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527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527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沉默良久,叹道:“玉环,我纳了你吧!”

    杨玉环一愣,随即笑道:“子良,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很感激,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西秦虽然偏僻,但也保不住有中原来的人认出我来,万一消息走漏,对于谁都不好!我不想做一个名声不好的妇人,也不想让你背负着欺主的罪名!”

    “”

    赵子良刚要说什么,杨玉环就用嘴堵住了他要说的话

    良久,两人停了下来,杨玉环虚脱了,气喘吁吁道:“等王宫旁的道观修好之后,我就会搬进道观去,如果你心烦了,或者想找人说说心里话了,随时都可以过去,我会沏好茶等着你!但是你想娶我的话,就不要说了,就算我答应你,日后我如何与你的几位夫人相处呢?要知道我和她们可都不陌生啊,你别让我面子上难看,好么?我希望,我们俩的事情仅限于我们二人知道!”

    赵子良叹道:“好吧,我尊重你的意愿!”

    这时隐隐传来喊声:“大王大王”

    赵子良听见后问道:“玉环,是不是有人叫唤?”

    杨玉环听了一下,说道:“好像是!难道是你的亲兵护卫已经上山找来了?”

    “很可能!咱们快起来吧!”

    “好!”杨玉环说着从赵子良身上爬起来,开始穿衣裳。

    虽然气温很冷,赵子良看见杨玉环的身子还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惹得杨玉环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两人穿好衣服爬出雪洞,来到四周都是雪碧壁的天井之中,叫喊声还是源源不断地从上面传来。

    赵子良立即大喊:“我在这里,我们在这里,快放绳索下来,放绳索下来”

    连续叫喊了好多声,上面的人终于听见了,“啊大王在裂缝下面,大王”

    赵子良马上答应:“我在这儿!放绳索下来拉我们上去!”

    上面的人听见后立即道:“好,我们马上放绳索下去!”

    亲兵侍卫们忙活了好一阵,一根绳索晃悠悠地从裂缝顶上放了下来,赵子良一把拉出绳索对杨玉环说道:“玉环,你先上去,来,我给你绑绳索!”

    杨玉环道:“你先上吧!”

    “你能别客气吗?他们不会不管我的,你先安全了,我才能放心,明白吗?”

    “好吧!”

    两人终于被亲兵侍卫们用绳索拉出了裂缝回到了上面,杨玉环也不再惦记要继续寻找灵芝雪莲了,众人一起下了山,中午再山脚营地里吃过午饭之后骑马返回渴塞城。

    杨玉环又恢复了一副清冷面容和素色的道士打扮,一路上都在研究着她自己采摘的记住雪莲和冬虫夏草。

    这天晚上,赵子良敲响了杨玉环房间的门,一个侍女打开门一看,见识赵子良,立即行礼道:“见过大王!”

    赵子良摆手道:“无需多礼,太华居士睡了吗?”

    侍女道:“娘娘正在看书,还未睡!大王请!”

    赵子良点点头,走进房间,侍女引着他向正在看书的杨玉环禀报:“娘娘,西秦王来了!”

    在其他人面前,赵子良还是保留一定的礼节向杨玉环抱拳行礼道:“见过娘娘!”

    杨玉环放下书籍,起身道:“子良怎么来了?”

    赵子良把手上的锦盒放在桌子上说道:“娘娘,看看这是什么?”

    杨玉环疑惑地打开锦盒一看,只见里面躺着一只紫红色的菌类植物,新鲜得晶莹剔透,杨玉环顿时瞪大眼睛吃惊道:“这是?”

    赵子良笑道:“这就是娘娘发现的那株生长在山沟裂缝崖壁上的灵芝,从裂缝中出来的时候,我顺便把它摘了下来,刚才我找人问过了,这东西最少也有三百年!”

    杨玉环欣喜的表情喜形于色,看着那株三百年的灵芝是眼睛一眨也不眨。(未完待续。。)

第826章 唐朝国企

    杨玉环是很有性格的人,尽管她已经委身于赵子良,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全然没有像其他女子在委身于一个男人之后的百依百顺、言听计从,赵子良也不去管她,任由她按照自己的性子去做任何事情。

    到了康居郡之后,杨玉环带着两个侍女一度消失了数天才出现在赵子良面前,赵子良正在与康居郡驻军第二军团的军团长白孝德说着军务上的事情,就听见亲兵来报:“大王,太华道长回来了!”

    赵子良摆了摆手,示意让杨玉环进来,他继续对白孝德说道:“你这个军团原来的步兵较多,虽然都会骑马,但是想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全部转换成为骑兵还有些困难,刚才我看了,骑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骑战和骑射的战术上还要下大功夫苦练!”

