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贫家悍女 >

第120部分

贫家悍女-第120部分

小说: 贫家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事一辈子不嫁也算不了什么,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顾沅转身离开了,她此刻已经完全忘记了偷偷跟来的目的了。

    李庚:”那你同意了?“

    寰姬:”废话,不同意我过来干嘛?闲的吗?本以为你自己就能搞定,谁知道这么长时间你都不能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看看人家吴石,比你和郑林都小,人家的孩子都快能打酱油了。“

    李庚。。。。。。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章 大军西行

    寰姬公主果真说到做到,直接上书朝廷,她要亲自带兵攻打吐蕃各部。

    此事并未保密,被传的沸沸扬扬的,青州百姓有钱出钱,有粮捐粮,势必让大唐的军队踏破吐蕃,让他们再也不敢派人刺杀公主。

    李平听闻后二话不说直接整兵待发,他早就想打吐蕃了。

    司马云飞也得到了消息,立刻递交了奏书表示他愿意带领庆军出征吐蕃各部。

    突厥归顺后,原本驻守边疆的将军都是要调回京师的,驻守边关的大军多数也是要实行退兵还农的。

    可是当时由于太祖皇上反对,皇上也就暂且搁置了。

    太祖皇上过世后,又有大臣提起了此事,表示每年军队上的开销太过庞大,希望陛下能削减军队,毕竟大唐内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

    皇上再次提出商讨退兵还农的事,可是反对声音最大的不是各大将军,而是寰姬公主。

    如果是其他人反对皇上不会多想,可是寰姬公主反对,皇上就要再做考虑了。

    皇上曾经写信问过寰姬公主原因,寰姬的话很简单,如今大唐军队一百万人,分别朱家军二十万、杨家军二十万、庆军十万和李家军驻守吐蕃五十万,其他地区的府兵、守城兵不算。

    如果他们交了兵权,那些兵都退兵还农了,大唐军队至少少了一半。

    如果京师有人勾结吐蕃造反,有吐蕃牵制,驻守吐蕃的大军不能动,大唐其他的军队又都退兵还农了,到时候陛下要怎么办?就算是有我青州兵给您守着,万一有其他的府兵稍作阻拦,陛下又要如何?被困宫中吗?如果大唐有闲置的军队,只要他们不造反,那些有造反之心的人就不敢轻举妄动,随便的一个清君侧的罪名,他们都担不起,顶多是背地里搞些小动作罢了。

    寰姬信中的几个问题,让皇上觉得还是再等些时日吧,等他日后皇位坐稳了,再另行处理。

    ***

    寰姬请旨攻打吐蕃的奏书到了京师,皇上和满朝文武已经不再震惊了。

    寰姬公主那么护短的一个人,不说南下一路追杀她的人,单单是青州第一批南下的人死伤过半,青州一级戒严,寰姬公主就不会放过他们。

    如果这么大的事,寰姬公主都没有表态,他们才会觉得震惊,觉得有更大的事要发生吧。

    寰姬公主是谁?那就是个煞星,哪次和她有关的事,少死人了,他们如今只希望跟自家没有太大牵连。

    秦仁美心里有些没底,但是他依然镇定,既然跟吐蕃有关,那就是朝中有人勾结番邦,寰姬公主大是大非上还是能分清主次的,而且他对他的人很有信心,他们都是死士,都是不怕死的。

    宫外的一个府邸里已经乱做一团了,十八王爷来回踱着步:”你们说说,那些吐蕃人会不会把我供出来?“

    厅堂上的人都有些担心,其中一人说道:”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做好两手准备。“

    十八王爷说道:”是,是,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去准备。“

    其他人纷纷的离开去准备了,他们需要准备万一东窗事发他们的后路,勾结外邦可是叛国罪。

    十一公主府内,十一公主正在院子里抚琴,貌似这事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她不害怕,因为她写给黎州的书信用的都不是真名,他们就算是知道此事跟她有关,也没有足够的证据。

    对于寰姬公主的请战,朝中自然的分为两派:一派主战,认为他们有足够的借口攻打吐蕃各部;一派主和,认为大唐需要休养生息,不宜随便开战。

    皇上按照寰姬的意思,把朱义的军队调回了京师,让杨家军和庆军分别去西部。

    这回连主战派都开始犹豫了,庆军的调离,朱家军的回归,朝廷必定动荡,主战派也开始反对这样的大动作。

    户部反对的声音最大,这样的大调动,他们要花多少钱粮啊。

    皇上顶着所有的压力,一意孤行的下了圣旨,然后对满朝文武避而不见,只留下一句话,一切等寰姬公主凯旋而归再说。

    御史的奏书落了几堆,皇上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上早朝了,他怕御史撞死在大殿上,只好装病,他让御医把他身上各种的小病全部放大。

