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196部分

兵临天下-第196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枭!”

    这就是今晚的行动口令,众人一颗心放下,曹洪问道:“敌军大营情况怎么样?”

    “启禀将军,很安静,一切都很正常!”

    曹洪回头看了看,所有的渡船都靠岸了,他立刻下令,“上岸集结!”

    身边一名亲兵点燃一支火把,伸出船舷外晃了晃,后面的几百艘渡船都看见了火光信号,曹军士兵们纷纷弃船登岸,一群群人影晃动,在狭长的空地上迅速集结。

    曹洪始终注视着城堡,他心中那种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副将李典奔来禀报,“将军,队伍已集结完毕!”

    曹洪犹豫一下,问李典道:“李将军,你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李典沉吟道:”我只是觉得太安静了,居然没有被巡哨发现,有点怪异,除此之外,没有发现其他异常。”

    这一点曹洪早已发现,不过安静也正常,文聘军的巡哨应该在北面,没有想到敌军会从水路进攻。

    “时间不能再拖,留下五百人看船,其余大军立刻出发!”

    曹洪不再犹豫,催马而行,一队队曹军离开河岸,跟着他迅速向敌军大营杀去。

    文聘军大营离河边约一里,需要穿过一片狭长的树林,曹军穿过树林,曹洪一眼便看见了不远处的大营,就在两百步外,被高大的营栅包围,前面好像有壕沟和矛刺。

    “带着五百弟兄去开一条路!”曹洪回头命令李典道。

    “遵命!”

    李典点点头,一挥手,带领五百士兵向敌营奔去,这五百士兵的任务是填平一段壕沟,拔掉矛刺并拉倒几排营栅,给大军杀入敌营做准备。

    李典率领五百士兵一路飞奔,片刻便奔至营栅旁,动作迅速地将一块块木板搭上壕沟,开始有士兵去拔出密集的矛刺。

    曹洪注视着数百士兵的行动,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就在这时,一名牙将奔到他身边低声道:“将军,有点不对劲啊!怎么敌军没有动静?”

    曹洪一怔,是有点不太对劲,他又不由自主地向城堡望去,黯淡惨白的月光照在黑黝黝的城堡上,颇有几分诡异之气。

    曹洪猛地明白过来,刚才他感觉什么不对,原来是城堡上没有招魂幡,一杆白幡都没有,刘表死了才两三天,城头上怎么可能没有幡子,要么是一座空城,要么就是有埋伏。

    他心中顿时大惊,连忙喝令道:“让他们回来,立刻撤退!”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便指着城堡大喊:“将军,城头上烽火点燃了。”

    只见在城堡最高处,三道火柱腾空而起,这显然是一道信号,北面和西面顿时喊杀声大作,曹洪大吃一惊,也顾不上李典,站起身大喊:“立刻从撤退回船!”

    曹军一片混乱,调头向河岸奔跑,互相推挤,不少人被推倒踩踏,惨叫声四起,哭喊连天,曹洪大怒,大喝道:“不要慌乱,敌军没有杀来!”

    曹军队伍稍缓,一路飞奔上船,就在大部分士兵刚刚上船,对岸却传来一阵梆子响,紧接着乱箭齐发,不知对岸埋伏了多少弓弩手,密集的箭矢呼啸而来,曹军措不及防,纷纷被射中,惨叫着落入水中。

    连曹洪也被一支流矢射中左臂,他急得大吼,“盾牌顶住,船只立刻北上!”

    此时曹洪已经明白他们陷入埋伏,不知道四周有多少敌军,这种无知真相的恐惧令曹洪一阵心慌意乱。

    但曹洪毕竟经验丰富,这种情况下必须审时度势,找到对方的薄弱点,他心里明白,岸上已经不安全,敌军没有船,只有河中才是唯一安全之地,这就是对方的薄弱之处,当务之急,必须要离开河口北上。

    曹军用盾牌顶在船舷两边,形成左右各一道盾墙,勉强安全了,渡船离岸进入河中,开始向来路返回。

    但只走了不到半里,前方一阵喧哗,只见水面上大火迅猛燃烧,最前面的几艘船被大火吞没,士兵跳水逃生,其余船只纷纷调头,混乱成一团。

    曹洪在后面看得清楚,他恨得咬牙切齿,他忘记对方有火油,将水面用火封锁了。

    “调头!进汉水!”

    曹洪大声叫喊,这里离汉水只有一里,躲进汉中,是他们最后的求生之路了,曹军船队后队变成前队,向汉水驶去。

    但离汉水不到百步时,一艘巨大的战船忽然出现在他们前方,渡船上曹军一片惊叫,曹洪也呆若木鸡,心中一片空白,江夏军战船不是全部撤走,怎么又出现了?

