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贫家悍女 >

第185部分

贫家悍女-第185部分

小说: 贫家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大人朝着小陆子点点头,示意这情他领了。如果真像他说的,太长公主不会追究那就太好了。

    他原本不想参与这联名的事的,实在是他官小人微不敢惹陈阁老不快,好在参与的人很多。

    早知寰姬太长公主会回京,他就闭门不出,晚些站队了。

    一众官员进到御书房内,寰姬正在认真的书写着什么。

    御书房安静如此,一众官员连大气都不敢喘。

    片刻后,小陆子才上前小声道:“太长公主,大人们候着呢。”

    寰姬这才抬头看了众人一眼,放下了手中的笔。

    一众大臣集体叩拜,道:“臣等叩见寰姬太长公主,公主千岁千千岁。”

    寰姬看着众人说道:“众卿家请起。”

    一众官员陆续的站了起来,寰姬抬手说道:“陈阁老有什么事竟管直说就好。”

    陈阁老从袖中拿出一道折子说道:“臣有本启奏。”

    小陆子上前接了奏书,双手举着递给了寰姬。

    寰姬打开一看,里面写着:二皇子仁厚贵重,又是先帝长子,理应继承大统。二皇子的生母明太妃位极妃位,是先帝看重的妃子。如今大唐无主,二皇子理应当人不让的继成皇位。

    寰姬放下奏书道:“二皇子的确仁厚,可是他同样软弱,至于明太妃是否被先皇看重,我就不多说了。”

    二皇子的软弱谁人不知,可是就拿这个说事,让二皇子丢了皇位可是不够力度的。

    寰姬说道:“小陆子,去把这些拿给众位大人看看。”寰姬说着指着脚边的一摞奏书。

    小陆子应道:“是,殿下。”然后从地上捧起一摞奏书走到中央。

    寰姬笑道:“有些事恐怕众卿家都是不知道的,大家看看吧。”

    陈阁老虽然以后,但是依然拿了最上面的一本,其他人陆续的都拿了一本翻看着。

    寰姬的声音回荡在书房内,“虽然大唐如今无主,但我也不能让这样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做皇帝,这些都是他这段时间的言行,各位可看仔细了。”

    寰姬说完继续提笔写着桌案上的东西。

    陈阁老看完一本,又拿起一本,等看完所有的他已经气的双手发抖了。

    二皇子这样,他女儿竟然没有和他提过一丝一毫。

    不说其他,单说他为明太妃求情的事,二皇子当时竟然就那样的走了。

    明太妃是他生母,他宁可不顾生母,也要关着曾太后。他这已经不是有没有主见问题了,这就是大不孝。他们母子头些年在宫里生存困难,如果他连明太妃都不管不顾,还谈什么仁厚贵重。

    陈阁老气的双手颤抖,跪地说道:“二皇子的确不适合做新皇,臣等迷了眼睛竟然没有发现二皇子是这样的人。”

    其他人也都跪下了,一众人都跪等着寰姬太长公主的发落。

    有人心想只要不灭门,降职发配都认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受惊过度(第二更)

    寰姬等了片刻说道:“你们今日看到的东西,就烂在肚子里吧,都跪安了吧。”

    陈阁老见寰姬公主这样就放过了他,有些难以置信。随后想着寰姬公主在朝堂上说的话,叩首道:“臣心悦诚服,臣等跪安。”

    陈阁老带着其他人离开了,有些人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是小陆子亲自送他们出来的,吴大人感激的向小陆子点了点头,才跟着离开。

    陈阁老坐在轿子里自语道:“可惜她不是男子,否则我定然助她称帝。”只是他忘记了,寰姬公主最敬而远之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位。

    一直关注着陈阁老的曾国丈等人呆不住了,看情况二皇子的人没有讨到好。

    二皇子妃让贴身的妈妈去娘家打听,结果带回来的话竟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相夫教子才是她该做的。”

    二皇子妃听后,摔了她最喜爱的一只珠钗。

    八皇子的人随后就进宫了,进宫的人不多,有十来个。

    依然是小陆子引他们进去的。

    曾国丈等人进到御书房后,寰姬依然在写着东西。

    曾国丈站了片刻,见寰姬太长公主低头不语,跪下喊道:“臣,叩见太长公主,公主千岁千千岁。”

    寰姬的手一抖,差点写错字,寰姬看了一眼笔下的纸,这才放下手中的笔。她这几日很忙,在赶新改革的文书。

    寰姬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没有让他们起身,冷冷的说道:“跪着回话吧。”真是有什么爹就有什么女儿,有什么女儿就有什么儿子。一个人的素质真是能影响上下几代人。

    曾国丈气的够呛,也只能跪着回话,谁让人家是公主呢,虽然他也不削这个血统不正宗的公主。

    曾国舅从怀中拿出一份奏书说道:“臣,有旨请奏,八皇子虽然年小,但是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又是先皇唯一的嫡子,理应让八皇子继承大统。”

    小陆子上前结果奏书递给了寰姬,寰姬直接扔在桌子上,看都没看。

    寰姬道:“是么,我怎么听的不是这些呢?”

