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天启风云 >

第115部分

天启风云-第115部分

小说: 天启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说:“既然是要逐步逐级推广,当然要让推广下去的各部都能行使各种职能,而且现在看来还很有必要,因为政务院很多事情都不是光在北京能做好的,必须要全国各地尽力配合执行。比如说开始说的各地都在隐晦地索要用**和财权,那么就得把都察院和户部的某些职能交出来给他们自主权。我们开始说的广办学堂,让不识字的人能够识字,有一定学识的人增加新知识,这就得把礼部的职能向下面推广,还有开矿修路等事也离不开工部。”

    天启说完这话后看了看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徐光启,然后继续说道:“徐大人的博学院里有很多有丰富知识的泰西人,他们已经同意在各地建教堂的同时办学。说实在话,朕并不想让他们到处建教堂,因为那样会削弱很多百姓对朝廷的忠诚,虽然他们保证他们的传教不会影响百姓的忠诚度,但朕也不相信他们的保证。不过,朕还是得允许他们建教堂传教,因为他们带来的很多知识都有用,如何在学习到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保持对朝廷的忠诚,也是礼部的事。”

    徐光启见天启提到他,马上说道:“皇上放心,臣早就想过这问题,可以让礼部加强一些爱国教育,被泰西人教过的学生必须接受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对那些成人有点麻烦,不是谁都像臣一样明白自己先是大明的官员皇上的臣子,然后才是一个天主教众。”

    天启见徐光启出了主意的同时也表了忠心,心里非常高兴,笑眯眯地说:“徐大人的建议非常好,朕有办法解决那些教众的问题。泰西的知识朕略知一二,各种知识的系统性和唯一性很强,徐大人以后不要专注于某些具体事务上,要注意系统的建立,那样才能让我们的人更多地学习到泰西的知识。听说徐大人空闲时还在研究历法,朕不赞成你把宝贵的时间lang费在那些事上,没有精确的历法大明的百姓也能种粮食。”

    徐光启点头说:“臣遵从皇上教诲!”

    天启点了点头对信王和刘宗周还有高攀龙说:“关于在监政院的基础上成立辅政院,然后将辅政模式向下推行的事你们还有什么建议?如果没有了就拿出个具体方案和具体实施时间,时间可不等人啊。据说女真人和蒙古人打了几仗又停战了,北方又得提高警惕准备战斗,南方还有叛乱没有彻底解决,你们要快点推行下去。”

    刘宗周跟高攀龙和信王低声商议了一下说:“圣学院和博学院都可以培训一些人下去,我们都是辅助性质相信各省都不会有异议。政务院其它部门的职能皇上都说过,唯独刑部怎么做没有说,皇上是否有什么顾虑?”

    刘宗周的意思很明确也很隐晦,要把辅政模式向下推行就必须把一些政务和监察职能移交下去,否则推行辅政模式就没有意义。但是,地方上无论是行使政务还是行使监察职能都必须根据一些法律性的条文来做,因为他们没有议政自决的权利,朝廷也不会允许各地有议政自决的权利,这时候是对千疮百孔的大明律进行修改还是重新制定新法,就成了回避不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可是,朱元璋在两百多年前就说了大明律是不允许修改的,这就成了最大的阻碍。

    天启知道刘宗周的意思,他想了想说:“刑部的事务就是按律行事,首先就要保证法律的正确和其权威,大明律不合适的地方必须改,但得讲个策略。太祖是比所有人都大,谁违背他的话就会被指责,但是还有人比他老人家大,那就是普天下的百姓。刑部应该把大明律拿到天下所有百姓面前来,让他们决定哪些可改动哪些要修正,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符合与时俱进的中庸之道。”

214 废除死刑

    大家见天启决定修改大明律,而且把修改大明律说成是全天下百姓的需要,于是都纷纷点头称是。大明律一直没人敢碰,那是因为太祖朱元璋曾经说过,今后无论是谁提议修改大明律,此人就是乱臣贼子。现在放眼一望只有把修改法律的责任推在百姓身上,因为太祖再大也大不过全天下所有百姓,这样一来就可以堵住那些守旧之人的嘴。

    大家正暗自佩服天启转移压力的巧思,谁知道天启突然说道:“今后不要杀人了,逐步废除死刑吧。”

    高攀龙心里一惊,说道:“皇上,死刑万万废不得啊,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废除了死刑怎么震慑那些为非作歹之人?岂不是纵容人干坏事?”

