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634部分

一世富贵-第634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阶级法之下,最低级的军官可以任意凌辱、打骂士卒,为所欲为,士卒稍有违犯便就犯了阶级法,非死即配。违犯阶级法,禁军上军立即处斩,下军及厢军流配。军官之间同样如此,上级掌握着下级的生杀大权。因为阶级法是严格区分一阶一级,上一级的命令不可违抗,哪怕就是上级军官作奸犯科,下级也不可以告发,不然先按阶级法治罪。

    现在军中的副职有了跟正职统兵官分庭抗礼的权利,阶级法在他们这一层级便就废掉了。这让王守规和甘昭吉极度恐慌,认为徐平变了祖宗之法,在关山草原就发生了极为严重的争吵。甘昭吉本身也在阶级法限制之下,还有所收敛,王守规则直接要回京告状。

    徐平很烦,一直在想解决的策略,再加上这恼人的天气,让他火气上升。

    单从法律条文上看,宋军的军法极严,非常细密,在军中动不动就犯了死罪。实际这样严酷而细密的军法并没有可行性,要是真按着军法杀下去,不用打仗,沿边的从将帅到士卒,最少先要杀上个两三成。就连徐平自己,可能真按军法条文脑袋也得挂出去。在五代乱世,军阀们对手下的军士,一方面啖以厚利,另一面用严刑酷法,反正那时的人命也不值钱,杀剩下来的就是能跟着自己打仗的。现在到了正常的年代,再这样怎么可能?

    过于迷信暴力,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任何事务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粗暴地不按客规律行事,终究是要碰得头破血流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统治者没有把军事力量当作自己人中的一分子,而视其为朝廷爪牙,是驯养的野兽,必须用铁链和皮鞭来进行治理。问题是历史已经证明了,这是很可笑的想法,徐平怎么遵从?

    一方面是严酷而细密的军法,单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应该是一支纪律严明、井然有序、令出如山、人人奋勇上前的强军,从上到下,如身使臂、臂使指,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战无不胜的军队。实际上每谈起军中的阶级法,这也是宋朝君臣描绘的场景,仗打赢了就是严阶级法的功劳,打输了是阶级法还不够严,律条上杀的还不够多。

    另一方面实际的战绩,除了太祖时期向南统一,到了太宗之后,哪怕就是打北汉,都遇到了不少挫折。后来跟契丹和党项开战,不但是不能对敌取胜,还连连出现主将畏惧不前、军队溃散的尴尬景象。放眼周边,手捧最严酷军法的宋军,已经没有能打赢的敌人了。

    最最好笑的,对外连战连败的君主,比如宋太宗和宋真宗,还不断加严阶级法,并向朝中臣僚解释阶级法的好处。只要军中阶级严明,军队就战无不胜。

    严酷的军法并没有多少可执行性,和平年代就连待遇优厚的禁军都逃亡不断。如果真按军法执行,并不用打仗,一支军队用个五六年的时间,没有逃亡的也被自己杀光了。于是便不得不选择性地执法,再加上太宗和真宗两朝故意用下级军官和士卒牵制高级的统兵官,这军法便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法律要么简而刑重,要么严而不酷,这样才能有可执行性,才能实现预期的作用。又要严密,法律什么事情都管,又要用重刑,动不动非死即残,那就是秦法的后果了。

    在这个世界上,越是在纸面上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就越是不现实,强行推下去只能南辕北辙。没办法,我们的世界就是这么不完美,追求完美就只能活在虚幻的世界里。

    执行性强的法律必须有包容性,要么约束得少,犯了就是重刑。要么约束得多,什么都要管,那刑罚必然不重。想两者兼得,这法律有跟没有就差不多了,或许还不如没有。

    乱世用重刑,哪个乱世的法律是条文清晰、追求公平公正的?

    现在徐平面临的问题,要么是大规模地删并军法条文,要么是减轻刑罚,让统兵官不再一言不合就要砍脑袋。但现在,仅仅一个阶级法,两位宦官监军那一关就难过。

第38章 军法

    回到帅府,徐平在自己长官厅旁边的小阁子里喝了一会茶,叫过谭虎吩咐道:“去请承受公事王守规和都监甘昭吉到我这里来,还有,让桑怿、张亢、高大全和景泰一起来。”

    谭虎应诺,转身去了。

    看着谭虎出去,徐平起身到自己内室,取了离开京城时赵祯赐的御剑,拿在手里看了一会,猛地抽了出来。这剑虽然更多的是装饰作用,但剑本身是名家打造,用材精良,抽出来之后寒气逼人。看着剑身上倒映出自己模糊的影子,徐平咬紧牙,把剑插了回去。