    杨玉环一身道装走了进来,白孝德抱拳道:“大王所言甚是,这段日子末将也一直在督促将士们在骑战和骑术的战术方面加强演练,末将已有打算,在明年五月之前完成大军兵种和战术的彻底转型!”

    赵子良点头道:“好,你既然已有计划,本王就静候你的佳音和成果,你先去吧,本王有事会再找你”。

    “诺,末将告退!”白孝德说完抱拳行礼,又向杨玉环抱拳行礼后转身离去。

    赵子良对杨玉环笑道:“玉环这几天去哪儿了,怎么一连几天都看不到人影?”

    杨玉环一脸的不高兴,“我去附近几个城镇转了一拳,看了这里的火鼠,还有大食人在这里留下的清真寺庙,吃遍了这里的美食,可是西秦在这里的规矩也太多了,僧人和道士在这里也要有度牒才能自由行走,没有度牒就不能住店、不能叫车马、甚至很多酒馆还不让我们吃饭,真是气死我了,你敢说这些规矩不是你们西秦官府定下的?”

    赵子良闻言笑了,“原来玉环不高兴是为了这事?你也知道平常百姓从一个城镇前往另一个城镇是需要户籍路引的,这户籍路引就是每一个人的身份证明,出家人虽然是方外之人,但也要生活在尘世之中,因此也需要有自己的身份证明,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身份证明,这在中原也是有的,作用是方便出家人化缘,但是度牒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证明出家人自己的身份,有了这东西,出家人才可以西秦境内畅通无阻,若没有,谁知道这出家人是真出家还是假出家?现在有很多人为了骗取百姓信徒的钱财假装成出家人,很多人已经上当受骗,有的还被骗得倾家荡产,我们官府当然要管一管了!”

    杨玉环眨巴眨巴眼睛:“还有假装成出家人骗起百姓信徒的钱财的事情?”

    赵子良道:“当然有!我们大唐虽然统治这里有多年了,但是这里的人违法犯罪的事情并不少,我们也正在教化这里的各族民众,让他们向善和遵纪守法!”

    杨玉环偃旗息鼓了,说道:“那好吧,不过你得给我弄一本度牒让我可以在西秦境内自由行走”。

    赵子良把手一摊,“这我可没办法,你得去找王希明,他是管宗族和教务的,只有他才能让你不经过考核就能直接拿到道士的度牒,若你觉得自己在道家典籍的研究上有些功底,也可以去康居郡的宗族和教务署去参加考核,通过了他们自然会给你发放度牒,如果通不过,我也没办法!”

    杨玉环道:“你怎么会没办法?你不是这西秦之主吗?难道你说话还有人敢不听?”

    赵子良苦着脸说:“我是西秦之主这没错,但我也得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不是?如果我随意破坏自己定的规矩,下面的人当然也不会遵守,到最后这世道就会大乱了!”

    杨玉环狠狠道:“那行,我就去参加考核,我就不信我还考不上!”

    赵子良看着杨玉环甩着拂尘生气离去的样子笑了起来,他相信杨玉环可能读过一些道家方面的书籍,长安的皇宫之中这样的书籍不会少,但他不相信杨玉环真的在这方面有研究。

    这时岑参走进来向赵子良禀报:“王爷,大王子一行人已经从天竺返回,现在抵达了史郡!”

    赵子良闻言道:“哦?知道他此行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了吗?”

    岑参道:“据报应该是完成了,收集棉花种子并不困难,只要不引起当地城邦官府的怀疑,应该不会引起麻烦!”

    赵子良点点头,说道:“老大已经回来了,老二却还没有消息,他们是一起出发的,到现在都已经过去三四个月了!告诉其他人,明日就出发启程前往吐火罗!”

    “是,大王!”

    三天后,赵子良在史郡见到了大儿子赵雷一行人。

    “孩儿见过父亲!”赵雷下拜道。

    “起来吧,让你去天竺搜集棉花的种子,你收集得如何了?”

    赵雷道:“孩儿收集了三百斤!全部在这里了”说完指了指脚下几袋装得鼓鼓的小布袋。

    赵子良走过来打开袋子抓出一把棉籽看了看,说道:“不错,就是这东西,要注意保持干燥,别让棉籽发霉了!”

    赵雷答应:“是,父亲?”

    赵子良问:“你准备如何砸西秦境内推广种植棉花?”