    两千石的巨船劈波斩lang,迎面向曹洪的渡船撞来,在一片惨叫声中,大船轰然撞上了渡船,渡船被撞得四分五裂,士兵们纷纷落水,连曹洪也跌入水中。

    这时,一艘艘战船接踵而至,数百艘战船出现在比水河口,它们兵分两路,从两百余艘渡船的两侧驶去,战术明显,很快便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包围圈,将两百余艘渡船团团包围在中间。

    这时,两岸也出现了大群士兵,两边各有五千人,这是文聘部署的军队,战船加上岸上士兵,俨如布下了天罗地网,曹军无法逃脱,除了投降之外,他们别无选择。

    恶战最终没有爆发,也没有发生戏剧性的转折,三百艘巨大的战船围城铜墙铁壁,中间二百余艘渡船上的曹军士兵插翅难飞,在他们头顶上,一万多江夏士兵张弓搭箭,对准了他们。

    刘璟站在主船船头,厉声对河中的曹军船只大喊:“我乃江夏刘璟,尔等已无退路,投降可生,若胆敢再抵抗,我一个不饶,汉水就是你们的丧生之处!”

    曹洪落水,不知下落,渡船中只有副将李典,数百双眼睛一起向他望去,李典长叹一声,“传我的命令,弟兄们放下武器,投降吧!”

    五千余曹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

    而在河口处,曹洪在水中拼命划水,他想游入汉水,但他水性并不佳,他游了三百余步便已筋疲力尽了,此时四面都是黑沉沉的江水,竟然找不到岸边,曹洪吓得魂飞魄散,一边大口灌水,一边拼命大喊,“救命!救我一命!”

    也是他命不该绝,这时一艘江夏军外围巡哨船发现了他,慢慢靠近,船上早已等候了十余名江夏士兵,当靠近曹洪,十几根长矛一齐向他刺去,吓得曹洪大喊:“我是主将,饶我一命!”

    士兵们大喜,用钩子钩住他,七手八脚将曹洪拖上船,随即用绳索将他捆绑起来按照毛玠的虚实之计,曹洪攻打文聘军大营应该是虚攻,目的是为了将樊城的江夏守将引来救援文聘。

    应该说毛玠考虑得很周全,文聘刚刚投降刘璟,如果他遇险求救,樊城肯定会发兵救援文聘,理论上没有一点问题。

    所以曹仁率三千骑兵埋伏在半路的一片密林中,前方是开阔的官道,一旦援军到来,三千骑兵突杀而出,全歼江夏军,然后骑兵再调头合击文聘军,文聘军再精锐也难敌腹背受敌,最终必然是溃败的命运。

    为此,曹仁已经做了周密部署,如果敌军没有准备,十之**会落入圈套,此时曹仁心中充满期待,这一战若胜,整个荆州必将人心溃散。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曹仁的信心也在一点点地降低,树林内,三千骑兵已等待了近一个时辰,战马和士兵都有点不耐烦了,不断传来战马的低鸣和士兵拔刀之声。

    “主薄,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曹仁低声问身旁的毛玠道。

    毛玠咬了一下嘴唇,眼中有一种掩饰不住的焦虑,邓塞城的烽火点燃了半个时辰,樊城这边依然没有动静,这已超过了他的心理时限,他心中暗感不妙了。

    “再等一等!”毛玠小声道,他的语气已经不自信,让曹仁很明显地感觉到了他的动摇。

    曹仁眉头一皱,目光向东面眺望,不知数十里外的邓塞城战况如何?

    就在这时,一名曹军斥候骑马疾奔而至,老远便大喊:“大将军,大事不妙!”

    曹仁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什么叫大事不妙,他立刻迎上去问道:“比水那边情况如何?”

    斥候气喘吁吁道:“江夏军的数百艘战船出现,将曹将军包围,我们的军队已。。。。已全军覆没。”

    最后一句话如一声惊雷,曹仁仿佛被炸懵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毛玠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刘璟根本没有走,他们钻进了对方布下的圈套。

    曹仁叹息一声,回头问毛玠,“主薄,我们怎么办?”

    毛玠颤抖着声音道:“速速撤退!”

    曹仁稳住心神,喝令道:“全军向北撤退!火速撤回新野。”

第276章 损兵折将

    曹仁率三千骑兵一路疾奔北上,此时雨已经停了,苍白的半轮月亮在云缝间穿行,给大地铺上一层暗灰色的光泽,官道上异常泥泞,但除了官道,草地上布满了数尺深的水坑,根本无法行军。

    曹仁心中惶惶然,他很担心曹洪和李典,不知他们二人生死如何?尤其是曹洪,他若出事,自己怎么向丞相交代?

    这时已是五更时分,骑兵队已奔至河口镇,这里有了岔路口,一条大路去新野,一条大路去南阳,不过已远离了樊城,曹军士兵们一颗心放了下来。

    先锋大将乐进放慢了马速,等待曹仁上前,乐进低声道:“大将军,我在想新野会不会也出事了?毕竟只有不足千人,既然刘璟事先有准备,那么他会放过新野吗?”

