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646部分

一世富贵-第646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平点了点头,轻声道:“韩琦上章,枢密院要换人了”

    韩琦为人处事极是圆滑,当然这圆滑不是奸滑,大方向他把握得住。他从来不会把人向死里得罪,也不会跟人的关系特别紧密,总是若即若离。就是跟徐平,两人同年又有多年交情,关系也没有多么亲近,但用到他的时候,他总会恰到好处地站出来。徐平到西北之后,韩琦支持徐平积极经略的政策,但又反对乱阶级法,态度非常微妙。

    徐平断定韩琦以知制诰的身份上章能够撼动枢密院的人事,不是因为两人的关系,而是徐平知道韩琦代表了赵祯的意思。能够代表皇帝在朝堂发声,又不让人觉察,必然是台谏词臣的身份,其他官员都不合适。徐平算是跟赵祯关系最亲密的臣子,但他从来没有做过言官词臣,也就没有替赵祯做过这种事情。徐平是真真正正踏实做事,靠着实打实的政绩升到现在的位置。以他的经历,即使没有跟赵祯的这一层关系,党项反叛,也会被派到西北来做一路边帅,只是权限和做的事情会有不同罢了。

    韩琦是什么时候被赵祯看中的徐平不清楚,应该是在谏院任上,自己没有离开京城就有这个苗头了。对于徐平这种级别的官员来说,又有宫里的眼线,只要有心发现这种事情不算难事。大家心照不宣,借着韩琦这个传声筒,了解赵祯的心思也不错。

    王德用作为武臣,在枢密院被牵制,做不了任何决断,这次肯定要被换下去了。而且御史孔道辅看他不顺眼,一直找他的麻烦,这次必然会帮韩琦。至于这次配合陈尧佐屡屡作梗的韩亿,只怕也会跟着王德用一起离开,枢密院人事将会大变。

    会是谁去接替王德用呢?徐平不敢乱猜,不过想来一定会换位能做决断的来。

    一直困扰自己的两件烦心事都有了眉目,徐平的心情终于好了一些。禹藏花麻刚刚开始有动作,想把他周边的部族统一起来,前进路上的蕃部加入进去,他要花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少。而且要做成事,只怕真金白银也要花上不少。

    对天长吐了一口气,徐平对李璋道:“你带过来的是两个好消息,今天心情舒畅,你去叫上石通判,还有桑秀才还有高大全,我们一起饮一杯。十几年前,我们在中牟庄子里饮酒作乐,想一想,竟然好多年没有这种日子了。”

    李璋笑道:“节帅这些年宦海奔波,自然就少了这些乐趣。那个时候我们两人是什么身份?哪里能够想得到有今天!想起往事,饮一杯自然是应该!”

第62章 宰相气度

    军中事务千头万绪,数万人的军队,制度定下来岂是一句话的事情?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一个疏漏,就不定会发生什么意外。最简单的,按现在军法,士卒军功中最重的斩获首级,是以个人计功。以个人斩获首级数计功,便不免出现阵前抢首级,或者为了抢首级不救同伴,甚至杀良冒功的事情。以徐平现在改的军制,这种事情绝不允许,那怎么从制度上来保证?单单一句不许就可以了?军法军制如果那么容易,就天下尽强军了。

    历史上因为怎么计算首级战功,宋朝从个人计功,到按队计功,再到个人计功,不知道折腾了多少次。是因为主持改这一条的人太笨?当然不是。历史上主持开始改这一条的人是韩琦,这是个极聪明的人。从提出想法,到落实到制度上,中间要经过无数思索,反复探讨,甚至屡次变更,才能从想法真正变成切实可行的制度。

    历史上岳飞军那两条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听起来简单,但真要贯彻到全军去,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努力。不要以为只要下令犯了这两条的砍头就可以,这么简单的话,现在的宋军军法中就有这两条,甚至还有敌军弃杖不杀的律条呢。那么容易,也就不用岳飞提出来,并且记在历史书上了。

    制度不是提出来写出来就可以的,而要充分考虑到可执行性,要能执行下去。每一条军纪,都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只有这个系统完备了,军纪才能真正成为军纪。

    这一天徐平正在官厅里,检视王凯带人编出来的军法规条的草本,李璋进来,双手递上一本公文道:“节帅,对帅府所奏禹藏花麻经略事,枢密院宣命下来了!”

    徐平接了过来,把公文展开,还没看里面的内容,就看到了末尾的吕夷简花押。

    猛地抬起头来,徐平问李璋:“许国公回到朝里主持枢密院了?”

