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202部分

一世富贵-第202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儿道:“只怕是不容易,自从皇上诏旨下来,只要是有钱人家,谁不在打这主意?徐家虽然现在薄有家产,还是未必比得过那些大户人家。”

    林素娘叹了口气:“只好碰运气了。实在没有,只好把大郞这两年寄回家里的岭南一些药材献上去。不过这些大多都是贡品,宫里的自然比我这里的多,也比我这里的好,分量就显得不够了。”

    如今徐家都是林素娘当家,徐正和张三娘只是偶尔管点杂事。闲下来的时候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孙女盼盼身上。

    过了这几年,林素娘早已脱去了徐平走时还有的稚气,多年掌管偌大的家业,成熟稳重起来,气质上也多了一分庄严。

    说两句闲话,苏儿道:“其实啊,我家里的人说,并不赞成你向朝廷里献药材。郎君朝里断的只是待旨,并没有什么罪过。或许朝旨下去是升迁呢。你现在巴巴地献药材找人脉,反而让人另眼相看。”

    林素娘苦笑:“我倒是希望先前明断他罪责,这次大赦,有什么罪也都了了。现在这样一个待旨,反而不上不下,让人没有头绪。”

    苏儿跟着叹了口气。

    林素娘又道:“我也是病急乱投医,没有办法的办法。如今去向大郎传旨的人,也就是到荆湖一带。如果朝廷改了心意,快马还能追上。自然尽心。”

    苏儿看了看屋外的徐正夫妇,见他们逗着两个孩子正开心,凑近林素娘身边小声道:“其实,家里公公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看他的意思,是真的对你找药材很不以为然。今天我们姐妹说话。你可千万不要对外人说出去。”

    林素娘道:“有话你尽管说,我看着你长大嫁人,你还不知道我性子!”

    苏儿小声道:“我听公公话里的意思,太后这次病得太过厉害,怕是要撑不过去了。郎君这次遭难。听说都是刘太后的意思,嫌他在岭南不听枢密院的吩咐,擅自行事,给朝里闹出许多麻烦。不过皇上那边,和朝里的几个宰执大臣,还是回护郞君,所以只是个待旨。”

    林素娘看了看苏儿,面容严肃地道:“你这话不是哄我?”

    “我怎么敢?千真万确,公公的意思,就是你们家里什么都不做,安静等着,只要太后一去,自然一切乌云尽散。”

    说到这里,苏儿又小心地看了看四周,怯怯地道:“虽然我们姐妹私下说话,但说起这些,我心里还是怕怕的。”

    林素娘道:“家里又没有外人,怕什么。”

    一边说着,一边心里思量,要不要听苏儿的话。

    三月中旬,朝里发出去撤去徐平各种职事官的朝旨,林素娘没几天便得了消息,心中焦急不已。如今的徐平也算是少年有为,前途远大,家里又富有钱财,林素娘又懂人情事故,在京里也多多少少有些人脉。

    不过终究是女身,眼皮子还是浅,事关丈夫的前程,林素娘一听撤了徐平的各种职事,便乱了方寸,也无心理会待旨两字的玄机。

    昨天,三月二十五日,刘太后的病情突然恶化,急坏了的小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同时命各地征调名医入京,能治好太后病的不吝封赏。除了人事,还求助于鬼神,随着医生,有名的道士和尚也一起传宣入京。

    林素娘得了消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把家里的下人都打发出去,满城收买名贵药材,想献进宫去为徐平求一个前程。本来还对徐平只是待旨没有明确罪名心存侥幸,这个时候又巴不得先前就把徐平的罪名定了,碰上这种力度空前的大赦,什么罪也赦免了,还可以重新来过。

    对林素娘的作为,心里有数的李用和极不赞成,又不能明说,便向苏儿透了口风。苏儿与林素娘是什么关系?一得到消息便巴巴地赶到徐家。

    此时的李用和已经不是当年的小武官了,除了武臣身份略低一等,真说起来与徐平的官阶也相差不多,有了身份。虽说只是做着闲职,到底是外戚,自然有身份类似的一帮人跟他混在一起。就连现在的李璋,也恩荫了三班奉职的官阶在身,正式有了官身。

    知道现在李用和消息来源广,对于他的意思林素娘可不能不慎重考虑。尤其是那句,太后怕是撑不过去了,让林素娘浮想联翩。

    当年徐平还是白身,在中牟种地的时候,便与这位太后的亲戚不对付。后来高中一等进士,还是这位太后从中作梗,一句话给发配到了岭南去。可怜两人新婚燕尔,呆在一起没几个月便天各一方,一晃眼就是六年。

    如果太后真熬不住了,徐平会不会否极泰来?自己是不是安心等着就好?

