛的先锋大将带领下追击崩溃的吐蕃军,杀敌无数,两万五千多人的吐蕃军只有数千人逃到了临羌县。

    受命带三千兵马北上增援长宁县的吐蕃大将达扎路恭带着军队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听到了后方莽布支打败的消息,他哪里还敢带队往长宁县方向走?当即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掉头转向向临羌县而去。

    等达扎路恭带着三千人马抵达临羌县,惊恐万分的莽布支也刚刚率四千多人马逃到了这里,其他两万余人全部落入了唐军之手,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了。

    此时夜间,莽布支等人率军逃到这里用了整整一天,途中大雪封路,能逃到这里的都是幸运儿了,半道上有无数人被唐军追上砍死。

    惊魂未定的莽布支连夜召集军中大将们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走,这毕竟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这一战无论如何都已经败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如何带着更多人逃出生天。

    莽布支神情颓废的看着台下左右两侧大将们说道:“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唐军竟然长途奔袭突袭了龙耆城和石堡城,致使我军被陷入重围,哎,如今我军的大败,诸位说说该怎么办?”

    临羌县守将乞力徐是与吐蕃国大论坌达延同一时期的老将,在吐蕃军中颇有威望和资历,他道:“元帅,临羌县是守不住了,如今我军想要逃出升天,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突围,就算龙耆城有唐军重兵,我们也必须强行突围!”

    有一大将问道:“为何不从石堡城突围?石堡城地势虽然险要,但是我军想要突围却是不难吧?”

    乞力徐摇头道:“不可,从此地去石堡城的路太过狭窄,旁边又有药水河,还有好几个堡垒已经被唐军攻占,我军想要顺利通过,就必须拔出这些堡垒,费时费力不说,行军速度太过缓慢,且赤岭山口狭小,短时间之内大军难以通过,而今我军已成惊弓之鸟,唐军在石堡城只要有一千人,待我军通过之后如果从石堡城杀出,追杀我军后部,我军必然大乱,能逃回去能有几人?”

    大堂内吐蕃众将听得背后直冒冷汗,一个个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一个人建议走石堡城这条路突围。

    铁刃悉诺罗这时问道:“那么长宁县的三千兵马怎么办?是不是派人去下令让他们立即放弃长宁撤到这里与我等汇合?”

    达扎路恭冷笑道:“嘿,如今我军自身难保,还要派人去通知他们赶来汇合?这需要耽搁多少时间?身后皇甫惟明的唐军随时会追上来吞掉我们,如今之际,只能让长宁的三千人马死守长宁,让他们顶住北方的唐军,如此一来我军就只有一路追兵,如果把北方的唐军也放过来,我们只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主帅莽布支听了这话,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他站起来道:“就这么定了,连夜拔营启程向西进发,一路上能够丢弃的东西全部都丢弃,如此可以延缓身后唐军的追击,为我们吐蕃西面唐军的堵截赢得时间,诸位都回去做准备吧!”

    莽布支等人还是低估了唐军的追击速度,他们一万余人刚刚启程,唐军先锋大将王难得就率河源军三千骑兵追杀过来,吐蕃军顿时一片混乱,再次出现了大溃逃的局面,黑夜之后谁也看不清楚是谁,互相践踏致死者不计其数。

    当惊慌失措的莽布支等吐蕃大将们带着三千多残兵败将抵达龙耆城东面的三十里的湟水河岸边时,早已经埋伏在山林之中的马璘率两千骑兵冲杀出来,吐蕃溃兵们当场四散逃逸,莽布支、乞力徐、铁刃悉诺罗、达扎路恭等人在扈从们的保护下从湟水河冰面上逃入了北面的大山中。

    马璘一边派人追杀吐蕃逃兵,一边派人追击莽布支等人,直到天亮时分,追兵才押着俘虏们陆续返回,不过却是不见莽布支等人的踪影。

    赵子良正在临羌县面见皇甫惟明时得到了莽布支等人逃走的消息,忍不住大骂:“这些家伙的命还真硬!”

    当日,皇甫惟明在军中大摆筵席为赵子良等一行人接风洗尘,同时也庆祝此次打破吐蕃,经此一战,吐蕃军势力大损,短时间之内再也无力向唐朝发起进攻了。

    (未完待续。)

第364章 吐谷浑来降

    整个天宝元年,吐蕃在河西和陇右地区先后损失了十几万人马,没有十八万,十五万人也是有的,全吐蕃的总兵力最多也只有四十万,而部署在大非川、西海周围地区和祁连山脉以南地区的兵力也只有十几万,所以今年这一年,吐蕃人可以说把部署在这一带的兵力全部报销干净了。

    除此之外,吐蕃还阵亡了两个王子和多个高级将帅,可谓是损失极为惨重,原本吐蕃人是想趁着兵力雄厚在大唐身上狠狠割一刀,却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而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既然吐蕃在西海周边地区、大非川(切吉平原)和海西(青海湖以西的柴达木盆地)的几乎没有了兵力驻防,赵子良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想要趁着吐蕃在这一带兵力空虚,抓住机会一举把这些地区拿下,以免吐蕃人回过神来之后把藏南和藏东调来兵马。

    在临羌县,赵子良与皇甫惟明进行了一番长谈,对于皇甫惟明这个人,赵子良还是很敬佩的,至少皇甫惟明不畏权贵,敢于直指宰相李林甫欺上瞒下、结党营私,其他人有谁有这种胆量?

    赵子良与皇甫惟明两人正在说话,皇甫惟明的判官张博济走进来行礼道:“大帅,西部吐谷浑首领慕容结延在龙耆城外,说是要求见大帅!”

    皇甫惟明与赵子良互相看了一眼,皇甫惟明皱眉道:“本帅挥军进攻时,这老东西跑得比兔子还快,如今他怎么又回来了?难道不怕本帅斩了他?”

    赵子良喝了一口酒后笑道:“大帅,这慕容结延只怕是来投降归附的!”

    “投降归附的?”皇甫惟明有些疑惑和惊讶,更有些不相信,说道:“不应该啊,慕容结延占据着海西大片地域,有兵马一两万人,怎么就要投降归附了?”

    赵子良摇头道:“大帅,如今吐蕃新败,实力大损,短时间之内只怕很难兼顾海西的吐谷浑,慕容结延等于是失去了靠山,如果不想被我大唐灭掉,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降归附!”

    皇甫惟明听得点头,问道:“赵将军认为我等是否应该接受慕容结延的投诚和归附呢?”

    赵子良反问道:“为何不呢?慕容结延还有数千帐,有兵一万余人,而且海西地形复杂,我唐军对那一带地形和气候都不熟悉,想要打下它只怕不是那么容易,如今慕容结延主动投诚和归附,我等应当举双手欢迎才对,等我大唐派兵过去驻扎,熟悉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慕容结延再想反叛,那时我大唐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灭了他!”

    “哈哈哈······”皇甫惟明大笑,随即说道:“此事本帅就不过问了,如今赵将军乃是西海都督府都督、西海郡太守,此事理应由将军处置,本帅不日就要班师返回西平郡了,关于此战之事,本帅自然会在发往朝廷的奏折中详加叙述,赵将军及其部下的功劳自然是不会少的!”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