    这几个月徐平忙忙碌碌地对秦凤路的军事力量进行军改,王守规和甘昭吉两人并没有具体参与,如水中望月一样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在他们眼里,徐平很多的政策都跟以前的认知不合,只是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两人一直隐忍。这次演练,因为一切都是按战时军法,又没有瞒着他们,两人才看出了端倪。特别是有几个对新制不满的统兵官,私下里找到王守规和甘昭吉,向两人报怨。得到了这些情报,两个人自认为抓住了徐平天大的把柄,在路上就向徐平以难,被徐平用边帅的权力强行压了下来。

    回到秦州,王守规立即找甘昭吉商量,要和他一起密奏弹劾徐平。

    甘昭吉显得有些为难:“阁长,徐节使此次帅秦州,朝廷给得有便宜行事之权,其中就有可以酌情对本部所辖军队重新编伍。现在节帅做的事情,也不知道有没有超出权限之外。”

    王守规眼睛一瞪:“你说的什么鬼话?编伍是做什么当我不懂吗?现在节帅做的可不是重新编伍,而是擅自变更军制,就连艺祖所定的阶级法都不遵从了!变更祖宗法制,这还得了!甘都监,你速速与我一起上报朝廷,不然到时候怪罪下来,我也难免受到牵连!”

    甘昭吉点了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阁长是本路的走马承受,上奏边情是职责所在。我不同啊,说到底我是帅府辖下的都监,弹劾本路都部署,先就犯了阶级法。”

    “你怎么如此糊涂?此次到秦州,难道官家没有给你密奏之权?说没有我可不信!”

    甘昭吉道:“阁长说的不错,官家允我紧急边情可以密奏,但此次的事情,还算不得紧急边情吧?阁长,现在我们不满的可是徐平,不是一般的边帅,哪里敢乱来!”

    王守规瞪着眼睛道:“徐平怎么了?再是得宠,敢乱祖宗法制,也是大罪!我跟你说明白吧,让你跟我一起上奏是给你个脱罪的机会,不然到时你也落个共犯!”

    甘昭吉犹犹豫豫,不敢答应。虽然徐平给人的印象一向平和,但真闹翻了脸,他要拿自己开刀找谁说理去?徐平天子剑在手,部署以下可以先斩后奏,自己明面上的差遣不过是一都监,脑袋说砍可就被砍掉了,王守规能给自己变出来一个?走马承受虽然名义上是隶帅府,实际上两不相干,徐平奈何不了他,他当然可以不在乎。

    正在两人脸给脖子粗的时候,谭虎找了过来。叉手唱诺,谭虎道:“承受,节帅请你到官厅议事。甘都监也在这里,节帅同样也唤你过去。”

    甘昭吉答应,突然心中一惊,才想起来自己私下里在这里跟王守规商量,已经犯了忌讳。谭虎日常不离徐平左右,是他最亲近的人,落在他的眼里,只怕有些不妙。

    到了官厅,见桑怿、高大全等四人已经等在这里,王守规和甘昭吉上前见礼。

    谭虎进去通禀,出来让众人进了官厅。

    徐平静静地站在那里,面色沉重,一言不发。谭虎手捧御剑,默默站立一边。

    见徐平面色不好,甘昭吉心中一凛,急忙道:“节帅,末将先前在京城时跟承受多有交情,此次到关山去了有些日子,回来了坐在一起说些闲话。”

    徐平“哼”了一声,猛地抬起头来看着甘昭吉,沉声道:“这里是帅府,是你随便说话的地方吗?未禀先奏,该当何罪?”

    甘昭吉脸刷地白了,低下头,挣扎了一会,才单膝跪地,叉手道:“凡在军中,一阶一级,皆归伏事之仪。除带遥郡以上者许以客礼相见,其余将校皆受辖制”

    徐平看着甘昭吉,冷声道:“你管军法司,这算是知法犯法了。算了,你们都知道我一向宽大,若是因此就砍了你,难免让人说我不容人,借故报复你。今天你便就跪在那里,心中默念军法军律,看看还有哪一个违反军中律条!”

    甘昭吉高声应诺,乖乖跪在那里,不敢起来。只是片刻间,背上的冷汗就湿了内衣。

    此时官厅里的人,桑怿、张亢和高大全皆是遥郡以上,景泰是左藏库使,离着遥郡也已经不远。惟有甘昭吉、王守规还有一个谭虎,属于中下级军官,真按军法论起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说话的余地。哪怕王守规实际上不归帅府管,名义上却是都部署司的走马承受公事,一样受到军法约束。正常程序,在秦州,徐平的面前根本就没有人说话的余地,一切都是他一言而决。有意见,那向朝廷提去,而能够向朝廷提的也只有王守规、种世衡这几个带着宪职的人,其他人掉脑袋也得生受着。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想把事情办好,徐平一向都尽量淡化身份差别,让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度上纪律要严,公事之外的气氛要活泼,这才是健康的军营面貌。而如果跟这个时代其他的军营一样,公事上阳奉阴违,遇到战事互相推托,生活中却处处严加限制,用这些可笑的手段来保持所谓上级的威严,这官徐平还当得有什么意思?

