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459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459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庄拱了拱手:“明白了!”

    哥舒翰官至太子太保、实封三百户、又兼御史大夫,进爵西平郡王,荣宠可谓乃当世第一,官位虽然没有现在赵子良的太尉高,但他有实封三百户,进爵西平郡王。当初他被俘之后竟然跪在安禄山面前,称赞安禄山是拨乱反正之主,是天命所归,他愿意写信去说服各地唐军将领,却不想他昔日的旧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接到他的书信之后大骂他不忠不义,没有一个听从他的话来投降安禄山的,安禄山极为恼火,又把哥舒翰关进了禁苑之中,他麾下一同被抓的将校也全部下狱,而这次却是一起都被安庆绪给杀了。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info/1004906925点击、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721章 劝降向润客

    陕郡,郡守府。

    “你说王难得已经率兵攻破济源和孟州?”赵子良听了王灿的报告后进行了确认。

    王灿道:“是的,大帅,消息是刚刚传过来的,他们昨日上午攻破了孟州,王难得一方面分兵盯着怀州方向,另一方面派一万人马屯兵在黄河北岸富平津渡口,如今驻防在黄河南岸的孟津港的叛军大为惊恐,据我方内线传出的线报得知,安庆绪已经下令叛军大将领兵五千增援孟津港,安庆绪本人也带着文武大臣于昨日上午向汴州方向而去,准备从汴州渡河迁都相州。另外······”

    “哦?”赵子良见王灿没有把话说完,便说:“有什么话直接说,不必吞吞吐吐的!”

    “是!”王灿停顿了一下,说道:“另外,从洛阳方向我军内线传来消息,安庆绪前往汴州启程之前下令把哥舒翰等八十多名被俘的将校全部斩首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子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哥舒翰到头来还是没能逃脱这个宿命,赵子良对哥舒翰一直很欣赏,并且不遗余力的大力提拔,不是因为哥舒翰在另外一时空的历史上把大唐的武力推向了巅峰,而是因为赵子良很欣赏哥舒翰的性格、勇猛和军事方面的才能。

    哥舒翰能落到这个下场,与他自身和玄宗都不无关系,哥舒翰原本与安禄山不合,两人时常在玄宗面前争宠,安禄山叛乱爆发之后,哥舒翰受命出征,可以说是与安禄山成为死敌,而在那时候玄宗又受到杨国忠的蛊惑,下令让原本就不占优势的哥舒翰出关迎战,这一昏招让哥舒翰不但惨败,而且本人也被安禄山俘虏。

    哥舒翰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被俘之后竟然向安禄山下跪投降,表示自己愿意向其他唐军将领写信,让他们投降,安禄山同意了,可没想到没一个唐军将领搭理他的招降。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并且自愿写信招降其他唐军将领之事让他多年的努力积攒起来的名声毁于一旦,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污点,如果他当时被俘之后能够誓死守节,没有这个污点,历史对他的评价必然要拔高几筹。

    赵子良坐在之上抚摸着额头,良久才问道:“以我对哥舒翰的了解,他并非是贪生怕死之人,他被俘之后为何会向安禄山摇尾乞怜?”

    王灿抱拳道:“大帅,关于此事,我们的细作暗中查了很久,基本排除了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赵子良抬头看向王灿,问道:“你的意思是因为他身居高位之后,贪恋权势、热衷于享乐,忠勇之心早就消磨殆尽,贪生怕死取而代之了?”

    王灿点头道:“除此之外,末将想不出其他原因!他的情况应该与当年的盖嘉运很相似,年轻时为功名奋勇争先、悍不畏死,等身居高位,年纪大了,锦衣玉食享受惯了,自然就怕死、害怕失去这些已经等到的权势和富贵,哥舒翰这些番将没有读过多少书,根本就不知道死忠和守节,投降安禄山其实很平常之事!”

    赵子良颇为叹息,问道:“哥舒翰之子哥舒曜如今在何处?”

    王灿道:“据说在长安出任光禄卿!”

    赵子良想了想,对王灿道:“派快马去长安把此事向皇帝禀报,同时也告诉哥舒曜,你跟他说,我想见见他,如果他愿意的话,就来一趟陕郡!”

    “诺!”

    “还有其他消息吗?”

    王灿禀报道:“还有一事,大帅的离间之计已经产生了作用,安庆绪决定处死田承嗣,下旨让田承嗣去汴州见他。据报,田承嗣已经于昨日夜间启程向汴州而去,函谷关现在是向润客镇守!”

    赵子良思索良久,对门外喊道:“来人,通知各军主将来元帅府议事!”

