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214部分

兵临天下-第214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西城外的空地上扎满了营帐,四周有粗大的营栅包围,一般人不知晓,还会以为这是军营,实际上这只是临时安置逃民的营地。

    从襄阳逃来的成千上万的民众都暂时安置在这里,待登记完毕后,随即会转送去江夏各县,这几年江夏一直在安置难民,官员们早已经驾轻就熟。

    刘璟在士兵的护卫下进了营地,营地里热闹异常,几千顶大帐内都住满了从襄阳逃来的难民,足有二三万人之多,喊叫、叫骂声、孩子的哭闹声,显得嘈杂而混乱。

    刘璟眉头微微一皱,他不喜欢这种混乱的局面,回头问道:“这些难民住了多久了?”

    身后两名亲兵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就在这时,旁边有人笑道:“这些难民都是流动的,有的今天才到,有的已经住三四天了,但最多不超过五天。”

    只见一名官员带着几名手下从旁边走来,正是伊籍,由于苏飞已经出任安陆郡太守,他便继任了江夏郡丞之职,这座难民营便是由他全权负责。

    他笑眯眯走上前施礼道:“属下参见州牧!”

    刘璟见他也叫自己州牧,估计自己州牧之职已经坐实,他却不知道,他在回来之前,江夏军政高层便已商议过,正式决定统一称呼刘璟为州牧,这也是为了抗衡襄阳和江陵。

    在这个时代,名不正则言不顺,刘璟用曹洪、李典以及一万多曹军战俘换来的荆州牧之职,对于江夏的属下们也同样至关重要,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名,他们效忠的是真正的荆州牧,而不是割据一方叛逆者。

    这一点刘璟也很清楚,既然大家都称他为荆州牧,他也便坦然地接受了,他看了看周围的难民,又问道:“这次一共来了多少难民?”

    伊籍叹了口气道:“这次来了七万三千余人,加上前几次的难民,江夏已经接收三十余万难民了,若不是陶家全力相助,江夏真的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负担,现在已经有点吃力了。”

    刘璟点点头,“如果江夏承担不起,可以向长沙郡转移,但有一条,不能不收。”

    “这个我们明白,事关州牧名声,绝不会不收容他们,请州牧放心。”

    说到这,他见刘璟笑容古怪地望着自己,他一时不知自己哪里说错了,心中有些紧张,可越是紧张就越感慌乱,脑海里糊涂成一团。

    刘璟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是境界的问题,如果是孙权或者刘备,他们会立刻明白,但伊籍还不行,刘璟也不想再为难他,便对他道;“这不是我的名声问题,他们是荆州最宝贵的资源,有他们在,就有天下,所以无论如何要保护好他们。”

    伊籍只是呆了一下,便立刻明白过来了,他本身学识很高,只是长期做刘表的从事,很难体会到上位者的境界,刘璟这一提醒,他便豁然开朗,立刻抱拳施礼,“多谢州牧指点!”

    刘璟笑了笑,回头一招手,将蒋琬叫上前,给伊籍介绍道:“这位便是零陵蒋公琰,以后他便做你的从事,让他多做些事磨练磨练吧!”

    刘璟知道蒋琬是宰相之才,惟独缺实践经验,让他跟随伊籍是最合适不过,倒不是让伊籍指点他,而是伊籍的职位,江夏郡丞。

    所有的政务都集中在这里,各种千头万绪的烦事都有,但恰恰是这些繁琐烦心之事,才是最锻炼人的才能,刘璟一路考虑很久,才最终决定把蒋琬放在这个职位上。

    蒋琬心里明白刘璟的良苦用心,他心中感激,却不表露出来,上前对伊籍深施一礼,“请伊使君多多关照。”

    伊籍当然知道蒋琬,荆州三神童之一,他也明白刘璟的用意,便笑道:“我正好人手不足,蒋贤弟来得太及时了,如果贤弟没有别的事,这就请跟我去安置难民。”

    蒋琬看了一眼,刘璟笑着点点头,蒋琬这才施一礼,跟着伊籍走了,刘璟望着他们背影匆匆走远,他忽然一拍脑门,自己真是糊涂,忘记问伊籍,徐庶在哪里?这么大的难民营,让自己怎么找。

    这时,一名伊籍的随从匆匆跑来,行一礼道:“州牧是找徐长史,郡丞让我带路。”

    刘璟呵呵一笑,这个伊籍还是蛮细心的,他催马跟着随从而行,不多时,他来到一座大帐前。

    大帐前站着不少士兵,门帘敞开,里面坐了上百名长者,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听徐庶说着什么,刘璟只隐隐听到人手、补贴之类。

    刘璟刚走到门前,便有人飞奔进去禀报了,很快,徐庶迎了出来,笑道:“州牧休息好了吗?”

