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336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336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将校们答谢,各自找位置坐下,都很自觉按照自己的职位和品级坐在相应的位置上,但是武将首座的位置却是无人敢坐,只因武将们都很自觉地认为在场之中,赵子良才是武将之中第一人,就连程千里想了想,也自觉地自己比不上赵子良,还是别自讨没趣,选择坐在了第二的位置上。

    王正见看见右边武将一列的首座竟然无人就坐,于是好奇地看向程千里问道:“程将军,你怎么坐那儿?上前坐吧!”

    程千里脸皮一红,说道:“大帅,末将有自知之明,还是就坐在这里好了!”

    王正见一愣,随即问道:“你是副都护,又是行营节度副使,本官听说前段时间你领兵大破大食军,让西域各地都沐浴在我大唐的天威之下,如果你都没有资格坐这个位置,试问在场之中还有谁又这个资格?”

    这时不知是谁在下面说出一句话:“大帅,上次领兵大破大食军的可不是程将军,他只不过是一个监军而已!”

    这话不是谁说出来的,只因大堂之上有二三十人,无法分清是何人,不过这个话一说出来,堂上顿时一阵喧哗,程千里的脸上肌肉不住的抖动。

    王正见颇有些诧异:“不会吧,本官听说的就是程将军领兵出征的,如果不是他领兵,那是谁领兵?”

    又有另外一个声音说道:“是西林守捉使——赵子良将军!大帅听说的,显然是有人在送往朝廷的捷报之中刻意隐瞒了赵将军的功劳,把大破大食军的功劳和光环揽了自己身上!”

    这话虽然没有明说是谁干的,但程千里怎么会听不出说这话的人指的就是自己?他的目光迅速扫去,但却没有找到说着话的人,他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极为难看。

    那次大捷后,北庭都护府的捷报是以来曜的名义书写并上报的,当时来曜生活不能自理,头脑也不是很清醒,而现在来曜被调往京城养老,王正见知道自己如果追究此事就显得有些不地道了,毕竟来曜是一个头脑不怎么清醒的病人,而且还是他的前任,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追究不下去,只能不了了之。

    王正见再看向程千里,有能力在捷报上做手脚的人在整个北庭都护府的官员和将领当中,只有极少的几个人而已,但是真正敢做这件事情的只怕只有程千里一人而已,而且他来上任之前已经打听过来,程千里这个人有些小肚鸡肠、妒贤嫉能,此人做出这种事情一点也不奇怪。

    王正见看向程千里的眼神开始有了一些异样,不过他不动声色,目光转向靠近大堂大门附近就坐的赵子良,笑道:“赵将军,想不到上次大破大食人的领兵大将竟然是你,不过以你的才能,这也不奇怪!都护府给朝廷的捷报上可能措辞有些不清楚,因此被陛下和朝廷给误解了,不过此事无妨,本官既然知道了此事,必然会对将军做出一些补偿!将军请坐在这里来!”

    赵子良起身拱手道:“多谢大帅抬爱,不过就算赵某有些微功,却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守捉使而已,哪有资格坐在北庭武将第一人的位置上?大帅折煞我也!”

    王正见看见赵子良神情坚决,便不再勉强,毕竟让赵子良坐在武将第一人的位置上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同时也会给赵子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说:“既然程将军和赵将军都不肯坐,那么这个位置就暂时空着。现在我们来正是议事,本官想先听听各位各自说一下自己辖区内的详细情形,一个一个说,不着急,本官已经让人准备了午饭,上午说不完,吃完午饭后下午接着说!”

    接下来下面的官员和将领们一个个站起来分别向王正见详细解说自己辖区内的山川河流地形、气候变化、人口数量、屯垦耕地面积、资源分布、税收情况、每年农业收成和畜牧业的情况、布防驻扎兵力人数、装备情况等等。

    赵子良来这北庭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也只是知道一些北庭其他地方的大致情况,从未得知得这么详细,不过这些人汇报的不一定全部都是实情,估计应该有一些水分。

    这个军议开了整整一天,王正见也对这些部下们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北庭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总体来说,北庭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尽管远离中原,但是这里拥有广大肥沃土地和草原,还有一些矿产资源,驻军可以不需要朝廷供应军事物资和粮草就可以自给自足!各军、守捉、城、镇、戍、堡、驿都可以自己屯垦解决粮食问题;有些城镇还可以自己织布制作军服和铠甲,但大部分各地驻军都还是要依靠北庭都护府调拨铠甲、军服和鞋袜;至于兵器和弓箭方面,有些军镇可以自己解决一少部分,有些军镇则完全需要北庭都护府调拨。

    军议上要说的事情说完之后,王正见对赵子良道:“赵将军,你战功卓著,却只屈居一个小小的守捉使,却是太屈才了,本官择日就向圣上和朝廷上表请奏你为北庭都知兵马使,你看如何?”

