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115部分

兵临天下-第115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陶湛怎么,还有兄弟,没有交代吗?”

    “混帐!”

    黄祖怒骂一声,“刘璟在柴桑,他们可能把陶湛给你吗?还有,你兄弟应该和陶家无关,谅他们没这个胆!”

    关于黄勇的下落,黄祖已有些绝望了,他前天派人去江东,要求赎回儿子,假如黄勇不在江东,那么就是刘璟说了假话。

    黄祖心中有一种不妙的感觉,次子已死在刘璟手中,否则刘表怎么会不提此事,那只有一个解释,他已经看到了儿子的人头。

    黄祖脸色阴沉如水,半晌,又冷冷道:“和陶家换粮食并不代表饶了他们,陶家再有船只出现,给我继续扣押!”

    这时,远处一名士兵奔来,上前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太守,阳新县有紧急情报传来。”

    士兵将一份情报呈给黄祖,黄祖展开看了一遍,忍不住笑了起来,“刘璟用蠢货去剿匪,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那个廖化三战皆败,七百守军只剩下两百人,阳新县快保不住了。”

    黄射沉思片刻,又问父亲:“那么阳新县向刘璟求援了吗?”

    “怎么没求,连发三次求援书,若阳新县丢了,他刘璟怎么向刘表交代?”

    黄祖心情特别好,他就恨不得这些土匪索性连柴桑也一并攻下,黄射却比较阴沉,他又想了想,吞吞吐吐道:“父亲,我感觉这里面有机会。”

    黄祖顿时醒悟,他重重一拍额头,“他娘的,我怎么没有想到!”

    他随即命令左右道:“速去把周郡丞找来见我。”

    。。。。。。。

    周家又安静了一段时间,其间刘璟特地来拜访过周家,表示愿意和周家和解,也准备安排周家子弟进入柴桑官场,但家主周谷只表示,周家无意涉足官场,对刘璟的拜访表示感谢,姿态做得很足,但彼此的关系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然后双方都平静下来,刘璟再没有找过周家,而周家也异常低调,禁止子弟从事一切公共活动,整个周家就仿佛在柴桑城消失一般。

    但这只是在柴桑城的平静,事实上,周谷一直和兄弟周并保持着暗中往来,将柴桑城发生的情况及时送去武昌,周谷清楚,周家的利益在武昌,在黄祖身上,他和刘璟只能是敌人。

    房间里,周鑫叹了口气说:“家主,那个陶群现在变成废物一般,整日里酗酒,我已找不到他,而且他也不肯再反对陶胜,令人失望。”

    “这件事可以理解,陶胜勾结刘璟把他儿子打成重伤,他岂能再有勇气,我倒是关心他有没有把我们供出去。”周谷负手站在窗前冷冷道。

    “大哥请放心,我已确认过,他说信已烧掉,就当什么事没有发生,我相信他虽然不敢得罪刘璟,但同样也不敢得罪黄祖,从现在的情形看,刘璟对周家没有任何监视,说明他还没有产生疑心。”

    周谷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稍稍安心之处,上次刘璟来拜访后,他以为刘璟会派人监视周家,但他们仔细观察几天,周家外面并没有任何可疑人物。

    如果刘璟怀疑周家,就算不对周家动手,监视也一定会有,这说明刘璟忙于掌控柴桑,还顾不上黄祖的威胁。

    或许他认为双方已经达成妥协,不会再发生夺城之战,周谷冷笑一声,只能说这个刘璟太不了解黄祖,黄祖是什么人,在切身利益面前,他会被一个所谓的妥协缚住手脚吗?

    “今天上午,我接到二弟的快信,让我密切关注刘璟军队的动向,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

    杀!

    校场上喊杀声震天,一片热气腾腾,两千余士兵在酷暑之下训练,一个个大汗淋漓,挥舞长矛,形成一片气势壮观的矛阵。

    一旁,魏延一样满头大汗,但他态度却异常严厉,手执长鞭,直着喉咙大吼,“气势呢?把气势给老子拿出来!”

    “他娘的,你的枪法不对,老子白教你了,一旁去,练一百遍!”

    魏延将一名士兵从队伍中拉出来,勒令他独自练习,“一百遍!”他大吼道:“少一遍,看老子怎么罚你!”