    曹仁眉头紧锁,他只是想火速离开樊城,还没有考虑得那么深远,不过乐进的提醒,确实让他有些踌躇了,前面就是岔路口,他必须做一个决断。

    “你怎么看?”曹仁问乐进道。

    毛玠就在曹仁身后,曹仁却没有问他,这让毛玠心中着实羞愧,这次他谨慎又谨慎,还是上了恶当,他也想进一言,但心中的羞愧使他忍住了。

    乐进想了想道:“不如派一名斥候去新野,假如新野未失,可命李能放弃新野去宛城,如果新野已失,那也没有办法了,属下的意思是说,不要管新野了,直接撤往宛城。”

    方案虽然不错,但曹仁还是有些犹豫,他在担心曹洪和李典,万一他们突围而出,逃去新野,却没有人接应,被二次伏击,恐怕性命就难保了。

    正犹豫时,前面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发生什么事了?”曹仁怒喝道。

    一名亲兵上前禀报,“大将军,李能派来了报信兵,失血过多,快不行了。”

    曹仁精神一振,连忙催马上前,只见一名士兵趴在马背上,身上全是鲜血,背上还插着两支箭,已经晕死过去。

    一名亲兵将一只军符和一封沾满血的信递上,“这是在他怀中找到的。”

    曹仁接过看了看,军符正是他给李能的半只雄鸡军符,信也是李能所写,曹仁打开信凑近火把看了一遍,是李能的求救信,两千江夏骑兵冒充曹军诈城被识破,现在攻城正急,恳求曹仁火速救援。”

    这时,军医已经将送信人救醒,他声音低微道:“新野兵力不足,求大将军速救!”

    说完,他又一次晕死过去,旁边毛玠终于忍不住道:“大将军,万一江夏军攻打新野是诱兵之计,却在那边设了埋伏,我军就危险了,毕竟今晚樊城之军还未出现,属下很担心。”

    乐进也劝道:“大将军,骑兵训练不易,极其宝贵,这三千骑兵已是整个骑兵的一半,若被袭击,损失惨重,那可是一百个李能也换不来,大将军还是放弃新野回宛城吧!让李能自己突围。”

    曹仁左右为难,作为一员大将,乐进立场并没有错,但作为主帅却不行,不到万不得已,他曹仁不能放弃任何一支军队,既然李能已经派人求援,他不能因为害怕被伏击而丢弃部下不救,那样,他也无法向丞相交代。”

    曹仁最终叹了口气,“不能丢下新野!”

    乐进沉默片刻抱拳道:“既然如此,属下率本部骑兵去救新野,请大将军带骑兵主力回宛城。”

    曹仁见他态度坚决,想到自己对他的重责,曹仁心中有些歉然,拍了拍乐进肩膀道:“尽力而为便可,我不会责怪你,自己保重。”

    乐进紧咬嘴唇,调转马头对自己的曲部一挥手,“跟我来!”

    五百骑兵跟着乐进向新野方向疾奔而去,曹仁望着他的队伍走远,低低叹息道:“但愿他平安无事。”

    曹仁振奋起精神,用靴刺一夹战马,催马向北奔跑,两千五百骑兵从南阳大道奔宛城而去从河口镇到新野城并不远,只有三十里,尽管官道上泥泞遍布,行路艰难,但乐进还是在天亮前赶到了新野城。

    离新野城还有五里,已经可以远远看见县城黑黝黝的城墙,曹军骑兵缓缓停下,乐进下令士兵就地休息,又命几名探子前去打探消息。

    从昨晚中午出发,到晚上埋伏,又经过一夜的奔逃,曹军骑兵早已筋疲力尽,尽管两边草地上十分潮湿,到处是积水,疲惫不堪的士兵们还是纷纷躺下。

    有人一躺下便酣然入睡,有的人在吃干粮,战马也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在积水洼中饮水。

    乐进吃了一点东西,他心中有些不安,便跳到一块大石上向四周张望,这里正好是一处平缓的凹地,两边是低缓的山坡,遍布浓密的树林,最近的一片树林离他们不到七十步。

    虽然官道上没有军队走过的痕迹,但乐进还是很担心敌军从小路包抄过来,他心里很清楚,这里的平静中蕴藏着极大的危险。

    乐进心中焦急起来,又调头向新野城方向望去,他只希望几名探子赶紧回来,如果真在攻城,他也只能看情况援助,必须保证所有骑兵的安全,如果县城已沦陷,他将立即南撤。

    就在这时,左边树林内忽然一片惊鸟飞腾,乐进猛地回头,盯着树林,他的探子禀报,树林没有伏兵,也没有人迹,怎么会宿鸟惊飞?

    天还没有完全亮,树林笼罩在一片灰麻麻的薄雾之中,乐进似乎看见了树林里有人影闪动,他大惊失色,急声大喊:“快起来,离开这里!”

    曹军士兵吓得纷纷跳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