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705部分

大唐将军烈-第705部分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锦衣卫呢?”

    西秦的锦衣卫与明朝的锦衣卫职权和性质可谓是完全不同,西秦的锦衣卫虽然同样是赵子良的亲军,但更多是担任着都察院的职责,不过锦衣卫有调查逮捕权,而都察院却没有。

    皇甫宪听到赵子良叫他,立即站出来抱拳道:“大王,锦衣卫这三年来一共接到举报九百八十四次,经过调查,有四百六十二次的举报属实,锦衣卫已经采取了相关行动对被举报对象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有罪官员进行逮捕审讯,案件调查清楚之后已经全部移交给司法寺审判。最近几个月,因王庭秘书正监高适大人病逝,同时政务院首相岑参大人病重无法理事,有些官员趁机串联,私下里结党,想要以不正当手段爬到高位摄取权利!臣接到大王诏令之后立即部署调查,并逮捕了相关官员,目前审讯已经进入尾声,不过微臣认为这些官员的背后应该还有人,只是这些人拒不交代,守口如瓶,我们暂时没什么办法撬开他们的嘴,微臣建议延审讯时间!”

    赵子良考虑了一下,表情肃然道:“可以,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上手段,不能因为他们是官员就可以受到优待,此案不同于一般的贪赃枉法案件,而是谋逆!就算手段再激烈和残酷也是允许的!这股风浪绝不是这几个虾兵蟹将能够掀起来的,必须要把背后的主谋给本王找出来,本王倒要看看是谁在这里兴风作浪!”

    皇甫宪抱拳道:“臣遵命!”

    赵子良指着楚歌和李嗣业说道:“你们两个分别说一下常备军和义务军的建设情况!”

    楚歌先站出来抱拳道:“大王,截止去年十月为止,五年前的扩军计划已经全部实施完成,常备军现在拥有十二个军团,编制分别是第一军团到第九军团、奴隶军团、高原军团和山地军团,一共有兵员三十六万六千六百八十四人,有战将四百八十八人,有校尉以上军官一千一百五十二人!此后每年征召兵员五万人,三年后开始退役第一批兵士,人数约五万,如此日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若有大规模战事发生,一方面可以考虑推迟退役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征召义务军参战!常备军现在的军费开支为每年七十万金币!”

    李嗣业站出来说道:“大王,目前义务军有七十二个营,每个营三千人,一共有二十一万六千人。共有战将二百五十六人,校尉五百二十四人!军费开支为每年十八万金币!每年征召三万人,退役三万人,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义务军没有军饷,只有训练补助,当然军官将领除外,由此可见义务军的军费要比常备军少得多。

    常备军的编制是一个军团辖下有十个营,每营大约三千人,不过在军团级不但有主将,还有三个副将和一个监军,在平时这些副将分管作训、后勤和兵士们的思想动态,监军负责军纪和其他一些事务,在战时,为了作战需要,这几个副将和监军可以分别统辖两到三个营进行作战,弥补营级单位作战兵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可以有效防止叛乱,主将或副将如果想叛乱,必须要策反十个营级将领当中的五个以上才有可能成功,但这可能吗?且不说监军随时都在盯着,就说策反的人数太多很容易走漏消息,但是如果把一个军团编制成三个万人队,主将或副将要造反就只需策反两个万人队将官,这就容易得多。

    赵子良听取了楚歌和李嗣业的报告后说道:“好,现在在新京附近驻扎的是哪一个军团本王想过几天去营中巡视军务!”

    “是第四军团,大王要不要微臣去通知赵虎将军?”楚歌问道。

    赵虎原本是第一军团长,不过赵子良早就有规定,将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调换位置,这个时间一般是四到五年,各军团也要每过几天就调换驻地!这么做的目的有几个,第一是防止大将专权、拥兵自重,培植亲信;第二,任何人在同一个岗位上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呆久了,腻烦不说,而且做事也会慢慢失去激情、松懈下来。让大将每过几年调换任职,让各军团过几年就换位置驻防,可以有效的保持新鲜感、保持警惕心。

    赵子良听见楚歌问询,摆手道:“不要通知他,本王就是要看看真实的情况,你若通知他,他再好好准备一番,本王还看什么?全都是糊弄人的,看了还有什么意义?好吧,时间也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对了,独孤问俗留下!”

    “臣等告退!”

第1104章 局势变化

    赵子良刚回来,楚歌和李嗣业等军方大将也不好还没有等他休息就说大食国屡次在边境袭扰的事情,只好跟着其他几人一起走了出去。

    等众人走后,赵子良对独孤问俗道:“这段时间你以副相处理政务院所有大小事务,下面各部各司的官员们反应如何?”

