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道 >

第483部分

官道-第483部分

小说: 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胜男:“你认为,书稿是那个跳河人从卢部长家盗取的?”

    向天亮:“对,当时是这么认为的。”

    张胜男:“所以,你就送还给卢部长了。”

    向天亮:“是的,因为当时我有私心。”

    张胜男:“什么私心?”

    向天亮:“当时县里正在进行人事调整,我想借归还书稿之机,与卢部长拉近关系。”

    张胜男:“哦,你是什么时候把书稿送还给卢部长的?”

    向天亮:“就在当天晚上,我直接去了卢部长家。”

    张胜男:“卢部长怎么说?”

    向天亮:“我记得,当时卢部长还没睡,他家有客人。”

    张胜男:“什么客人?”

    向天亮:“县人民医生的医生章含,当时卢部长的爱人贾惠兰医生也在。”

    张胜男:“卢部长说了什么?”

    向天亮:“当时在客厅里他什么也没说,但进了他家书房后,他说了,他说书稿就是他的。”

    张胜男:“他说书稿是他丢失的吗?”

    向天亮:“不是,他把书稿的故事全部告诉了我,我这才知道,书稿原来一直在姜建文家里。”

    张胜男:“就怎么简单?”

    向天亮:“是啊。”

    张胜男:“向天亮,关于书稿的事,有几个细节,需要你实事求是的回答我。”

    向天亮:“什么细节?”

    张胜男:“第一,那个跳河的人,你们后来没追查吗?”

    向天亮:“这不归我管,你得问邵三河去。”

    张胜男:“邵三河没告诉你吗?”

    向天亮:“没有,平时我们几乎不谈工作上的事。”

    张胜男:“第二,你那天晚上喝了多少酒?”

    向天亮:“至少,至少两瓶清河大曲吧。”

    张胜男:“你酒量多少?”

    向天亮:“我是有名的喝不醉,天生会喝酒。”

    张胜男:“第三,邵三河和杜贵临喝了多少?”

    向天亮:“这也要说吗?”

    张胜男:“这个不算是个人**吧?”

    向天亮:“嗯……邵三河也喝了两瓶吧,杜贵临不行,大概就一瓶多一点。”

    张胜男:“第四,有人说,你去卢部长送还书稿的时候,衣服好象很乱,还有点脏,是这样的吗?”

    向天亮:“我想想……好想不很乱,也不是很脏吧?”

    张胜男:“那就是说,当时你的衣服确实有点乱有点脏?”

    向天亮:“我记得是有一点。”

    张胜男:“怎么弄的?”

    向天亮:“忘了,确实忘了。”

    张胜男:“第五,关于这件事,你后来和谁说过?”

    向天亮:“嗯……有一次,我和邵三河私下探讨过,好象就在我的办公室里。”

    张胜男:“能说说你们探讨的结论吗?”

    向天亮:“可以,邵三河说,那个跳河人一定偷了姜建文家不少东西。”

    张胜男:“你怎么说?”

    向天亮:“我说,明摆着的事,姜建文不报案,其中肯定是有苦难言。”

    张胜男:“邵三河有没有说要查一查?”

    向天亮:“的是说过要查,但被我拦下了。”

    张胜男:“你为什么不让邵三河查。”

    向天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姜建文不报案,就没必要多生事端。”

    张胜男:“就这么简单吗?”

    向天亮:“就这么简单。”

    张胜男:“好吧,向天亮,希望你把那天晚上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写下来。”

    向天亮:“行,有点地方我得回忆回忆,我需要一点时间。”

    张胜男:“我们会给你时间的……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

    回到三零二号房间,向天亮往床上一躺,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谎是撒出去了,可人家会相信吗?

第0766章 我撒谎了

    第一次正式“谈话”里,向天亮故意露出不少破绽。

    他不能说得太过完美,太过完美的“口供”,其实就是最大的破绽。

    接来三天,没有人来打扰向天亮,专案组的人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向天亮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宁静,任何暴风骤雨来临之前,都会有可怕的宁静。

    根据一般的程序,专案组的人在找自己“谈话”之前,应该拿到了姜建文和许白露夫妻俩的口供,同时根据姜建文和许白露夫妻俩的口供,让卢海斌配合调查,从而正式确定了书稿的存在、辗转、失而复得和最后的消失。