    刘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路上有些疲劳,睡一觉好多了。”

    他又看了看坐了一帐的老者,有些奇怪地问:“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都是各个家族的族长,找他们来商议事情,州牧请到帐中细谈。”

    刘璟这才明白,原来都是族长,难怪清一色老头,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都是以血缘宗族为纽带,往往是一个家族住在一起,大家族有数百人,小家族也有几十人,推选德高望重者为族长,共同管理一个家族的大小事务。

    尤其在战乱年代,家族的重要性就更显得重要,身在一个家族内就意味着可以互相帮助,可以不被饿死,可以在战乱中留得性命,也正因为这样,族长的命令就有绝对权威。

    所以官府对民众的管理,其实上就是对各个族长的管理,有事召集族长开会,官府的意志就能顺利传达下去。

    所以这几个月数十万难民逃到江夏,看似难民人数庞大,可实际并不难管理,只要把帐篷、粮食给足,家族内部就会自己分配妥当,不用再操心到具体的每个人身上。

    刘璟走进偏帐坐下,徐庶又给他端了一杯茶,苦笑一声,“贾先生这几天又去下雉县了,他对火油尤其感兴趣,已经去了三次。”

    刘璟却明白贾诩的心结,他不是对火油感兴趣,而是不想参与对付曹操的谋划,所以找个借口走开,刘璟也不说透,便转开话题笑道:“你召集这么多族长商议什么?”

    徐庶连忙道:“属下召集族长主要是为了征集民夫,我感觉武昌城防御不足,准备加高加宽城墙,将武昌城打造成铜墙铁壁,至少需要三万民夫,现在已经征集到两万三千人,还差七千余人,准备在难民中征集,今天找他们就是商议此事。”

    刘璟这才明白,原来是征集民夫,他又笑问道:“那他们愿意吗?”

    “这个其实由不得他们,他们也心知肚明,关键是给多少钱粮补贴,我正在给他们讨价还价呢!”

    刘璟对这些事只是问问而已,这些琐事是徐庶的职权范围,已经不用他操心,他只需在最后的计划上签字批准,具体过程他就不干涉了。

    他从沉吟一下问道:“你下午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确实是有重要之事禀报州牧,我们刚刚得到消息,曹军已经开始在中原大量征集工匠,还有邺郡和许昌的三万工匠,也悉数赶往南阳,另外又从邺城调动五万军队开往南阳,换而言之,曹军已经开始大规模备战了。”

    。。。。。。。。

第303章 夏口议战

    夜晚,刘璟坐在书房里,小心地摆弄他的州牧印符,州牧大印是金制,比一只拳头略大,是一个正方体,上面雕有一只麒麟,做工精湛。

    另外一只印则是他的爵印,外形和从前他‘父亲’留下的那只金平亭侯印差不多,青铜铸造,龟为钮,方方扁扁,只有拳头大小,上面刻有小篆‘樊乡侯印’。

    这就是他的爵位了,竟然是乡侯,只比县侯低一等,汉朝的爵位十分复杂,简单说起来,除了王爵之外,县侯为最高,比如袁绍为邺侯,孙权封为吴侯。

    再向下便是乡侯,比如历史上张飞被封为西乡侯,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等等。

    乡侯下面是亭侯,著名之人有如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于禁也被封为益寿亭侯。

    亭侯下面又依次有都乡侯、都亭侯、关内侯、名号侯、关中侯等等。

    爵位主要是用以奖励军功,大多是战将获得,累功晋升,比如张辽,率吕布军投降曹操时被封为关内侯,平袁绍后封为都亭侯,最后在曹丕称魏王后晋升为都乡侯,曹丕同年称帝后又封为晋阳侯。

    而刘璟之所以一步被封为樊乡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为一方诸侯,但他的诸侯实力又逊于江东,所以次一等被封为乡侯。

    尽管如此,曹操还许给他了襄阳王之位,只要他肯投降,他便将一跃升为王爵,这是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也正是因为这样,孙权才格外紧张,生怕刘璟投降了曹操。

    这时,陶湛端了一碗参茶走了进来,她已经确诊怀孕,所以格外小心,连走路也慢慢吞吞,不慌不忙,只是她现在身孕还不到三个月,小腹还未隆起。

    或许是即将为人母的缘故,陶湛的气质有了一点变化,变得更加温柔,说话也更加和善,极少见她生气,眼睛里总是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她每天都在感受生命的跳动。

    丈夫的归来使她心情更好,她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刘璟说。

    走进屋,她见刘璟在关注桌上的印符,便抿嘴笑道:“给你襄阳王都不稀罕,却在意一个乡侯,真不知你怎么想的?”

