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一世富贵 >

第718部分

一世富贵-第718部分

小说: 一世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么办?

    初冬了,从大漠草原吹来的寒风呼啸着掠过大地,扑在树林、房屋上,猎猎作响。虽然三角城只离着秦州几百里路,但却干燥了许多,给人的感觉这里的内更加伤人。

    城里都护府的大厅,里面烧了几盆炭火,烘得到处暖洋洋的。门口一堆柴火上面架了一只羊,油滴到火里,噼哩啪啦直响。厅里摆了几张桌子,桌上几样果子,还有各色腌好的瓜菜肉鱼之类。炉火上温了酒,浓郁的酒香沁人心脾。

    陇右都护府的几位大人物济济一堂,一边喝酒吃肉,一边听王凯讲最近的局势。

    讲过了前线战况,王凯离开巨幅地图,对众人道:“现在西寿监军司一路进展顺利,只差一场大战,就可以结束那里的战事。番贼统领窦维吉已无斗志,对降与不降犹豫不决。”

    从榆中县赶来的张亢道:“番贼的话是半句也信不得,窦维吉说是要降,只怕心里想的还是拖时间。依我看,就不要管他,大全齐出,擒他回来就一了百了!”

    王凯看了一眼坐在中间的徐平,笑着对张亢说道:“都护的意思,是如果窦维吉真地要降,便给他一个机会。如果一切顺利,天都山一战后番贼无力与本朝抗衡,可能不会再有大的战事。那个时候,我们为了快速推进,能不打的仗尽量不打,要以最快的速度下兴灵二州。如果拖延过久,可能会出现变数。让窦维吉做个表率,我们进番境会顺利一些。”

    曹克明摸了一下颔下的白须,沉声道:“会出现什么变数?天都山外党项再无大军了。”

    徐平叹了口气:“契丹啊!我们打了一年多,双方胶着,契丹才坐山观虎斗。只要胜负一分,契丹必然要插手,会来分一杯羹。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会扶持党项,以在西北牵制本朝,还是落井下石,从要死的党项身上撕一块肉下来。昊贼用七万兵马防备契丹,虽然那多是监军司的地方兵马,但凑一凑还是能攒出几万战兵来。天都山一败,昊贼只怕就管不了长远,要调那些地方兵马到这边来了。到时契丹方向空虚,他们岂会坐视不理?”

    党项和契丹接壤的地方,是徐平前世所说的河套中的前套,秦汉五原郡之地,也是土地肥沃的地方。不过这个年代没有开发,那一带全是荒漠。河套平原是靠着引黄河水灌溉发展起来的,没有引水沟渠,没有开垦土地,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党项便是借助了那一带大漠地形,边境没有重兵把守,契丹也很难攻进来。

    不过进攻难只是难,并不是攻不进来,一旦党项露出要被灭国的迹象,契丹绝不会坐视不理。到时不管用兵还是威胁,要些好处就让人头痛。当然更让人头痛的,是在党项给以坚持的时候,契丹直接出兵帮助他们,到时难免多费手脚。

    所以在天都山之战结束,宋军必须快速前出抢到自己的胜利果实,不给契丹人上下其手的机会。这个年代的交通不发达,这里的战事传到契丹也要花上半年几个月,操作得当的话,宋军足以用这时间让一切都木已成舟。

    提起契丹,厅内一进沉默下来。对党项的几场大胜给了陇右诸军信心,现在已经不把元昊放在眼里,众人都认为打败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对上契丹,诸位将领的心里还是没有底。没有办法,谁让宋军对契丹总是胜少败多,还被打到澶州过呢。

    不管是在前线的将领,还是朝廷中的官员,实际上对自己的对手实力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哪怕是千年之后也是众说不一。三川口一战之后,说起党项,说起元昊,朝廷中无不畏之如虎,好似是难得一见的强军,无法战胜一样。等到陇右几场仗打下来,这种畏惧心理自然而然就没有了,现在朝廷眼中的元昊就真如一个小丑一般。

    不管是对党项还是对契丹,宋军正面对战实际从来不落下风,败还是败在战略不得当和战役指挥不力上。与这两国交战,宋军一直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形成大致均势的局面,已经说明了实际的军事能力宋军是绝对优势的。

    只要把实力发挥出来,宋军稳占上风,但要发挥实力谈何容易!

    徐平多了一千年的见识,通过与党项的战争,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对契丹并不畏惧。说到底,契丹不过是一个发展了更多年、更大的党项而已,一个打了,再打一个也没有什么。只要宋军自己理顺了,周边这些游牧民族并没有抗衡的实力。

    见众人不说话,徐平笑了笑道:“契丹的事情过远,我们暂且不说它,先说天都山。现在昊贼犹在作困兽之斗,找你们来,是群策群力,想一想应对之策。”

    桑怿道:“不管昊贼想要怎么破局,总是需要时间。现在两军已经交战,我们只要迅速攻进天都山,他便无计可施!为今之计,是打得越快越好!”

