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贫家悍女 >

第59部分

贫家悍女-第59部分

小说: 贫家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业用手沾了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形图,然后说了相应的对策。

    李青听的迷迷糊糊的,但是直觉告诉他,杨业是对的,他应该相信杨业。

    第二天李青同杨业一起去了议事大帐,众将军被李青吓到了,真的是在这里商讨了一夜,可惜一夜未果。

    李青一进大帐,就说道:“各位将军,昨天是我太过冲动,今天在此向大家赔礼道歉。”

    众将军忙道:“不敢当。”

    李青说道:“我以庆军监军身份,封杨业杨将军为先锋,带领两万人前去堵截突厥大军,不论战败与否后果我一人承担。”

    众将军议论纷纷。

    夏老将军还是很喜欢这个小监军的,平日里低调,喜欢打抱不平。

    夏将军说道:“李监军你大可不必这样做,你是监军,没必要承担这个责任,如果真的大军压境,以你的身份直接回玉林城内,都无需承担任何后果。李监军以胆小著称,这可不像你啊。“

    李青大义凌然的说道:”我是大唐的子民,是皇上的臣子,如今突厥大军南下遇侵我国土,我怎能贪生怕死,更何况我相信众位将军,相信杨将军,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能赶走敌寇。“

    李青豪言壮志的说了一堆爱国的人和事,又说了一堆国家被迫百姓惨绝人寰的事,李青整整说了两个时辰,一众将军又是愧疚又是感动的。

    最后还是杨业提醒李青差不多了,他们时间紧迫,李青这才算是停下。

    李青说完,大帐内寂静一片,随后夏老将军率先单膝跪下,说道:”我竟不如你一个少年郎,夏某愿听监军号令。”

    其他人也都单膝跪地齐声说道:“愿听监军号令。”

    李青心想,大家还是爱国的,只要爱国就好办。

    李青说道:“众位将军快快请起,从今日起,庆军的事就由我和众位将军商讨决定,最终由我发号施令。过程中有什么得罪之处,等大战过后,李青必一一请罪。”李青说完,给众人行了大礼。

    司马云飞看着李青,心里的敬重更深了几分,李监军竟然能滔滔不绝的说一上午,刚刚他听的都愧疚的要死,他感觉自己愧对父亲,愧对皇恩,愧对大唐百姓。而且刚刚不是杨业阻拦了下来,估计李青能说上一天。

    李青在司马云飞眼里已经有如天人了,一个年级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却能让师傅看重,还随身带着太祖皇上的密诏。半年内整顿了玉林关,来军队两个月,就收复了全军上下将士们的心,再加上刚刚那一番话。(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连战连捷

    别说是司马云飞了,就是庆军全军上下和玉林关的全城百姓对李青的敬仰都是滔滔不绝。

    杨业也没有想过李青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他之前只是想让李青震慑众人,没想过李青的一番话下来,效果更好了。

    杨业觉得他应该重新认识一下李青此人了,对李青的兴趣更多了几分。

    杨业带着驻军两万前去堵截。

    十一月五日杨业率军击败突厥数千游骑,在无人死亡的情况下,首战告捷。

    李青带领着全军军官出营迎相迎。

    十二日,突厥十万大军四面围来,李青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议退敌策略。

    各位将军唇枪舌战的,分析了突厥兵。

    最终结果庆军虽然人多,但是武力值不够,不能硬拼。

    庆军被分为三队,分别由司马云飞和杨业各带七万人向两侧撤走,预图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

    剩下的四万人由夏宇领兵跟着李青回了玉林关,打算用玉林城正面抵抗突厥大军。

    玉林关得知李青回城,夹道欢迎李青和众位将士入城。

    李青站在百姓中间说道:“玉林城的百姓们,突厥兵来了,我们玉林城首当其冲,我李青会和大家一起迎敌,生死与共,誓死保护玉林关,保护玉林城百姓,和他们决一死战。”

    全城百姓大喊:“生死与共,保护玉林关,决一死战。。。。。。。。。。”

