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310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310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烛说道:“是的,草原上的狼群很可怕,放养牲畜最怕的除了天灾之外,为祸最大的就是狼群了,按照我们草原上的惯例,都是要定期对狼群进行清理的,既不能杀光它们,又不能让它们的数量形成一定的规模,否则牲畜就会大规模遭到捕杀!”

    郑三答应道:“好的,建造时我会让他们进行加固加高”。

    牛羊可以随意放养,但是马匹对于赵子良有大用,他余塞匐和余烛说道:“这些马,我准备用来做战马的,所以需要你们用心的驯马,特别是要让战马养成走马的习惯”。

    余塞匐点头道:“明白,走马可以让战马长时间行军而不会劳累,不过这种驯马技巧很耗费时间”。

    “本将知道,所以为了减轻你们的负担,我会定期派兵士们过去你们放牧的地方,你们抽出一些人手专门教他们如何走马、控马等等这些骑术技能,五年之内,我要练出三万骑术精湛的骑兵,你们要做的就只是教会他们骑术!”

    “虽然任务很艰巨,不过将军既然开了口,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余塞匐没有叫苦,而是保证完成这个任务,他又疑惑道:“将军,这三万匹马在五年以后的数量至少可以达到八万匹,按照如今这个公母配比,五年以后母马的数量只怕要占大多数,难道将军要全部以母马做战马不成?”(未完待续。)

第494章 出兵集结

    赵子良笑道:“虽然不是全部,但大部分都是母马,少部分是公马,公马不是用来作战,而是用来配种!而且用作战马的母马都是要生产过小马驹的母马,而且还不能断奶,日后马奶将成为我们兵士们的一种主食,由他们自己照料自己的战马,自己喂养、自己挤奶自己饮用,并且骑乘它们进行征战!”

    “嘶——”余塞匐和余烛两人倒抽一口凉气,她们作为游牧部族,听了赵子良所说的之后,哪里不明白这种矮脚漠北母马作为战马的好处,既作为脚力,又是自带食物的一个移动餐桌,如此一来,这样的军队基本上可以不需要后勤了,而且漠北矮脚母马的耐力十足,它不适合冲锋,但用来骑射完全绰绰有余,而且它们的耐力性、耐寒能力远超其他马种,即便是在极为艰难的道路上也可以照常行军。

    赵子良除了打算要以这批战马为基础花费数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来组建一支兵力超过三万、适合远程长途奔袭的轻骑兵军团之外,他还决定要组建一支重骑兵军团,如今他并不缺钱,历年来打仗的缴获和之前在漠北卖草场他也狠狠地捞了一笔,所得的钱财用来组建这两支军队足够了。

    关于重骑兵军团的组建,赵子良另外有一点打算,组建重骑兵所需要的战马当然不能是矮脚马,就算漠北马中的高大战马在他心里都不合格,何曲马和伊犁马勉强可以,要搞到高大健壮冲刺速度迅猛的伊犁马不是很难,可以与伊犁河流域的蛮族部落们进行交易,当要搞到何曲马却不太容易了,如今吐蕃人又重新占据了黄河九曲地区,何曲马的产地再次落入了他们的手中,就算是用走私都不容易弄到。

    赵子良对于这件事情也不急,如今组建重骑兵的士兵都还没有着落,就算把战马弄来没什么作用,反而要派人放养照看。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与各族约定一起出兵讨伐踏实力部的日子,按照约定,六月二十日,各族就要在葛逻禄谋落部的领地阿拉湖畔汇合,而赵子良这边到了六月十二日还没有启程。

    因为这事,王灿六月十二日夜间特意来到守捉府提醒赵子良,赵子良了王灿的话后说道:“我怎么能忘了这事呢?我已经决定了,六月十五日启程出发,我们用五天时间赶到阿拉湖湖畔!”

    “五天?嘶——将军,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从我们西林守捉到阴山都督府足有一千里啊,就算全部是骑兵,五天时间赶到也够呛的,更何况我们还要带步兵!”

    赵子良反问:“很困难吗?其他步兵做不到,但是我赵子良的步兵五天时间行军一千里不算一件难事!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再说!”