    林素娘支着下巴,一时想得出神。(未完待续。)

第205章 内外交困

    升龙府,内城南正门外。

    桑怿一边催着兵士向炮里装火药,一边对徐平道:“这鬼城门,到底什么做的?这都轰了一天了,还没轰开!”

    徐平沉着脸:“管它什么做的,没轰开是打得少!日夜不停,接着轰!”

    上面的城楼早已被小炮轰烂,城头上守城兵士呆不住,只能躲在门后的藏兵洞里,无奈地听着一声又一声的爆炸声,一切都交给了命运的裁决。

    由于来得勿忙,军中没带什么强力的攻城器具,徐平也有点束手无策的感觉。此时身处险地,外地的交趾驻军正向升龙府围来,为防意外,徐平并不想让兵士强行登城。这十几门小炮原是随着骑兵运动的,机动性是好,威力却不足,石头垒的寨墙那是一轮齐射就塌,面对内城坚固的城门却力不从心。

    内城外包砖石,内筑夯土,极为坚固,更要命的是地基打得也深,想像外城那样底下挖洞用火药也难作,光挖火药室也不知挖到哪年哪月去。

    几经权衡,徐平还是把主意打到了城门这里,命桑怿带着人日夜不停地用小炮猛轰,就是铁打的也有轰开的时候。

    宋军在外面猛轰,交趾军队无可奈何。他们里面也有守城的石砲,但在城头架不住,一放上去就被宋军火炮轰烂了,放到城墙下又威胁不到城外的宋军,城墙附近是城内石砲的死角。

    桑怿又看着打了几轮炮,便只好让炮轮流着降温。火炮好用是好用,不过用起来也娇气。打不了几轮炮管就发红。必须降温之后才能继续。

    到徐平身边。桑怿道:“这城门虽然坚固,晚上再打一夜,也必然就轰开了。不过,即使城门破了,里面还有瓮城,到时还得费一番手脚。”

    “不担心那个,等到城门破了,门洞里堆上火药。真接给他把半个内城也掀了!怕什么瓮城,里面有多人也一起炸在里面!”

    徐平沉着脸,看着城门那里杀气腾腾。没想到这么麻烦,第一次带来的火药炸了外城之后所剩不多,徐平已经吩咐快马回谅州去取。两三百里路,拼着费上些马匹,两天之后也能取来足够的火药。

    有本事这城门到那时候还能坚持不破,那就不用火炮了,直接在门外堆火药,连这半边城墙一起掀了。

    内城里面。精兵都被李佛玛打发到城墙上守城,城里平民中的青壮也被征调。发到城墙下做各种杂役,协助防守。

    至于城内的贵人富户,则被限制在自己府中,不允许到处走动。

    此时交趾官制未立,政治上还带有蕃邦部落制的残留,所谓大臣也没有什么每天必须处理的政务,不允许出门也不影响朝堂运作。

    李仁义这两天都窝在自己的书房里,仔细注意着城里城外的动静。刚开始的时候,听到城外宋军低沉的炮声,响一声他的心就一紧,到得后来,炮声响个不停,不注意他都当听不到了。

    虽然经历了谅州战事,李仁义却并没有亲眼看见过火炮的威力,只是听说这东西比石砲的威力更大。现在外面响了一天,也不知道城门处成了个什么样子,但不出意外,内城早晚是要被攻破的。

    现在李佛玛就是拖时间,如果能够拖到勤王援军返回内城还没被攻破,那他就赢了,有了翻本的本钱。

    要是在此之前被攻破城门,则一切去休,宋军绝不可能放过他。

    但其他的交趾王公大臣,却未必都是这种命运,想了一天,李仁义终于想明白了这一点。此时交趾与大宋的战事,说到底是只是与邕州地方的战事,大宋并没有倾国来攻,从各方面来看,也不可能倾国来攻。

    只是邕州地方,这就不是灭国之战,哪怕是把李佛玛俘虏了,也不能灭了交趾的国,大不了换一个人做交趾王就是了。

    李仁义越起越觉得有道理,徐平一个地方长官,哪来的胆子敢灭一国,难不成还想自己占了地方造反不成?了不起的,就是把不守臣礼的李佛玛抓到东京汴梁去,宣示大宋武功,给其他蕃邦做个榜样。

    外面星光迷蒙,夜晚的凉风从窗子吹进来,缓缓清扫着白天的暑气,李仁义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几天的郁闷终于于慢慢散去。

    离禁城不远的地方,西边北边各有一座王府,住的是李佛玛两个曾经反叛的兄弟,开国王李菩,东征王李力。

    平定“三王之乱”,捉获东征王李力,后来李佛玛亲征长安府,捉获起兵反叛的开国王李菩。两人被俘之后,李佛玛为了宣示自己不忘兄弟亲情,仍然保留了两人爵位,养在升龙府里,实际上是把两人软禁起来。