    玉林关上下一心,无一人退缩。

    夏宇带着四万庆军跟在李青的身后,感受着全城百姓对李青的信任与爱戴。

    他们从未有过,从来没有受过如此爱戴。

    李青亲自回玉林关坐镇,下发了两道命令。

    一,让陈胜带人挖了几条通往城外的地道。

    二,给庆军制定了一些守则。

    庆军不可骚扰百姓,买卖全都依照正常交易。如果遇到百姓有困难,庆军要责无旁贷的帮忙,要爱护百姓。

    玉林关的百姓是相信李青的,见李青掌管的庆军没有欺压百姓,反而对他们帮助很多,都很感激。

    庆军也感受到了百姓的敬仰,对百姓更加爱护了。

    李青继而又散播了一些消息引诱突厥兵攻城。

    突厥十万大军到了玉林关外扑个空,没有见到大唐任何的军士,突厥先锋大将以为唐军怕了,就沾沾自喜起来。

    李青在亲自坐镇玉林关的情况下,按照杨业的意思,让大将夏宇乘夜带领五千壮士从玉林关地道出去,冒雨突入敌营,杀得突厥军大乱,使敌被迫后退……

    大王子安札见状,亲率精兵二十余万日夜兼程,七天便达玉林关城下,打算攻城,李青鉴于形势决定和玉林关百姓背水一战,全城百姓和将士士气空前高涨……

    李青让玉林关守卫外松内紧来迷惑安札,并且散布谣言自己是皇上的亲信,年不过十五,因受宠而封为的监军,其本身并无真材实料,进一步麻痹安札。

    安札见玉林关守卫防守松懈,坐镇的又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便轻敌狂妄。加上李青散布的谣言,安札果然决定轻装急进。。。。。。。。。。。

    二十日,突厥大军在人困马乏之下便发起总攻,发起的攻击均被玉林关军民顽强击退,安札只好立营休息。

    李青见突厥大军安营扎寨,便派兵主动出击突击突厥大营,为了拖垮敌军,李青让夏宇和陈胜不论寒风暴学不断派人轮番袭扰敌军……

    二十五日,安札因久攻不下,只好引兵退走。

    安札大军还未退出两百里,两侧就出现了大唐军队,撤走的司马云飞和杨业已经到了指定的地方,两边同时夹击,大破突厥兵,歼灭突厥兵二十余万。

    李青得知司马云飞和杨业打上了,便打开城门,夏宇和陈胜各自领兵出城歼敌,形成了前后夹击的包围圈,突厥残余兵力连连战败,庆军连战连捷。。。。。

    李青派了两队府兵保护医疗队出城救治伤员。

    医疗队全队不分男女老少,全部穿着白袍子,带着白色口罩,在城外游走。

    站在城墙上面即可看到如此壮观的一幕,白色的两队人,排着队有秩序的给伤病包扎,严重的会让身边的府兵抬回城内治疗,每位伤病胳膊上都分别绑着布条。

    布条分别是青色,蓝色和红色,代表着轻伤,中伤和重伤。

    医疗队开始是不分昼夜的忙碌着,李青得知后,骂了他们一顿,把他们分成了三班倒,并且安排他们吃最好的食物,务必保证身体。

    虽然医疗队众人被骂,但是心中是非常开心的,他们按照李青的吩咐去休息,反而效率更高了。

    一个个都说李大人乃神人也。

    玉林关一战以唐大胜结束……

    李青和全城百姓热情款待了回归的庆军,李青还在大营中准备了篝火晚会,庆祝此次胜利。

    李青的捷报连连入京,皇上龙心大悦,满朝文武激动沸腾。

    他们都没有想到战事能结束的这么的快,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可是奏折陆续的还有玉林关其他官员上奏的,随之问题也来了,皇上何时册封的李监军呢。

    朝中有一些看不上李青的,还有一些因李青受过牵连的人,纷纷上奏,说李青虽然功在社稷,可是假传圣旨是大罪,他们要求让李青回京师接受调查或是把密诏先发回京师。

    李青早就知道有些人肯定是要拿他监军身份说事的,就把密诏夹在捷报中传去了京师。

    等李青见到来人要密诏的时候,密诏已经入京师了。

    皇上派来的太监无奈,只能返回京师。

    杨业和司马云飞在这场大战中,和李青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

    他们对于李青密诏的事,已经不是看热闹的心态了,他们非常的担心。并且时刻注意着朝廷的动向,只希望李青背后的势力够大,能够摆平此事。

    李青对于这些毫不知情,依然在整顿建设城防。这次大战,虽然伤亡不重,但是他的玉林城防被破坏的很严重。

    他需要加紧时间重新布置建设城防,还要重新打造守城武器。

    李青的密诏不声不响的随着捷报送回了京师。

    因为是随着捷报一起送来的,所以第一个看到的人是皇上。

    皇上在朝堂上再三表明李青是有密诏的。

    御史弹劾李青假传圣旨的罪好不容压下了,史官又来了。

    史官要登记备案,记录密诏的内容,和存档密诏。

    皇上迟迟的不拿密诏出来,有心人便又找了御史弹劾李青,要求皇上公开密诏内容。

    御史的奏书和史官的奏书堆满了小皇上的书桌。

    小皇上只要是看到李青的密诏,就头大如斗,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传了宰相前来商议。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五章 援兵支援