    徐平点头:“秀才说得不错,现在是攻得越快,打得越猛,番贼越是没有办法。不过人力有时而穷,打仗就是打仗,不是我们想攻得快敌人就顶不住了。现在看来,昊贼用他手上的数万大军死死堵住擒戎军前去的道路,想快也快不起啊。我换一种说法,如果现在诸位是元昊,想一想怎样才能够有一个尽可能好的结局。记住,除了我们这里在攻天都山,昊贼还可以攻泾原路,攻环庆路,还可以弃了天都山去韦州。”

    众人一时沉默,静静思索。他们面对的是局部战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情报去考虑全局战事。徐平这样问,那就要从另一个方向去考虑了。

    端起酒杯,徐平道:“慢慢想,今日我们议论出个结果来,不醉不归!”

    说完,与众人一起一饮而尽。

    战局发展到现在,徐平不能不考虑如何结束这一战的问题,要怎样才能取得最大的战果。打下了天都山,但是元昊带着主力逃走了是一个结果,把他们聚歼在天都山又是另一个结果。他必须争取后一种可能,把党项主力聚歼在天都山地区,一战而定乾坤。

    元昊可能的动向,徐平心里大致有个猜测,不过他生怕自己有什么遗漏,才招了众将来一起商量。战争是科学,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而不是靠着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妙计。当从纷杂的头绪中把那些混淆视线的情报排除,或许就接近可能的结果了。

第209章 截断后路

    崇政殿,赵祯看着急匆匆赶过来的吕夷简和李迪,问道:“天色已晚,你们有何急事一定要见朕?等上一晚,明日早朝再说不行吗?”

    吕夷简从袖里取出一封奏章,交给下来的小黄门,捧笏道:“事关重大。陇右都护府徐平发来奏章,详细说了最近天都山的战事。最重要的,他细说了以后方略!”

    赵祯一下精神过来,懒洋洋还带点不满的神态一扫而光,接过奏章细看。这几天宰执议事,一直没有定下来战事下一步要怎么办,大家都拿不出一个主意。这个时候,陇右都护府的意见就非常重要了,而且看吕夷简的神态就知道奏章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看罢奏章,放在面前的案几上,赵祯呼了口气:“看奏章里的意思,天都山一战现在大局已定,陇右诸军想的是如何收尾了?这委实出人意料!”

    前线战事,不但是陇右都护府,还有参战的各军,甚至就连会州知州包拯,都有详细的战报送回京城。但是哪怕看过所有战报,赵祯和朝中大臣也没有想到发展这么快,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决出胜负了,而且是必胜无疑。

    出现这种局面,最大的变数便是桑怿的宣威军进攻西寿监军司,实在太顺利了。本来一军对一个监军司,只能说是势均力敌。半年多前徐平五军齐出偷袭,才打掉了卓罗和南监军司和元昊带的两万亲兵,还让亲兵大部逃脱。不到一年的时间,宣威军一军进攻西寿监军司便如砍瓜切菜一般,几乎没有经过像样的战事,就横扫过了整片山谷,把统领窦维吉和他手下的残兵堵在了孤城里。窦维吉已无还手之力,只看徐平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战事。

    赵祯百感交集。初登基的时候他只想做个太平天子,不想生事,元昊一叛才会极为震怒,而又有些手足无措。三川口一败,他一两个月都没有缓过来,对战事的未来前景相当悲观。有时候想,便如太宗皇帝一般,能让元昊俯首称臣,大面上说得过去,哪怕付出些钱财出去,自己也能够接受。却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便就风云突变,那个曾经让自己恨得牙痒又无计可施的昊贼小丑,就这么被压在天都山里,只能做困兽之斗了。

    “陛下,看奏章后边,徐平提了此后的战事安排。”见赵祯走神,吕夷简忙出言提醒。

    回过神来,赵祯拿起奏章,把后面的内容再细看了一遍,低头想了想,便吩咐身边的小黄门:“去召都承旨李璋入宫对了,他手下管陇右的那个王学斋一起如来!”

    小黄门应诺,带人出了崇政殿,出宫叫人去了。

    赵祯这才想起来给李迪和吕夷简两人赐座,又赐了茶汤,让他们喝了去去寒气。赵祯见大臣,从来不生炭火,他自己受罪,来宫里的大臣也跟着吃苦。

    吃了茶汤,赵祯才道:“徐平的意思,是把昊贼小丑堵在葫芦川里,一战而灭!如果真地做到了,可谓一战定乾坤,西北就此平定了!”

