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362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362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说完,大堂内顿时如菜市场了一般,官员纷纷数落高仙芝的不是,有的人说他狂妄自大,有的人说他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不怕任何人放在眼里,实在骄纵跋扈,还有人骂他浪得虚名,能在小勃律答应吐蕃人肯定是运气好,要不然怎么会看不到大食叛军一旦当权对我们大唐的威胁?

    王正见看见大堂内吵吵闹闹,话说都听不清楚,于是拍着案几高声道:“够了,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众官员将校们见他有发怒的迹象,于是都闭上了嘴,大堂内这才安静下来。

    王正见这才满意了,说道:“很显然,我们太想当然了,我们想要与安西方面联合行动对付大食国的叛军,给他们找点麻烦,但人家不领情。虽然他们同意授权给我们,允许我们派官员与火寻国接触,但是不允许我们打着安西都护府的名义,火寻国毕竟不归我们北庭都护府管辖,如果我们官员去了那里,人家不配合、甚至都不承认怎么办?除非他们允许我们派出的官员以安西官员的身份去火寻国,不然此事不好办!就算派人去了,只怕也只是白跑一趟!”

    这时王正见的幕僚徐屿阴笑道:“大帅,赵子良将军不是一向在西域有着颇高的威望吗?火寻国可以不买其他人的帐,但一定会给赵将军这个面子,属下想如果由赵子良将军亲自跑一趟火寻国,肯定可以马到功成!”

    王正见心思一转,马上看向赵子良笑道:“不错不错,赵将军,世人皆知你在西域颇为有威名,蛮族们都敬畏于你,想那火寻国主也不例外,不如就由赵子良跑一趟?”

    赵子良这一年来大半年都在西域跑,这才刚刚回来还没有呆上一个月,又要出远门,心里颇不情愿,不过这件事情也只有他能办,王正见的幕僚说得没错,火寻国也许不会买其他的人帐,但他赵子良的帐,不能不买,也不敢不买。

    他没有多想,当即答应下来:“好,末将就跑这一趟!”

    王正见哈哈大笑:“那就祝赵将军马到功成!”

    回到自己府上,赵子良派人把李嗣业找来,李嗣业接到赵子良的书信之后,半个月前以白丁的身份从安西来到了庭州,因为他之前的问题,赵子良也不好让他直接当任大将,以免消息传到朝廷引起皇帝和太子的不快,只能让他暂时留在瀚海军军府当任一个裨将,辅助他处理瀚海军的军务。(未完待续。)

第573章 分析

    正在军营中的李嗣业听说赵子良派人找他过去说话后,立即把事务交代了一下就赶到了赵子良的府邸。

    “将军,听说您找我?”

    赵子良正在翻阅公文,听到声音后抬头一看,笑着招呼道:“李将军,过来坐下再说”。

    “诺!”李嗣业答应一声规规矩矩坐在赵子良的下首。

    赵子良放下公文说道:“今日去节度使府上议事,王大帅派去某去火寻国,准备联络火寻国,说服他们一起攻击大食叛军,某听说你以前在安西都护府增进负责西域诸国事务,不知你对火寻国是否熟悉?”

    李嗣业精神一震,笑道:“将军算是找对人了,如果您找其他人,就算去了火寻国,说不定也会无功而返,火寻国人性子暴烈,很不好相处,两年前末将刚刚负责西域诸国事务之时,有一次火寻国国主毕尤来安西,途中遇到大股马贼袭击,部下伤亡惨重,只剩下寥寥数人,他本人也受了重伤,恰巧末将当时正在带兵在野外操练碰到了此事,于是带兵杀散了袭击他们的马贼,救了重伤的毕尤,毕尤在安西养好伤之后对末将十分感激,与我结拜为异性兄弟。将军如果要去火寻国,就请带末将一起去,那毕尤看在我这个结拜兄弟的份上,说不定会同意与我们联合对付大食叛军!”

    赵子良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既然李将军与那火寻国国主毕尤有旧,这次我就带你一起去。这次出去,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吧,你回去跟家里打声招呼,但不要透漏我们的行踪和目的,安顿要家小,有什么需要你可以说出来,本将军会尽力帮你解决后顾之忧”。

    李嗣业想了想,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要意思地说:“末将这些年没攒下什么积蓄,这次携带家小前来投奔将军,又在这里置办了住宅,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我想,能不能向将军借一些银钱,待我”。

    “行了,你不用说了,本将军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赵子良抬手打断了李嗣业的话,对门外喊道:“王管家!”

    管家王儒很快走了进来,拱手弯腰道:“将军有何吩咐?”