    赵子良抱拳道:“大帅抬爱,末将感激不尽!不过圣上和朝廷并不知道末将的功劳,而大帅若没有足够的理由又如何能让朝廷下旨呢?可是大帅若向朝廷上书说出真相,岂非又多生事端?”

    王正见一想也觉得赵子良说得不无道理,但是他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可如果不做点什么,岂不是让麾下将士们心寒?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正需要边关将士用命的时候。军中老一辈的大将们死的死,老的老得走不动了;中年一代最有才能和最负盛名的盖嘉运因罪在家养老,皇甫惟明被弄死了,王忠嗣也被贬,能不能起复还未可知,夫蒙灵詧被调往京城赋闲,年轻一代们却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也只有赵子良一人可以与盖嘉运、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人比肩,可他却屡遭陷害,听说哥舒翰和安思顺两人颇有勇力,但这两人都是赵子良的学生,也只有一个高仙芝暂露头角,但听闻此人颇为贪财,品行上却是不太好。

    王正见想要擢升赵子良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因为他刚来北庭,还没有自己的亲信人马,行事多有不便,北庭官员和将校大部分都是盖嘉运和来曜留下的旧部,这些人与赵子良的关系都颇好,把赵子良提起来,他就能指使得动这些官员和兵将;另外,他还听闻西突厥十姓部落、处月部、处密部和葛逻禄这些部族时常在疆界地带兹扰生事,而且他们之间也经常互相攻伐,给北庭各地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据说赵子良在这一带颇为声威,这些部族也都畏惧于他,有赵子良在这里坐镇,也能够让这里安稳一些,把赵子良的官职提升起来无论是对他王正见还是对北庭都护府辖下的百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还有,他从长安来上任之前,盖嘉运曾专门找过他,让他与赵子良处理好关系,对赵子良进行提拔和照看,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有要把赵子良提起来。(未完待续。)

第534章 瀚海军使

    王正见想了半响,对赵子良说道:“都护府兵马使一职确实需要朝廷任命,但是本官对一军之军使还是有任命之权的,瀚海军军使颜晟老将军日前来向本官说他年纪大了,想要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本官见颜晟老将军的年纪确实大了一些,都七十多了,也是时候让他回乡养老,这瀚海军军使一职就由你来当任!”

    赵子良连忙道:“大帅,由守捉使一职升任军使太快了······”

    王正见却道:“你的学生安思顺都成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成了陇右节度副使,当场你如果不被贬,现在只怕早已经是一镇节度使了吧?行了,此事就这么定了,这可是本官的任命,不是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本官的任命官文不日就会下达,你还是回去做些准备吧,另外你走之后,西林守捉使之职,你觉得又谁来当任最为合适?”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西林守捉靠近五础陆部和葛逻禄,处月部和处密部也都在附近,担任西林守捉必须要有武力和魄力,还要懂得处理各部之间的关系,末将麾下有一人叫勃勒罕,乃是安西疏勒国人,跟随末将麾下效力多年,末将平日对他也是言传身教,由他来当任西林守捉使,末将是最放心的!”

    西林守捉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王正见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也没想过自己安排人去顶替赵子良,而由赵子良推荐人选才是最安全和合适的。

    “既然如此,对勃勒罕的任命也会随对你的任命一同送到!”

    赵子良回到西林守捉之后,当即召集守捉府官员和将领宣布了新任节度使王正见的意思,众官员和将校们都是一阵欣喜,纷纷恭喜赵子良。

    赵子良摆手道:“本将军这次去瀚海军上任,要带去几人,但这西林守捉也不能没又官吏和将校辅佐勃勒罕,刘眺、独孤峻、王灿、陈青、龚仁跟我去瀚海军,其他人留下辅佐勃勒罕!赵虎也留下,当任行军司马!这西林守捉使我们在西域的老巢,我们的全部家当都在这里,因此万万不能有失!”

    众人齐声道:“诺!”