    此时开国王府里,李菩在后花园里喝着酒,看着前面不远处歌女吹拉弹唱,翩翩起舞,心里却是一团乱麻。

    几兄弟里,李菩是最没野心的,他本是庶出,从身份地位上也无法与其他几个相比。最后起兵反叛,也是被逼无奈,形势到了那一步,他只好起兵做个样子,李佛玛一到,便率手下投降。原本想着从此就在升龙府里做个太太平平的空头王,没想到交趾又发生了这种大事。

    李菩心里很难说恨不恨李佛玛,王位本来就与他无缘,兵败被俘后李佛玛也没有赶尽杀绝,虽然没有行动自由,在王府里还是能安享富贵。至于当年被李佛玛逼到不得不反,他现在也想通了,自己这位大哥登基之后不可能再允许兄弟掌兵割据一方,这种结果也不能算太坏。

    但如今交趾到了灭国边缘,自己该怎么做?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头绪,只好闷头喝酒,借酒浇愁。

    正在这时,府里总管带了一个穿斗篷戴斗笠的人进来,径直到跟前把所有的歌女轰了出去。

    李菩看得目瞪口呆,虽然自己是被软禁,总管来自朝廷,自己实际管不了他,但在自己面前如此无礼,就过分得离谱了。

    莫不是李佛玛在面临灭国之灾的时候,要杀老兄弟了?

    见众歌女纷纷出去,那个随着总管进来的人到了李菩面前,把头上戴的斗笠除了下来,对李菩道:“二哥,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饮酒?”(未完待续。)

第206章 兄弟阋墙

    “你——你竟敢到我府里来,被圣上知道,不想活了吗?”

    “哈,哈,哈——”李力笑得很欢快,脸上带着不屑的神色,“圣上,他还是先想想自己还能当几天吧,现在还有心思管我们兄弟——”

    旁边的总管躬身告退,默默退出了花园。

    看着总管的身影,李菩的脸色愈发难看,对李力道:“没想到三弟在升龙府里深藏不露,连我的身边都是你的人!”

    “二哥,你想太多了,安排人手的另有其人。”李力大喇喇地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慢悠悠地喝着。

    李菩看着自己的这位三弟,面色慢慢平静,把面前的酒一口喝干,沉声问李力:“能够让我府里的总管效力,必然是朝中的重臣,三弟能不能说与我知道?还有,你深夜来访,定然是有要事与我商量了。”

    李力微微一笑:“还是我们兄弟先说话,外人终究是外人。”

    李菩听了,没有吭声,只是喝酒。

    李公蕴诸子中,李佛玛为长,又是嫡出,母亲血统也更高贵,地位天然在其他人之上。李菩为次子,却是庶出,基本被排除在王位继承权之外。李力行三,也是嫡出,但母亲的地位却不能与李佛玛相比。总的来说,李佛玛是天生的王位继承者,只要活着其他人基本就没有机会。所以在“三王之乱”的时候,李力的目标就是干掉李佛玛,他以第二顺位登基。

    这种局面的出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交趾这里帝王不只有一位皇后。李公蕴就有六位皇后并立。李佛玛更多。这样一来,即使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也会出现一堆王子争位,更何况每位王子都是统兵打仗,有兵权的人物。

    再者,李佛玛虽然早早就被立为太子,但交趾的太子并不是天然的王位继承人,还要有先王的遗诏才行。遗诏的效力还在太子名位之上。

    一句话,没了李佛玛,李力就是交趾王,他一直都没忘了这一点。

    喝了一会闷酒,李菩对李力沉声道:“三弟,你还是想着王位?”

    “我为何不能想?一样都是父王的儿子,我的军功又不比谁少了,凭什么我就不能做交趾之王?”

    李菩看着自己这个三弟,面上依然愤愤不平,沉声道:“你知不知道。我们现在私下会面,一旦传了出去。就可能面临杀头之祸?”

    李力冷声道:“二哥,你又知不知道,如果这次你帮我登上交趾王位,便能够回长安府,继续做你的开国王,为一方之雄!在升龙府里才几年,难道你就已经意志消沉,只想做个笼中鸟吗?”

    李菩笑着摇头:“就凭我们两个?两个无兵无权,被圈禁了好几年的落魄大王?三弟,你醒醒,不要总做这种梦!”

    “二哥,我今天到你府里来,不是来听你劝我这些话的!我只是来问你一句,你愿不愿意助我登上王位!事成之后,我治升龙府,你治长安府,我们兄弟两人分治国境,不分彼此!”

    李菩沉着脸不说话。

    他又不是傻子,自李公蕴在的时候,他就在长安府割据一方,比不得翊圣王和武德王两个愣头青弟弟,傻乎乎就跟着李力造反了。结果武德王在王宫外被黎奉晓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