    士兵们都已习惯了魏延的严厉吼骂,虽然他态度凶狠,却极为认真,所教的枪法也比大众枪法要高明得多,如果熟练使用,在战场上的杀伤力会明显提高。

    魏延身为教头,和士兵们一起在烈日下训练,比士兵更苦更累,让士兵真正地心悦诚服。

    魏延擦一把额头上的汗,他心中也有一种莫大的成就感,他多年来郁郁不得志,自恃才高,桀骜不驯,看不起那些小人上司,所以屡被上司穿小鞋,甚至连性命都差点丢了。

    直至遇到了刘璟,这是魏延自认为一生的转折,他现在已被提拔为军侯,不仅如此,还把二千军队的训练权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这使魏延心中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这时远处传来一片喝彩声,魏延向远方望去,眼中露出会心的微笑,在校场另一边,刘璟纵马奔驰,不断侧身引弓射箭。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里,他已射出二十箭,六十步外的草人上插满了箭矢,“不错!”魏延低声赞叹。

    他亲眼看见刘璟箭法的神速进步,每天刻苦训练,仅仅半个月内,他从一炷香射十箭,进步到射出二十箭,魏延当然知道,这是非同一般的进步。

    不仅是箭法,他的力量也在稳步上升,比上次新野之战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刘璟纵马疾奔,在八十步外抽箭搭弓,拉弓如月,箭似流星,一箭射向草人,‘噗’一声正中前胸,箭力强劲,射穿了草人,周围再次响起一片喝彩声。

    这一箭连刘璟也颇为得意,他找到了最佳手感,八十步外一箭穿胸,这还是从未有过,这时,他忽然看见魏延在远处向这边张望,似乎摇了摇头,刘璟心中觉得奇怪,收弓向魏延奔去。

    “文长觉得哪里不妥?”刘璟笑问道。

    魏延也不奉承,直言不讳道:“一箭射中只是侥幸,要百箭九十九中才是真本事,司马觉得可以让我夸赞吗?”

    刘璟也淡淡一笑,“确实是侥幸,再让我射第二箭,就找不到这种感觉了,你说得不错,不值得夸赞。”

    “既然如此,哪些士兵。。”

    魏延指着箭靶附近围着的二十几名士兵,道:“是否可以让他们来接受我的训练,而不要一味言不由衷地奉承讨好,影响这边士兵的训练。”

    刘璟这才明白,为什么魏延一直被上司不喜,屡遭穿小鞋,此人说话确实容易得罪人,虽然是实话,但方式却不对。

    连他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不过刘璟了解他这个人,就不会和他计较,他笑了笑,“那二十几人都是回来暂时休息的探子,晚上就要出发,训练就不必了。”

    他回头一挥手,“你们都回营去!”

    二十几名围观的士兵纷纷离开校场回营,魏延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话太直,连忙歉然道:“我一向口无遮拦,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怎么改不了,望司马莫怪!”

    刘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的脾气我知道,虽然话语不中听,但说得也对,这边士兵在挥汗如雨训练,他们却在一旁无事围观,确实不妥,放心吧!我不会放在心上。”

    魏延心中感激,却不会表达出来,只默默地点了点头,刘璟又向两千名士兵望去,见他们一个个的肌肉在阳光下黝黑铮亮,人人精神饱满,孔武有力,不由微微一笑,“光这样操练可不行,还得训练体力,我打算今天晚上让他们长距离行军。”

    “司马准备去哪里?”

    “去阳新县!”

    。。。。。。。。。

第2卷第161章诱兵

    从柴桑去阳新县可以走水路,也可以走陆路,走水路稍远,沿长江西行,在富水河口进入一条小支流富水,途经下雉县,一路再向西行便可抵达阳新县城,甘宁援助柴桑城走的就是水路。

    而陆路是走直线,一路向西,穿越丘陵起伏的山地,约走一百五十里,最后便可抵达阳新县。

    由于阳新县正好处于江夏山区和平原的交界处,人口较多,匪患也猖獗,尽管去年张武、陈孙被刘备率军剿灭,但阳新县境内还是有三支土匪,各有千余人左右,打家劫舍,扰乱江夏。

    黄祖也屡屡派兵去剿匪,总不能成功,直到甘宁驻扎阳新县后,这三支土匪慑于甘宁威名,收敛了很多,这次刘璟派廖化取代甘宁守阳新县,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利用廖化江夏左王的老身份,收编这三支土匪。

    但刘璟的计划似乎并不顺利,前几天廖化一连发来三份求救信,剿匪失利,恳求柴桑救援。

    入夜,一支两千人的军队离开了柴桑城,疾速向西行军,与此同时,驻扎在龙湾城的甘宁,也率领他的数百部属离开龙湾城,从水路向西而去。

    尽管这两支军队离开得十分隐秘,但还是被有心人所探知。

    周府,周鑫步履匆匆,一路小跑到了后院,推开周谷书房的门便心急如焚地喊道:“家主,他们走了!”

    周谷正在灯下看书,见兄弟又惊又喜,满头大汗,十分不满道:“着急什么,这么大岁数了,就不能稳重一点吧!”

    周鑫见兄长动怒,吓得他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吭声,周谷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才不紧不慢道:“现在说吧!发生了什么事,谁走了?”