    天启没有作声,只是看向刘宗周和信王,刘宗周说:“臣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提议废除死刑,但臣想皇上这样说肯定有原因,不知道皇上能不能详细说说?”

    信王也说道:“是啊,皇兄就说说吧。”

    天启说:“朕看了高大人还有军务院洪承畴和侯恂从陕西回京后呈上来的奏章,发现我大明在陕西以西的力量非常薄弱。想汉代之时就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也有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我大明如果能够加强陕西以西的力量,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就可以从陆路直达泰西,避免想作点物质或者思想上的交流还要被什么耶酥会要挟。”

    高攀龙说:“臣一路上是见到陕西守军不怎么强,但跟废除死刑有什么关系?难道皇上要让死刑犯从军?”

    天启摇头说:“跟汗唐的军队比较起来,宋朝和大明的军队都比较弱,宋军弱在军队里多有发配之人,大明弱在军队里多是些种田的农夫。如果大明再把发配之人加入到军队里,那启不是弱上加弱?其实陕西以西的力量弱并不完全是军队的原因,缺乏强悍之民也是真正原因之一。朕想在陕西以西划一块地,把死刑犯中过失犯罪有悔意之人发配到那里去,让他们在那里生活繁衍永世不许回故土,这也相当于废物利用。”

    高攀龙寻思了一阵问:“他们会不会叛变投敌或者说以后形成割据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些可都是些聪明人,不聪明的人是犯不了罪的。”

    天启说:“朕没事时读古书,发现古书上说远古的仁君一般都不杀人,有犯了罪之人就把他们发配到长江以南。现在仔细看来那些人的后裔应该是在湖广和浙江一带,你们看现在那些地方的人多聪明!这也证明了高大人的话,犯罪的人多是聪明之人,傻子要犯罪是很困难的。如果把陕西以西地带都变成罪犯聚居地,相信很多年以后会出很多状元的,至于说怕他们心怀不轨,可以加强军事力量监管他们就是。”

    高攀龙笑道:“皇上所言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不知道皇上是从哪里分析出来的?”

    天启说:“朕不是在信口开河,犯罪之人聚居在一起,其后代不但聪明而且漂亮。诗经里有这么一首《汉广》你们想必不会陌生,据说当年孔子曾经爱慕一个楚国的女子而不得,于是发出‘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的感慨,连孔圣人都动情的女子肯定漂亮得不得了。而后面几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更是在诗中反复出现,为什么不可方思?因为他们是罪人!为什么南方的棺木多为船形?因为他们想回故土!”

    大家见天启言词凿凿煞有介事,都转而看向刘宗周,因为刘宗周在历史方面的博学是所有人都钦佩的。刘宗周哈哈一笑道:“皇上所言很新奇,若说是先秦两汉之时的历史臣略知一二,要说是远古帝王之事臣也不敢说全部知道,皇上既然说有就算有吧。皇上的意思是过失犯罪确有悔意而又按律该判死刑之人不杀,发配到陕西以西让他们改过自新,那么对那些穷凶极恶死不悔改之人怎么处理?也是不杀吗?”

    见刘宗周不纠缠于不容易辨明之事,能够转回到主要问题上来,天启不由得暗暗点头,心想这刘宗周终于不再是以前那种一根筋了值得赞赏。他想了想说:“穷凶极恶之人也不能简单地一刀砍了了事,也应该废旧利用一下,毕竟不管砍了埋了都要臭块地。前一阵医学院的武之望武大人说他们医学院里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习泰西医术,而泰西人的医术跟我们大明的出发点不一样,他们不讲阴阳平衡只对某一部分感兴趣。”

    信王这时候说:“这事臣弟知道,上次那个傅侍郎说要把他的侄子拉来学医,本来大家都不看好,谁知道那个叫傅山的小子很有些机灵,武之望武大人很看重他。这些年轻人好奇心重,想从泰西医术中触类旁通也是值得赞扬的事。”