    接到命令的各级将校很快赶到元帅府,赵子良下令,立即挥兵挺进函谷关,元帅府也移向新安驿,后续粮草辎重、重型攻城器械迅速起运。

    四月二十八,赵子良大军启程向函谷关挺近,五月初二抵达函谷关,此时从汴州方向传来消息,田承嗣已经被安庆绪给杀了,安庆绪也带着燕国朝臣们和十几万大军退往相州,沿途很多兵士得知战事不利,人心开始涣散,大量兵士开始逃跑和溃散。

    唐军抵达函谷关城下,营地驻扎布防一应事务办理完毕之后,赵子良找来杜甫,让他给驻守潼关的向润客和函谷关叛军兵将们写一份劝降信,并召集一些书吏多抄录一些。

    杜甫答应,很快以赵子良的名义给向润客和函谷关叛军兵将们写了一封劝降信,劝降信被抄录了数百份。

    五月初五清早,赵子良下令让白孝德带领数百弓骑兵飞奔函谷关城下,用箭矢将劝降信射向城楼和城墙上。

    清早还没有醒来的函谷关叛军兵士们听到了大量的马蹄声,从睡梦中惊醒,城墙和城口上一片大乱,以为是唐军要进行攻城了,城墙上乱做一团,很快有人跑下城墙去给向润客报信。

    一队数百骑唐军骑兵冲清晨的晨雾之中冲出来飞奔函谷关城下,距离一箭之地就开始转向,并且向城墙和城楼上射出了一拨箭矢。

    “啊······我的膀子被射中了”

    “擦,我的大腿······”

    唐军箭矢飞上城墙之后,不少叛军兵士发出惨叫,显然是中箭受伤了,但是唐军这支骑兵很快离去,而且叛军兵士们也发现了箭矢上有信件。

    “这是什么?”一个叛军兵士从城口的门柱上拔出一根箭矢看着穿在箭杆上的白纸问道。

    有人说道:“看,上面有字,可能是书信!”

    “这里也有!”

    “好像每一根箭矢上都有书信!”

    叛军中有人意识到这信只怕不同寻常,肯定不是单独写给某一个人的,于是马上有人说:“快去找一个识字的人来!”

    叛军中一个书吏被拉了过来,书吏看着书信信封上的三个字,对众叛军兵将们说道:“这是劝降信!”

    “劝降信?”叛军兵将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轻易表露什么,上面有没有投降的意图,他们不知道,因此这些兵将们唯恐被人告发,都不敢出声。

    不过到底还是有胆子大一点的人,叛军兵将中有人出声道:“念一念,听听唐军说什么也好!说不定他们不准备跟咱们打仗呢?”

    原本就有些心里打鼓的兵将们顿时纷纷起哄:“对,念一念!”

    书吏被逼着打开书信在众目睽睽之下念了起来:“向润客将军以及函谷关守关将士们,安禄山、安庆绪、严庄等人为了个人私心私利擅自妄动兵戈、挑起战火,尔等本是大唐之将军和兵马,如今却从贼祸乱天下,成为安禄山、安庆绪等人的帮凶。河北、河东、河南以及关中之地亿兆百姓因为尔等叛乱而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以至于造成如今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之惨绝人寰之状,大唐王朝的繁盛被尔等破坏殆尽,尔等可曾想过尔等亲生之父母亲人在这场大乱中也曾遭到兵戈战火的残害,也曾经历尔等亲自带来的苦难?你们是在帮安禄山、安庆绪之流残害自己的父母亲人!如今叛军大势已去,南方我唐军十几万大军在山南节度使鲁炅等人的率领下逼近汝州,黄河以北王难得正率数万大军准备渡河攻打孟津,函谷关前我军十几万大军枕戈待旦,安庆绪心知洛阳已不可守,三面唐军攻入洛阳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此已经率军和主要心腹之人撤往相州,尔等都只不过是弃子而已,尔等如今在函谷关严防死守,难道要为安庆绪父子陪葬否?本帅给你们一天时间考虑,明日午时之前开关投诚,本帅可以不追究尔等之罪责,愿意留下从军的接受整编之后重新入伍,不愿意留下从军者,可领取盘缠回乡,日后不准再从贼造反,否则一概不饶!对于投降的有功之人,本帅可向朝廷举荐,重新委派官职、担当重任,若一味顽抗到底,等本帅挥兵攻破函谷关,便将函谷关内杀个鸡犬不留!即便尔等逃走,日后若被俘获,一概不予赦免!”