    “家主,柴桑守军出发了,就在刚才。”

    周谷眼睛一亮,这正是他等候已久的消息,他依然不露声色问道:“那具体是怎么离开?”

    “我已打听到,一共两千人,由刘璟亲自率领,借口是行军训练,趁夜色掩护,离开柴桑向西去了,而且甘宁的船队也几乎是同时离开龙湾城,从水路向西而去,家主,哪有夜间去训练行军的,其中必有蹊跷。”

    周谷点了点头,训练行军当然只是借口,连龙湾城的甘宁军队也出动了,这必然是去援助阳新县,此去阳新县,来回至少三天路程,加上剿匪耗时,那也要七八天不在了,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之机。

    但周谷沉住气又问道:“那现在县城守军还有多少?由谁来统管?”

    “应该有五百人,听说是由刘虎统领。”

    周谷背着手走了几步,又考虑一下前因后果,各种细节都一一理清,没有发现破绽,这才伏案写了一封信,交给周鑫道:“你立刻派人武昌县,把这封信交给郡丞,此时十万火急,现在就出发!”

    “郡丞不是在夏口吗?”

    “不!他们现在都在武昌。”

    夜越来越深,已经到了三更时分,柴桑城内一片寂静漆黑,只有城门、军营和旅舍大门口挂着昏暗的灯笼,此时南城门守军已换,换成了刘璟的数十名心腹,这时,一名士兵从远处奔来,对守将低声道:“周家那边没有任何动静,四周也没有人。”

    守将点点头,一挥手,“开城!”

    城门吱吱嘎嘎开启,只有大群士兵从城外小跑而入,足足有上千人,为首大将正是魏延,他骑马提刀,战马四蹄包裹了厚厚的麻布,魏延一挥手,低声令道:“加快速度,不准喧哗!”

    士兵们加快速度奔跑,一片沙沙声,他们只奔跑了百余步,便直接进了校场的南军营,军营大门随即关闭,城门也吱嘎嘎关闭了,从开城到闭城,不到一刻钟时间,一切又恢复了原状,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此时黄祖已率一万大军从夏口赶到了武昌县,他厉兵秣马,枕戈以待,就在等候柴桑周谷的消息,阳新县是刘璟除了柴桑以外,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地盘,刘璟怎么可能让山匪将它占领。

    黄祖知道刘璟必然会派援军,只是援军派到什么程度,这就值得商榷了。

    武昌码头上,黄祖凝视着数十艘战船,滚圆的南瓜脸变成了苦瓜,一双小眼睛闪烁着滔天怒火,拳头捏紧又松开,松开又捏紧,指节捏得发白,他今天上午得到彭泽江东大营的回复,江东军并没有抓捕他的儿子黄勇。

    这就证实了他的猜测,他的儿子黄勇极可能已经死在刘璟手中,也正是这样,刘表才不追究黄勇打伤刘琮之事,失子的痛楚在黄祖的心中弥漫开来,他完全忘记是黄勇先要杀人,这些他不管,他只在意自己的儿子,儿子死了,那这个仇该怎么报?

    此时他心中对刘璟不仅有夺地之恨,更有杀子之仇,“刘璟,我发誓要将你碎尸万段!”黄祖望着长江喃喃自语。

    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只见长子黄射带着郡丞周并匆匆走来,周并是柴桑周谷之弟,年约四十五六岁,长得和周谷很像,只是身体健壮,没有周谷那种病恹恹的样子。

    周并手中拿着一封信,正是他兄长周谷写来,告诉了他们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

    “父亲,刘璟出兵了!”黄射进门便急道。

    黄祖蓦地转身,目光血红地盯着黄射,“告诉我具体情况!”

    周并连忙将信呈给了黄祖,黄祖那如野兽般血红的眼睛令他心中微微有些害怕,给了信,他连忙站到一边。

    黄祖匆匆看完信,眼睛瞪大了,刘璟亲率两千士兵出城西去,甘宁也出兵了,什么行军训练,放屁!分明就是去救援阳新县。

    “父亲,机会终于来了!”黄射有点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道。

    黄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一切都在顺理成章地发展,但他觉得刘璟似乎派兵太多了一点,整个柴桑城就留五百人,这就是倾囊而出了,他就不担心自己派兵偷袭柴桑吗?

    “父亲,我觉得问题不大。”

    黄射心中早想好了对策,对父亲献计道:“我们可以派数十名精猛士兵,乔装成周家佃农,驾驶粮船去柴桑周家交粮,有周家的掩护,进入柴桑没有问题,然后在半夜偷袭城门,这时是防御最弱之时,柴桑守军必然措不及防,只要夺取城门,我们便可杀入柴桑,以我们绝对兵力优势,刘璟这次将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丧身之地!”

    黄祖喃喃自语,“不!太便宜他了,我要将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