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291部分

兵临天下-第291部分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翼这才明白州牧的意思,他想了想补充道:“卑职还知道司马参军去了成都,另外几天前编县辛县令去了巴东郡,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刘璟点点头,他又来到墙边地图前,注视着三峡一带的地图,从宜都郡、建平郡到巴东郡,主要是长江两岸地形分布,不过地图画得很粗糙,看起来模糊不清。

    这时,冯翼拾起木杆指向建平郡北面长江三峡处的一座县城道:“这里就是巫城,几年前刘备在这里筑城,那座城池我去过,非常坚固高大,易守难攻,是一座坚城。”

    刘璟不由眉头一皱,“那里不是巫县吗?”

    “回禀州牧,巫城就是巫县,二十几年前巫县城墙崩塌,人口流失,几乎成了一座废县,刘备军队就在那里重修城墙,改名为巫城,离巴东郡的永安县只有三十里。”

    ‘三十里!’刘璟不由暗暗吃了一惊,如果是这样,那么刘备军队完全可以凭借巫城为后勤重地,向巴蜀进军,即使没有历史上的刘璋引狼入室,凭借诸葛亮的才智和关羽、张飞的勇猛,也同样可以攻下巴蜀,这使刘璟心中有了一丝忧虑。

    他又对李严道:“有两件事要急需解决,第一,我需要一座沙盘地图,我给你两个月时间完成,第二,我会再向南郡增兵五千,我希望你能拿下信陵和秭归二县,尤其是秭归,拿下秭归也就截断了刘备军队增援巫城的路线。”

    说到这,刘璟看了一眼县令冯翼,冯翼连忙道:“正是如此,秭归便是长江三峡内最后一个渡口。”

    李严明白刘璟的战略意图,拿下秭归,阻断刘备军再向巫城增兵,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他深感肩头责任重大,但他依旧毫不迟疑地躬身道:“属下一定不会辜负州牧的期待。”

    刘璟赞许拍拍他肩膀,又回到座位,这时,一名亲卫快步走进大堂,在刘璟耳边低语几句,刘璟精神一振,立刻对县令冯翼道:“我要先回军营,西陵县诸事还望冯县令多多尽心,将来我自有封赏。”

    “卑职一定会竭心尽力!”

    刘璟向李严使了个眼色,便快步返回了城外军营,李严会意,也跟去了军营。

    回到军营,刘璟立刻问道:“人在那里?”

    侍卫一指副帐,“在帐内休息!”

    刘璟快步上前,挑开帐帘走了进去,只见大帐里坐着两人,头戴八角帽,身着灰色长褂,皆是商人打扮,其中一名年纪稍长之人,正是奉命入蜀的编县令辛治,他见刘璟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参见州牧!”

    另外一名男子年约三十岁,身材高大,剑眉深目,器宇轩昂,他却跪下施拜礼,“新野邓芝,拜见刘州牧!”

    原来这位就是邓芝,刘璟连忙笑着搀扶起他,“久闻邓伯苗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

    邓芝是南阳大族邓氏中新野一支,是邓艾的族兄,他现为巴东太守庞羲的心腹幕僚,几天前姐夫辛治来找他,向他表达了刘璟对他的敬意,邓芝便借口回乡探亲,和辛治返回襄阳,不料正好在西陵县遇到了刘璟军队。

    邓芝暗中打量一眼刘璟,他早闻刘璟威名,今日一见,他不由心中赞叹,凤仪龙姿,果然是人中之龙,难怪他能成为曹操劲敌,刘璋与之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无论是法正还是邓芝,他们都不是巴蜀本土人,被巴蜀本土士族排斥,对巴蜀始终没有归属感,同时也不看好刘璋,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璟的崛起便成了他们的希望。

    这时,李严和邓艾也分别进帐,众人见了礼,分宾主落座,刘璟问起了巴蜀之事,邓芝神情变得凝重起来,缓缓说道:“巴蜀地域封闭,使得本土士族十分排外,当年三辅和南阳及荆州数万户民户入蜀避乱,其中英杰者形成了东州士系,但和蜀地豪族关系一向交恶,十几年前赵韪掌权之时,更是被压迫至深,后来赵韪被灭,东州士系的处境才稍微改善,不过依然处境艰难,主要以巴东太守庞羲和蜀郡太守董和为领袖,州牧欲取益州,一定会得到东州士系的支持。”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伯苗再说说巴蜀豪族。”

    邓芝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对巴蜀豪族的不满,又继续道:“巴蜀豪族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派系,文官以别驾张松和从事王累为代表,武将主要以中郎军吴懿为首,他和刘璋是亲家,是刘璋心腹,其次如巴郡严颜、巴西黄权等等,都是有名的蜀中豪族,不过蜀地豪族却没有形成利益派别,比如黄权和严颜就一向不和,所以巴蜀的官场比较混乱,众人各有心思,远不像江东和曹操那样忠诚度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刘璋的软弱无能造成。”

    邓芝详细介绍后,刘璟竟有一种拨云见日之感,心中暗忖,‘不知司马懿去巴蜀能否上路?’他心中不由有些担心,又问道:“庞羲此人如何?”

