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贫家悍女 >

第85部分

贫家悍女-第85部分

小说: 贫家悍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寰姬下了最新的政令:

    任命王文生担任财政司司长,掌管青州所有财政大权。

    任命郑林、吴石、李庚、李五福四人为保卫科民兵团一到四的团长,分别带个自的民兵团到各州去巡逻查看。

    郑林民兵团三团团长去毫州、李庚民兵团一团团长去宋州、李五福民兵团四团团长去徐州、吴石民兵团二团团长留守青州。

    一众人等收到命令后纷纷整装待发。

    王文生带着赵兴、李财开始计算抗蝗灾建设预算。

    郑林、李庚、李五福三人带着各自的民兵团和粮草去了各自留守的府衙。

    一个月后,青州规划的图纸问世了,这张图纸的建设里,包含了青州未来抗旱、防洪、防蝗虫和各处市集的全数建设。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见成效

    上面还有寰姬要求的旅游景区、娱乐设施公园等空余位置。只不过如今还不能一一建设实施。

    寰姬把抗蝗灾的那部分复制出来,让蒋匠人的徒弟们带着飞禽和饲养奴们去其他的三个州。

    寰姬还写了信嘱咐郑林、李庚、李五福三人一定要配合工匠们把各州建设好了。

    青州所有地区的种植建设必须按照青州府衙的规划图建造,比如说你只会种植大豆,但是你家的土地正好是在种植苜蓿的地方,你可以去所在州府衙的政务司去换同等大小和同等品质的土地。

    如果你家中没有土地,各处政务司会指定免费的地给青州百姓耕种,不收佃租。

    青州所有的种子全都由青州府衙免费提供,所有的青州百姓必须到各州的政务司领取。

    七月份的二季秋播开始了,青州种的东西对于青州百姓来说全都是奇奇怪怪的东西。但是青州的百姓依然按照政令开始种植,只因为他们相信公主,相信李青地界的人。

    寰姬、李四喜、刘宁、乔定、邓和、程英和护卫队分别离开青州城,他们开始四处查看勘测。

    刘宁需要查看各处河道的情况加以修改图纸,他要把青州的所有河道都连在一起,并且设置拦截灌溉的坝口;

    乔定则是查看日后准备开发的地区,查看各处的地形是否符合要求,并且做出细致的规划;

    邓和要做的是青州连接其他州府的要道的建造,哪里需要建关卡,哪里需要建城门,就连河道上哪里需要停放官船,哪里方便检查过往船只,都做了初步的规划,并且设置了关卡和封锁了青州的出入。

    李四喜带着几个播种能手研究哪里的土地适合种什么,怎样种植能让青州整体看起来更漂亮,让四个不同的城可以相互呼应又各有所长。

    寰姬设计建造青州就有说过,青州不仅仅要建成要塞,还要建成一座花园城市供大唐富户游玩、居住。

    青州对青州百姓会实施很多免费政策,所以养活他们的钱就要靠其他方式赚取。所以青州百姓的户口必须严查,出入的非青州百姓必须交税,包括从青州或是青州河道路过的客商都要收取一定的过路费。

    程英要做的是调派侍卫保护这些人,程英对于公主给他安排的这个活很是感激,这表明公主自愿的透漏相关青州的一切情况。

    寰姬把最为轻松的工作留给了自己,她去各处建造地视察,和青州百姓对话,和青州官员见面,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第一批政务要员。

    并且她要组织各州的政务司去各地普查人口,所有在青州土地上的人口,都要重新登记,包括他们现有的财产都要重新对照登记。

    寰姬公主还退出了一样东西,叫做身份牌,第一批身份牌是各州政务司官员去各地集体办理,集体发放的。

    以后每个青州百姓年满十二岁都可以统一到县令那里去登记按手印,身份牌的背面盖有青州府衙的标志和各州府衙的表示,正面有本人的名字、性别、手印。做好后统一由县令下发下去。

    以后在青州四州行走不需要携带户籍或者是办理路引,只要有身份牌就可以了。

    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时节,青州的蝗虫竟然没有大片大片的出现,小量的出现也很快被捕抓一空。

    青州迎来了三年以来的头一次大丰收。此事一奏报的朝堂上,满朝文武皆惊。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其实也有他们的功劳,那将近十万的飞禽才是最大的功臣,因为他们吃光了土地深处的蝗虫虫卵和刚孵化出来的肉虫。

    朝廷则认为起到最大作用的是寰姬公主请的李青地界的人,毕竟李青地界是唯一一处不受灾的地区。

    如今李青地界在寰姬公主的管辖范围内,李青地界还是公主的婆家,李青地界的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可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李青地界的人这么有本事,治理的效果这么好。