    确定了书稿后,专案组会顺理成章的询问邵三河,从侧面证明了三点,一,向天亮先发现了跳河人,二,向天亮发现了书稿,三,向天亮确定了书稿的主人并书稿物归原主。

    这样,专案组平来找自己“谈话”,就有了充分的准备,通过自己的叙述,以书稿为主要线索,把所有“涉案人”都串联了起来。

    书稿是唯一的主线,向天亮早就预料到,专案组一定会通过书稿来打开突破口。

    姜建文家的保险箱被盗,丢失的东西除了书稿有巨款,而且从时间上推算,书稿和巨款应该是一起失窃的,抓住书稿就能巨款。

    可以想见,这宁静的三天里,专案组会根据向天亮提供的“线索”,一一的加以验证,他们会找卢海斌核实,接着会找向天亮提到的三个人,杜贵临、章含和贾惠兰。

    三天时间,应该足够了调查了。

    接下来的,才是真正的“较量”。

    向天亮明白,他们的终极目的是自己和邵三河,而不是那条落水狗姜建文。

    所以,如果第一次“谈话”是火力侦察,是迂回战术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是正面交锋,刀对刀,枪对枪,不会再有回旋的余地。

    果不其然,第二次“谈话”终于来了。

    老地方,老位置,但五个人变成了三个,三个“主审”一下子换了两个,坐在中间的是省纪委三处处长刘公达,坐在他右边的是市纪委副书记廖仲文,左边的是市纪委三科副科长刘久冰,他负责记录,面前摆着一台崭新的录音机。

    谈话在融洽的气氛中开始,廖仲文不但给向天亮递了一不热茶,还在他旁边放了一包香烟和一个打火机。

    刘公达:“向天亮同志,我叫刘公达,省纪委三处处长。”

    向天亮:“我知道,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警界前辈,久仰大名啊。”

    刘公达:“不敢,lang得虚名罢了,这不,年岁大了,人家不要我喽。”

    向天亮:“呵呵……长江后lang推前lang,前洋死在沙滩上,您是前lang,后lang是那个狗日的余中豪。”

    刘公达:“狗日的余中豪?”

    向天亮:“对,狗日的余中豪,这家伙忒不地道了。”

    刘公达:“我记得,你们是好朋友吧。”

    向天亮:“岂止是好朋友,还是校友呢,在人家的眼里,我们还是兄弟。”

    刘公达:“我在省公安厅的时候,听说过你们的事迹,还有肖剑南和邵三河。”

    向天亮:“算是曾经并肩出生入死吧。”

    刘公达:“清河那几个案子,你们干得漂亮,特别是你。”

    向天亮:“我么,帮忙而已,帮忙而已。”

    刘公达:“谦虚了吧,我听人说,你说过这样一句话,余中豪和肖剑南能晋升得这么快,你至少有一半的功劳。”

    向天亮:“咦,刘处长,这话您是从哪里听来的?”

    刘公达:“邵三河告诉我的?”

    向天亮:“真的?”

    刘公达:“真的,不信的话,我可以放录音给你听听。”

    向天亮:“呵呵……算了算了,这个邵三河,太不象话了,怎么把酒后吹牛的话,也向你们纪委汇报了呢。”

    刘公达:“哈哈……邵三河是个老实人,不象你啊,滑得跟泥鳅似的。”

    向天亮:“得,他也全撂了吧。”

    刘公达:“撂了,我请他喝了顿酒,他把什么都告诉我了。”

    向天亮:“唉……看来兄弟也靠不住啊。”

    刘公达:“哈哈,你也别太在意,邵三河不但憨厚,其实也是个精明人,在对待组织的调查上,他就比你聪明多了。”

    向天亮:“他不会诬谄我吧?”

    刘公达:“这倒没有,他只是比你说得多一些,细节上也更正确一些。”

    向天亮:“刘处长,我可是整整写了一万多字,把什么都向组织汇报了。”

    刘公达:“不错,你的材料我们都看过了,我们也派人进行了查证核对。”

    向天亮:“有什么问题吗?”

    刘公达:“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向天亮:“这不就对了嘛。”

    刘公达:“但是,你隐瞒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向天亮:“什么重要线索?”

    刘公达:“那天晚上,你开车送邵三河和杜贵临回家,路过东石桥的时候,确实发现了一个正在逃跑的人,并且捡到了卢海斌同志的书稿,但是,其中你掩瞒了大部分的事实。”

    向天亮:“……”

    刘公达:“那天晚上,皓月当空,星星闪亮,没有乌云罩天,以你受过训练的视力,借着车灯的照耀,在二三十米的距离内,不可能看不到那个人的身形体貌。”

    向天亮:“刘处长,你高抬我了。”

    刘公达:“事实上,不但你看清了那个人,除了烂醉如泥的杜贵临,就连半醉半醒的邵三河也看清了,你不但看清了那个人,而且当时还抓住了那个人。”

    向天亮:“……”

    刘公达:“向天亮同志,我说错了吗?”