    吐蕃上下见大唐皇帝调了八十万大军到吐蕃边境,全都吓了个半死,就连主战的人都纷纷劝吐蕃王归顺,吐藩王原本就害怕,直接同意归降,并请大唐陛下在吐蕃设立都护府。

    吐蕃的投降刚传进京师,朝廷上下所有的议论声都停了。御史也不寻死了,如果吐蕃归顺,那么大唐的版图将要再一次的扩大。

    皇上听说吐蕃使臣带着降表到了大唐境内,高兴的说道:”还是公主厉害,一早就说这仗打不起来,这大军还没到边关,那边就降了,明天朕可以开始上早朝了。”

    公公问道:“那咱们的大军也该回来了吧?”

    皇上愣住了,是呀,前几天的奏报,朱义已经带着大军在京师外驻扎了,那要是庆军和杨家军回来,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大军,要怎么办,京师城外哪里能驻扎那么多人。

    皇上翻找了寰姬的书信,从新看了两遍,上面没有提大军回来的事,只是说了这仗打不起来,让他不必担心。

    皇上写了一封信,让信鸽送去青州,他觉得还是问问清楚的好。

    第二天早朝,中书省直接拟定了吐蕃都护府的章程,有人问了西去大军的问题。

    皇上高深莫测的说道:”他们西行,自有西行的道理,尔等不必理会。“

    寰姬直接动用了太祖皇上留给她的兵符,除了京师那二十万朱家军,其他的八十万大军全部调到了玉门关。

    寰姬让李庚带兵送人证、物证回青州,并且让所有人保密整个事情调查的经过,对外只说是黎州知府的所作所为。

    她自己带着王玉阳、魏衍、程英去了玉门关。

    吐藩王听闻寰姬公主和青州兵离开黎州北上,心里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寰姬公主的名声太吓人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各种熟人

    吐蕃之前主张开战的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有的还试图说服吐藩王。

    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八十万大军集聚玉门关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王庭,主张开战的人全都吓的说不出话来。

    吐藩王更加肯定的告诉众大臣和王子们,只要寰姬公主还活着,吐蕃就是大唐的一部分,谁也不许再提打仗的事。

    此事的寰姬已经走在了去玉门关的官道上。

    寰姬和王玉阳走在前面,魏衍和程英走在后面,王玉阳冰冷的目光经常会落在程英身上。没有原因,只因为当初在青州山道上寰姬喊的那几声想他。

    程英觉得王玉阳很吓人,他自动的和公主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寰姬想着到了玉门关大家熟人总归是要见面的,就试着问道:”你知道我是嫁过人的吧?“

    王玉阳:”恩。“

    寰姬:”你不介意?“

    王玉阳。。。。。。。这是让他介意一个死人吗?

    寰姬:“我就知道,你介意。”

    王玉阳。。。。。。。。。这是让他不要介意吗?

    王玉阳:“你想让我对死人介意?”

    寰姬。。。。。。。。

    王玉阳:“他葬在泰陵,你以后是怎样打算的?”

    寰姬。。。。。。。。还不是在介意。

    此刻的寰姬脑洞大开,李驸马本来就是衣冠冢,如果她不葬在泰陵,那么也要葬衣冠冢,这样他父皇在天之灵会不会气的再死一次呢?如果她葬在泰陵,那么她是要自己和自己合葬呢?还是和王玉阳这个后补驸马合葬呢?很显然她不想和自己合葬。

    王玉阳:“我以后会葬在云梦山中。”

    寰姬:“我跟你一起去云梦山吧,我父皇有我母后陪着就好了,不需要我,我为了孝顺他还是少见他微妙,泰陵就放我的衣冠冢吧。“寰姬很狗腿的重色轻父皇了。

    王玉阳。。。。。。。。

    寰姬:”看来我以前的事,你不太介意,那等到了玉门关,你就四处看看风景就好哈。“

    王玉阳:”玉门关有你的熟人?”

