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638部分

一世富贵-第638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瞎厮铎心父子眼巴巴地看着,刘涣问道:“主管,铺子能给蕃落的盐什么价钱?”

    郑主管道:“若是像刚才你们送过来的盐,可以按六文钱一斤来收。不过话要讲好,以后如果来的盐里有泥沙,价钱另算,我们铺子里不收带泥沙的盐。”

    老者本来长出了一口气,听见郑主管后边又说有泥沙的盐不收,不由又紧张起来,问道:“主管,盐是从盐池里面煎出来,有泥沙难免,并不是我们有意加进去的。”

    郑主管道:“那你们就要淘洗干净,泥沙多了,我们肯定是不收的,或者扣钱。”

    见父亲不说话,瞎厮铎心上前道:“多少泥沙眼睛怎么看得出来?若是我们送盐来,铺子里非说泥沙多”

    郑主管笑道:“你们怕铺子里收盐的时候故意刁难,我们也怕你们故意向盐里面加泥沙啊。做生意,总要两不相欺才好。这样吧,你们每次送盐来,我们从送来的盐里抽几份溶到水里面,看看每一斤盐最后剩下多少泥沙,定个分量如何?”

    老者忙道:“便是如此,只要有格式,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两不相欺最好!”

    说完,转身向刘涣行礼:“官人能够为我们蕃落着想,还领着我们奔波,对我们这些小民便如青天父母一般!朝廷大恩,我们必然铭记,为朝廷效力!”

    刘涣温言道:“此事我禀过节帅,节帅说你们多年来靠着盐池赚些财货,不好就此断了你们的财路,才定了由三司铺子收买。用你们的盐,朝廷的解盐便就不能向这里运了,难免要受些损失。朝廷抚绥诸蕃,这些损失,便就由朝廷负担了。”

    老者连连道谢,遥拜朝廷,感谢皇帝对他们的恩典。

    实际上用周围的盐,比从解州向这里运盐便宜了许多,官府并没有损失。不过跟蕃落讲起来,必然是朝廷用他们的盐,自己的盐卖不掉了,损失不小,示之以恩吗。

    从粗盐里面精炼细盐,虽然并不是多么了起的技术,还是要对周围的蕃落封锁,防止流到党项去。所以刘涣带人来到三司铺子,郑主管到里面自己带着人试成本,并不允许蕃部的人进去观看。作为三司铺子的主管,虽然因为辅助帅府经略考核不严,本能地他还是不做亏本生意,把每斤的价钱定在六文,铺子多多少少还是要赚上一点。

    定下了直接向三司铺子卖盐,老者心中的一块大石落地,满脸都是笑容。

    郑主管道:“还有一件事,你们向铺子里卖盐,希望得到什么货物?”

    老者一愣:“付的钱还有不同吗?先前到我们族里买盐的商人,多是用银绢。”

    “银不可能,非帅府特许,不许使用白银交易。现在三司铺子收买周围的货物,可以先的有三样,一是朝廷的钱,再一个是茶,另一个是绢。你们也要从这三样中选一样。”

    听见有茶和绢,老者放下心来,这两样东西是西蕃这一带的硬通货,并不比白银差到哪里。不过另一个钱他有些不明白,问郑主管:“铜钱我们也用,不过太重,不便携带。卖盐涉及到的钱数不少,铜钱用起来多有不便吧?”

    郑主管笑道:“朝廷现在用的是纸币,铜钱虽然也用,不过只当作零钱而已。”

    “纸做的?那有什么用?哪个会收!”

    郑主管道:“三司铺子收。我们铺子里买货物,除了零钱可以用铜钱,其他全都要用朝廷印的纸币,其他的钱是不收的。就看你们从不从我们这里买货物,不买便要茶绢即可。”

    “只收朝廷的钱?连银两都不收吗?”

    听了郑主管的话,几个蕃落头人觉得不可思议,一起叫了起来。虽然这大半天都陪着上丁族的人跑盐池的事情,他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心仪的货物,还想买一点回去呢。哪里知道从这里买货的钱他们根本就没有,世上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郑主管道:“金银一样不能用来从三司铺子买货物,要先换成钱才可以。我们这里旁边就是银行,他们做着金银铺的生意,可以到那里换成钱再来买。”

    几个蕃落首领被郑主管的话搞得头都蒙了,怎么又冒出个银行来?银行又是做什么生意的?商人卖货,总是怕货不卖不出去,只要有用的东西都收,哪里还有挑三拣四这也不行那也不许的!这么大一间铺子,生意是怎么做起来的!

