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699部分

一世富贵-第699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作战,大股骑兵无用武之地,正好用在那里。”

    李迪知兵事只是与其他文臣比,所想出的策略保守为主,而徐平在占了定西城之后手里有了大量骑兵,又有新制的可在草原大漠行进的马车,怎么会只满足步步为营?占住一处前进基地,以强大骑兵高速机动地四处骚扰,徐平最少要让几百里内的党项人睡不着觉。

    话说至此,秦凤路今年的战略大家便就都明白,还只能以进占天都山外围为目标,葫芦谷道的战事他们暂时帮不上忙。地理上的阻隔,使秦凤路现在只能是单独战区,哪怕徐平连连打了胜仗,也没有办法把其他几路的军事指挥交到他手上。吕夷简所设想的几个前线指挥方式,实际只有最后一个是符合实际的,即泾原和环庆两路设一帅臣,总领两路军事,与元昊亲自坐镇的天都山南院争夺镇戎军周围要地,把那里筑固住。其中的实质,是把位于各路中间的环庆路从以横山战事为主,改为以葫芦川谷道战事为主。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紫青龙吟记》,一百三十万字的凡人流的修仙小说,喜欢凡人流这口的书友可以去看看,作者写的很用心。

第168章 交权

    看天已近傍晚,赵祯道:“今日议事便就到此为止吧。以后西北战事,便就在这里商议了。军机大事不能人人尽知,以免泄露军机,进入这里的官员应有限制。回去之后中书和枢府议一议,哪些官员可以进入此处,报入宫里之后以为定制。”

    李迪和吕夷简一起捧笏领旨,恭送赵祯回宫。

    走到门口,赵祯突然转身道:“用罢晚饭,枢密太尉与昭文相公到崇政殿来,别有事议。”

    李迪和吕夷简一起躬身领旨,目送赵祯回宫。等到赵祯离去,才带着诸位宰执一起围到沙盘和地图前,叫过来李璋,详细询问西北兵力布置。

    赵祯参与议事,只是听一听大主意,真正战略布署还是由宰执商议定了,最后由枢密院施行。一些细节,赵祯在的时候是不方便问的,特别是涉及到前线将帅的态度。

    问过李璋西北各路的布署,李迪对吕夷简道:“还是要其余各路学着秦凤路这般,把兵力、寨堡等等各种详情报到枢密院来,绘在图上,我们议事才有据可查。若还是如同先前一般,只是依例上奏章,哪里能够周知军情!”

    吕夷简称是,想了一会道:“最好在河西房这里再设几个职事,每人专管一路,不至杂乱。这都是临时职事,不必再设差遣,用他官兼领即可。”

    李迪同意,与众宰执问了诸般细节,最后商量统管泾原、环庆两路的帅臣。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吕夷简道:“现在夏守持天子剑为陕西路都部署,除非是把他召回朝来,不然这帅臣还是只能他来做。如果别遣人去,只怕”

    战略方向转移,必然要把禁军主力向西调遣,特别是京城禁军云集的延路,在新的战略下已经不是主攻方向,没必要安排那么多精兵。如此一来,统管泾原、环庆两路的帅臣就必须是宿将,不然震不住那几位官高爵显的统兵官。别说韩琦不行,就连最近连番立功的徐平也不行。人选其实不多,不是夏守,就是王德用几人。

    赵祯在大内用过了晚饭,把李璋叫过来,对他道:“今天议事,我看诸位相公对你此次奏报甚是满意,只是讲的秦凤路详细,其他几路过于简略了些。”

    李璋道:“这没奈何,不是臣不用心,实在几路奏报只有那么多,想细报也细不起来。”

    “如此,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赵祯点了点头,“我看宰执们的意思,想让其余各路也学着秦凤路那样奏事,如此你一个人忙不过来,若是再加吏人,又不合适。”

    大宋哪些衙门真正做事,只要看一看官和吏的比例就好,越是官少吏多,就说明这个衙门越是忙碌。那些清闲的衙门,往往官员不少,而吏人不多。李璋手下管着的只有吏人和将校,要按各路分工,则必然是再加公吏。最后成了李璋一个官来自秦凤路,这种联结前线和朝廷的要害地方,其余几路必然不满意,总会觉得自己在朝廷吃亏。

    想了想,赵祯又道:“今天看你奏事,我觉得以后这地方要紧得很。不只是平日常与诸位相公议事,总有个脸缘,还能在奏事之中学到不少兵家之事。能把这差事做好,以后管军大致也不会差了,是也不是?”

