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282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282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缴获的马匹,赵子良有着专门的安排,他收拢了几个投降的小部落,让这些人专门给他放牧,就这片大草原上,派一支千人骑兵专门看管,这数万蒙古马,他留着有大用,准备组建适用于长途奔袭的轻重骑兵军团。

    十一月初八,郑三接到赵子良的传令后马不停蹄地从云州赶到了独乐河畔(也叫独洛水,今蒙古国图拉河)。

    河边潺潺流水,不远处的白桦林发黄的树叶在秋风吹拂下飘落下地,河边一望无际的牛羊马匹啃着枯黄的野草,吃得膘肥体壮。

    赵子良坐在大帐中主位上,对左右两侧的将校官吏们发号施令:“郑三,把牛羊留下一部分为大军做储备肉食之用,其他全部赶往河东,在下大雪之前一定要入关,否则牛羊在野外很容易冻死和饿死,这些牛羊大部分卖掉,我朝农夫们缺牛耕地,这些牛运到中原一带一定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留下少部分放在长城以北放养,云中军负责安全工作,要建好牛棚和羊圈,调集人手收割野草为牲畜的过冬做准备!”

    郑三连忙答应:“诺!”

    赵子良想了想,又对郑三说道:“某已派八百里加急快马向田大人和朝廷送去了捷报,你准备两千头牛和五千只羊,等河东事务安排妥当了,专程带人送去长安,今年九月圣上六十大寿,我这个做臣子的没有回京给圣上祝寿,这两千头牛和五千只羊就当是臣迟来的贺礼!估计你抵达长安的时候差不多快要过年了,代我恭祝圣上龙体康健、新春愉快!恭祝大唐国泰民安!”

    郑三连忙答应:“下官明白!”

    赵子良又对郭子仪道:“子仪,这数万匹战马和留下来的牛羊全部交给你来看管喂养放牧,如今冬季临近,要为这数万匹马和牛羊修建马厩、牛棚和羊圈,还要准备大量的草料,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在这里的人手随便你调遣,总之,入冬下雪之前,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这个冬天,不准有一头牲畜冻死!”

    这个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在漠北这种地方,冬天冷得要命,想要不冻死一头牲畜,很难很难,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郭子仪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拱手道:“学生遵命!”

    接下来,赵子良准备在这里建造一座城镇,他不准备修筑太高大的城墙,只修筑一丈多高的土墙,用于抵挡风雪就够了。

    这次战斗,唐军六千骑兵出长城,到现在剩下四千三百骑,战死一千七百骑,伤员就有近两千人,赵子良让伤员们都回河东养伤,毕竟南方气候要暖和一些,适合养伤,留在这漠北伤势不容易好,最后留下来的还有两千七百骑,算上他自己的亲卫扈从,一共还有三千骑可以调遣。

    独乐河畔的城池还没有开始动工修筑,赵子良就已经给这座城镇起了名字——镇北城。

    十一月十五这天,赵子良正在组织将士们修筑城墙,郭子仪苦着脸走过来行礼道:“恩帅!”

    赵子良正在挥汗如雨,听见这声音停下转身一看,笑道:“是子仪啊,有事吗?”

    郭子仪叹道:“恩帅,学生手上可用的人太少了,要给数万匹马修建马厩,还要给牛羊搭建牛棚和羊圈,另外还要收割草料,实在是忙不过来啊,请恩帅无论如何多调集一些人手给学生,否则学生只怕是在大雪下来之前完不成任务啊!”

    旁边光着膀子正在搬运木料的高秀岩听见了,停下来叹道:“将军,前些天要是收拢一些俘虏就好了,让俘虏干这些活儿,我们也不用这般劳累!”

    赵子良瞪了高秀岩一眼:“这事都过去了,还提它做什么?让你出主意,你半天闷不出一个屁来,现在倒还埋怨我下令杀了所有契丹人!”

    “别别别,将军,您可误会末将的意思了,末将可不敢埋怨将军,你们忙,末将先干活了!”高秀雅说着赶紧扛着木料跑掉了。

    赵子良也不生气,看着不远处的独乐河沉思半响,突然眼睛一亮,当即对身边扈从吩咐道:“去把张守瑜叫来大帐见我!”

    “诺!”

    赵子良洗手后对郭子仪招呼一声:“走,我们去大帐等张守瑜,能不能找来足够的人手帮忙,就看他的了!”

    两人来到大帐说了一会儿话,没多久张守瑜就到了,见礼后,赵子良招手道:“守瑜,来来来,找你商量一件事!”

    张守瑜连忙道:“不敢不敢,将军有事只管吩咐!”

