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304部分

一世富贵-第304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贩些货物回乡去卖?铺子不只只是零售,一次买得多,还有折扣呢。”

    像煤油灯这些从邕州传来的新奇玩意,在京城里现在也像宝贝一样,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用得起。新开的场务听说产的东西比邕州花样还多,好多人都打上了主意。哪个官员家里没有几个闲人,趁着新兴事务刚刚出现,利用自己在京城当官的便利向家乡倒腾这些玩意,怎么也能赚上几个钱。

    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早就有好几个人来找过徐平了。曾公亮今天晚上来找,只是以前实在没有机会而已。

    听了徐平的话,曾公亮也没有些不好意思:“不瞒郡侯,下官正是有这想法。京城里面物价腾贵,住着着实不易。我的弟弟正好在京城里闲着无事,买些货物回福建路,也能赚几个辛苦钱,补充家用。”

    “这样想的可不只你一个人,先前已经有好多人找过我了,准备做这生意。福建路也有几位官员哦,不过泉州的倒是没有。不过这事情我不反对,也不插手,你们只要是走的正常路子,便就没事。明天一早,你便到铺子里找当值的主管,看好了什么,直接让他派人到库房去取,记得早早找好搬运的人手。”

    曾公亮忙道:“多谢郡侯指点。”

    徐平又道:“我教你一个乖,先前我没想到要做这生意的官员这么多,我也没有跟他们特别提起,现在倒是便宜了你。城里有七个铺子,同时开张,因为离着近,估计相国寺那里的铺子去的官员最多,必然会一下忙不过来。你就不要去那里跟他们挤了,找个离得远一点,比如城北或者城东的铺子那里去,反正货物都一样。”

    “下官明白了,多谢郡侯!”

    这有什么,三司开铺子,只是要卖掉货物,哪里会管到底是谁来买的。官员可以在任职的地方置办产业的,惟有两京,开封和洛阳。这两个地方特殊,有不少衙门盯着,不怕他们耍出什么花头来。以后说不定会有不少官员做这生意,毕竟方便。

    京城物价贵,虽然由于没有职田,与地方官员相比多了些补贴,但对中下层官员来说,远不能让他们一家人衣食无忧。有这种生意做着,也算补贴。

    当然这些官员做生意远不如专业的商贾,最后商路还是会被商人把持。但等到那个时候市场打开了,三司自己便就会把商业网络扩展出去。讲竞争力商贾自然是比不过三司的,只要防好了三司里面的人以权谋私,公平竞争也不怕。(未完待续。)

第185章 三司商铺

    天刚蒙蒙亮,曾公亮便和弟弟带着三个可靠的仆人,急急向城北行去。

    三月清晨的汴梁城,到处都是浓浓的雾气,在路上走不大一会,就被打湿了身子。路上的行人不多,只有早起的小贩急急匆匆地在雾气里穿行。

    曾公亮有些心焦,对身边的人道:“都走得快些,今天三司新铺子开张,去的人必然多。我们不能及时赶去,不定就有看中的货物被人挑走了!京城回一趟福建可不容易,一定要选好带的货物,又要轻便,又要值钱,可是马虎不得!”

    几个人诺诺连声,加快了脚步。

    绕到城西,刚过了州西瓦子,就听到北边传来惊天动地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个仆人不由停住脚步,疑神疑鬼地道:“前边什么声音?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那是新铺子开张放的烟花爆竹,又热闹,又喜庆,还能招揽客人。三司开铺子是什么手笔?自然跟普通人家不同!我们也买一些回去,等到福建的铺子开起来的时候用!”

    曾公亮是见过上元节烟花的,又早就跟人打听了三司铺子开的底细,可不会像仆人那样乱猜疑。要说鞭炮也真是个好东西,放了热闹驱邪不说,还能招人过来。

    众人加快脚步,向城的北方行去。

    相国寺左近,州桥不远,朝着汴河边的大道的一处铺子,门前一早就挤满了人。

    这是三司在京城开的七处铺子中的正铺,规模最大,也最气派。汴河边本就有三司店宅务的很多房子,甚至还有货场,挪出一些来做商铺一点也不难。若是其他人想在这里开店可不容易,但对三司来说,这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韩林学士梅询带着侄子梅尧臣站在前面,对身边的石中立道:“学士,听说这铺子里新奇货物不少,今天会有很多官员过来选购。不知你中意什么?”

    石中立嘻嘻笑道:“我就是来买几盏煤油灯回去,沿着家里院子游廊挂上两排,足够气派了!不过,我这种俗人早早来就还罢了,梅学士怎么也来得这么早?听说这里卖的都是新场务制出来的玩意,又没有外洋来的好香,你能买什么?”