    “你过来!”

    王儒上前几步,赵子良附耳对他低声吩咐了几句,他点头答应,“好的,小的马上去办!”

    赵子良喝了几口茶,王儒就带着一个小厮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托盘上放着十个大金元宝和一叠金票。

    “将军,您要的东西送来了!”

    赵子良点点头放下茶杯,对李嗣业说道:“这些是你这次跟本将一起去火寻国办事的奖赏,现在先预支给你,你且收着!”

    李嗣业一看,连忙道:“这也太多了吧,不行不行,末将不能拿这么多!”

    赵子良摆手道:“只要事情办成了,其价值远不止这些,你就安心的收着,这是你应得的,一没有贪赃枉法,二没有借钱丢面子,你担心什么?”

    李嗣业一听,心想可不是嘛,转念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赵子良是在为他考虑,顾及他的脸面,怕他因借钱一事而感觉脸上无光,索性就先把此行任务结束的奖赏先发下来,既解决了他目前的困境,又维护了他的尊敬。

    李嗣业想明白了这一点,当下感动至极,抱拳鞠躬道:“多谢将军!”

    “你先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们就启程前往火寻国!”

    “诺!”

    赵子良起身看着李嗣业端了托盘离开,王儒在身后侧叹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呐,小人听说李将军也是战功赫赫、武艺无双的悍将,如今却落到借钱养家的地步”。

    赵子良道:“李嗣业本就不是会挣钱的人,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只能用那点俸禄养家糊口,有时候还要接济袍泽兄弟和麾下将校士卒,哪里能攒得下银钱呢?”

    一个站在门口的亲卫说道:“小人听说整个安西如今只有拨换城和托云堡的军卒和将校们不缺钱花,历任官员和将校都沿用了当年将军在这几处地方任职的惯例,开荒种地、,渔猎和蓄养牲畜,大部分都是靠自给自足,不但解决了驻军的粮草,还可以卖钱补贴军饷军费,打仗过后缴获按照功劳大小分配,因此将士们悍不畏死”。

    赵子良摇了摇头,转身向内院走去。

    内院陈清莹正在房中教小女儿赵雪刺绣,聂三娘在屋檐下画雪景。

    看见赵子良走进内院,聂三娘首先放下笔墨,托着肚子站起来问道:“夫君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刚才去了王大帅府上商议军政事务,完了就回来了!”赵子良说着走进屋内,在炭火边坐下。

    陈清莹听到赵子良的声音也从房内走了出来,赵子良抬头看见她,说道:“你们都在,都过来坐吧,为夫跟你们说件事情”。

    陈清莹笑道:“何时搞得这么郑重?”

    待两女坐下,赵子良道:“刚才商议军情,诸将和官员们都认为大食叛军一旦掌握大食国政权,必将对我大唐在西域的势力造成威胁,因此我们决定先下手为强,为夫已经受命前往火寻国联络火寻国主毕尤,说服他一起攻打大食叛军,但是向他借道。这次我准备带李嗣业一起去,他与毕尤有写交情,应该能说得上话!”

    陈清莹听了之后脸色有些担忧和难看,“又要出远门?这大半年都在外头,这才回来几天就要出去?”

    聂三娘在旁边叹道:“大姐,事情都定下来了,你在这儿发牢骚也没用,夫君要走还得走,你我又能拦得住?咱们还是干净给夫君收拾行装吧!”

    赵子良一脸的歉意,“实在对不住二位夫人,待我回来再好好补偿你们!”

    “行了吧,我们夫妻说这些干什么?出门在外,此去又是靠近大食叛军的势力范围,你别以为你武艺高强就不在乎,你以为你真是天下无敌啊?”

    赵子良连忙讨饶:“行行行,二位夫人饶了我吧,我一定小心再小心,见势不妙就马上跑回来,这总行了吧?”

    这天夜里,赵子良把王灿、郑三、刘眺、独孤峻、高适等人叫过来,说道:“今日在节度使府议事,王大帅让我去火寻国说服火寻国主毕尤攻打大食叛军,并放开通道让北方部族南下,按理说我今年大半年都在外面,回来也没多久,王大帅不应该派我去做这件事情,可他偏偏这么做了!”

    独孤峻起身道:“将军,今日我听到一个小道消息,也不知道是否属实,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子良一愣,随即抬手道:“但说无妨!”

    “是!”独孤峻拱手,说道:“下午有人在王大帅面前说将军现在的权势太大,瀚海军、天山军、从伊吾调回来的伊吾军和其他各军镇、戊堡中到处都是将军的心腹,而且都在主要位置上,这么说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在王大帅面前挑拨将军和王大帅的关系,王大帅因此对将军产生了忌惮之心,所以今日才派将军去火寻国!”

