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418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418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亨好不容易从昏厥中清醒过来,看见李泌和李辅国二人正在关切地看着自己,虚弱地问道:“我昏迷了多久?”

    李辅国连忙道:“大约两盏茶的工夫!”

    “扶我起来!”李亨挣扎着想要不起来,却感觉自己全身无力,好不容易在李辅国的搀扶下从床上起来,几人来到了建宁王的房间。

    建宁王的尸首正躺在地上,从脖颈处流出一摊鲜血,右手还握着宝剑,宝剑的剑刃上还有血迹,旁边一个小太监和一个宫女正跪在地上哭泣,广平王李豫也在一旁抹着眼泪。

    “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傻啊!”李亨看见建宁王的尸首再也忍不住,扑过去痛哭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屋内正在哭的几人顿时一边哭一边转过头来,进来之人却是高力士和两个太监以及四个北庭军带刀甲士。

    “这······”高力士看见地上躺着建宁王的尸体、脖子处流出的一摊鲜血和手中握着的宝剑,哪里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李亨还真不知道如何向高力士解释此事,倒是李泌反应快,对高力士行礼道:“建宁王年幼无知,先前冲撞了陛下,深谙悔恨,没想到他刚才趁人不注意,就······”

    高力士叹道:“哎······太子殿下,节哀顺变吧!对了,陛下有旨,传太子殿下和两位王爷觐见!”

    听到这句话,李亨也顾不得哭了,他知道决定自己父子最终的命运的时刻到了,擦了一把眼泪,从建宁王的尸首上爬起来,对高力士深深行了一礼:“遵旨!”

    李亨和李豫跟着高力士等人来到了玄宗所在的房间门口,被门口两个甲士挡住后把全身上下搜了一遍,身上的佩剑都被取走,才允许进入。

    房门打开后,李亨父子就看见玄宗坐在对面,冰冷的脸色,看向他们的眼神之中闪烁着寒芒,父子二人顿时只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儿臣(孙儿)叩见父皇(皇爷爷)”父子二人跪倒参拜。

    玄宗面无表情开口道:“建宁王呢?”

    高力士上前在玄宗耳边低声道:“建宁王自裁了!”

    玄宗一听面色僵住了,随即冷笑连连:“死得好,死地好啊!没用的东西,活着还害人害己,不如死了的好!太子、广宁王,既然建宁王都知道自己了断,你们为何不自我了断?你们还有脸来见我这个父皇、皇爷爷?”

    李亨和李豫父子二人浑身战栗不止,李亨连连叩首道:“儿臣不孝,儿臣罪该万死,最该万死!”

    玄宗站起来咆哮:“哼,你确实罪该万死,朕给你们父子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你竟然还不知足!朕今年已经七十有一,还有几年好活?等朕死了,这个皇位和大唐江山还不是你这个太子的,你们父子就这么急不可耐了吗?一定要从朕手里抢才过瘾是吗?”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几乎是刀刀见血,太子知道自己再怎么为自己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连连磕头,额头上磕出血来也不停下,还不停说道:“儿臣该死,儿臣该死······”

    玄宗咆哮了一阵,似乎是年纪大了,显得有些疲惫,他闭上眼睛,慢慢说道:“这世上从来只有子女对父母不孝,没有父母对不起子女的!你这个太子不要做了,和你儿子回去闭门思过,没有朕的允许不准见任何人!”

    李亨和李豫父子俩被圈禁了,虽然没有直接赐死,但被圈禁还不如直接被赐死,这种滋味可不是任何一个上位者能够忍受得了的,李亨父子失魂落魄地被人保护着离开了。

    谁都没有猜中玄宗的心思,所有人都以为玄宗既然没有当场处置太子父子,那么肯定就会接揭过此事,但没想到玄宗却把这父子俩人圈禁起来了,这是啥意思呢?要知道皇帝已经老了,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一不留神把这父子二人给忘了,那这父子二人岂不是要被圈禁到死?谁也不知道玄宗到底是怎么想的。

    六月十五日清早,赵子良从马嵬驿外的营地营帐中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迅速派出侦骑前往咸阳和长安一带侦查情况,看看长安和周边县镇是否还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不过马嵬驿距离长安有三百余里,侦骑探哨出去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返回的。

    啃了干粮当早饭之后,赵子良找陈玄礼一边商量布置防务问题,一边商议皇帝行辕的去留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他们现在能决定的,必须还要问过皇帝的想法才行。

    玄宗显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两人刚刚各自部署完防务,高力士就分别派来太监宣两人进驿站内觐见皇帝。

    赵子良走到驿站门口,就见儿子赵霆拄着方天画戟站在门口等着,赵子良问道:“昨夜为父走了之后情况如何?圣驾没有再受到惊扰吧?”