    “不错,吕相公回朝以同平章事任枢密使,为枢相。消息是跟这道宣命一起来的,可见吕相公一入枢府,便就发了这命令下来,对秦凤路经略禹藏花麻部做了决断。”

    徐平看手中宣命,前面骈四骊六不提,最主要的是同意了秦凤路要求消灭禹藏花麻部主力的方略,斩断党项在兰、会两州的爪牙。后面又道,秦凤路军资来自川峡四路,为了保障后方安全,命川峡四路都部署曹克明所部归秦凤路帅府节制。又道,徐平所上奏章中提到,汉武帝出巡陇右,是自现渭州出发,越陇山,沿水洛河经静边寨到祖励川,可知德顺军有大道通西使城。可暂命德顺军驻泊都监刘兼济、陇干城主将赵、权静边寨主刘沪暂归秦凤路帅府节制,一起经略禹藏花麻治下的西使城一带。

    最后道,依秦凤路徐平所上奏章,西使城是自关中通金城郡也就是兰州的要冲,西使城一下,则兰州门户洞开。如果占领兰州,则就可以联络青唐的厮,同时虎视河西一带。河西被党项占据不久,六谷蕃部除逃到河湟的残部之外,还有相当多的散处山谷。这些蕃部多是心向大宋的,只要联络起来,则河西摇动,党项后方不稳。禹藏花麻所处的西使城就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不但可以打开青唐,也可以打开河西。如果此次徐平能够对禹藏花麻一战成功,占领西使城,则朝廷不吝封赏。

    徐平把奏章放到案上,出了一口气,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跟吕夷简的关系很复杂,最早因为得罪刘太后,被发落到邕州去,吕夷简因为知道李用和跟赵祯的关系,对他多有照顾。回朝之后,因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反对阎文应的铜铁杂铸钱,而阎文应又是吕夷简支持的,两人第一次结怨。不过双方都很克制,只是关系不紧密而已,并没有公开争执。真正闹翻应该是徐平在洛阳的时候,吕夷简出了保住自己地位的目的,非要用政治手段解决徐平搞出来的经济问题,最后王曾无奈,跟他一起离开中枢。

    想一想这些年跟吕夷简的交往,竟是结怨的时候多,能够携手做事的时候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吕夷简过于在乎自己的地位和私利,为了巩固地位,打压徐平的施政。

    想来想去,徐平只能摇了摇头:“吕相公真宰相,宰相自有宰相气度!”

    李璋道:“节帅,这样说来,枢密院是同意我们的方略了?”

    徐平指了指公文,对李璋道:“自然,而且不只如此,你拿过去看。”

    机宜就是处理这些机密文字的,李璋拿起公文,看过之后不敢相信,又看了一遍,才道:“竟然这样?不但是同意了,还拨了川峡和德顺军的兵马给我们,吕相公气度非凡!”

    徐平苦笑。吕夷简永远是吕夷简,不因私废公的同时,一定不会忘了给自己捞好处的。

    此次同意秦凤路徐平的方略,看出来此举对国家有重大好处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同时借这个机会,吕夷简要借徐平之力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曹克明其实不必拨隶秦凤路,吕夷简这样做只是向徐平示恩而已。以两人以前的关系,以后要携手合作,吕夷简需要这样表示自己的诚意。此次力排众议,一力拍板,如果徐平真地干成了,吕夷简得到的好处一点不会比徐平少,甚至借此再次代替李迪入主政事堂也有可能。经过这么多年,打过这么多次交道,吕夷简对徐平有信心,这次一定能成功。

    借大势,谋私利,这才是吕夷简的风格。但知道又怎么样?你还能反对?吕夷简比丁谓强了不是一点半点,他总是巧妙的把自己的私利绑在国家大势上,让你无可奈何。

    李璋看见徐平的表情,奇怪地道:“节帅,你一直不是报怨枢密院决心迟迟不下,现在他们决心下了,怎么还是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徐平叹口气道:“我倒是希望做这个决定的,是李相公,而不是吕相公。可世事便就如此,李相公有此心而无此力,最后还是要拱手把这功劳让给吕相公。”

    能够看出来徐平可以大胜,对朝廷有重大好处的何止一个吕夷简?但其他人即使看出来了,也做不了决断,做了决断也通过不了。没有办法,王曾已去,现在只有一个吕夷简有此威望,有此能力,压制住反对的声音,强行通过这方略。

    现在想来,陈尧佐和韩亿坚决反对此次徐平的行动,搞不好就是吕夷简指使的。当年吕夷简临去举荐陈尧佐为相,只怕就是为了这一天吧。不过按吕夷简的风格,大概还是暗示两人,没有留下把柄,陈尧佐被吕夷简利用,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官场上厮混,吕夷简早已经修炼成精,跟他玩阴谋诡计,只能把自己绕进去。王曾靠的是能力强,立身正,不谋私利,不植私党,一直稳稳压住吕夷简一头,换另一个人怎么可能行?徐平自己没在吕夷简手下吃亏,靠的不也是立身正,大势所趋吗?