    朝臣之前就有提过请李青地界的人出来帮忙治理蝗虫,可是李青地界的话事人李三旺说了,他也不懂灭蝗虫,毕竟他的年纪在这,他也是头一次遇见蝗灾。而且关于李青地界,他也不清楚为何蝗虫不来,他们都是按照当初李青的吩咐做的。

    对于寰姬公主请了李青地界的人出山的事他们也是知道的,朝中对此也是很所关注的。

    结果李青地界出来的全都是年轻人,他们只能认为李青地界是为了敷衍寰姬公主才派的小辈人去青州,一群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别说一千多人,就算是一万人又能懂什么,可是结果太出人意料之外了。

    朝中有些大臣上奏,希望陛下下旨,让李青地界派人去各个州灭蝗虫。

    朝中另外的一些人则是反对,李青地界如今隶属青州,是寰姬公主的管辖范围,如今青州也是灾区,朝廷直接下旨要人不好,最好的是让寰姬公主派李青地界的人去各州府帮忙,可是日后李青地界的功劳否要算在寰姬公主身上呢。

    秦仁美认为寰姬公主背后的势力已经够多了,虽然她是女子又不是真的皇家公主,但是新的势力兴起不利于他,所以秦仁美反对的声音最大。

    在朝廷的争执不休中,青州已经开始秋收了。

    寰姬公主丝毫没有理会朝廷,如今李青地界在她的管辖范围内,他们想要人就要人,那她就不是她了。

    而且如今李青地界内除了老的、就是小的和女人,再就是边关打仗退兵还农的那些壮年。可是他们没有经历过李青地界的建设,没有经历过旱灾,更没有经历过蝗灾,他们能干什么?去其他州种地不成。

    青州各处开始繁忙起来,寰姬也懒得去想别处,人要有自知自明,管好自己就好了。

    寰姬公主下令关闭了所有连接青州的通道,青州通往外界的各处关卡每天只开放几个时辰,出青州随意,进入青州的除了有身份牌的百姓,必须交人头税。

    特殊时间特殊对待。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规矩

    青州兑换粮食很有意思,青州的四州财政司派人去各个县里、村里统计兑换粮食。

    种大豆和苜蓿的,按照他们种出的数量兑换相应的粮食;

    种植果树的,按照树苗的成活率兑换粮食;

    饲养飞禽的按照繁殖的数量兑换粮食。

    这样一来青州百姓虽然辛苦了几个月,但是兑换的粮食总算是够他们过冬的了。

    那些家中无子女的老人或是家中无父母的孤儿都被各州政务司的人接到了城中。

    能干活的老人和孩子,就分派到了各处的庄子上,不能干活的老人就负责照顾年纪幼小的孤儿。

    在青州只要你做事,就有饭吃,那些卧病在床的人被送到了医管局,由医管局照看。

    青州百姓看着青州府衙颁发的一道道政令,非常的感动,纷纷说寰姬公主是活菩萨,家家户户供起了寰姬公主的长生牌位,他们希望公主长寿,至少要是他们自己有一天不在了,他们家的老人和小孩都会得到公主的照顾。

    寰姬还下了命令,但凡无家可归的人都可以去个州府衙,府衙会给他们安排工作和住处。

    朝廷见青州已经收秋完毕,决定派监察御史去一趟青州,让御史带着过年的节礼去看一眼太祖皇上和寰姬公主,再说说看能否让李青地界的人去各州灭蝗虫。就算是公主不同意,御史也可以让人学习一下青州的救灾方式,在让其他州府效仿。

    这个艰巨的任务最终落在了孔余的身上,毕竟他跟在太祖皇上身边多年,又认识李青地界的人。

    太祖皇上怕寰姬公主身份被拆穿,当年和李青接触过的人全都留给了皇上,更何况他这次是去青州养老,顺便帮寰姬治理青州的,所以带的人都是略有治理想法的人。

    也正是这些人解决了青州各处官员的空缺问题,寰姬分别找他们谈了话,并且分配他们到他们擅长的领域。

    青州官员每人管理的事务不多,但求尽心尽力。

    青州官员的俸禄是朝廷同等职位官员俸禄的十倍,可是青州官员不允许贪污受贿,礼物馈赠超过十文就算是受贿。

    百姓可以去廉政公署揭发检举贪污受贿官员,一经发现,行贿和受贿之人全数抄家发配,抄家是必须的,至于发配到哪里看情节轻重。

    青州各处官员实行三年轮班制,恪尽职守的到其他的州继续任职,玩忽职守的直接辞掉。

    其实皇上一直都有写信问程英,寰姬公主和李青地界的人是如何治理的。

    程英只是侍卫不懂这些,便把他跟在寰姬公主身边看见的一应大小事无巨细的写成了折子递交上去,还让他派去保护李青地界那些人所看到也事无巨细的写成了折子发去了京师。

    皇上和宰相研究了很久,他们依然不明白寰姬公主做的与治理蝗灾有何关系。

    皇上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寰姬公主和李青地界的人做的全是建设青州的事,并没有真的去治理蝗灾。