    邓芝笑道:“庞羲是东州士系的主要领袖,他的女儿嫁给刘璋长子刘循,虽然是亲家,但刘璋却极为猜忌庞羲,数年前差点将庞羲逼反,我带重币去成都打点刘璋左右心腹,才使刘璋暂时放过庞羲,如果州牧进巴蜀,我愿劝说庞羲相助。”

    刘璟拱手感谢邓芝的热心,他又笑道:“能不能再烦请伯苗再去一趟成都,协助我派去的司马参军,用重币打点刘璋的左右。”

    邓芝立刻起身道:“愿为州牧效劳!”

第417章 偷袭柴桑

    程普的船队在撤离江夏后,并没有返回江东,而是停泊在彭泽水寨,彭泽一直是江夏军最西面的水军基地,距离柴桑不过百里,数年前的柴桑之战中,甘宁率领水军偷袭彭泽水寨得手,几乎将彭泽水寨烧成白地。

    两年后,江东又重建了彭泽水寨,防御更加严密,尤其对偷袭等防御,不会再出现任何漏洞,目前彭泽水寨的主将是徐盛,徐盛已累功升为中郎将,出任彭泽都督。

    由于程普已被任命为陆军主将,他便将船队交给了徐盛和丁奉,去了蕲春郡准备接受军队,这便使彭泽水寨中的战船数量大大增加,增至五百余艘战船,水军一万余人。

    一早,丁奉急急赶到了大营,虽然丁奉是程普的裨将,但由于他年纪不大,资历和官职都要逊于徐盛,尽管有程普的支持,他也无法取代徐盛为彭泽主将,还是屈身为副将。

    不过徐盛待人宽厚,看在程普的面上,还是让丁奉掌管程普留下的战船和水军,丁奉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参见徐都督!”

    徐盛正站在地图前沉思不语,见丁奉进来,便笑道:“丁将军来得正好,我得到一个重要情报,不妨一起参详。”

    丁奉快步走上前,“卑职愿洗耳恭听!”

    徐盛指着柴桑道:“有探子得到柴桑的情报,柴桑最近在搞坚壁清野,不准任何在城外过夜,西城外的副营也被拆除了,我发现这里面有一个机会,可以趁其不备,一举夺取柴桑,为吴侯西征立下首功。”

    丁奉立刻抱拳道:“都督只管下令,卑职愿为先锋!”

    徐盛也喜欢丁奉这一点,为人低调,做事果敢,打仗勇猛,是一个难得的猛将,徐盛拍拍他肩膀笑道:“这一仗不用硬打,我用计取之!”

    。。。。。。。。

    江东军探到的情报并没有错,柴桑加强了防御,实施坚壁清野,不准任何人在城外过夜。同时撤回了城外驻军。

    这条命令是柴桑主将魏延下令,虽然看似谨慎,但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在防御得到加强的同时,也埋下了另一个隐患。

    这段时间柴桑主将魏延的心情着实不好,虽然赤壁大战后他论功被升为校尉,但魏延心中却并不服气。

    他主要不服气文聘,文聘不过是荆州大将,虽然资历深厚,但对江夏的贡献远远不如自己,他却能升为中郎将,而他魏延却要低半级为校尉。

    另一方面,魏延被任命为柴桑主将,这同样让他心中不喜,虽然柴桑曾是江夏军的统治中心,但随着军政中心转移到,这些年柴桑已渐渐边缘化了,而且魏延得到确切的消息,荆州州治准备转回襄阳,这样一来,他出任柴桑主将,实际上就是一种被贬黜。

    魏延仕途不顺,使他心情十分恶劣,整日以酒浇愁,军政事务也不闻不问,全部丢给了副将王建。

    傍晚,魏延独自一人在房中喝闷酒,头脑里昏昏沉沉,这时,一名士兵来报,“启禀魏将军,**董达率数百人来投降,王将军请示如何处理?”

    若按照魏延从前的脾气,一定会前去详细地盘问一通,但现在他却没有这个心思,一摆手道:“既然是诚心投降,可按规矩挑选其精壮者编入军中,老弱遣散!”

    这也是正常的做法,这两年江夏军严打水贼,水贼无以为生,只得纷纷投降官兵,连长江上最大的水贼黑蛟贼也被迫放弃洞庭湖老巢,远遁江东,今天有一股水贼来投降,也不足为奇。

    码头上格外热闹,停泊着数十艘蛟船,这种蛟船足有四丈长,宽只有一丈,在江面上划水很快,是**特有的船只,所以又被称为贼船。

    投降的这支水贼原是黑蛟贼的一支,去年黑蛟贼被迫远遁江东后,分裂为五支**,这支**活跃于蕲春郡和九江郡一带,为首头目叫董达,靠劫掠江中客商为生。

    他们原本有五六百人,但最近遭到江东军的清剿,死伤大半,老巢也被端了,只剩下两百人左右,走投无路,只得来柴桑投降江夏军。

    贼首董达只有二十余岁,十分年轻,却长得精壮雄伟,武艺高强,他单膝跪下,向王建抱拳道:“董某决心痛改前非,愿为江夏军小卒,建功立业,望将军收录!”