    赵霆道:“没有!昨夜父亲离开后,圣上召见了太子父子三人,不过在太监宣旨之前,建宁王拔剑自刎了!圣上见了太子和广宁王之后,这父子二人就被圈禁了!”

    “哦?”玄宗这么处置让赵子良颇感意外,他一时间也搞不清楚皇帝到底有何打算。

    赵子良正要往驿站内走,后面老远就传来陈玄礼的声音,两人随即一起进了驿站,很快便到了驿站内的大堂,皇帝把驿站这大堂作为了召见群臣和诸将的地方,此时大堂上已经站着不少随行大臣。

    “臣赵子良(陈玄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玄宗的精神比昨夜好了很多,他面带微笑抬手道:“免礼!二位爱卿既然来了,那我们就开始议事吧!”

    “谢陛下”两人起身退到了武将行列,在这里武将当中以他们两人身份最高,因此两人站在了最前面。

    玄宗道:“前日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叛军已经出潼关向长安方向进攻。朕和百官抵达马嵬驿已经一日了,如今长安的形势如何还不清楚,但只怕叛贼距离长安已经不远,朕的行宫是去是留?如果要离开,要往何处而去?众卿家以为如何?”

    宰相房琯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认为行宫应该撤往灵州,如今北方大漠胡人势微,灵州几乎没有来自北方的威胁,而西面北面都有黄河天险,西南方向又有陇右河西作为屏障,河东大部都已经控制在我手,灵州距离叛贼占据之地都不太远,陛下的旨意可以随时畅通无阻的传达!”

    玄宗听了之后喊道:“来人,把堪舆图哪来!”

    没有人应答,高力士站出来行礼道:“陛下,我们出来得急,没有带堪舆图!”

    赵子良出班道:“启禀陛下,微臣军帐之中有一副大唐堪舆图,微臣可命人去取来!”

    玄宗同意道:“准!”(未完待续。)

第659章 何去何从?

    赵子良立即对正在门外的一个兵士招了招手,让他去军营之中取堪舆图,堪舆图很快取了过来,赵子良命人挂在墙壁上,这幅堪舆图很大,在场大臣武将们都看得很清楚。

    这时有人说道:“灵州似乎太偏僻了一些,也荒凉了一些,作为皇帝行宫是不是太寒酸了?”

    房琯冷声道:“嘿,又不是把灵州做国都,只是做为临时行辕罢了,待打退叛军收复两京之后,陛下自然要返回长安!”

    用白布吊着膀子的韦见素站出来行礼道:“陛下,老臣以为圣驾进川最合适,西川天高路远,入川之路难行,加上川地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就算叛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关中,我大唐还可以以川地和南方为本钱与叛军周旋!”

    这个建议让玄宗觉得比较靠谱,去灵州那地方不但风沙大,而且也不是太安全,距离大漠太近了,到处都是胡人居住地,万一那些胡人也往大唐身上捅刀子,玄宗还真不敢想还能跑去哪儿。

    玄宗思索了一阵,看向赵子良,问道:“赵卿家,你以为两位宰相的建议如何?”

    赵子良抱拳行礼道:“陛下,微臣是军人,是边将,并未在朝中任职,按理说不应插手政治上的事情,不过微臣既然被陛下任命为兵马副元帅,全权负责平叛讨逆事宜,那么微臣就有权发表一下自己关于此事的意见和看法了,因为皇帝行辕之所在事关平叛事宜的整体战略部署!”

    玄宗和大臣们都听到赵子良的话中有“战略部署”这个新鲜词,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样子,一时间都来了兴趣,玄宗当即道:“赵卿家有何想法尽管说!”

    赵子良走到旁边堪舆图旁边指着西川盆地说道:“就安全性来说,陛下的行辕前往川地是最好的,而灵州距离平叛战场要近得多,方便军情战报往来,相对也比较安全,各有长短!但微臣认为这两处地方都不是最好的,陛下行辕一旦去了川地和灵州,再想要回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谁也无法预料平叛成功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三五年,也可能十年八年,更可能二三十年!从政治上来说,皇帝在哪儿,本身就是向世人昭示大唐王朝平叛的决心有多大,皇帝距离战场越近,就说明我们平叛的决心越大,距离越远,就等于是告诉世人我们平叛的决心很小,因为没有底气和信心,所以才会离战场远远的!天下百姓可不懂什么大道理,他们只看最实在的东西!皇帝距离战场很近,百姓们就会认为朝廷大军实力强大,叛军已经蹦跶不了多久了,否则皇帝怎么不跑得远远的?陛下和大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们也是会见风使舵的,他们不在乎谁当皇帝,谁实力强大,谁能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会拥戴谁,他们加入朝廷一方,我们就有足够的兵员,可如果朝廷失去了民心,我们连兵员都招不到了,还怎么跟叛军打?”