    日次,赵子良召集将校官吏们议事,下令让郑三准备两千骑兵和三千步兵五天的干粮和饮水,再准备马车装载大军一个月所需的粮草,为了谨慎起见,他还自己在扳指空间内装了一个月的粮草和一些饮水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两千骑兵勉强可以骑马打仗了,虽然还算不上精锐,骑术也比不上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部族,但是战斗力却是不差。

    大比武也在一个月以前举行,伙长、队正和旅帅都从士兵当中选拔出来,不过校尉、副尉及其以上将校基本上都是由赵子良手下的扈从们担任,这种选拔基层军官的机制让普通士兵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和公平性,而且用这种办法选出来的基层军官们普遍都受到士兵们的拥护,这些军官对底层士兵管理起来得心应手,军队的凝聚力远不是其他军队可比的,而且负责教导他们的扈从们从一开始就对士兵们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忠于赵子良、效忠国家、保护百姓,这支军队的军魂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铸成了,它只要经历几场战斗就会成为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军队。

    北庭派来的一千骑兵已经完成保护任务,回转了庭州,西林守捉的城墙和城内房屋也被他们修建完成,而且赵子良的新兵们初步训练已经完成,已经具备一战之力,因此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回庭州去了。

    新兵中如今只有两千可战骑兵,剩下五千多人都是步兵,赵子良的想法是把这两千骑兵训练成专门的骑兵,以他们作为基础再训练重骑兵,而这些步兵,赵子良的想法是把这些人训练成可步战的轻骑兵,再以他们为基础训练出可步战可骑射的轻骑,不过如今这西林守捉可以征收的过往商税实在少得可怜,别说训练出一万重骑兵和三万轻骑,就连如今不到八千人马都难以养活。

    六月十五,赵子良留下判官高适和勃勒罕领两千步卒驻防西林守捉,他则以王灿为先锋领一千骑兵为先导先行向谋落部进发,他自己则带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卒为主力随后而行,这次行军司马陈青、录事参军岑参、巡检都尉龚仁等人随行,同时他派驻军中当任军官之后剩下两百护卫和旋风十八骑也同样随行。

    赵子良给步兵下达了行军指令,日行军速度必须达到二百里,五天之内抵达阿拉湖湖畔,西北白天气温高,夜间冷,为了更好的行军和让兵士们都有足够的修习时间,赵子良安排行军的时间特意避开中午最热和午夜最冷这两个时间段,每日行军时间达到十六小时,每小时行军达十三里左右,这种行军速度虽然不是极快,但也不慢了,连步行都要快走才能完成要求。

    赵子良也想通过这次长途急行军给这些新兵们完成最后实战前的一次洗礼,也是对前一段时间训练成果的检验。

    每天长达十六个小时的急行军,每小时行军六点五公里,对于经历过这么长时间训练的新兵们来说刚开始两天还能撑得过去,直到翻过阿拉山口,便开始有许多士兵行军速度明显下降下来。

    几乎每天上午和夜间行军完毕进行休息吃饭时,兵士们到头就睡,实在是太累了,一天还行,两天也能咬牙撑过去,但连续几天这么大强度的行军让这些新兵蛋子们实在撑不住了,特别是在翻越阿拉山口时,海拔有点高,不少兵士们出现了强烈的反应,赵子良不得不在翻过阿拉山口后停下来休整半天。

    相比步兵,随行的一千骑兵尽管骑马要舒服很多,但是长时间骑马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折磨,一路颠簸让他们下马休息时都感觉全身要散架了。

    在行军途中,有一些士兵因为太过劳累而病倒了,对于这些人,赵子良下令让他们和骑兵一样骑马随行,但不能掉队,并派专人看管照料,让他们跟在在大军后部,实在病得不能骑马就乘坐辎重马车队的马车,大军的行军速度不能因为他们而拖慢下来。

    第四天,主力步兵们追上了在前面开路的一千骑兵,这让骑兵们感觉非常没面子,他们是四条腿,而步兵们只有两条腿,两条腿赶上了四条腿,这让这帮很是高傲的骑兵们情何以堪?特别是训练教导他们的军头们,从前都是赵子良的扈从,如今做了军官,却被以前袍泽或兄弟带出来的步卒们给必下去了,这脸都丢尽了,于是骑兵们一个个被骂得狗血淋头。

    第五天傍晚,赵子良率唐军主力抵达了阿拉湖湖畔,王灿带领的一千骑兵先锋与当日上午已经先行抵达,并为主力立下营寨。

    赵子良率军抵达时,各部首领都亲自出营迎接,场面浩大。

    步兵们这五天来的行军确实劳累了,吃过晚饭之后,赵子良就安排他们入睡休息,行军司马陈青负责安排巡逻和警戒事宜。

    赵子良派人请各部首领到他的中军大帐商议出兵和进攻事宜,各部首领很快陆续到来,赵子良让人准备酒肉招待。

    “各位可汗、首领,感谢诸位履行约定领兵前来汇合!来,本将代表数千大唐将士和西林守捉府上下官员敬你们一杯!”赵子良说着端起了酒盏。

    赵子良的话让这些可汗首领们感觉倍有面子,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纷纷谦虚说“将军太客气了,我们一起敬将军!”