    赵子良心里斟酌了一番,便对张守瑜道:“子仪受命管着牲畜这一块,这样眼看着马上就要下雪了,马厩、牛棚和羊圈以及操练都还没有准备好,主要是人手不够,而将士们又都在筑城,筑城的事情是第一位,如果不筑城挡住风雪,我们都先被冻死了,所以筑城的事情不能耽搁,因此子仪这边没有足够的人手,本将琢磨着向北边的同罗借一些人手过来,这些蛮人不会搭建房子,但是他们会收割草料,所以本将军想让你带人渡河去龟林见一见同罗首领,请他派出一些人手过来帮助我们收割草料!”

    唐初同罗遣使朝拜唐朝称臣,唐朝在同罗驻地龟林建立了龟林都督府,由同罗首领任龟林都督府都督,唐朝派官员辅佐。

    张守瑜皱眉道:“将军,这同罗人会答应派人过来帮助我们收割草料吗?如果他们不搭理咱怎么办?”

    赵子良听了眼睛一瞪:“他敢不答应?如果不是看着同罗人历年来还算老实,本将军前些天就带人渡河杀过去灭了他同罗了,他还敢拒绝本将军?你带人打着本将军的旗号过去,先对他客气一些,请他帮忙,如果他推三阻四,就说着是本将军的命令,他要是再借故推脱,你就带人回转,咱们正好找借口一并灭了同罗!”

    张守瑜精神一震,起身躬身拱手道:“遵命,末将这就去准备,今日就渡河过去!”

    赵子良挥挥手:“嗯,你去吧!”

    张守瑜走后,赵子良再对郭子仪道:“草料的事情总归可以想办法可以解决,你暂时不用管,先把马厩、牛棚和羊圈先搭起来再说,如果突然下雪牛羊马匹又无处躲避风雪就麻烦了!”

    郭子仪连忙道:“学生明白,学生这就去督促他们加快搭建速度!”

    “嗯,你去吧,如果缺少木料就过来找本将!”

    “诺!”

    赵子良在漠北的凶名震天下,同罗首领在见到张守瑜并听了其说明来意之后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当即分派人手跟着张守瑜回了独乐河畔,还派人用马车送了大量的草料过来,给赵子良以备不时之需,同罗首领的这种行为倒是让赵子良没有了借口出兵攻打他。

    就在赵子良带着将士们正在独乐河畔修筑镇北城,干得热火朝天时,漠北的回纥、葛逻禄和拔悉蜜等部落首领们得到契苾人、奚人都被斩尽杀绝的消息之后都吓得不轻,东边的西室韦部更是向东搬迁了数百里,不敢与赵子良占领这片大草原靠得太近。

    十一月十九这天,一个信使从云州赶来镇北城,信使带来了郑三写的一封信,信中有几个消息,第一个消息竟然是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再把杨玉环册封为杨贵妃,这个消息让赵子良简直无语,心想难不成杨玉环终于在李隆基的穷追猛打之下动了心投入了他的怀抱?只怕也只有这种可能性,要知道杨玉环可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女子,如果她不愿意,就算李隆基用皇帝的权利来压她只怕也是不成的。

    杨玉环这棵好白菜终归是让猪给拱了啊!赵子良拿着信纸忍不住摇头叹息。

    第二个消息是一个晴天霹雳,吐蕃人竟然卷土重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牦牛河一路攻城掠地,并暗中派出一支骑兵再次夺取了石堡城,前两年赵子良在河西带着兵将们打了不少胜仗,但也让河西唐军生出骄纵之心,马虎大意之下被吐蕃人抓住空子进行了偷袭,这次所用的战术如同当初赵子良领兵攻打吐蕃人一模一样,这让大唐朝野上下眼睛掉了一地!

    因为丢了近千里的土地和战略要地石堡城,西海郡太守刘贡被愤怒的玄宗下诏赐死,河西节度使王倕被革职查办,西海太守一职由哥舒翰接任,河西节度使一职由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兼任,而且皇帝已经下旨,让哥舒翰把主要精力放在河西防御吐蕃,防止吐蕃人继续扩大战果、并命令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王忠嗣精诚合作,联手对付吐蕃。(未完待续。)

第452章 提前十年布局

    郑三在信中说的第三个消息是范阳节度使裴宽因清正严明、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而闻名天下,近日升任了户部尚书、仍兼御史大夫,范阳节度使一职由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任,除此之外,安禄山还兼任平卢军使、河北采访使,整个河北地区,安禄山简直成了土皇帝,权势滔天、一时无俩!

    从郑三写来的这封信来看,赵子良知道,大唐开始在玄宗的怠政之下走下坡路了,朝中以李林甫一干人等欺上瞒下、排除异己,弄得天怒人怨,其实赵子良也知道,吐蕃人这次之所以能够偷袭成功,主要是因为李林甫把当初赵子良在西海郡的大部分部将都调走,换上了他一系的将领,这些将领只知道逢迎拍马,根本就不会打仗,对西海边境之地的情况也不了解,才会被吐蕃人偷袭成功,石堡城的丢失让唐朝再次失去了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攻守之势立刻转换。

    赵子良看完信后,气得脸色都变得铁青,大吼一声:“混账!”