    梅询一甩自己香喷喷的双袖,微微一笑:“场务制出来的就没有好货了?那是你没有用心打听了。我听说了,今天铺里卖的有一种新制的皂,不用皂角,又香又洗得净,极是珍贵。而且听说场务里制得有明镜,宫里已经有人用过,照得人清亮无比!”

    石中立撇了撇嘴:“那我一会跟着梅学士,你买什么我买几样,回去哄家里的女人玩。你用的东西,妇人一向也都喜欢用。”

    梅询微微一笑,并不以为意。做一个香喷喷的男人,是他自傲的事,谁说只有女人才会在意这些?男人家终日出来见人,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仪表。

    石中立是以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还是要在学士院当值的,与梅询份属同僚,两人一下早朝就约了一起到这里来。翰林学士职位清闲,石中立又一向没正经惯了,通进司那里根本就没去,直接来到了这里。

    正在外面议论纷纷的时候,铺子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两个小厮从里面出来,向两边一站。然后才有三位主管跟着出来,先向周围的人拱手,中间一个朗声道:“多谢诸位客官捧场,小号多有怠慢。我们这间铺子是三司属下产业,京城里的正铺,物美价廉,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等一会各位尽管入内选取自己喜欢的货物,一手付钱,一手取货,甚是便捷。不过今天刚刚开张,来的人多,难免拥挤了一些,众客官多多担待!”

    讲完这一番开场白的套话,铺子里才又走出两个大汉来,一人手里挑着一支鞭炮,高高举起来,一个小厮手里拿着香火跑上来点着了。

    登时惊天动地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伴着浓浓的黑烟,传来刺鼻的硝烟味。

    众人却不觉得这味道难闻,都是兴高采烈,随着鞭炮声精神也振奋起来。

    石中立对身边的梅询道:“三司做事果然大气,这两支鞭炮也不少钱。等到过几天我摆寿宴,也弄这么两支来放一放,喜庆热闹!”

    梅询微微一笑:“有什么稀奇,听说这铺子里就有鞭炮卖,过一会你只管买便了!”

    石中立有些不信,自上元节的烟花后,很多富贵人家都想买点烟花,在生日节庆的时候放来助兴,却根本无处去买。听说上元节放的是特制的,专供皇宫的好物,市面上并没有人卖,着实让人扫兴。这铺子要是连这都有的卖,那可是跟百宝阁一样了。

    鞭炮声停了下来,从铺子里走出四个三司的军将,分到门两边站立,手一扬把门两侧牌子上盖着的红锦扯了下来,随手扔在一边,昂首挺胸,巍然站立。三司的生意,自然要派属下的兵士过来看门,维持秩序,也显得气派。

    两块牌子,左边是“货通天下”,右边是“财源广进”。

    这个时代的人讲究含蓄,这么赤…裸裸的口与还是很少见的,是徐平根据前世的习惯命人制出来,请翰林院的待诏特制的,看着很是顺眼。

    到了这个时候,三位主管才一起拱手:“诸位,小号开张,多谢惠顾,大家里面请!”说完,两边各站一位,中间的主管带着人向内走去。

    不说相国寺这里,曾公亮带着兄弟和仆人紧赶慢赶,到了城北的时候也已经太阳升起来了,雾气都散去,整个世界都清清亮亮。

    看着周围整整齐齐的房屋,曾公亮奇怪地道:“什么时候这里成了这个样子?前些年我随着父亲拜访李防御家,这里还到处都是菜地,现在怎么都不见了?这些房屋都是新建的,不知是京城里的哪家豪户有如此手笔!”

    一个仆人道:“官人不知道,这都是三司新建的房屋,用于安顿新建场务里的工匠和官吏。城北的铺子正是在这里,官人看那里人多的地方不就是!”

    曾公亮顺着仆人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离着百十步远的地方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没想到三司把这处京城的大菜园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在如此热闹,不知几代人一直住在这里的李昭亮家是怎么想。是庆幸自己的房子值钱了呢?还是感叹再也没有清静了呢?

    “官人,那铺子已经开了,我们快快赶去!不要被人抢了先!”

    正在曾公亮心里感叹的时候,仆人焦急的声音让他回过神来。(未完待续。)

第186章 有钱人

    一进铺子的大门,先见一座两层的楼房立在眼前,占地极广。虽然没有巍峨威严的官家气象,却自有一种厚重朴实的踏实感觉。

    曾公亮的弟弟指着楼房上的挂的匾额道:“哥哥,这楼里的东西只怕不是我们要买的,还是到那边看看。”

    曾公亮见匾额上写着十二个大字:“日用百货,酒茶糖醋,精品五金”。想了一想对弟弟道:“也说不定,里面也卖什么五金,不正是我们要买的轻货?”