    向天亮:“他妈的。”

    刘公达:“你骂谁?”

    向天亮:“对不起,我在骂我自己,好吧,好吧……我承认,我没说实话。”

    刘公达:“那么,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吗?”

    向天亮:“是的,我当时不但看清了那个人,而且还抓住了那个人。”

    刘公达:“他是谁?”

    向天亮:“我三叔的徒弟,也是我的十师弟。”

    刘公达:“他叫什么?住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

    向天亮:“他叫孙青阳,三十三岁,是个退伍军人,住泽水乡大窑村,没有家室,没有正当的职业,是个混混兼小偷。”

    刘公达:“师门不幸啊。”

    向天亮:“不,他在五年前就被我三叔逐出了师门。”

    刘公达:“哦,他现在在哪里?”

    向天亮:“听说不久前病死了。”

    刘公达:“病死了?不久前?听说?”

    向天亮:“对,他被逐出师门后,我就只在那天晚上见过他,对他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刘公达:“真不了解吗?”

    向天亮:“真不了解,刘处长,关于孙青阳,我建议你去问问邵三河,我敢断定,邵三河一定瞒着我,派人调查过孙青阳。”

    刘公达:“不错,邵三河派杜贵临调查的。”

    向天亮:“这个邵三河真行啊。”

    刘公达:“继续说说那天晚上的事吧。”

    向天亮:“当时,我看到孙青阳后,开着车追了过去,他要跳河的刹那,我伸手到车窗外,抓住他的右腿把他拽了回来。”

    刘公达:“接着呢?”

    向天亮:“我瞧他的模样,肯定没干好事,所以下车后,我先揍了他一顿,把他手上的书稿夺了下来,当时书稿是由一个黑布包包着的,我还以为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刘公达:“那你是怎么放跑他的?”

    向天亮:“这得怪邵三河。”

    刘公达:“为什么怪邵三河?”

    向天亮:“他醉薰薰的下车来,拦着我揍孙青阳。”

    刘公达:“不许打人,他制止你,这没错啊。”

    向天亮:“那是邵三河不了解孙青阳,邵三河拦在我身前时,孙青阳突然手一扬,扔出了藏在袖子里的一个石灰包……刘处长,这后来的事,邵三河应该都告诉你了吧。”

    刘公达:“嗯……邵三河都说了,你念及同门之谊,并没有对跳河逃跑的孙青阳开枪。”

    向天亮:“不是,我当时被石灰蒙了眼睛,根本没办法开枪。”

    刘公达:“你撒谎。”

    向天亮:“我没撒谎。”

    刘公达:“当时邵三河挡在你的身前,他满脸都是石灰,而据邵三河说,石灰只撒到了你半张脸,你应该还有能力开枪。”

    向天亮:“不是这样的,邵三河一定是记错了。”

    刘公达:“正因为这件事,你和邵三河还大困了一架,他要查孙青阳,而你却拦着他。”

    向天亮:“……是,我们为此大吵了一架。”

    刘公达:“邵三河后来还是调查了孙青阳。”

    向天亮:“他没告诉我,但他认死理,我估计他会查。”

    刘公达:“可惜,孙青阳身患绝症,死了。”

    向天亮:“这个我不知道。”

    刘公达:“向天亮同志,你很不诚实。”

    向天亮:“刘处长,我不想解释。”

    刘公达:“就为了一点私情,你差点让我们的调查误入歧途。”

    向天亮:“对不起。”

    刘公达:“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向天亮:“对不起,刘处长,我承认我撒谎了。”

    刘公达:“向天亮同志,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撒这个谎呢?”

第0767章 自圆其说

    撒谎也得有本钱,向天亮的谎,就撒得很有水平,有鼻子有眼,让人疑中有集,不得不信。

    向家老三向云风是名扬东江省的武术名家,向家武学的现任掌门人,门下弟子众多,其中确有一个弟子叫孙青阳,三十三岁,是个退伍军人,家住泽水乡大窑村,没有家室,没有正当的职业,是个混混兼小偷。

    孙青阳入门较晚,排行第十,但是五年前发现劣迹后,被逐出了师门,当初杜贵临被同时被逐出师门,就是因为他帮着孙青阳欺瞒师门,这事在滨海武学界不算秘密。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