    越是在小节上斤斤计较,便就把制度沦为一种形式,你让我站着我就站着,让我跪着我就跪着,什么都听你的不就完了?让我打仗我不能打仗,让我行军我走不快,让我驻防我就在城里一动不动,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仗打成什么样子跟我有什么关系?

    没有尊严才会去用形式来维持尊严,如果沦落到要用这种低级手段来带军队了,徐平还不如回到京城里做个闲散职事,何必跑到这里来让人笑话?军队是打仗的,是要完成政治任务的,不管是训练也好,军法也好,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能够谨守这些规矩又把兵带好,把仗打好的不是没有,但那样的人凤毛麟角。制度易于遵行才是好的制度,而不是用制度把人变成行尸走肉,没有了灵魂,那样只是样子好看而已。

    王守规和甘昭吉觉得阶级不严天就要塌下来了,那今天就先让他们好好遵守一下。

第39章 按律当斩

    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甘昭吉,徐平看着王守规道:“承受,你到秦凤路为朝廷耳目,凡边军一举一动,你皆可以奏报朝廷。自你到秦州,帅府凡有事关军政的议论,从来没有瞒着你,只有你不来,没有我不叫。但是,本朝有鉴唐朝监军祸国之弊,对于走马承受在地方上也有很多禁条,你且说一说,有哪些事不能做?”

    王守规愣了一下,看着跪在地上的甘昭吉,心里觉得有些不妙,硬着头皮道:“我是朝廷耳目,为朝廷亲军政、察边事,奏报机宜文字。”

    徐平板起脸,沉声道:“我是问你,有哪些事是走马承受不当做的!”

    王守规畏畏缩缩,低下头,就是不开口。

    徐平叹了口气:“你还是要我说了。走马承受初设只是奏报朝廷机宜文字而已,到现在朝廷赖以为一路耳目,你可以预闻军机,察州郡守将不法,如有行军战事,可以观阵并向朝廷奏报功过赏罚,这是你应该做的。但是,走马承受不得接受州郡臣僚的干请,不得干预军事,不得收接地方上的词状,不得过问茶盐等禁榷物,更加不得擅自决定奖惩。重中之重,是不得干预军事!不然,你不就成了唐朝的监军了!”

    王守规强辨道:“节帅,我可没有干预军事,你这是欲加之罪”

    “那你先前在跟甘昭吉说什么?刚刚从关山演练回来,你不到帅府来询问奏报朝廷的事宜,跟帅府之下的都监私自商量,还不是干预军事?做为走马承受,秦凤路的事情你可以奏报朝廷,什么时候允许你可以指指点点了?有话憋在肚子里,写在奏章里面,没有人管你!胆敢擅发议论,动摇军心,你当我腰间的剑不利吗!”

    看着捧剑站在徐平身后的谭虎,凶神恶煞一般,王守规只觉得头皮发麻。边帅当然不能斩走马承受,但赵祯给徐平便宜行事的职权太大,真给安上了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王守规也不知道徐平会做出什么事来。就是不斩,这罪名只要坐实了,王守规也要受到责罚。

    深吸一口气,王守规抗声道:“节帅,我虽然隶帅司之下,但承受公事历来不受边帅辖制,你不用吓我!说我干预军事,那要有证据的,不要诬赖好人,我自会上章分辨!”

    “要证据吗?我给你证据!”徐平一声冷笑,猛地高声大喊,“来呀,把人带进来!”

    话声刚落,李璋带了几个军士,推门进来,把三个五花大绑的人推在地上。

    王守规一看这三个人,只觉得眼前一黑,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三人都是对新的军制不满,而且平日里骄横跋扈惯了的人。还没有回到秦州,在路上他们就偷偷找了王守规,向他抱怨徐平的做法是变更祖宗法度。并且怂恿王守规上奏朝廷,把徐平换掉,不然等到后边惹出大祸,王守规也跟着受牵连。

    见王守规不说话,徐平对一边的甘昭吉道:“甘都监,这三个人对帅府不满,私下里找到走马承受王守规,编排主帅,乱议军政!你领军法司,怎么处置,你按军法决断吧!”

    甘昭吉额头冒了冷汗出来,结结巴巴地道:“妄议军政,毁谤大帅,按律律”

    徐平瞪起眼睛,看着甘昭吉道:“怎么,让你领军法司,连军法都记不清了!”

    甘昭吉张了张嘴巴,强自平静心神,道:“按律当斩!”

    徐平点了点头,沉声道:“自到秦州,我还没有斩过军中一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