    刘璟将印符放在一旁,揽住妻子的腰笑道:“我也并不是在意它们,只是有点好奇,我听说你也被封为夫人,你在意吗?”

    陶湛想了想笑道:“说老实话,我还是有点在意的,至少我母亲盼了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诰命,我却得到了,对她泉下之灵也是一种安慰,册封夫人后,我还去给母亲上了香。”

    陶湛放下参茶,搂住丈夫的脖子嫣然笑道:“你想不想孩儿的心跳?”

    刘璟笑着点点头,将妻子扶站起身,将耳朵贴在她小腹上,听了半晌,摇摇头道:“什么听不见!”

    “你这个冤家,哎!拿你没办法。”

    陶湛回头瞥一眼房门,见门已关好,这才慢慢解开裙子,露出白腻如脂般的肌肤,“你再听听看?”

    刘璟贴上小腹,又细细听,终于听到了一点点细微的心跳,不由笑了起来,“跳的声音很小,估计是个宝贝女儿。”

    “现在还不到三个月,当然心跳不大,等六七个月再听听,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其实女孩儿我也喜欢,只要是我的孩子,我都喜欢。”

    刘璟一边说着,手却摸着她的小腹向下滑去,陶湛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吓得一把拉住他的手,“夫君不行!产婆再三叮嘱,最初三个月内不能行房。”

    “哦!我险些忘了。”

    刘璟心里也明白,只得很无奈地放开了妻子,陶湛系好裙子,却侧坐在丈夫腿上,撒娇般地双手搂住他脖子小声笑道:“难道你的药劲还没过去吗?”

    “这和吃药没关系好不好,难道我非要吃药才有需要?”刘璟有些没好气道。

    “其实我明白你的感受,所以我才让小包娘去找你,你怎么。。。。。”

    刘璟一下子愣住了,他这才明白妻子的用意,陶湛亲了亲他的面颊又低声道:“小包娘已经十六岁了,跟了你五年,难道你从未想过她的归宿吗?”

    刘璟明白妻子的意思,她是想让自己纳小包子为妾,其实刘璟也并不是迂腐之人,他很清楚,在这个生育死亡率极高的时代,纳妾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传宗接代。

    比如刘表,他只有一妻一妾,但实际上他的女人远远不止两人,只有两个女人有名分罢了。

    妾是一种名分,在汉朝,妾的地位并不低,按照正常习俗,贴身丫鬟最后的归宿就是妾,但刘璟却希望小包子能嫁给她喜欢的人。

    刘璟苦笑着摇摇头,“你让小包子去找我原来是这个意思,可你的为夫有那么不堪吗?一定要找女人?”

    “那可说不定!”

    陶湛抿嘴儿笑道:“万一有什么公主、县主出现,痴缠着你,要嫁给你,你说不定就会这么不堪了。”

    刘璟呆了一下,陶湛却转身向外走远,走到门口,又回头笑吟吟看了他一眼,那眼神意味深长,施施然移步走了。

    刘璟一阵头痛,这个多嘴的小包子,等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教训她不可。

    。。。。。。。次日一早,刘璟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武昌城,向夏口疾奔而去,此时的夏口城已是江夏的军事中心,屯重兵三万余人,除了一万步兵,还包括两万水军和两千多艘战船,由水军校尉甘宁和江夏都尉魏延分别统帅水陆两军。

    尽管夏口城已是江夏的军事中心,但在武昌县和安陆郡还各有一万军队,另外在重镇柴桑有五千驻军,再加上长沙黄忠率领的五千军队,一共六万军队,形成了东荆州强大的割据力量。

    随着曹操出现在樊城,这便意味着大战将至,一个多月来,夏口城一直在进行战备,不仅集中训练军队,同时还在城内储存了大量物资,另外又在黄鹤山上修建了一座军事城堡,可以探查大江上的任何动静。

    第二天中午,刘璟和骑兵们终于赶到了夏口城,他并没有进城,而是直接来到了城东的军营,刘璟的到来顿时轰动了军营。

    魏延带领进数十名屯长以上的军官出营迎接,眼见刘璟翻身下马,魏延快步上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末将魏延,参见州牧!”

    “参见州牧!”数十名将领一起跪下。

    刘璟连忙上前扶起魏延,“魏将军请起!”

    他又对众将笑道:“各位将军请起!”

    将领们顿时热闹起来,一起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州牧,什么时候开战,我们等不及了!”

    刘璟见将领们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期待之色,他呵呵一笑,“我这次来就是商议开战之事,诸位可满意?”

    众将大喜,情绪更加激动,簇拥着刘璟向大营内走去。

    进了中军大帐,周不疑带领几名文职军官上前见礼,目前周不疑出任长史从事,是徐庶的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