    独孤问俗道:“政务院下属各部各司衙门的主要官员都是前任刘眺大人和岑大人提拔重用的,而臣只有弹劾权没有举荐权,再说大王又身在长安,下面的人对臣颁布的政令多数时候是阳奉阴违,臣即便弹劾他们,弹劾的奏章一个来回就要半年,等大王批复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臣只能一边安抚一边想办法撤换他们的下属人员,让他们有所顾忌,这才使得他们勉强听命!”

    独孤问俗和高尚是在当年赵子良任职河东的时候就跟随他做佐官的,实际上他们比岑参、高适等人更早跟随他,只是他们受赵子良的指派一直在安禄山身边卧底,没有参与到西秦的具体建设,等到他们回到赵子良身边时,西秦的大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官场已经有了固有的体系和班底,他们俩加入进来之后由于资历的问题被西秦其他官员本能的排斥,这就是根基不深的弊端,说话没人听,或者听从但不卖力。

    赵子良点头道:“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大大超出了本王的预期。在你和高尚前来西秦之前,西秦朝堂上的派系就实际上已经成形,所以他们排斥你们。这些派系虽然没有危害到西秦的安全和施政举措,但也是不好的,如果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某种弊端出现,本王把你放在副相的位置上就是要让你打破原来的固有政治形态,不让他们在思想上存在派系之争、抱团排外的想法!现在政务院由你主掌,你可以使用自己的人,如果发现有才能的人可以大胆向本王举荐,但不能任人唯亲,不能因为要使用自己人就置提拔官员的十项原则而不顾,要知道你举荐提拔的官员都已经进入西秦权利圈的最高层,一旦这里面的人有品德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你个人的名声,还直接关系到西秦的整体利益!另外,你尽管大胆去干,本王会做你坚强的后盾!”

    独孤问俗拱手道:“多谢大王信赖,微臣一定不会辜负大王!”

    “明日上午本王要去看望一下岑参,再去高适的坟前祭奠一番,你作为政务院副相,现在又是政务院实际主持者,明日上午陪本王一起去吧!”

    独孤问俗答应:“是,微臣明日上午在王宫门前等候大王王驾!”

    下午,赵子良刚刚午睡醒来,楚歌和李嗣业就联决而来,赵子良在四象宫接见了二人,“起来吧,你们上午来过,有事当时怎么不说?”

    楚歌道:“大王容禀,我二人要禀报的是军务,从去年十一月开始一直到现在大食国在东北部边境一直时常派出小股骑兵偷偷深入花刺子模腹地攻击库尔库雷的人马,库尔库雷在大食国境内被击败之后又撤人了花刺子模境内,大食人不甘心,以为大王不在新京,而且他们现在有大量兵力可以动用,不惧我国,因此越来越肆无忌惮,被我国发现之后又声称要我们交出库尔库雷,而我们不交,他们则自己出兵偷越边境攻击,我国官方已经提出了警告,但这回曼苏尔的态度极为强硬,大有要跟我国打一场的架势,臣等认为我们不能再放任大食国这么挑衅下去了,他们不但在边境上采取了军事行动,而且还派出了大量的细作深入我国境内借传教之名收集我军方情报!上午那些文官首脑们都在,臣等若说要准备大战,他们肯定又会说没钱,所以臣等只能下午再来了”。

    “不错,那些文官一个个都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听说要打仗肯定一个个都吓得腿软了!”李嗣业附和道。

    赵子良笑了笑,摆手道:“你们说的只是极少数人怯战,极少数人不代表满朝文武,咱们西秦的文官没那么贪生怕死,你们想多了,真要是避无可避,他们是不会退缩的!你们说的情况呢,东西两厂和内卫衙门都先后向本王报告了,但不是很详细,既然你们专门来说这件事情,那就详细跟本王说说吧!李嗣业,你来说!”

    “是!”李嗣业答应一声,当即开始说起来。

    李嗣业用了大半个小时把周边敌我势态进行了详细了陈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黑海西岸的保加尔人受到西秦部署在可萨都护府的兵力牵制而无暇南下侵犯东罗马帝国,而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地区的野蛮人由于受到教会的挑唆而发生暴乱,因此造成东罗马帝国内乱,东罗马帝国不得不从东部抽调大量兵力前往色雷斯地区平叛,教会挑唆色雷斯地区的野蛮人暴乱是因为与大食国有交易,大食国承若允许教会在大食国传教,条件就是必须要挑起色雷斯地区的暴乱,让东罗马帝国把兵力都撤走,大食国能与教会合作并交易,这在从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要知道他们千百年来都一直视对方为异端啊!