    劝降信使念完了,叛军兵将们的心思一个个都七上八下,既不愿意从贼继续错下去,又担心唐军方便写这封信是要骗他们开关投降,等投降之后再对他么进行秋后算账。

    劝降信的内容传播得很快,几乎是一盏茶的时间就传遍了城墙上下,所有叛军兵将,包括不少将校的心思都活泛起来,他们当中不是没有人了解如今的局面,局势对于叛军可以说极为不利的,他们这些人当中又有谁是真正效忠安禄山和安庆绪的呢?

    这时向润客登上了城楼,但劝降信的内容已经泄露,向润客一把抢过一封劝降信看了起来,看完后看着城墙上所有的叛军将士。

    旁边有一个校尉凑上来对向润客低声道:“将军,兄弟们都知道了劝降信的内容,如今想瞒都瞒不住了!”

    向润客想了想,又看了看远处唐军大营,对身边一人吩咐道:“去传令,让将军级别以上的将领都到我房中议事!让兵将们正常驻防,没有命令,谁都不能妄动,否则格杀勿论!”

    “是,将军!”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info/1004906925点击、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722章 内讧被杀

    劝降信射出去之后才过了一个时辰,函谷关城墙上就放下一个吊篮,吊篮落地后,走出一个中年文士。

    白孝德见状立即派人上前询问,得知此人是向润客派来谈判之人,他马上派人向赵子良报告,赵子良在中军行辕大帐接见了此人。

    “在下许士文拜见赵大帅!”中年文士向赵子良行了一礼。

    赵子良打量了这中年文士一阵子,抬手道:“免礼!来人,给这位许先生看座!”

    很快有兵士抬来一张椅子,许士文再次行礼道谢,然后坐在了椅子上。

    赵子良问道:“本帅的劝降书信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向润客和函谷关叛军除了投降一途,再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不知许先生来此有何贵干呢?”

    许士文说道:“大帅明鉴,我家向将军可以投降,也可以不投降,这一点主要看大帅的条件,如果大帅给与的条件优厚,我家将军是可以投降的,如果大帅给的条件让我家将军不太满意,投降之事就只怕难说了!”

    赵子良笑道:“除了投降一途,本帅想不出向润客还有什么其他出路!”

    许士文脸色变了变,立即说道:“大帅也太不把我家将军当一回事了。我家将军的选择很多,既可以坚守,实在守不住了也可以率军撤往洛阳再守,如此一来,大帅攻打雄关坚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怕不是大帅所能承受的!”

    “是吗?”赵子良笑了笑,问道:“本帅想问一问,他向润客凭什么坚守?他凭什么让函谷关内所有兵将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如今只要不是傻子,都可以看出安庆绪没戏了,跟着他一路走到底的人绝对没有好下场,要想痛改前非、与安庆绪划清界限,此时是最好的时机!等我军拿下洛阳,再想投降,还得看本帅心情好不好!”

    许士文有些气恼,“赵大帅,你总得给我家将军一个承诺,我家将军如果投降,会有什么样的待遇,麾下将士们如何安置等等。你总不能让我家将军无条件投降吧?”

    赵子良笑道:“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向润客必须无条件投降,我可以保证他的性命无忧,能不能继续做官和统兵不是我说了算,如果他顽抗到底,我就不相信函谷关内其他将校和兵士们会选择陪着他一起死!不是我看不起他,他向润客的威望和人格魅力还没有到这个程度!说不定不用我们动手,函谷关就会有大把的人想要拿他的脑袋来我这里邀功请赏!”

    许士文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赵大帅,您这么说的话,摆明了是戏弄我们,你既然要我们无条件投降,为什么在劝降信上说可以把投降的有功之人推荐给朝廷做官,为什么还承诺可以允许将士们投降之后领了盘缠后回家?”

    赵子良道:“我的劝降书上是这么说的,向润客如果带兵投降,把函谷关完好无损地献给朝廷,自然就是有功之人,本帅也一定会向朝廷推荐,至于朝廷会不会用他,这不是本帅能够决定的,但即使朝廷不再用他,本帅也可以保证他性命安全、下半辈子生活无忧!函谷关内的其他将校和兵士们投降之后,本帅会按照承诺,不愿打仗的,可以领了路费回家,想继续留在军中的就得接受整编”。

    许士文想了想,起身拱手道:“好吧,在下这就回去向我家将军复命!”

    赵子良点点头道:“好,希望向润客做出明智而有正确的选择!来人,送客!”

    许士文回到函谷关内,向润客和麾下将校们还在等着他的消息,他刚走进大堂内正准备向向润客单独报告,哪知他还没有说话,就从外面跑进来一个兵士对向润客和所有将校禀报道:“将军,田将军在汴州见皇帝时被杀了!”

    “什么?”向润客和所有将校都惊呆了,这些将校并非全是向润客的心腹,其中大部分都是田承嗣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