    赵雷说:“父亲,这返回的一路上,孩儿想了很多,孩儿认为这东西毕竟没有谁进行过大规模的种植,想要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必须要先进行试种,孩儿想明年先种三十亩,就在很逻斯城外,若明年种植后的效果不错、产量高、摸准了棉花的生长习性之后,后年开始在一个郡内种植,大后年再推广到一个都护府境内,最后再在全西秦境内推广,这一过程之中如果有损失,损失也不会太大,如果一开始就在全西秦境内推广,万一有天灾或因种植时管理不善导致欠收,损失就大了,这样逐步推广下来,一方面需要时间来摸清楚棉花在各个地区的生长习性,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等到我们完全摸清楚了棉花的生长习性,我们已经开始在全西秦境内推广”。

    赵子良听了赵雷的话后赞许道:“好,你靠得很周围,看来你是下了一番工夫并且经过想详细思考的,没有因为想立功而盲目开始!看来你这些年读书、做事还是有效果的!为父再问你,关于推广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和手段?你总不能强迫农夫们都用自己家的田地种你的棉花吧?这东西毕竟几乎所有人都没有见过,就更说种植了,你凭什么让百姓种你的棉花?”

    赵雷道:“这个问题孩儿也思考过,孩儿认为对于百姓而来,种什么、如何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种什么只要赚到足够的钱,百姓们就会种什么?通过明年的试种积累的一些种植的经验之后,在一郡之地内进行试种,官方向百姓们承诺,只要他们种植棉花,官府不但派出官员对他们进行种植指导、教会他们如何种植,还承诺以高价收购棉花,百姓们有了官府的承诺之后肯定会放心种植,等到棉花在全西秦推广开来,官府将不再承诺以何种价格收购,价钱全凭市面上的行情自由浮动,只要价格不超出合理范围,官府就不管!”

    这不是加大内需吗?赵子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错,但是官府收了那么多棉花怎么处理呢?总不能让它烂在仓库里吧?再说一旦大规模高价收购棉花,官府必将花费巨大,能不能拿出那么多钱来还是未知数!”

    赵雷抱拳道:“父亲,孩儿已经想过了,棉花种出来是用来制作棉衣棉布的,官方可以开办一些纺织工厂和制衣工厂,把棉花去籽之后,纺织成棉布,用棉花棉布做成棉衣再贩卖出去,只要形成一个循环和规模,待到官府用处的钱财进行回笼就可以在第二年加大退广力度!”

    赵子良知道赵雷所说的这种办法就是后世的国有企业,官方在特殊时期建立工厂公司集中资源发展经济,以计划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农产品,这种办法在特殊时期是很有作用的,但是却不能长期下去。

    赵子良问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是不可以,初期肯定可行,但是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官方建立的工厂生产的棉布和棉衣由于缺乏竞争力,而在款式和质量上只会越来越不被百姓所喜欢,百姓需要购买这些东西,官方生产的棉衣棉布才能卖出去,才能赚到钱,否则就会造成货物积压,会给官府的财政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个办法你如何解决?”

    赵雷说道:“孩儿认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把工厂转让给民间或转包给个人,同时允许民间建造工厂纺织棉布和制作棉衣,一方面可以甩掉官府的包袱,另外可以让各工厂进行自由竞争,官府不再过问具体的事务!”

    赵子良想了想,说道:“好吧,就按照你这个办法试一试!”(未完待续。。)

第827章 长期国策

    十月底,赵子良一行人抵达了吐火罗都护府治所阿缓城。

    吐火罗都护府都护苏济、月氏郡太守孙耀辉、阿缓城县令黄世荣、西秦军第一军团军团长赵虎等大小官员将校在城外迎接。

    “下官(末将)等恭迎答应大驾!”城门口跪了一地,唿喊声既整齐又高亢。

    赵子良看着城门口黑压压的一大片,骑在马背上一副戏嚯地表情说道:“我说,你们的消息挺灵通的啊,本王这一行人还是轻装简行,你们怎么知道本王今日会抵达阿缓城?来得挺整齐的啊!”

    众官员和将校门听得感觉尴尬不已,赵子良目光一扫,盯着赵虎问道:“赵虎,你说,你是如何知道本王行程的?”

    “这”赵虎犹豫了一下,说道:“末将是听苏大人说的,昨日苏大人派人来告知末将,说今日大王会来阿缓城巡视军政事务,届时阿缓城各大小官吏都会来城门口迎接,地方官吏既然都到了,军方将校自然也不能无人作为代表,因此末将安排好军中事务之后就带着麾下几个将校过来了!”

    赵子良看向苏济,问道:“苏大人,你又是如何知道本王行程的?”

    苏济额头上隐隐渗透出汗珠,拱手鞠躬道:“回大王,昨日恰巧有去康居都护府办事的官吏返回阿缓城向下官禀报了大王的行程!”

    “所以你就召集官员和军中大将在城门口接应本王?”

    “是,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