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698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698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元甫哪能承认是自己下令干的,立马摇头道:“韦某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令?”

    “这么说陈四才等人就是擅自行动了,公然闯入府库抢劫官府财物,这形同造反,按照军法当斩,本官的意见是对陈四才等几个主要将校进行处斩,其他参与的兵士全部发配安西!”

    高尚说完又问张镒:“张大人,带兵与淮南军发生械斗是不是你下的军令?”

    张镒权衡了半响摇头:“不是!”

    高尚道:“据调查是你的麾下将军吴宝带兵闯到了淮南军军营并先与对方对峙,而且先动手,然后在发生了大规模械斗,本官的意见是把吴宝等几个主要将校进行处斩,以儆效尤,其他参与的兵士全部发配岭南!二位大人,本官的建议,你们以为如何?”

    张镒想了想,抬头道:“高大人,这些将校兵士们在平叛过程中都是立过大功的,这么处置他们是不是太重了?”

    韦元甫也不同意高尚的处理意见,同样反对道:“不错,就这么杀了有功将士,我恐怕会招致其他将士们的不服!”

    高尚的脸上变得难看,这二人尽然如此公然的袒护犯错的属下,而且当面反驳他,高尚冷声道:“那么二位认为怎么做才能对那些受害的双方将士们有一个交代?怎么做才能对军法有一个交代?怎么做才能对朝廷和摄政王有一个交代?二位不会以为这件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去年凤翔节度副使沙吒利策动兵将对抗朝廷旨意,惹得摄政王雷霆震怒,最后凤翔军除了节度使李抱玉得以幸免之外,其他人一万余人全部被处死的消息你们应该听说了吧?你们应该明白惹怒摄政王和朝廷的后果有多严重!如果本官刚才所说的这些人不死,那么事情一旦闹到朝堂上,死的可就不止这些人了!二位可要考虑清楚!”

    臧希晏看着高尚把张镒和韦元甫二人压制得死死的,吓得二人额头上直冒冷汗,不由心中诽腹,果然还是读书人的嘴巴厉害,三言两语就把这两个桀骜不驯的节度使吓成这样。

    张镒先顶不住压力,妥协了:“好吧,就按照高大人的意思办,张某会下令军中军法司执行!”

    “好,到时候通知本官一声,本官会派人去观刑!”高尚点点头,打破了张镒想要在行刑时搞鬼的想法。

    “韦大人,你怎么说?”

    韦元甫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就按照高大人的意思办吧,届时韦某会派人通知大人!”

    械斗事件虽然有了处理结果的,但是张镒和韦元甫二人带兵对峙的事情还没完,而且让两人在这里统兵,平定李宝臣的事情只怕无法进行下去,高尚考虑到这里,当晚就写了奏章,第二天早上派八百里加急快马向长安赶去。

    沿途虽然有风雪阻路,但高尚和臧希晏的奏章还是很快分别送到了长安,赵子良看过奏章之后勃然大怒,拍着案桌对众臣说:“真是岂有此理,现在是平叛的关键时刻,这二人完全不顾大局,做出这种有损团结的事情,公然带兵对抗,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到底是因为一点财物惹出来的,还是他们不敢上交军政大权而故意演出这么一出拖延时间?或是专门做给本王看的,想让本王知道他们的厉害?”

    李泌站出来拱手道:“大王息怒,以微臣来看,张镒和韦元甫应该还没有胆子敢故意设计搞出这件事情来威胁朝廷,这二人担任永平军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也有好几年了,在外面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身上难免带有这种跋扈,而且大王又没有把永平军划归臧希晏节制!”

    颜真卿站出来拱手道:“大王,臣认为出了这件事情,不能再让张镒和韦元甫呆在博州了,要么把这二人调离,要么把臧希晏召回,把永平军划归元帅府节制,再另行委任威望和才能更盛的统帅前去支持平叛事宜!臧希晏与张镒本来就有仇怨,现在韦元甫又跟张镒闹翻了,韦元甫也不太听从臧希晏的指挥,大王是知兵之人,应该知道这里面的弊端,强行把他们凑在一起平叛,只怕会越来越糟!”

    赵子良考虑了一阵,下令道:“传本王令,现在天气寒冷,战事无法展开和进行,趁着这段时间,命永平军节度使张镒、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和陈许节度使曲环在年底之前返回长安述职!三人离开后,永平军、淮南军和陈许军诸将由臧希晏暂时全权节制!任命高尚为平叛元帅府监军,拿本王的斩将刀来送去给臧希晏,各军若有将校不服从军令,臧希晏可用斩将刀先斩后奏!”