    王建见这两百名**个个身体强壮,很多人都长得一脸横肉,一看就是亡命之徒,他有点不太想收,但他又无权决定,只能等魏延的消息,这时,报信士兵奔来,附耳对王建道:“魏将军说按规矩办,强壮者留下,老弱遣散!”

    王建也没有办法,只得对董达道:“既然是诚心投降,我可以收下,不过按照江夏军的规矩,新来士兵必须先训练半年,再编入军队,现在时辰已经晚,明天一早我会派人把你们送去武昌训练,半年后再编入军队。”

    董达抱拳道:“一切听从将军安排!”

    王建招手叫来一名屯长,吩咐他道:“先把他们安置在副营里休息一晚,让刘主簿编造名册,明天一早送他们走!”

    屯长施一礼,对董达道:“带着你的手下跟我来吧!”

    董达眼中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得意,带着两百名手下跟屯长进了城。

    柴桑一共有三千驻兵,目前都驻扎在城内,城外原来的西、北两座军营都撤掉了,那么只要假扮来投降的水贼,便肯定可以混入城内。

    尽管混入城内的办法有很多,比如乔装为商队等等,但柴桑的盘查很严,两百个精壮大汉组成的商队太引人注目,也容易被守军怀疑,所以作为**投降,是最合适不过。

    这个所谓的**董达正是丁奉假扮,徐盛在彭泽两年,早已摸透了江夏军的各种规矩,这个漏洞本来没有,副营从前是放在西城外,但最近江夏军实施坚壁清野,不准任何人在城外过夜,无形中便出现了这个漏洞。

    虽然要送去武昌训练,但不会马上就被送走,还要编录名册等等,尤其是黄昏时来投降,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在柴桑城内过一夜,破城就在今夜。

    。。。。。。。。。。夜渐渐深了,位于柴桑城东的军营内都已灯火熄灭,副营内也静悄悄的,似乎也入睡了。

    副营内又叫新兵营,主要用于新招募的士卒和民团集训,它紧靠主营,占地百亩,由数百顶大帐组成,在副营西面则是漕河,从副营便可直接下漕河,乘船前往武昌。

    这时,五艘三百石的货船无声无息地靠上了副营码头,一个个黑影迅速从副营内猫腰跑出,上了货船,丁奉进了船舱,立刻问道:“兵器在哪里?”

    由江东军乔装的船夫打开底舱,拿出了刀矛弓弩等各种兵器以及两百副江夏军的盔甲,两百名最精锐的江东军士兵迅速武装起来,丁奉在左臂上缠了一圈白布,这是和江夏军区分的标志。

    货船离开副营,摇摇晃晃向水门而去,这时丁奉又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禀将军,还差一刻钟就到两更了!”

    货船不多时便驶近了水门,水门两边停满了货船,瓮城内却没有船只,瓮城前后两座铁栅门都紧紧关闭,一百余名当值的守军正在城头和瓮城内巡逻。

    丁奉默默盘算着时间,他们约好是三更时下手,所有人都躲在五艘货船中,丁奉则透过船帘,目光锐利地穿过两座铁栅门的缝隙,可以看到城外远处的情形,此时城外黑漆漆的一片,没有任何异常和动静。

    “梆——梆梆!”

    远处传来敲更声,已经三更了,丁奉眼睛瞪大了,死死盯着城外,就在这时,远处忽然出现了一团光亮,这就是徐盛给他们的信号。

    丁奉一摆手,“出击!”

    两百名江东军精锐迅速上了岸,列队向城头而去,他们刚上甬道,便被守城的士兵发现了,大声喝道:“口令!”

    丁奉一言不发,陡然加快速度,俨如一头猎豹猛扑而上,长枪一抖,一枪刺穿了守军的胸膛,他枪一收,反手一枪又刺死一名守军,守军临死前发出长长的惨叫声,另外一边的几名守军听到了,顿时大喊起来,“有情况!”

    丁奉厉声大喊:“杀上去,开启水门!”

    两百名精锐的江东士兵是从一万多人中挑选而出,个个勇猛善战,他们配合默契,兵分两路,一路去抢外城的水门机关,另一路则占领内城的水门机关。

    这时,城头上警钟大作,‘当!当!当!’在柴桑上空回荡。

    但毕竟这时是三更时分,城头上当值守军只有数百人,就算他们全部杀上也敌不过两百名最精锐的江东军,唯一的希望就是军营的援军赶来。

    但援军赶来至少要一盏茶的时间,丁奉要争取的就是这一盏茶的时间,他率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