    李璋叉手道:“臣回京城之前,经略曾经说过一番话,臣以为把这职事说得很明白了。”

    “你回来曾带徐平密奏,想来说的是差不多的事情。不过他把这些职事略过,说得并不详细,你细说来给我听。你与徐平是自小玩大的兄弟,必然无话不谈,不必顾忌君臣之仪,把实话说给我,我也心中有数。”

    李璋不由有些为难,他跟徐平私下里说话直来直去,有的是不能跟其他人说的,自己的亲表哥也不行,更何况自己这表哥还是皇帝。

    想来想去,见赵祯一直看着自己,李璋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一定要听,臣只好直说。”

    赵祯点头,示意李璋尽管直说,依徐平的性格,他也不相信会说出什么不得体的知来。

    李璋道:“臣回京之前,经略特意对我说,现在秦凤路经过一年多整训,已经有大军十万。经略为一路帅臣,军政通管,大权在握,虽然陛下知其忠谨,但朝廷必有闲言。为人臣者最忌权重,权过重则天下不安,权臣虽无异志,而天下担忧其有异志。”

    赵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这也是徐平密奏直言不讳的问题。以前像秦凤路这种经略使小打小闹没有什么,其他几路主力是三衙禁军有所牵制也没有什么,现在的秦凤路是徐平编练的新军,再连打胜仗,就必然会引起疑心。赵祯是个忠厚的人,对前线将帅能够做到用人不疑,但看徐平不顺眼的还是会拿这种重权说事,最后发展到哪一步就不好说了。

    李璋又道:“天子临大事予臣下以重权,为免疑虑,而有王翦求封,萧何自污,求富贵而安帝王之心。经略起自诗书,进士及第,今握大权在外,既不想惹朝中疑虑,也不想自污以坏名节,惟有把权交朝廷,在外做事而已。本朝虽然军政一切总于枢府,实际上还是有分的。经略言,如今是军政在三衙和地方帅司,军令出于枢府,而用人之权在陛下。”

    赵祯又默默点了点头,这确实是现在军制的事实。军政总于枢府只是泛指,实际上真把军权几大块分开,从太宗之后慢慢演变的现实是军政在三衙,军令在枢密院,而人事大权则在帝王,钱粮军需则在中书,互相牵制。其中的异数就是经略司,随着战事越来越长期化,越来越激烈,边疆帅府的兵权越来越重。宋初从五代传下来的旧制是以中央禁军为主,遇有战事临时任命主帅,一二年战事结吏帅臣即解兵权。可面对党项和契丹,战事都是绵延数十年,这种制度不得不慢慢演变。边疆帅臣的脉络是临时性的行营总管,到长期性质的都部署司,慢慢成为边疆长期性的军事长官。经略司本身不是帅臣,发展演变到现在实际上是武将为帅仗打得太难看,文臣开始侵夺都部署的帅权,最终兼了都部署。如此数职合一的经略使便就成了军政通管,权责几乎等于晚唐藩镇的要职。这种转变本就是在赵祯当政的时候完成的,他也废掉了宦官监军、将从中御的旧制,他自己倒不是个多疑的人。不过经略使现在的权实在太重,再立几次大功,肯定会有传言起来。

    李璋道:“经略不想自污以坏名节,一是深信陛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再者也是坚信自己可以把军权交到朝廷来。如若不然,边路帅臣如果分权,则难以应付战事。而若是不分权,为安人心便不能久任,同样不利于战事。臣这次回京,便是受经略所托,向朝廷交权来了。臣现在的职事要做什么,其实都在交权这两个字上。要在其他各种推行秦凤路的做法,最要害的地方,也是要让诸路帅司把权交到枢密院来。”

第169章 枢府掌军令

    什么是权?在家里管钱的就是掌权,在衙门里管着升迁的就是掌权,那么军中呢?管着你吃喝拉撒、每日里干什么、活成个什么样子的是掌权,管着升迁的同样是掌权,而最重要的权,是决定你要做什么、怎么去做的。人事权本来就不在经略司,人事上经略只有建议权和一部分的按察权,徐平要交到朝廷来的,只能是军政和军令之权。

    赵祯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李璋说的是什么,徐平给他的密奏中已经说得明白,他同样也知道徐平为什么这样做。一个人信任徐平有什么用?哪怕这个人是皇帝。随着徐平在整训军队时把军政、军令合一,随之而来的猜疑就必然不少。皇帝是天子,但这天下却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天的儿子终究不是天,赵祯也无法完全掌控徐平的命运。现在秦凤路连战连胜,在诸路中鹤立鸡群,自然一切好说。一旦战事不那么顺利,或者是等到有一天战事缓和下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今天徐平的所作所为就是靶子。到时朝臣要削地方兵权会拿现在的徐平来说事,赵祯面对其他权臣威胁也依然如此。