    李迪道:“不错。是以吕相公接了这个奏章,连夜便与我到议事厅商量。我们以为此事至关重大,才连夜进宫恭请圣裁!”

    赵祯犹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好似在梦里一样。今年因为陇右诸军整训完成,战事提前打响,而且连连捷,让朝廷里对前线战事乐观起来。但还没进入冬天,便就有了要一战定鼎的气象,让赵祯怎么都感觉有些不真实。

    等了并没有多久,李璋和王学斋两人带了地图等相关物品入宫,赵祯让他们在崇政殿里挂了起来。而后点起大烛,照得通明,与吕夷简和李迪一起上前观看。

    吕夷简带上老花镜,用手指着西寿监军司道:“依陇右都护府方略,桑怿所部占住这里之后,要立即东进,沿山间固有道路,出葫芦川河谷。从此处出山,正是时唐时萧关县之地。而后沿河南下,与镇戎军所驻禁军南北对进,彻底封死天都山出来道路。”

    李迪道:“只是萧关故地也有通往韦州道路,只怕番贼垂死一博,从那里绕击桑怿之后,反为不美。此策有些风险,值不值得,我们要仔细考虑。”

    看着地图,赵祯既兴奋又有些担心,道:“此战若是功成,则大局可定!不过桑怿一军只有三万多人,打过了西寿监军司,又要处理残局,又要镇抚山中生羌,再抽兵出去攻萧关县,只怕有些力不从心。若是他手上兵力多上一倍,便就一切无忧!”

    吕夷简道:“依陇右都护府的安排,是要集中兵力于此一役。若是我们同意,他们那里便立即调曹克明所部尾随桑怿之后,而后榆中的张亢部跟上,以三军兵力前出。榆中防务交予巡检使司,赵滋带手下兵马驻防榆中,蕃落暂时交予蕃落司管辖。同样,打下来的西寿监军司,也交予在三角城的巡检使冯诰镇抚,三角城和会州交予地方。”

    赵祯心中默算一下,如此下来,用于萧关方向的兵力就有近六万之多。依着陇右诸军先前表现出来的战力,还真不怕党项的军队。

    转过身来,赵祯来回踱了几步,问一边站着的王学斋:“你是从秦凤路来京城,且说一说,依你所见,若是一兵对一兵,陇右诸军与番贼比着如何?”

    王学斋有些为难,想了一会才道:“禀陛下,陇右诸军大多都是从川蜀招来,若是一兵对一兵,单论力气与弓马,委实是比禁军差上一些。至于与番兵相比,因为末将在那里的时候是一路胜仗,倒没有留意。不过论单打独打,番兵比禁军也要差上一筹,是以论起单兵对战,想来陇右诸军与番兵相差不多。”

    赵祯叹了口气:“这就有些风险了,韦州监军司加上天都山出来的兵马,也能凑出五六万人前后夹击桑怿一军。如此算来,这一战两军胜负岂不是五五之数!”

    王学斋叉手道:“陛下,依末将在陇右历次演练,都护曾多次说过,单兵作战,与大军对垒是截然不同的。以末将离开那里时的情形来说,单兵作战番兵或可与陇右诸军旗鼓相当,但若是两军交锋,陇右一都必破番兵百人,一营可全灭其一迁溜。数万大军作战,陇右大军可以一当二,只要没有奇兵意外,必胜!”

    赵祯愣了一下,看看一边的李迪和吕夷简,一时没有明白王学斋的意思。大军作战不是混混打架,这个概念朝中的很多人还是反应不过来,包括赵祯自己。

第210章 札付两路

    见赵祯和两位相公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王学斋不由心中忐忑。

    吕夷简最先反应过来,笑着对赵祯道:“陛下,两军对垒,不是单看将士勇力,不然朝廷又何必在军械器甲上花费那么多钱?陇右十万大军,不只是陇右一路支应,还有川蜀钱粮也大多投在了那里。说起花费的钱粮,所用的器械,军中演练花去的钱财,陇右五军是番贼全军数倍不止。哪怕不说这些,单说军中的人,那也是从陇右和川蜀挑出来的,这几路的人口怕不是要有番境十倍之多。只是徐都护选兵不只是看个人勇力,自有其道理,这些兵整训完了,对番贼以一当二,其实也不算什么。”

    军队的战力应该怎么估计,吕夷简也没有概念,不过军中花多少钱他是有数的。徐平那十万兵比同样的禁军花费要少,但也不是党项那个穷地方可以比的。把花的钱和用的物资算进去,王学斋说以一当二,估计得还保守了。以前受制于缺马,占了几大养马地的陇右现在可是不缺,再加上近万辆大车,以及火炮,各种技术兵器,陇右都护府一路就对党项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估计战力,已经不是简单数人头的时候了。

    赵祯想了想,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说起花费,摊在每人身上,三衙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