第63章 瞎毡来归

    徐平前世听书,经常有小将长得俊秀非常,却又武艺高超,能文能武,全天下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了一个人身上,比如杨文广。可现实是杨文广是个比较沉默的大汉,跟说书人嘴里唇红齿白的小将没有一点相似。但今天来的这个人,却如同是从徐平前世听的书里走出来一般,二十多岁年纪,丰神俊秀,弓马娴熟,年纪轻轻就曾作《聚米图经》等数部兵书,被众多大臣看好,为一时之杰。前来西北,赵祯特赐御器仗,带兵万人,允许其自择偏,简直比拟一路边帅的待遇。

    这个人就是赵。

    赵是象州防御使、环庆路副部署赵振的长子,自小跟着父亲从军,又聪明好学,赵祯曾经多次招他试武艺策论,备受亲信。此次西北乱起,他被宋庠举荐,做环庆路招讨都监。赵因为自己年轻,在军中的时间不长,辞去了都监之职,只任陇干城的主将。

    年轻好学有冲劲,人又谦虚,这样的将领是任何一位主帅都喜欢的,徐平也一样。不过徐平清醒地知道,他是吕夷简的人。一路提拔,虽然都是赵祯亲自试阅,但关键时候推他一把的,是吕夷简。此次来西北,宋庠也是受吕夷简所托才举荐他。

    人是社会动物,总有关系亲密的,关系疏远的,此是人之常情。小圈子总是会有,但如果事事都从小圈子出发考虑问题,那这小圈子注定也不会长久。即使知道赵是吕夷简的人,此次德顺军暂隶秦凤路,也跟他有关,徐平却不会因此排挤他。

    赵随在刘兼济身后,与刘沪一起向徐平叉手行礼,高声唱诺。

    徐平还礼,道:“此次招你们到秦州,是依枢府宣命,经略西蕃。我话说清楚,此次事涉机密,如果有哪个泄露出去,误了大事,我腰间的剑可不饶人!”

    三人叉手,肃然应命。

    “好,帅府议事!”说完,徐平当抚回了自己官厅。

    此时已到九月下旬,天气渐渐干燥,草木枯黄,对于边地州军来说,防秋是取紧迫的事情。此次把自己属下的将领、官员全部招到秦州,徐平用的正是防秋的名义。

    进了帅府,众人依次落座。徐平坐上首,对王凯道:“你先把此次经略禹藏部的大略说一下,几位将领新隶本路,好多事情都不知晓。”

    王凯应诺,正要开口,赵起身叉手道:“节帅,末将有一事,当先行禀报!”

    徐平示意王凯暂停,对赵道:“有事便讲不妨。”

    “末将守陇干城,曾掩杀木宁蕃贼,多有斩获。就在前些日子,纳质归附的蕃部有人言,厮长子瞎毡居龛谷,无所从属。党项昊贼曾经使人招诱,不过瞎毡不想从贼,收留他的龛谷蕃部也跟党项有仇,瞎毡似有意归附朝廷。”

    徐平点了点头,示意赵落座,道:“这是好事,如果瞎毡归附,则就在马衔山以南插进了一根钉了。我们议完事后,你跟刘直院一起留下来,再详细议论此事。”

    徐平身边的种世衡小声道:“蕃羌多诈,节帅,此事当要谨慎。”

    徐平点了点头:“谨慎自然是要谨慎的,不过这个机会不能白白放过。瞎毡跟厮闹翻,河湟一带的蕃部多不能容他,只好投到龛谷蕃部去。龛谷原是河西蕃部六谷之一,党项攻灭西凉,跟六谷蕃部结怨不浅,此事十之**可信。六谷蕃部联合据凉州,主力本来就是一半党项羌人,一半末。元昊攻灭西凉,其中的党项羌人多已经投靠昊贼,而剩下的蕃部,大多都由其首领厮铎督统领,归了厮。只有龛谷等小部族,无所适从,零散有一些入了秦州。末本是汉人,吐蕃占据河西之地的时候,被掳掠为奴隶,一百多年下来,他们的语言风俗已经跟蕃羌无异。但风俗虽然变了,他们的心还是向着朝廷的,能够重回朝廷治下是这些末人多少年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不能冷了他们的心。”

    刘涣道:“节帅言之有理,我们不能把末部族当作一般的蕃羌看待。六谷蕃部初起的时候,对朝廷甚是恭顺,甚至劫本朝买马使丁惟清为帅,可见他们一直心向中原。”

    河西是汉唐故地,近千年一直是汉族的聚居区,汉人众多。中原无力经略河西,这些汉人大多被吐蕃贵族掠为奴隶,后来吐蕃势衰,他们奋起反抗,从此恢复了自由身,称为末。河西的六谷蕃部,跟河湟以吐蕃人为主体不同,那里的两大势力是党项羌和末部族。此时党项羌大多已经归附了元昊,其他跟党项势不两立的,大部分都投了厮。

    厮在河湟一带一直是空有其名,被其他大势力控制,直到收留了六谷蕃部的残余部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