    赵子良诏令送到博州之后,张镒、韦元甫和曲环等人没想到朝廷会下达这么一份诏令,三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朝廷对张镒和韦元甫不满了,所以令他们回长安述职,而曲环这次完全是遭了池鱼之殃。

    这三人不敢不奉诏令,终于在年底返回了长安,赵子良却故意晾了他们半个多月不见他们,直到过了大历四年的上元节,赵子良在召见他们三人。

第1093章 怒斥

    魏博节度使田悦授首之后,现在大唐最大的藩镇就只剩下李宝臣和李纳,这二人都是蛮族出身,李宝臣是奚人,李纳是高句丽人,实际上安史之乱过后,不服朝廷管束的藩镇大将大多都是番将,汉人大将不服朝廷管束的反而少,一方面是因为当年玄宗皇帝和李林甫重用番将的结果,另一方面汉人大将多少受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

    在历史上,唐朝之所以拿这些藩镇有些无可奈何,主要原因是吐蕃和漠北蛮族不断侵袭,牵制了唐朝大量的兵力、财力、物力和精力,而在这个时空里,安史之乱结束之后的几年时间内,也正是吐蕃和西北、漠南各蛮族侵扰唐朝的时期,这使得唐朝暂时无力彻底清理安史之乱的余孽,尽管赵子良之后率西秦大军扫平了吐蕃、西北和漠南的蛮族,但这是安史余孽们已经趁着这几年的宝贵时间发展壮大了个个都拥兵近十万,朝廷想要在短期内铲除藩镇已经不太可能,再加上代宗皇帝在执政期间一系列的昏招,使得朝堂的争斗趋于白热化,朝廷激烈的斗争使得朝廷根本无力管理日益强大的各地藩镇和地方官府,以至于逐渐失去对藩镇和多处地方官府的控制。

    这么多强势的藩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竟然只剩下成德和淄青,而且现在成德正在被唐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在中间,淄青也正在被李晟率十几万兵马猛烈攻打,徐州已经被李晟收复,斩杀和俘虏大量的淄青军,同时在张镒、韦元甫和曲环被调往长安述职后,臧希晏已经没有了掣肘,又有赵子良的斩将刀震慑,永平军、河阳军、淮南军和陈许军的诸多将领们再也不敢对臧希晏的军令阳奉阴违,大军北进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

    面对这种危险的形势,李宝臣和李纳二人都极为惊恐,他们分别上书朝廷请罪,请朝廷原谅他们的过错,表示日后一定服从朝廷的诏令、按时上交财政赋税和贡品,坚决执行朝廷发布的一切政令,想要以此来逃脱惩罚和拖延时间。

    赵子良当然不会被李宝臣和李纳这种拙劣的诡计所蒙骗,他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李宝臣和李纳的请罪,并派人送去明谕斥责,想要活命,应该趁着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立即无条件投降,不要妄想朝廷会被这种拙劣的小伎俩蒙骗。

    李宝臣和李纳又不甘心无条件投降,硬着头皮继续与朝廷大军作战。不过这二人的形势恶劣到如此境地,双方的手下大将和官员们有不少人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了,这给李宝臣和李纳抵挡朝廷大军的进攻带来的更大的麻烦,战斗方面也变得更加艰难。

    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正月二十二,赵子良终于派人宣召了张镒、韦元甫和曲环。

    三人被杜甫引着进入了王府大堂,见到赵子良后纷纷跪倒参拜:“臣等拜见大王!”

    “曲环,你先起来!”赵子良出声道。

    大堂内的所有人都是一愣,曲环也一样,他看了看身侧的张镒和韦元甫,抱拳再行一礼:“谢大王!’说完爬起来站到了一边。

    这下大堂内所有人哪里还不明白赵子良是在对张镒和韦元甫不顾大局,出兵对峙造成了太大的影响而不满?不过还有几个人也想到了曲环与赵子良的关系,所以才如此优待。

    曲环和赵子良有什么关系?当然是有关系的,曲环的父亲曲彬长期在陇右做官,两次在赵子良手下做文职官员,曲环从小在军中长大,熟读兵书、勇于骑射,他只比赵子良小四岁,安史之乱后期赵子良奉命率军前往陇右反击吐蕃的入侵,那时曲环就在赵子良麾下做裨将,只是因为官卑职小才名声不显,赵子良在前往西秦之前曾经对一批留在中原的将领和军官进行提拔,曲环就是因为战功得到提拔的将领之一。

    曲环站在一边暗自松了一口气,庆幸这次的事情跟他没什么关系。他率军跟着臧希晏平叛期间,对臧希晏的军令还是坚决服从的,没有引起过臧希晏的不满。

    感觉到赵子良那严厉的目光一直注视在自己身上,张镒和韦元甫顿时度秒如年,额头和背心的汗珠不停的下滴,他们从一进来就忐忑不安,现在更是感觉身在火炉之中。

    过了许久,赵子良才开口:“知道本王为何只让曲环起身,而没有让你们起身吗?有人可能认为曲环是本王的旧将,没错,曲环确实曾在本王麾下做将军,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本王让他起身而不让你们起身绝对不是这个原因,具体原因嘛。你们二位自己应该很清楚吧?”