    赵子良听了皱眉道:“这么说王大帅是要把我调离庭州?可这对于整个北庭的格局也没有影响啊,难不成把我调离了,属于我麾下的将校就会另投他人?”

    这时刘眺伸手捋了捋长须,眼神之中精光一闪,当即对赵子良拱手道:“将军,把将军调离虽然不能让属于将军的嫡系投靠他人,但却可以通过另一个办法削弱将军的实力,如果下官推测得不错,待将军离开之后,王大帅就会以种种借口把将军的心腹调离原来的位置,安排一个闲职,而在各军各镇的主要位置上换上自己人,如此一来,将军就会对军队失去控制,没有了兵权,将军这个兵马使的职位等于是名不副实,如果进行大规模换血,就算是瀚海军,只怕也不会再听从将军的命令!”

    高适站起来道:“二位大人说得颇有道理,不过下官却认为王大帅想要在短时间之内用在军中大规模更换将校的目的削弱将军的兵权并不现实,如今的北庭军经过全面的整编和整训之后,底层的伙长、队正、旅帅都是经过选拔出来的,是我家将军给了这些人机会成为军头,校尉和低级将领都是通过功劳大小获得的升迁,是我家将军制定了升迁奖惩制度,这些人对将军感恩戴德,只要将军出面,他们必定会将军马首是瞻,因为只有将军在,他们的地位和利益才能保得住,一旦换了其他人,这些人必服不服!

    另外,王大帅如果要削弱或消除将军在军中的影响力和权威,必然要更改或废除将军在军中颁布的种种条例和规制,一旦如此,低级军头、普通兵士,甚至是低级将校的利益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旦有人聚众闹事,后果不是谁都可以承担的!”(未完待续。)

第574章 应对之法

    刘眺和独孤峻对于军中具体的事务并不是很了解,听了高适这么一说,才想起赵子良确实曾经在整编北庭各军时颁布了好几部新的条例和规章制度,他们不是没有看过这些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内容,以前还只是以为这样做会对士卒和低级军官、将校们有好处,却没想到这也是一种控制军队的手段。

    这些条例和规章制度已经颁布一年多了,几乎所有的北庭士卒、军头和将校们都受到过这些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好处,同样也受到了约束,但是相比他们受到的约束而言,好处又是极为明显的,赏罚分明、论军功大小和才能高低来提拔和升迁,这样的规定谁不服气?谁不拥护?以前有太多的尸位素餐之辈,这些人在地方官府也就罢了,其危害性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显现出来,但这样的人如果在军队,简直是军队的灾难,因此当赵子良把这些条例和规章制度一经颁布出来,立即得到了所有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的拥护,有才能将校被提拔到高位,无能者被免职或调到闲职部门养老,士卒们靠努力训练、学习和军功大小获得奖赏,如此种种让赵子良在整个北庭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士兵们可不管谁来当官,但他们却会计较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谁能让他们获得尊严和荣耀。

    刘眺和独孤峻两人听了高适的话,再想想赵子良颁布的那些条例和规章制度,也觉得王正见要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削弱赵子良在军中的影响力和权利不可能做到,也不知道王正见是不是知道这一点。

    刘眺说道:“高大人所说也不无道理,尽管王大帅想要通过把将军心腹调离各军中主要位置,从而达到削弱将军在军中的势力和兵权的目的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实现,但我们也不能不引起警惕和重视。如果王正见真的打算通过这种手段夺走将军的兵权,那我们就不得不想办法进行反击,否则一时间长了,将军在军中的影响力就会削弱,毕竟人走茶凉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听了刘眺的话,赵子良一时间还真有些不敢相信王正见真的会用这种手段来对付他,不仅他做兵马使是王正见举荐的,两人这几年来也算是合作得比较愉快的,突然之间就产生了嫌隙和矛盾,这种感觉还真是不好受。

    独孤峻见赵子良有些犹豫,当即进言道:“将军万万不可妇人之仁,以将军官职如果不想办法进行反击,一旦被王正见夺取兵权,将军就会彻底失去说话的权利,也许王正见身边的人会对他进谗言,让他对将军下毒手,官场上这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屡见不鲜,下官等人见多了!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将军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家眷子女着想啊!”

    赵子良心志坚定,并非是一个很容易被说服的人,不过他此时也承认独孤峻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他现在在北庭军中的影响力太大,兵权太大,以至于让王正见对他产生了忌惮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