    大伙儿连续干了三杯,赵子良这才招呼他们吃肉,一边吃一边说:“诸位可汗首领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而来的,例如贺逻施部的移拨可汗和他的一千兵马,也有本地的地主,如谋落部,远道而来的兵马这么远行军过来不易,理当略作休整再拔营出兵,所以何时出兵、各部在出兵途中的位置要征询一下诸位的意见!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移拨可汗放下一根羊腿,高声道:“将军,既然我等受将军之邀而来,那么一切就以将军之号令为准,岂能讨价还价?”

    其他可汗首领见移拨可汗这么说,也都纷纷道:“是极是极,就请将军下令吧,我等绝无二话!”(未完待续。)

第495章 自保之法——养贼自重

    赵子良见这帮人这么上道,心下也很满意,他正色道:“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不矫情了,我意以谋落部三千兵马为前军,以贺逻施部一千兵马为后军,以摄舍提部两千兵马为左军,以胡禄居部两千兵马为右军,我唐军五千人马为中军,诸位以为如何?”

    其他人还没开口,移拨可汗却又先开口说:“将军,我部为后军自无不可,但以谋落部为前军的话,小汗却是有些担心!”

    “哦?这是为何?”赵子良奇怪道。

    其他几个首领也是不解,谋落部可汗更是怒气冲冲盯着移拨可汗,只见移拨可汗道:“谋落部与踏实力部同为葛逻禄人,虽说两位首领之间没有血亲关系,但他们毕竟有同一个先祖,焉知谋落部不会派人向踏实力部通风报信,然后两族联合起来在前部设下陷阱等待我们?”

    这话明显是不信任谋落部,这也难怪移拨可汗不相信,谋落部和踏实力部确实是同族,连衣带水,不得不让人防备一些。

    谋落部气得七窍生烟,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就要发作,赵子良立即举手示意:“稍安勿躁!”

    “哼!”谋落部首领盯着移拨可汗狠狠坐下,眼神之中不善之色流露于表。

    赵子良笑道:“移拨可汗的担忧可以理解,这毕竟是人之常情,但本将用人一向不拘一格,既然谋落部同意和我们在此盟誓,我们为何不能相信他?我们唐人有一句话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今我们既然已经在此汇合,就不能再互相猜忌,必须同心同德,把力量凝结在一起才能取胜,否则大家互相猜忌、各行其是,力量就会分散,那我们再次集结出兵又有何用呢?这次出兵是我赵子良主导的,请诸位相信我,如果是因为我们内部有人吃里扒外而造成了诸位的损失,都由我赵子良一人承担,我会给诸位一个满意的交代,如何?”

    众首领见赵子良这么说,都纷纷表示愿意相信赵子良,从此不再互相猜忌,而移拨可汗也没有再在这件事情上纠缠。

    赵子良见众人都没有再反对,于是继续道:“至于以让谋落部为前军,本将是考虑到谋落部距离踏实力部最近,而且熟悉踏实力部和周边地形情况,所以以谋落部为前军最好。另外,本将军决定全军在此休整三日,三日过后全军拔营启程向踏实力部进发!”

    众首领一起站起来行礼道:“谨遵将军号令!”

    吃吃喝喝一番后,众首领纷纷告辞回营,大帐内只留下赵子良和手下一干亲信将校。

    行军司马陈青说道:“将军,如今我军兵力两倍于踏实力部,又有处木昆部在东面牵制,我军必然可以大败踏实力部!”

    “是的,是的!”其他将校官吏闻言纷纷附和。

    赵子良面色沉静如水,丝毫看不出情绪,“咳咳”这时录事参军岑参咳嗽两声说道:“将军,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子良指着帐内将校笑道:“如今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岑先生有什么话只管说!”

    岑参点点头,沉吟片刻便道:“将军,你自从碎叶都督府重新大通了丝路开始,便调往京城,每任一职便不出一两年就被调走,在河西也只呆了两年,在河东只待了一年,在漠北同样只待了一年多,以将军之战功赫赫,不但不升官,却反而遭贬,将军可知为何?”

    众人听了岑参的话,都想起来,赵子良确实在一处任职期限从来没有超过两年以上,就比如在河西,到任之后重建了大斗军,并且带兵解了凉州之围,还出兵打退了吐蕃军,时隔半年以后出兵开始全面反击,以一军之力打得吐蕃军溃退千里,收复和占领了大片土地,但他很快就被调走了。

    不仅是在河西,就是在河东和漠北同样也是如此,任职期间都是政绩和战功彪炳,但很快就被调离,这是为何?

    赵子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被岑参提出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