    总结如下:城外…他们兴修水利建造河道堤坝、大面的垦荒种植减小裸露的地面、植树造林、提高耕作、研究栽培技术、改变作物的布局;并且在山坡放养鸡鸭、在低洼处修建池塘养鹅养青蛙;在果树林里放养飞禽,给飞禽搭建巢穴。

    城内…他们修建市集、修建大型的娱乐场所、修建排水系统,城内的所有地方全都种植着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花草树木。

    皇上看着他们研究的结果说道:“朕怎么觉得寰姬公主是在建造一个大型的庄子,而且还是按照太祖皇上的喜好建造的,太祖皇上就喜欢山水,这样一来太祖皇上就会一直留在青州了。”

    薛玉也很是无语,他也想不清这里面的问题。

    青州的抗灾还在继续,青州的建设已经开始了。

    冬天是挖河道、建造堤坝最好的时候,青州的全体百姓都要参与,青州府衙下达了各处建设的图纸,又由各州府衙整理下发到各个县和村。

    全青州都在繁忙的建设中,青州的商人们带着青州出产的大豆、苜蓿和鸡鸭鹅去了其他州府。这些卖出去的钱,全部五五分账。

    金万贯为首的集团成员非常的高兴,不要成本五五分账,这么好的事也就青州有吧。

    他们带着货物纷纷离开了青州。

    ***

    孔余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到了青州,结果青州戒严,他们被阻拦在了青州外。

    路卡的守卫是民兵团三团吴石的人和程英手下的一小队人,他们合作了几个月,相处的很好。

    他们对于孔余这行人很是头疼,他们头一次遇见朝廷派来的官员,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收费。

    如今出入青州的必须要有身份牌或者青州户籍,没有身份牌的要交人头税,一人一百钱,也就是十人一两银子,可是人家是朝廷派来的官员。

    吴石让人去禀告公主,寰姬得知后说道:“去汴州府衙,让汴州交通通讯司的人过去给他们登记,给来的每个人都发一张临时同行证,让他们出门携带,离开青州的时候归还,要是他们弄丢了或者弄坏了,让他们花钱补办,在给他们一本青州律法,让他们不要骚扰祸害百姓,要不然照样发配玉林关。”

    青州也有外来人,虽然人头税不少,但是他们依然能负担得起。有些商人会过来收购大豆和苜蓿,也有来青州卖粮做生意的,他们都很喜欢青州。

    自从寰姬公主收留孤寡老人和收养孤儿后,青州百姓以自己是青州人为荣,他们出门身上都会带身份牌,就算是有人不小心弄掉了,捡到的青州百姓也会主动归还。

    开始只是有一些人这样做,后来他们交易买卖的时候,只要看到身份牌就知道对方是青州人,商家卖的价格就会是最低的,要是没有表明身份的,价格就是平价。

    而且要是遇到律法司的人查身份,没有身份牌的人要回家去取,百姓怕麻烦,又想方便,没多久,全青州的百姓出门都会带身份牌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青州灭蝗

    孔余一行人的车队终于到了青州城,一路上往来的百姓虽然面容憔悴,但是看得出来这几个月他们过的不错。

    孔余先是见过了太祖皇上,送上了皇上的年礼,并且说了来意。

    太祖皇上听后回道:“这件事我会和寰姬说,但是愿意与否在于她。“

    太祖皇上看到孔余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你别抱有太大希望,李青地界的人也不过是按照李驸马当年留下的东西去做的,他们实际上没有太大用处。”

    孔余心中也是明白的,当年他也是在李青山上住过的,李青地界的人都是研究和执行,这中间出主意下命令的都是李青。

    他这次前来是因为青州的蝗灾却是控制的很好,他是想要学习青州的治蝗方法,想着按部就班的挪到其他州府去。

    青州没有官府驿站,孔余等人只能去住客栈,寰姬才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自然是要花钱的了,好在青州城的消费不是很高,吃住并不是很贵。

    太祖皇上让人去找寰姬回公主府,他知道寰姬这段时间都很忙,青州的一点一滴都是寰姬呕心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