    十二月十五,赵子良便带着家眷和旋风十八骑以及三百亲兵护卫前往瀚海军赴任,随行的还有刘眺、独孤峻、王灿、陈青和龚仁等人。

    瀚海军是北庭都护府辖下最大的军镇,全军共一万两千人马,而天山军和伊吾军都只有三千人左右,在兵力上比现在的西林守捉都远远不如。

    瀚海军军中将校大部分都是以前来曜和盖嘉运留下的人,赵子良知道这些人在他上任之后可能会配合,听他的命令行事,但是却绝对不可能跟他一条心,而且这些人当中良莠不齐,才能有高有低,有品行高尚者,也有品性低劣者,要想完全掌控瀚海军,赵子良认为此事还必须从长计议。

    赵子良在瀚海军上任之后,人事上暂时一切照旧,不过却在军规军纪的执行和军队训练这两件事情上展开了雷厉风行的整改,赵子良只是在军法司辖下新成立了一个巡检署,专司负责巡查各营和军使府各衙门的官员、将领和兵士们的军纪情况。

    瀚海军巡检署的成立看似受军法司的管辖,但龚仁是赵子良直接任命的,他只对赵子良一人负责,因此巡检署完全成了一个独立的部门,它几乎把军法司的职权抢了过去,把军法司架空了。对于这一点,军法司的主官和佐官们却是无可奈何,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下,军法司本来是得罪人的部门,在军中一向不受人待见,他们也乐得清闲,由巡检署去得罪人。

    赵子良之所以不直接撤换军法司的人,换上龚仁等人,一方面军法司的主官是来曜留下的人,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理由随便撤换官员和将领,会给人留下口实,还会让人不服,容易引起军中将校的恐慌,这对团结和稳定是不利的。

    政治斗争中打击政敌的手段有很多,但是唯一最有效、最稳妥、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手段就是利用对手的违法行为、依据法律进行攻击,这不会引起社会恐慌,也不会引发官员和军中将校的恐慌。如果你无缘无故把人家弄下来,谁会心服?人家不反抗才是怪事,就算国与国之间行攻伐之事,也要找一个借口才能激发自己军队中的士兵们的同仇敌忾之心。

    想要掌控这支瀚海军,除了利用整肃军纪的机会拿下一部分人,换上一部分自己人,还可以把某些人调离实权职位和各营主将的位置,这些人没有违纪事实,可能还有一些人的才能还很不错,但却不是跟赵子良一条心,因此也列为调离的人选,但是这每一步都不能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突然之间大规模在军中换血容易出事,赵子良长期掌军,对此深有体会,因此他在进行每一步时都是不急不躁、不温不火的,在军中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他在大换血的情况下,他已经慢慢完成了对瀚海军的掌控。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五月,赵子良不但完成了对瀚海军的彻底掌控,还对瀚海军进行了全面改造,军中大部分主要将领都被他换上了自己人,同时下面的低层军官也都是通过在士兵当中进行军事竞技选拔上来的,这些人是从赵子良实行的凭能力选拔的制度中被提拔起来的,因此他们非常拥护赵子良的指挥。

    赵子良对瀚海军的全面改造涉及到许多方面,不但作战战术进行全面的改变,就是战术思想上也都对将领、军官和士兵们进行了全新的灌输,同时也对兵士们的战斗技能和协同配合作战方面进行了重点的特别训练,把以前一些无用的战斗动作、战术删去,训练新的战斗战术动作和协同配合作战的战术。

    不仅如此,瀚海军被赵子良进行了装备更新,兵种也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加入了重骑兵的编制,瀚海军一共一万两千人,赵子良的设想是配备三千重骑兵、五千轻骑兵和四千步兵。

    除了重骑兵不配备弓箭之外,轻骑兵和所有步兵都配备骑弓或步弓。

    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配备四米二长的长枪和横刀,长枪用于第一轮冲阵,待到调头往回冲时则使用横刀劈砍,而且重骑兵如果被围失去机动力,还可以丢弃长期使用横刀劈砍作战,不至于像拜占庭的重骑兵一样失去机动力只能任人宰割。唐朝军队也有少量重骑兵,但是盔甲厚度有有限得很,马甲只遮住马身,战马没有面甲,与赵子良这次组建的重骑兵完全不能想比。

    轻骑兵除了装备骑弓和箭矢之外,骑士还装备重量轻便、质地坚硬的牛皮甲,兵器是横刀或一般长枪和匕首,装备横刀和长枪的轻骑兵各占一半,各有不同的用途。装备横刀的轻骑兵在进行完骑射之后可以对付敌军短兵器轻步兵和轻骑兵,而装备长枪的轻骑兵在进行骑射之后,可以攻击敌军长兵器轻步兵和轻骑兵,也可以攻击对方短兵器轻步兵和骑兵。

    另外,赵子良其实还想组建一支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弓骑兵,不过一想到现在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计划等以后轻骑兵有了完整的建制和军队成熟之后再进行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