    李璋叉手道:“陛下,臣此次回京,便是替经略把秦凤路的兵权交回朝廷。但要完成此事,必然先要匣清何为兵权,这兵权要怎么交回来。往常不管是朝臣,还是军中将帅,皆言将要专权,惟有专权才能应付战事,不致贻误战机。然而将帅专权,到底专的是什么权却无人说个清楚。钱粮要给足,将帅如何花朝廷最好不过问,是把财权给他们。军中严阶级法,一举一动皆要合阶级,统兵官一念可决属下生死,是把军中治理之权交给他们。如今沿边各路作战不再设监军,不再授阵图,是把临战决策之权交给他们。经略说过,军中之权无非是军政、军令、钱粮和用人之权,现在除用人之权,一切都在经略司,帅臣的军权过重了。经略要交予朝廷的,一是钱粮,希望自今之后,随军转运使自有职责,只要依军中行事保证足粮足兵,可以自主行事,不必再受经略司军令,而得向枢府奏事。第二个是军政之权,由枢府编出军中规例,日常一切依规例行事,经略司和各级统兵官只能在这规例中得便宜行事,而不能超出规例之外。保证施行,则军法不再归于经略司,当由朝廷别遣军法之官,直属于枢密院。军法之官依规例而判,经略和各级统兵官不再决断,军中将佐士卒对军法决断不满,得依地方监司之例,别有途径上奏。最要紧的,则是军令之权。”

    与顿了一下,李璋才接着道:“本朝枢府掌军令,然而西北战起,军令之权则不得不交予前方将帅。大权交付将帅,依然连连失利,为何?皆因军令关键不是由谁而发,而是必要有所据,要让作战之军真正有所依。臣今天在议事厅所做所言,实际上就是把军令该如何发出去所要凭依之事,在朝堂上讲清而已。枢府不得不放此权,皆因以前依将帅奏章也无所凭据,前方到底该如何作战,心中无据。秦凤路把军令之权依然交回枢府,最要紧的就是把军中情事,前线战事巨细无遗一一上报,枢府大臣可以依此而作决断。”

    赵祯点了点头,摆了摆手道:“好了,我明白了,其余细事,不必说与我听,后边要说与诸位相公和三衙管军大将去听。唉,此事最难,是徐平愿把大权交回朝廷,是他能交权之后把事情做好,而其余诸帅,只怕是难”

    李璋道:“经略曾言,钱粮、用人、军政之权,其实都不太难,军中编好规例即可。惟有这军令之权,要交回枢府,有着诸般难处。前方战事瞬息万变,确实不可能事事都等枢府决断,则将帅必有临机处置之权。如此便就有哪一级归枢府,哪一级归帅臣,哪一级归主将之别。要想条理清楚,只怕极是不易。经略要的,是由枢府决断每一战前,要此战打哪里,要守哪里,定了则不轻易动改。至于到时如何排兵布阵,行军作战,则是前线将帅决定的事。临机时,枢府若是觉得必要,可以临时授予帅臣哪些决断之权。”

    这些话是徐平教给李璋的,临回来的时候他练了很久,最终能够倒背如流。其实简单一点说,徐平希望战略决定权交回枢密院,前线将帅只保留战役决定权。只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非在实践中一点一点摸索不可。

    要李璋回京,又把军中大权交出来,是徐平思索了很久的事。如果不交权,他手握十万大军,真地迎面交败元昊,可以肯定会引起朝中猜疑,这个时候赵祯保他都没用。特别是他一直想改三衙的军政大权,那时三衙将领必然群起而攻,自己的地位就危险了。

    只有把权力交回朝廷来,朝廷才会放心让徐平带着十万大军,甚至更多的大军与党项决战。这个权不交回来,哪怕把徐平召回朝廷面临军事失败,朝中上下还是不放心,到时只怕宁可容忍元昊,也要把手握重兵的徐平先解职。

    交权不是说一句我一切听朝廷的,而是要形成一系列制度、规例,用制度保证前线将帅从此不能专权。只要在这一套制度之下,则不管前线将帅怎么想,都威胁不到朝廷。形成完善的制度,用制度保证一切,才能脱离开分权监视、事事猜疑的格局。

    这套制度形成,就跟徐平进行的军改一样,先夺统兵官之权,再夺将帅之权,用制度把这些权力从人的手中,收到各个衙门当中。枢府掌军令,则用制度保证他们做出的军令是正确的,只要不是整个衙门全都成了白痴、狂妄的傻子,发出的军令就不会离谱。从此以后军中事务,不管是军政、军令,还是钱粮、用人,权力都在制度上,而不是归于某一个人。你做这个职务,便就有这个制度规定好的权力,换一个职务,便就是另一个权力。

    宋朝是制度复杂、公文繁琐的时代,朝中官员对这一套并不陌生,只是军队由于历史的原因成了例外。现在徐平要把这一套重新推行到军中也不是无章可循,中国的历史足够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