    东罗马帝国把东部的大量兵力抽调走之后,大食国得以腾出手来平定内乱,先后剿灭了辛巴德派的萨拉德和波斯拉万派的库尔库德,还把库尔库德赶到了花刺子模境内,不得不说大食国哈里发曼苏尔这一手玩得真是够漂亮的,以一个允许教会在大食国传教的承诺就完全扭转了局势,连赵子良都不得不佩服他的手段高明。

    赵子良听取了李嗣业的详细报告之后,考虑的半响,对二人说道:“要跟大食国打仗,我们这边还没准备好,打仗不能没有准备。这样吧,本王先下诏让花刺子模汗王在边境地区增加兵力,专门部署兵力打击大食国偷偷潜入的小股骑兵,等过一段时间再看看效果,也看看大食国的反应。打仗不是一件小事,军费开支得需要政务院拿出来,还需要进行动员,离不开文官们的支持啊,如果大食国只是在边境小打小闹,文官们恐怕会想要寻求外交途径解决,而不会同意付诸武力,再说现在还没有非要打仗的地步,这无法激起军方将士们的求战之心,本王的意思是军机院这边先做一下预热,把常备军和义务军的训练量增加一个档次,无比让将士们在近几个月之内把战力提升到巅峰状态,思想状态方面也要关注和引导,如果真要打仗,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另外本王会给军方后勤部门下诏,让他们把筹备战备物资的事情提上议事日程,尽快启动筹措战争物资的计划,如果真要打仗,那就必须要在打仗之前筹备足够的战争物资!”

    楚歌和李嗣业二人松了一口气,同时都有些小小的激动,毕竟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引起了赵子良的注意,就算这仗打不起来,至少让军队得到了断粮,同时通过这件事情也说明了赵子良并没有因为王位坐久了就怯战了。

    四月二十日,上午。

    从清早开始,新京府尹就派出了大量的衙役和巡捕局大量巡捕在大街上清场,从王宫大门一直到首相岑参的府邸门前这段路上,到处都是新京府衙的衙役和巡捕局的巡捕们,在禁卫军中的近卫军已经在沿街的两侧站岗,每隔两丈就有一个兵士手持长矛笔挺的站立着,马车、骑马的人都要绕道而行,而行人只能走两侧。

    副相独孤问俗已经在王宫门口等候多时,到了辰时结束时,王宫大门处终于都有了动静,大批的龙卫军兵士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宫城内走出来,随后又是一些太监和宫女举着肃静和回避的牌子,再接着就是十六抬的王驾,王驾周围遮着紫绡帐,看上去像是什么都没有挂一样,元载的妾室薛瑶英曾经也有过一件这种紫绡帐,是南海溪洞的酋长进贡的。

    赵子良的王驾刚刚走出王宫大门,独孤问俗就快步走过去,一些侍卫随从站在原地没动,护驾的龙卫军停了下来。

    独孤问俗上前向赵子良拱手道:“微臣拜见大王、娘娘!”

    赵子良对独孤问俗招了招手:“上来吧,本王有事跟你说!”

    “遵旨!”独孤问俗上前走上了御轿,里面除了赵子良之外,还有王妃新平公主。

    赵子良指着旁边的位置让独孤问俗坐下,说道:“有件事情想征求一下你的看法,从去年开始,大唐朝廷那边就开始施行致仕退休的规矩,五品以下官员但凡达到五十五岁的都必须致仕退休回家养老;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达到六十岁的,必须要致仕退休,三品以上官员,达到六十五岁的,必须致仕退休。之所以颁布这个规制,主要是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人的年纪大了,脑筋转得慢,反应要比年轻人迟钝,人活得越久就越怕死,胆子越小,做事总是会畏首畏尾;第二是为年轻人让出位置,给他们做事和历练的机会。老年人思想保守,而年轻人做事有冲劲,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们西秦要发展强盛,需要年轻人的冲劲。因此啊,本王决定也在西秦这边推行致仕退休的规制,你认为如何?”

    独孤问俗道:“西秦建立以来已经有十几年了,其中不乏超过六十岁以上或者达到七十岁的官员,甚至一些老将的年纪也达到了大王刚才规定的年龄,微臣认为这个规制很好,人老了就应该退位让贤。不过微臣有一疑问,这个规制是否同样对大王有效?”

    赵子良道:“当然,本王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就自然要带头执行,否则下面那些官员们肯定会说只许州官放火,却不许百姓点灯了!”

第1105章 定谥号等级

    独孤问俗问道:“不知如果这个规制对大王也有效,不知大王等到何时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