    郑主管是个做事的人,为什么定这些规矩他也不明白,也不需要明白,只要知道严格按规矩做就行了。三司铺子既买也卖,收货物的时候,卖货人可以选择是要茶或者绢,也可以选择朝廷发行的钱,并不强迫。但是买这里货物的时候,只能使用钱币,金银珠宝他们一概不收,要先到银行那里换成钱才行。

    商品经济的核心是货币,只要掌握了货币,便就掌握了整个商品经济体系。徐平不喜欢用强制的办法,当然就要利用三司铺子,来推行朝廷的货币系统。

    大规模地收买货物,是为了促进周围的商业繁荣起来,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三司铺子强行推行纸币,是因为很多货物只有他们才有,别的地方买不到。

    这个时代,生产力的条件就是这样,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商品经济的系统之外,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与三司铺子打不了几次交道。不要说秦州这个偏远的地方,就是开封府稍微偏远一点的农村,纸币的推行都与他们的关系不大。只要朝廷收税不必需用钱,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到钱的地方是很少的。有钱人,本来就是富人的意思吗。

    但那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他们需要的那些在这个年代算奢侈品的货物,恰恰只能从三司铺子里面才能买到。三司铺子只收钱,连金银都不收,他们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对钱的渴望,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三司铺子开到哪里,便就做哪个地方商品经济的发动机,逼着想从这里买货的人去赚钱,在秦州这个极边之地也一样不能例外。

第47章 带毒的饵

    看瞎厮铎心一直阴沉着脸,阿厮铎奇道:“朝廷收买你们族里的盐,是天大的恩典!这样的好事落到你们的头上,怎么你的脸色不见一点高兴的意思?”

    “恩典?以前我们族里卖盐,少则七八文,多则十文钱一斤也卖过,而且贩盐的客人从不挑三拣四。现在官府只按六文钱收,还这也不行那也不许,哪有这种恩典法!”

    听了这话,他父亲一把捂住瞎厮心的口:“我的儿,你怎么敢对朝廷心生怨言?这要是传了出去,不是我们全族的祸事?人贵知足,朝廷拼着不卖他们自己的盐,来收我们族里的,这还不是天大的恩典!一斤少个一文两文又有什么打紧?我们多煎一些就是了。再者说了,三司铺子收盐这是常年稳定的生意,就是价钱少一些,我们也是求不来的!”

    瞎厮铎心不说话,只是黑着脸。

    人就是这样,只要讨厌上了一件物事,便就看什么都不顺眼。盐的价钱还在其次,瞎厮铎心最恨的是自己的弟弟,因为在纳质院里面表现良好,被赐了姓名,还当了一个小头目,成了那里炙手可热的人物。周围蕃部得到这种待遇的有几人?那些举族献地归顺,甚至跟着朝廷打仗立下军功的,也没有几个能比得上弟弟。

    受了这鼓舞,加上三司铺子收买自己的盐,老首领对朝廷是真心感激。得了药家族首领送自己儿子入纳质院的启发,老首领开始认真考虑举族奉迎甲寒回去,将来接自己的位置。至于瞎厮铎心,如果不满意大不了把族帐分成两份,两兄弟一人半就是了。

    眼看着到手的首领位置这么被分了一半出去,而且是被个从小入质族里都当他死了的弟弟分了去,瞎厮铎心的心里愤怒异常。现在不管朝廷做什么事情,在他眼里都是不安好心,一斤盐少一两文钱,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明抢的强盗。

    刚刚出城,突然有秦州的公吏追了出来,对几位蕃落首领道:“刚刚得到帅府令,自下个月起,凡是有朝廷授予本族军主或是巡检之职的,一律到秦州来领俸禄。”

    张香儿一愣:“怎么突然发起钱来?敢问哥哥,似我们这些人,每月有多少钱?”

    “蕃落按族帐数目分三等,一等每月五贯,二等每月三贯,三等每月一贯。按照帅府新规,其余折支一却免去,所以每月都领这么多足钱。当然,若是朝廷原来有诏旨定得有钱粮数目的,还是按照旧例。近州熟户并帐为村的,按照禄格,不在此限。”

    现在秦州推行的并帐为村,主要是针对早已经举族归顺的蕃落熟户,具体说就是北到长山,南到天水县,西到宁远寨的渭河河谷。秦州以东主要是汉人村落,各县零星的蕃落族帐这次也一起并掉。这几位的部族都在古渭州地方,并不在这次并帐为村的范围内,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也懒得理会。

    朝廷发钱总是好事,虽然不知道到底为了什么,几位还是欢天喜地谢了前来报信的公吏,答应回去通知附近的蕃落。这几位都是大部族,每月白得五贯钱,一个个笑逐颜开。

    不要小看了每月五贯钱,以前最强盛的宗哥族首领李立遵,未反叛前定给他的俸禄也不过是每月十贯钱,再加上一些米面茶绢。蕃部能够用来换钱的无非是马匹牛羊,他们对茶业和绢的需求又大,手里并没有什么余钱,五贯能买很多东西了。

    公吏又道:“记得前来领俸钱时,要带着朝廷发的官印,发钱是认印不认人,没有官印的不许发放。你们回去跟其余蕃落宣讲,这一点务必要给他们讲清楚。”

    众人高高兴兴地答应,一起恭敬地送公吏离开。

    看着公吏走远,瞎厮铎心黑着脸沉声道:“突然给我们发钱,世上哪里有这种好事?”