    地上跪着的曾国丈心惊,寰姬太长公主到底听到了什么,那些该死的下人,回头都应该处死。

    寰姬指了另外一摞奏书,从上面拿了一本,丢在跪着的大臣面前,道:“看看这都是写什么。”

    曾国丈拿着奏书看道:“这些都是诬告。”

    寰姬说道:“小陆子,把这些拿给他们看看。”

    小陆子这才捧着地上的奏书放在了曾国丈面前的地方,然后又捧了一摞过去,很明显八皇子的比二皇子的多多了。

    地上的官员跪着挪动了几步,拿过奏书,一本又一本的传换着,很明显的他们的状态越来越不对劲,每个人额头都有了汗珠,个别人还有些颤抖。

    寰姬冷道:“八皇子小小年纪就暴虐成性,要是做了皇帝岂不是夏桀商纣。”

    一众官员都伏在地上,暗暗后悔不该趟这趟浑水。

    寰姬见曾家没有话说,才缓和的说道:“毕竟他是先皇的嫡子,我已经发他在佛堂抄写经书以静心智。今日之事你们切不可对旁人说道,都退下去吧。”

    曾国舅扶着曾国丈起来,这才退了下去。

    等他们出了御书房,曾国丈的腿一下子就软了,跌在了地上,任凭曾国丈怎么拉拽都起不来,最后还是另外一个年轻官员和曾国舅一起架着曾国丈出的宫。

    曾国丈回去就病了,气的曾太夫人说道:“我就说她不是个好的,帮不上娘家不说,连儿子都不会教。看看当年的杨太妃,那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曾太夫人喋喋不休的话传到了曾国丈的耳朵里,曾国丈气的直接晕了过去,是他把女儿宠坏了。

    当天夜里,满朝文武就都知道二皇子和八皇子的人都不在闹腾了,至于御书房寰姬太长公主是怎样劝说的,没有人知道。

    三皇子和四皇子等人也动了心思,姑祖母并没有怪罪任何人。他们进入御书房就像是跟新皇的事无关一样。

    三皇子亲自去了御书房,他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在姑祖母的考量之内。

    寰姬见到三皇子亲自过来,有些惊讶,但是也只是有一些而已。

    三皇子有些不好开口,先是随意的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寰姬就这样看着他说,片刻的时间三皇子就说不出话来了,他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寰姬叹了口气道:“你们父皇太忙了,对于你们疏于管教了。小陆子,把三皇子的那份拿给他看看。”

    三皇子很是诧异,不明白太长公主是什么意思,等小陆子拿了一捧奏书过来时,才翻看了起来,他越看脸越青,最后竟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三皇子道:“孙儿知错了,孙儿知错了,请姑祖母息怒。”

    寰姬看着他半晌才说道:“今日的事就当做没有发生吧,跪安吧。”

    三皇子垂头叹气的走了,回去也是小病了一场。

    寰姬听闻他病了,特意问过太医到底是什么病,她可不想自己在宫的日子,在死个个把皇子,虽然她不怕流言蜚语,但是她不想麻烦。

    结果太医说的,让她更是无语,三皇子是受惊过度,喝几幅安神药就没事了。

    寰姬又让人去问四皇子,五皇子和七皇子,有没有想要了解的事。

    他们二人纷纷表示,对于新皇没有意见,看着受惊吓的三皇子和回去就病的不省人事的曾国丈,他们一点都不想知道发生在御书房的事。

    第三日竟然没有任何一人前来,所有人都消停了。早朝也无人提起新皇的事。

    后宫的贤太妃听闻这两天的事后,惊道:“你说,皇姑母到底是如何做到的,竟然连曾家都默认了,而且听闻曾国舅要罢官回家侍疾。”

    一旁的嬷嬷笑道:“奴婢就知道,寰姬太长公主不是一般人,她可是先太祖亲自教养的,听闻当年的杨太妃可是拿她当眼珠子看的,杨太妃所有的东西一样都没给杨家,都留在了寰姬公主府。”(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法制改革(第三章)

    贤太妃点头道:“要是我能生个这样的女儿,我也宠她如珠如宝。”

    嬷嬷脸色发白,赶忙说道:“娘娘难道不知,太长公主并非先太祖和杨太后所生。”

    贤太妃赶忙道:“你说什么,这怎么可能?”