    大帐内众将校见赵子良看完信件后大发雷霆,都有些战战兢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守瑜壮着胆子问道:“将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令将军如何愤怒?”

    赵子良泄气一般的跌坐回座位上,把手中的信件扔了下去:“自己看吧!”说完抚着额头撑在案几上。

    众将面面相觑,张守瑜起身走到大帐中间捡起信件快速看了一遍,看完后脸色也变得异常愤怒,信件很快在高秀岩和其他将校的手中转了一圈,这些人当中唯有高秀岩和张守瑜二人的反应最大,因为他们二人一早就在河西,是跟着赵子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把吐蕃人赶出河西,又从吐蕃人手里夺回石堡城,再把吐蕃人打得丢盔弃甲,跟着赵子良率领三千轻骑转战数千里杀入吐蕃腹地,杀得吐蕃人闻风丧胆,可这才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吐蕃人竟然卷土重来,不但又把石堡城抢了过去,还把唐军赶回了西海南岸,就连西海郡治所都差点没保住,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罪与李林甫大肆排除异己,把驻防在西海一带的原将领调走了一大半,换上了讨好他的一些没什么本事的将领,而且当初同意议和也是李林甫力主的,怎么说李林甫都要承担责任。

    看完信件的高秀岩暴跳如雷,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对赵子良拱手道:“将军,我等数万将士丢了性命才把吐蕃人赶到了牦牛河以南,这还两年不到,那帮酒囊饭袋就把我们所有的努力全部葬送了啊!朝中奸臣当道,我等就算再拼命又有何用?到了头来还不是给朝中那些蠢驴给败光了······”。

    众将听了这话都不由脸色一变,这话说得实在太大逆不道了,众人纷纷看向坐在主位上的赵子良,赵子良抬头看向高秀岩,又看了看左右两侧将校们,叹道:“秀岩你先起来吧,幸亏这里都是自己人,此话以后不可再说了!事已至此,抱怨又有何用?朝中奸臣是是有的,但奸臣也不可能一直当权,西海之事,本将军决定上书给陛下,弹劾李林甫,此次事情太大,李林甫不可能兜得住,否则皇帝也不可能下旨赐死刘贡,还罢免了王大帅,说起来王大帅也是遭了池鱼之殃,凉州距离西海太原,中间又隔着祁连山脉,真是鞭长莫及,前年我在西海之时就曾经向圣上和朝廷建议把西海郡划归在陇右道管辖,可以就近指挥,但当时圣上和朝廷没有允许!”

    高秀岩一听,当即道:“如果将军要上书弹劾李林甫,请让末将在奏折末尾把末将的名字也一起写上去!”

    张守瑜站起来大声道:“将军,也请让末将署上名字!”

    郭子仪也站出来道:“恩帅,算上学生一个!”

    前后大帐内众将纷纷起身表示要一起署名弹劾李林甫,如果不是李林甫把原来的河西军中大量的将校调走,换上他那些无用的亲信,河西局势也不会变成如今这副局面。

    赵子良看见这种情形,心中颇为安慰,但他还是摆手道:“诸位的好意,本将心领了,但是你们在后面署名没什么作用,只能添乱!此时本将自有计较,现在诸位要做的就是尽快把城筑起来、收集足够多的材料,把马匹和牛羊安置好,安全度过这个冬天就算完成了任务了!”

    众将见赵子良态度坚决,只能罢手,纷纷行礼道:“诺!”

    赵子良立即命人起草了一份奏折,上面列举了李林甫十八条罪状,条条都是罪大恶极,赵子良自从有了官身并且在朝中上下有了一定的名气,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开始,从来没有弹劾过任何一个人,一直都是其他朝臣在弹劾他如何如何,这次他终于要开始弹劾别人了,也是他作为河东第二号人物有资格弹劾其他人,而李林甫则作为他弹劾对象第一人!

    弹劾李林甫的奏折写好之后,赵子良当即派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这事过后,高秀岩还不解恨,他愤然道:“当今陛下也真是的,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儿媳身上,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赵子良听得脸色一变,当即喝道:“住嘴!君王家事岂是你可以议论的,再敢胡言乱语,严惩不贷!”

    高秀岩也只是一时气愤难当,愤怒之下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他说出那番话之后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只怕要闯祸了,被赵子良这么呵斥后他反而放下心来,知道赵子良虽然是在呵斥和警告他,可也是在保护他。

    果然,就在他唯唯诺诺退下去之后,赵子良双目如电在大帐内扫视了一圈,冷声道:“今日之事,任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