    堂上文武大臣们听到这里顿时议论纷纷起来,玄宗叹道:“赵卿家说的虽然很糙,但话糙理不糙,是这个道理!”

    赵子良继续道:“所以微臣认为,陛下哪儿都不能去,至少现在不能离开马嵬驿!今日清早微臣已经派出探马前往长安方向探查军情,虽然探马目前还没有反馈回来什么消息,但微臣可以断定叛军应该还没有抵达长安,长安应该还控制在我们手中!如果不是陛下身边如今无人护卫,微臣甚至想现在就点起兵马火速向长安进发,长安乃是我大唐国都,就城墙坚固程度和城防工事而言,称为当世第一坚城都不为过,只要有兵将驻防,城内又有足够的粮草军械,进行严防死守,叛军哪有那么容易攻破长安?天下百姓们可能还不知道陛下已经出走长安了,如果知道这个消息,我大唐王朝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威望将直线下降,陛下和诸位大臣们离开长安时只考虑了个人安危,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朝廷的威望!丢失国都对我大唐王朝威望的打击是巨大的,朝廷如果失去了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威望,还如何治理和统御他们?各地官吏还会不讲任何条件的服从皇帝的召令和朝廷的政令吗?”

    赵子良这番话说得玄宗和众臣如拨云见日一般,又令他们一个个感到尴尬和羞愧不已,高力士本来还想呵斥赵子良几句,怎么能丝毫不顾皇帝的脸面提起这事呢?谁不知道丢失国都带来的政治影响有多恶劣?但当时上到皇帝,下到大臣们都吓坏了,哪里还想到这么多?但高力士怎么都说不出口,毕竟现在这里所有人的安全都维系在赵子良身上,此人实在太过重要,能不得罪最好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这时赵子良继续说道:“陛下,微臣认为现在朝廷有两个选择:第一,御驾留在此地,等北庭军后续主力大军抵达之后一起返回长安,现在由微臣或陈将军率三千人马先行向长安进发,抢先一步把长安控制在手中,就算叛军抵达,他们一时间也无法攻破长安,我北庭军主力一旦抵达长安,朝廷便可以不惧叛军,或主动进攻,或就地防守,只要稳住阵脚,待其他各路勤王大军抵达之后,我们便可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从战略上来说,由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是取胜的关键!第二个选择是,陛下和众大臣现在就随大军返回长安,我们要抢在叛军抵达前回到长安城内,就算我们抵达长安后叛军到来围困了长安,待我北庭大军主力抵达,叛军必然会退却!”

    京兆府录事参军韦谔这时站出来说道:“赵大帅,你说的两个选择都特意说了要抢在叛军之前控制长安,可是长安现在不是还在朝廷手里么?就算叛军此时已经抵达并包围了长安,他们想要攻下来只怕要耗费不少时日吧?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现在就返回长安?或是现在就派人去长安接管城防呢?不如直接等你的北庭军主力抵达再说!而且现在就抽调一半的兵力去长安,把圣驾留在这里也不太安全呐!”

    这番话引起了其他朝臣们的附和,众人纷纷点头,大家一方面是考虑到皇帝和自己的安全,此时不能分兵去干别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反正叛军不是一时半会能拿下长安的,所以也不用那么着急回去。

    赵子良向玄宗抱拳道:“敢问陛下,前日御驾离开长安时可否任命留守官员?”

    玄宗略感尴尬道:“朕离开时匆忙,就命京兆尹崔光远和太监边令诚留守长安!卿家为何这么问?”

    赵子良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边令诚此人,微臣对他却是有些了解!当年高仙芝率安西军与大食军决战于恒逻斯,双方交战数日,大食军损失颇大,最后一日交战,眼看安西军就要取胜,而作为仆从军的葛逻禄人却突然反叛从左翼攻击安西军,高仙芝命监军边令诚率后军抵挡,而边令诚不但不听号令,没有带兵拦住反叛的葛逻禄兵,反而自己带头逃跑,致使整个后军崩溃,左翼遭到攻击的安西军再也抵挡不住大食军的正面进攻,全面溃败!这样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留守长安,陛下认为他会拼死抵挡叛军的进攻吗?”

    “再说这崔光远,微臣不知他的为人如何,既然他姓崔,那么他应该就是崔家的人,崔家祖宗之地在博陵,如今博陵在叛军的地盘上,崔光远的全族都在安贼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