    张镒和韦元甫汗如雨下,连连磕头:“臣等知罪!臣等知罪!”

    “啪!”赵子良猛的一拍桌子,大怒道:“知罪?本王看你们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罪!你们今年多大了?还是三岁小孩、二愣子愣头青吗?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还带着大量兵马准备大干一场,你们好大的脾气、好大的威风啊!依本王看,你们是在外面当老大当惯了,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对不对?”

    张镒和韦元甫二人被赵子良训得身子颤抖如筛糠,韦元甫还好一点,他是行伍出身,是韦氏家族的人,最初出任白马尉,后来受到同族叔父韦陟器重和提拔,先后出任充支使、苏州刺史、浙江西道团练观察等使,虽然是靠家族关系爬到高位的,但此人也确实有些才干。

    张镒就纯粹是文官出身了,哪里禁得起这种阵势?他的父亲张齐丘曾任朔方节度使两年,是郭子仪的老上司,在当任朔方节度使期间对郭子仪颇为照顾和提携,安史之乱后期赵子良率军返回西秦之后,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委任了郭子仪为元帅,郭子仪一方面出于对老上司张齐丘的报答,另一方面也比较欣赏张镒的才干,因此表奏他为元帅府判官。郭子仪受到宦官们的嫉妒和排挤,几度被皇帝剥夺兵权,几次起伏,张镒都受到了波及,也跟着倒霉或被提拔,可以说他是郭子仪的铁杆。他与臧希晏本来就有仇怨,他认为是臧希晏抢走了郭子仪的元帅之职,因此对臧希晏更加愤恨,却不知道郭子仪卸甲归田是自己的选择。

    “一个是永平军节度使,一个是淮南节度使,都是封疆大吏,却没有一点为国尽忠的精神信念和大局观,行事还如同市井匹夫一般!张镒,是谁教你的?是张齐丘吗?”

    赵子良和张齐丘可谓是在朝为官的同一时代的人,赵子良是武将出身,而张齐丘是文官出身,在资历上,赵子良应该比张齐丘还老一点,尽管张齐丘的年纪要比他大,资历这东西在官场可不是比年龄大小的。

    张齐丘作为文官出身而出任边塞封疆大吏,这注定了他缺乏威信,而且作为文人,他身上有着文人都有的通病。公元750年,张齐丘因分配军粮不公而引起军中将士不满,愤怒的兵士殴打了他的判官,如果不是当时身为横塞军使的郭子仪用身体替他抵挡,只怕他不死也会被打残。事后朝廷虽然处置了大人的兵士,但也对张齐丘的处置不当而不满,不受朝廷官员认为他作为文官出任节镇而缺乏威信,统御兵马的才能不足,因此把他调任济阴太守,让安思顺接替了他。

    张镒当然不愿意把这事牵连到自己的父亲身上,于是说道:“大王息怒,臣是一时糊涂,与家父无关,且家父年逾古稀,早已致仕,不问世事!下官在外为官日久,又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养成了交横跋扈的恶习,以至于铸成今日之错,请大王降罪,臣绝无怨言!”

    赵子良深深看了张镒一眼,转头看向韦元甫,问道:“韦元甫,你呢?你们韦家是大世家,家学渊源,难道你就没有受到你们家族的一点点家风的熏陶?你是世家子弟,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你们世家子弟的起点天生就比寒门子弟要高,你不知道珍惜,竟然干出这等事情,你不觉得害臊吗?”

    韦元甫大汗淋漓:“臣有罪,臣惶恐,请大王降罪!”

    赵子良沉吟半响对二人道:“这段时间你们二人就不要想着复职了,本王最近办了一个官员进修书院,你们二人先进去学学怎么做官为臣,好好反思你们的所作所为,等你们从书院毕业了,本王再考虑你们的安排!”

    赵子良对张镒和韦元甫的处置算是从轻发落了,这二人虽然做了出格的举动,但毕竟对朝廷还算恭顺,也没有造反和割据的企图,接到诏书后没有犹豫就赶回来了,赵子良还是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能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否定他们的全部人生,他们毕竟在牵制和平定河朔三镇的过程中立下过功劳。

第1094章 改制

    赵子良总算是手下留情了,张镒和韦元甫二人也是暗中松了一口气,不但保住了性命,还保留了做官的资格,这已经是万幸,二人在心里庆幸不已,至于去什么官员进修书院读书,去读就是了,二人谢恩之后起身站在了一旁。

    赵子良看向曲环:“曲环!”

    “臣在!”曲环赶紧站出来抱拳答应。

    赵子良对曲环比较器重,曲环并不是纯粹的武夫,他喜读书,但又没有文士的柔弱,是一个儒将。曲环从军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