    阿厮铎道:“贤侄年纪轻轻,想事情未免过于复杂了一些。怎么没有好事?你看连你们族里盐池里的盐卖不出去了,都有官府收买,发些俸钱算什么!”

    上下族老首领道:“说得对,朝廷对我们这些蕃落处处照顾,新来的大帅着实是个难得的善人。我儿不要瞎猜,钱实实在在地发到手里,怎么会害人了!”

    瞎厮铎心冷哼一声:“怎么不是害人?今天我们到三司铺子里都看到他们卖的那些货物了,哪样不是稀世奇珍?他们卖货只收钱,本来我们没有钱去买也就算了,现在手里有了一点钱,必然会去买他们的货物。等到知道了那些货物的好处,只有想办法去赚钱了。朝廷就是用这个法子,让我们沉迷于那些奇怪物事,从此不好好放牧牛羊了!”

    听了瞎厮铎心的话,几个首领不由哈哈大笑,对他道:“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比那些心思灵巧的汉人想的都多!朝廷发俸钱而已,现在党项叛乱,朝廷正要借我们这些部族的力,才会给我们好处!有钱到手我们自然就接着,想买点什么又有什么妥!”

    瞎厮铎心认准了朝廷是心存恶意,想的跟这些老人完全不同,对他道:“你们想的忒简单了些!有没有想过,现在我们东边的蕃落都在并帐为村,再也不许我们蕃人像以前那样生活,这又是什么道理?等到宁远寨以西的蕃落都并完了,早晚并到我们的头上来!”

    张香儿听了大笑:“你心里都想的是些什么!并帐的那些都是熟户蕃落,他们本来就是种地为生,跟我们放牧牛羊不同。我们逐水草而居的,怎么并帐为村?想想就知道你这是瞎想的太多了!再者说了,并帐为村的人那些人,未必过得比我们差呢!”

    “哼,族里的人都成了朝廷管下的编户齐民,那些穷苦人是得到好处了,我们这些首领怎么办?本来族人牛羊都是我们首领的,现在成了朝廷的,这不是明抢吗?!”

    张香儿连连摇头:“今天你这孩子是怎么回事?都说了并帐的蕃落本就种地为生,他们哪里来的牛羊?首领以前的地多,现在一样可以多收租子,跟对以前有什么区别?只是把人聚到一起,建堡寨起来,防止北边的党项人打过来抢掠而已!”

    瞎厮铎心气鼓鼓地道:“总有一天并帐并我们这些部族的头上来,你们才知道厉害,才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这样说!秦州附近的蕃落,以前跟我们有什么区别?他们不就是贪图小利,献土纳质,才跟汉人一样只能耕种田土!我们蕃人天生就不是种地的,怎么能够跟那些汉人一样?放牧牛羊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哪是种地守着土地不能走能比的!”

第48章 私盐贩子

    从与众人分别,瞎厮铎心一路上便就阴沉着脸,一句话都不说。老首领知道自己想让甲寒回来让他感到不快,只能叹气。甲寒在秦州造出了这么大的声势,为本部族的未来着想,最好是把他迎回来。朝廷真地要吞并周围的部族,谁又能够挡得住?

    秦州能够一直维持现在这种蕃落众多的格局,是因为从大宋立国开始,便就不对外开拓,这是从太祖的时候便就定下的政策。朝廷只对汉人的传统土地有兴趣,其他的蕃部地区懒得搭理,没有收回燕云之前,不会对其他地方动手。太宗曾经想把交趾郡县其地,对党项的反叛全力镇压,最终都没有成功,这种守本土不开拓的政策便就沿续了下来。

    有北边的契丹压着,宋朝的财政压力一直很大,开拓土地是要花钱的,花钱的事情很难获得朝野赞同,这是河湟众蕃部存在的基础。

    现在因为党项反叛,朝廷要向河湟地区开拓,决心下了蕃部不愿意又如何?老首领活了几十年,对这些事情还是看得清楚,秦州周围并帐为村完成之后,周围的蕃落也很难幸免。反对又怎么样?难道还想起兵反抗?从宋立国,在秦州这个地方,还没有哪次蕃部闹事对朝廷造成过威胁。田仁朗任秦州都巡检,动辄夷灭成千上百的蕃落族帐,谁又能把他怎么样?还不是当煞星好好供着。闹得最大的一次,宗哥李立遵以厮的名义号召,聚众近十万作乱,结果三都谷一战被曹玮追杀数十里,从此河湟没人敢再跟朝廷作对了。

    大势来了,浩浩汤汤,任何人的反抗都是螳臂当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