    薛玉也是奇怪,按道理来说李青不像是假传圣旨,可是皇上又迟迟不肯拿密诏出来,就说明密诏是有问题的。

    薛玉到了御书房后,皇上让太监把密诏拿给薛玉看。

    薛玉看着密诏,心里也开始发愁了。

    这是太祖皇上在位是留下的密诏,看着内容,不难猜出这之前是一张空白诏书。

    而且太祖皇上当年也的确留了空白密诏。

    可是,你说李青也是,写也就写了,至少写的内容真一些,格式真一些,再说了这叫什么字,大唐是没有人了,还是读书人都死绝了,皇上怎么会用这样的字下发密诏。

    薛玉真的很怀疑,庆军那些将军们这些年是怎样带兵打仗的,这样的一份密诏竟然还都相信了,他们怎么就没被人骗去卖了呢。

    李青所有的捷报上,写的都是将领将士们的功劳,李青连提都没有提自己。可是其他参军的奏折把整个大战的过程说的清清楚楚,把李监军的所为也说了个清楚。

    其实这些不用说,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玉林关之前是什么样的,他们都知道。

    李青去了玉林关一年,做的所有事情,明眼人都知道。

    玉林关没有李青,绝无可能大败突厥,战事也不会如此短时间的顺利结束。

    李青的功劳虽然无人可抵,可是这封密诏要怎么办呢?薛玉也开始发愁了。

    二人商量到了最后,薛玉决定拿着这份密诏去寰姬公主府找太祖皇上解决,如今他只希望太祖皇上那里还有空白的诏书,希望太祖皇上不要因此事,治李青的罪。

    太祖皇上和太妃每天最关心的就是玉林关的奏报,他们都是担心李青的。

    随着捷报一封封的到来,从开始的担心,一直到后面的喜悦,太祖皇上和太妃二人每天都是高兴的。

    太祖皇上说道:“不是我夸口,我们青儿是百年不遇的奇才,看看这才去了玉林关多久,就立下如此大功,朕定要重赏,可惜他不是男子,要不然以后准能封侯拜相。”

    太妃也捂着嘴笑道:“看夫君说的,青儿才不稀罕那些虚名呢,更何况她已经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了。”

    太祖皇上更是高兴了,他喜欢人才,更喜欢没有野心的人才。

    他对朝廷上的弹劾,从来就没有放在心上,他知道问题出在青儿自封的监军身上,但是他是给过青儿密诏的,只要青儿拿出密诏此事不公而破。而且就算是青儿没有密诏,他这边再给补上一份也就可以了。

    。。。。。。。。。。。。。。。。。。。。。。。

    薛玉便装敲响了寰姬公主府的大门,太祖皇上在大厅里见了薛玉。

    看着薛玉一脸愁容就问道:“边关大捷,这次大战时间短,消耗少,爱卿还有何时愁苦?”

    薛玉看着昔日主子高兴的样子,想着主子心情好,应该不会怪罪李青吧。

    薛玉跪下说道:“请主子过目看看李监军的密诏。”

    太祖皇上说道:“爱卿请起。”然后拿过密诏。

    太祖皇上看着密诏,嘴角先是抽了抽,然后眼角跳了跳,脸上的笑容一去不复返,可以说是难看至极。

    薛玉起身后自然看到了主子的表情,轻轻的往后退了几步,他知道这是主子发怒的征兆。

    太祖皇上能不气么,他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是什么??

    他是书法大家,在书法上的造诣就不用说了。他的公主怎么能写出这样难看的字,不对,这字连好看难看都不能算,在他眼里这就不是字。

    他的青儿天赋异禀,学识渊博,除了不会骑马以外,就没有见他不精通的。他从来就没有想过青儿不会写字。

    其实李青不会的多了去了,只是你们都是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好罢了。

    他看了一眼薛玉,想到了朝堂上的弹劾,顿时明白薛玉的来意。

    太祖皇上让人取了一份空白的诏书,亲自写了一份密诏。

    密诏内容很简单,只是说,李青此次边关之行危险重重,特封李青为庆军三品监军,可先斩后奏。如有需要可出示此密诏行事,所有功过等回京师后由皇上定夺。

    薛玉收好了新密诏,陪太祖皇上喝了茶,说了李监军没有为自己请功的事,还夸赞了李监军的能力和人品。

    薛玉爱惜人才,不忍李青因为这份密诏而失了大好的机会。

    太祖皇上听的开心的很,密诏的事他根本就没打算治罪李青,那是他女儿。他只是想着等李青入京后,一定要亲手教他写字,还要教他琴棋书画。

    皇上在朝堂上公开了密诏,这些日子的弹劾和种种的流言蜚语,都被这份密诏不攻自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