    嬷嬷看了看四周的门窗,小声道:“太长公主是抱养的,您年纪小不知道也算正常。这事在二十几年前不是什么秘密,也就是这二十几年才无人提及的。想当年啊……”

    贤太妃听着这太长公主的事迹,又是崇拜,又是心疼的。

    嬷嬷说道:“太长公主肩上的胆子虽然重,好在疼她爱她的人多。”

    贤太妃最后问道:“可不是,这么个好人,谁会不喜她。那她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呢?”

    嬷嬷摇头道:“这恐怕只有先祖知道了。”

    事情传到如今,已经全都变了样了。

    所有人都认为就连寰姬本人都应该是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世,最离谱的猜测便是:“太长公主是先太祖和太平公主的孙女生的私生女,太平公主是先太祖的姑母,又是亲手被先太祖杀死的,所以寰姬公主的身世只能成谜。”

    三天后的早朝上,朝堂对于新皇的事一下子变得平静了,好像所有人都同意册立十二皇子为新皇。

    经过这三天的等待,几名成人的皇子全都主动的放弃了皇位,而拥立皇子的人也都不在拥护皇子们了。

    除去成年的,剩下的年纪都小,也不过是矮子中选高子罢了。

    事情又一次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结束了。

    贤太妃顺理成章的变成了贤皇后,登基大典也如期的举行了,年仅三岁的李智登上了皇位。

    周边的效果感叹错事了机会,而被关起来的曾太后和明太妃也都知道了新皇的人选。

    曾太后如今都弄不明白,为什么新皇会是十二皇子。

    三岁的李智不明白自己这是要干什么,只以为自己是在玩耍,没过多久就不愿意了。

    贤太后没有办法,只能亲自抱着小皇上坐在龙椅上哄着。

    原本贤太后是想让寰姬抱着小皇上的,文武官员也是如此认为的,谁料竟然被寰姬拒绝了。

    寰姬说道:“我嫌那位置烫人。”

    这话说的满朝文武都在心中腹诽,还有很多人都不削的觉得,寰姬册立小皇帝就是为了更近那个位置。

    青州侯…李出清亲自上表奏书,表示会忠于新皇,并且送上贵重的贺礼。

    没过多久,王出然也送来了奏书,表示唐军上下支持新皇登基,等新皇成年前去唐军驻地检阅。

    周边的邻国都纷纷送上臣书,表示愿意继续依附大唐。

    有朝臣说,“他们母子还真会装模作样。”

    ***

    如今新皇登基了,贤太后掌管后宫,胡德海奉命前去贤太后宫中交还了凤印。

    贤太后拿着凤印,向着门外跪下磕了头。

    胡德海上前拦道:“太后娘娘不可如此。”

    贤太后说道:“皇姑母是长辈,哀家给她叩个头也是应该的。更何况哀家能有今日,全靠皇姑母扶持,哀家不是忘恩负义的人。皇姑母有什么吩咐但说无妨。”

    胡德海赶忙说道:“太后娘娘多想了,太长公主什么都没有交代奴才,只是让奴才归还凤印而已。”

    等胡德海一走,嬷嬷就拉着贤太后说道:“娘娘这样做是想…。。”

    贤太后摇头,道:“你不必说了,太长公主扶智儿登上皇位的恩情,哀家不能忘记。就算是她要****,哀家也同意,毕竟如今智儿才三岁。”

    寰姬有问过贤太后是否要一同上朝,被贤太后果断的拒绝了。

    贤太后说她只是个宫中妇人,不懂朝政,管管后宫已经是极限了,好在现在后宫没什么人。

    寰姬在新皇即位后的第十天颁布了一套新的政令。

    大唐的三省六部、监察机关、事务机关全部被废。

    三省分别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

    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监察机关为御史台;

    事务机关则有九寺、五监、诸卫、诸军;

    而诸卫、诸军在唐军成立后的十年里就陆续的被废了,如今也不过是闲职。

    寰姬把朝廷重新分为皇上、内阁、上院和下院。

    皇帝作为国家的元首、最高司法的长官、唐军的总司令和议会的最高领袖。

    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州的府尹、外交官等。

    皇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的职位,他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律法,宣战等权力

    皇上代表着大唐的形象、素质,掌握着军队,但实权在内阁。

    内阁是由皇帝任命在议会选举中获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出任首相并组阁,向议会负责。

    议会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机构,由皇上、上院和下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包括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