    “哥哥唉,五金是轻货不错,可哪里不能买,又何必跑到这里来?我们到这铺子,不是要买在外面买不到的东西吗?何必去买那些!”

    曾公亮想想也是,便带着弟弟和仆人不进楼房,向着一边走去。

    所谓五金,即是黄金、白银、赤铜、青铅和黑铁,贵重程度依次降低。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用途最广的五种金属,也正合五行,用来指代所有的金属类物品。不过直到这个年代,用五金制成的日用物品都很珍贵,并不是平常百姓日常能用的。

    不过这匾额上面的所谓“精品五金”,却是徐平提出来的,用的是他前世小五金的意思。本意是指日常用的金属制品,比如剪刀、缝衣针和鱼钩之类,跟贵重完全不搭边。当徐平提出用这名词代指日常所用的小金属制品,三司的官吏还心中腹诽,徐副使看起来忠厚老实,没想到还有这么奸滑的主意,小小物件却起这么高端大气的名字。

    绕过楼房,到了左边,只见当头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四个大字:“农事物资”。

    曾公亮的弟弟看了,高兴地道:“这个好,农为天下根本,这些东西可不愁卖!哥哥,听说徐副使家里在中牟有处农庄,每亩产的粮食倍于他处!这还不算,他庄里一个庄客耕种的田地,比其他庄里三五个人还多,全靠的是犀利的奇巧农具!这些东西重,在船上不占地方,我们买些回去,又好卖,路上的运费又便宜!”

    曾公亮点点头,带着弟弟和仆人穿过了牌匾。

    进去却是一处很大的空地,周围都有围墙围起来,只有一处进的门,一处出的门。几个显眼的地方,还有出去的门口,都有三司的大将军将把守着。

    这处空地里搭着台子,整整齐齐,分成六七排之多。台子上都摆着农具,还有种田用的一些其他物资,台子后面是卖东西的主管小厮。

    曾公亮见这处场地里人头攒动,不由叫一声苦。只听徐平说城北城东的铺子里官员之类的人来得少,却没想到这两处铺子靠近城外,乡下的农人来着也方便。看这熙熙攘攘的劲头,想必是城外的田庄员外,甚至种地的小农之家都得了消息,来这里选自己合用的。

    既来之则安之,平铺下心神,曾公亮带人来到了第一处台子处。

    只见台子上摆着各式犁铧,都是黑黑的颜色,惟有刃部闪着森森寒光。这黑色自然也是经过发黑处理的,不过没有黑铁钱那么精致,只是用热的纯碱液泡过。如果用这种处理农具的方法,实际上是永远不可能达到黑铁钱的效果的,这也是徐平为了铁钱防伪,故意露个小破绽乱人心思的小把戏。

    曾公亮走上前,看了看台子上的农具,犁铧大大小小,形制也不各不相同,看不出个眉目来。客客气气地问站在台后面的小厮:“敢问主人,这些农具有何不同?”

    小厮微微笑着,指着旁边:“客人那边看。”

    曾公亮这才注意到,旁边不远处立了一座白壁,白壁前面站了一个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小厮,手里拿着一枝细竹竿,指着白壁,嘴里说个不停,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走上前去,才看见白壁上画了图画,都是各种农具的用法,旁边有文字解释。

    看着图画里清楚注明的各种犁铧的用途,曾公亮点了点头:“原来是有深翻,有趟地,有浅耕,种麦种稻,这里的犁铧都有适用的,一件不漏。”

    他弟弟轻声道:“哥哥,这白壁上的画好传神,就跟真的一样。”

    “那是自然,三司这次可是不惜本钱。我听说了,这些画都是请的翰林院里待诏里面的好手画的,别说一般的人家,就是寺庙宫观都不能相比。”

    曾公亮惟有感叹,翰林院里的待诏是专为皇家服务的,都是天下好手。平常时候,只有那些王公权贵才请得动他们,没想到三司竟然有如此威势。

    掌管天下钱粮,均衡朝廷财物出入,三司真要决心做事情,还没哪个衙门可比。

    太阳高高升起来,到了三月暮春,不知不觉就有些燥热了。

    石中立皱着眉头对身边的梅询道:“这个时候才放人进去,这铺子里的人做事如此拖沓!再过一会,各衙门的人料理了公事,就要赶过来了,我们不是白白早等在这里!”

    一边说着,一边当先抬步向里面走去。

    进了铺子,抬头看见正对面就是一间占地广大的两层楼房,石中立对梅询道:“好物想必都是在这楼里,我只管进这里面去!”

    梅询微微一笑,带着侄子梅尧臣跟在了石中立的身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