    寰姬:“都是熟人。”

    王玉阳:”是和李庚一样的熟人,还是和他一样的熟人?“说完还往后看了程英一眼。

    程英正在和魏衍聊天,虽然多数是他在说。可是他突然感觉到了杀气,一旁的魏衍也感觉到了,他们同时向前看去,就看到了王玉阳冰冷的目光。

    程英马上泄气了,问道:”我倒地是哪里招惹到他了,他当时在青州就呆了两天,我都不认识他好不好。“

    魏衍迷茫的看着程英,表示他也不清楚。

    寰姬也看到王玉阳回头的那一眼了,只好支支吾吾的说道:“多数都是李庚那样的熟人,也有程英这样的熟人。”寰姬回头也看了程英一眼,死道友不死贫道,程英,本公主对不起你啊。

    王玉阳哦了一声,不再言语,他下定决心要看好自家的小妻子。

    寰姬跟王玉阳报备后,就开始过上了狩猎生活。古代就是好,空气好、绿化好、林子也多,他们一路穿山而去。

    程英和魏衍都不解,好好的官道不走,这两人又不是野人,却都喜欢穿山越岭。

    等他们到了玉林关的时候,只有庆军未到,其他的都到了。

    寰姬一人单独见了李平,李平手中有半块朱军虎符,核对过后说道:“臣听公主殿下号令。“

    他实在是难以想象,太祖皇上竟然把朱家军的虎符交到了她手上,随后又想到了前来的杨家军和庆军。太祖皇上对寰姬公主绝对不仅仅是宠爱,还有信任,他不知道是怎样的信任能把大唐的兵马全都交到她一人的手上。如果面前的人有野心,那么大唐危已。

    寰姬笑道:“宁远将军不必想太多,有些事绝对不会在我身上发生,不管将来谁做皇帝,那人都不会是我。“

    李平被寰姬的话吓住了,这话她敢说,自己还不敢听呢。赶忙跪地说道:”臣不敢有其他想法。“

    寰姬笑道:”宁远将军快快请起,您和我师父有交情,李驸马和令郎也有交情。按辈分我还得叫您一声伯父呢,不知道我可否单独见令郎一面?“

    李平:“当然可以,那孩子顽劣,要是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公主见谅。”说完李平喊了副将让去找李进过来。

    寰姬在大厅里踱着步,想着先搞定李进,在探探李进的口风,她在去把杨业搞定,想想都麻烦啊。

    李进大步走进大帐,声音爽朗:”父帅叫儿子前来何事?”然后看到帐中还有一女子,赶忙叩拜:”臣…李进参见公主,冒犯之处请公主见谅。“

    李平见公主没有生气,点头直接走出了大帐。他让人在门外盯着,要是有什么事赶紧通知他,寰姬公主可不是寻常公主,那可是皇权在手的公主。

    寰姬说道:”起来吧。“

    李进起身,低头看着地上,寰姬背对着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只好转过身去,看到他眼不眨的看着地上,问道:”地上的草可好看?“

    李进抬头看去,他们四年未见,寰姬样貌虽稍有变化,但刚刚她那话语的语气和从前一样。

    李进抬手指着她:”你。。。。。你。。。。。。“你了半天。

    寰姬拍了拍他胸口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别太斤斤计较了啊。“

    李进不乐意了,打掉寰姬的手喊道:“你今天要是不给我解释清楚,以后咱们桥归桥路归路,断交。”

    大帐外的人听到李进的吼声吓的就想去喊宁远将军,可是李平还未走远,自家儿子的声音他也听到,顿时一个踉跄,气的他下定决心,回头一定要好好管教自家儿子。

    等他走回大帐的时候,里面却没了声音。李平在帐外站了许久,见没事发生,才离开了。

    寰姬先是认错,再是装可怜,连以前救他一命的事都搬出来了。

    李进的火慢慢消了,寰姬就说了当年的事,说她也是迫不得已,皇上下了那样的圣旨,她不能欺君,只能一死了之。

    她还把事往司马云逸和薛董伟身上推了推,表示这事他们也是知道的,他们碍于太祖皇上的威严,自然是不敢说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相遇不知

    李进虽然明白不能冒犯太祖皇上的威严,但是他依然很生气。

    李进咬牙切齿的说道:“原来他们两个都是知道的,就把我蒙在鼓里,等云逸那小子来的,看我不收拾他。”

    寰姬赶忙说道:“可不是么,到时候我帮你。”

    李进:“你竟然肯帮我?”

    寰姬:“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我必须帮你。”

    李进真是无语了,叹气道:“你说你,哪里像公主了,真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寰姬不削道:“我压根就不想当太子好吧。”

    李进更无奈了,问道:“那他知道吗?”

    寰姬摇摇头。

    李进说道:“他至今都未娶的事,你知道吗?”

    寰姬又摇了摇头。

    李进:”他纳妾的事你知道吗?“

    寰姬:”王家的侄女,我是知道的。你也知道我这几年跟在太祖皇上身边,实在是身不由己,真的顾不上你们。他应该不会太迁怒于我吧?”

    李进:”青州可是大唐的世外桃源,有哪个人不想移居此处,世人还都认为青州有今日全是李青地界的功劳。这几年你过的应该很辛苦吧。“作为生死兄弟、至交好友,他心疼了。

    寰姬立刻做委屈装:”可不是么,你说这些年,我一个人,我容易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