    天启说:“泰西医术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他们不会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查明病因,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医手就要把手上的肉切开,要医肚子就得把肚子剖条缝然后找哪里出了问题,为了医病人他们很想找些人的尸体先剖开研究。朕的意思是那些死不悔改之人就交给医学院解剖,让医学院的学生把这些罪犯的尸体拿来练练手,为将来给其他人治病作准备。”

    见天启说要拿死刑犯作解剖,信王和刘宗周等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毕竟大家都没见过这等事,心里面一时难以接受。大家想了想都一起看向徐光启,因为他们知道通过解剖人得到医术的做法是那些泰西人带来的,而那些泰西人是徐光启推荐给天启的,高攀龙甚至不客气地说:“把活人像杀猪一样剖开看他的五脏六腑,那不是跟传说中吃人肉喝人血的鬼怪一样吗?”

    徐光启说:“泰西的医术和大明的医术是不一样,大明之人如果能够学习到泰西的医术,就会多治好很多人,战场上很多死于非命的将士也许就会捡回一条命。不过假如反对的人太多,还是要缓行免得引起非议。”

    见徐光启耍滑头,天启说:“活剥人那是不行的,肯定要先把他们勒死再说。还要允许他们选择,是愿意一刀被砍还是进医学院供解剖研究,假如他们愿意供解剖还可以给他们家属一笔钱,或者给受害者家属一笔钱算是一种赎罪方式。这条实行不实行朕不决断,你们也不要轻易下决定,还是把原委向天下百姓说出来,让他们来选择吧。但是先前说的在陕西以西的广大地域划一块地,把过失犯罪有悔意之人安置在那里繁衍生息永不还故土,那必须实行。”

    刘宗周说:“就依皇上所言,让自己决定让天下百姓决定才是正道。”

    天启说:“那就这么定吧,朕刚刚生了两个皇子,就以皇子的名义有限地大赦天下,把死刑犯全部改为终生发配永不还乡,今后该判死刑的都判终生发配,算是给两个皇子长期积德。今天说得太多,大家下去后一条一条商讨,怎么做给个意见呈上来。”

    信王把手一招,边上过来一个专门记录的小吏把手中的记录递给信王,信王接过来看了看对天启说:“小事就不说了,大事由臣弟念一念皇兄看是否记录得对。监政院的人以后要尽量多动嘴少动手,因为少做事才不会犯错,不犯错才能成为没有缺点完人,完人才能得到官员和百姓的信任。扩充的辅政院要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辅助,理论辅助分为圣学院的总体规划和博学院的具体指导。”

    天启说:“还要加一句,实际的辅助对平级是辅助,对下级是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从上到下的有效控制。”

    信王拿过笔添上这一句后继续念道:“圣学院主要应该依照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去衡量社会差距,根据百姓需要找到恰到好处的社会差距,不使其太大也不使其太小。博学院的作用应该是为具体事务作具体指导,与礼部联手广办学堂,既要教授泰西来的新知识,也不能忘记爱国教育和培养忠诚度。”

    天启想了想说:“博学院的研究方向要以运用为目的,还要用时间来限制,超过时间完成不了的任务就放下来等条件成熟再说。”

    信王点头继续说:“政务院的主要事务是获取百姓真正需要和预先规划,运用平等和公平两种手段调节社会差距,使其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程度。都察院的主要事务就是衡量好每位官员的能力,将其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天启想了想说:“朕知道官员的能力不好确定,因为朕以前说过不以功绩和论资排辈的方式评定能力。在辅政院模式一级级逐渐推广下去后,慢慢形成中央、省、府、县的四级辅政机构,有了辅政机构后就可以用做事是否公平来准确评定官员的能力,也可以说公平就是最大的能力!”

215 官员大增

    高攀龙见天启说公平是官员最大的能力,不由得皱眉说:“在一般时期做到公平,但遇到特殊事务还是需要临时决断,把公平说成是最大能力是不是太过?”

    天启说:“朕只说公平是官员的最大能力,没说公平是官员的唯一能力,毕竟不可预料的特殊事务很少,除非预政处是吃干饭不管事的。当然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主政官员有意把一般事务拖延成特殊事务,这叫挟事自重骗功求赏,对这种人和事要严厉处罚。”

    十一月初,监政院经过仔细商讨后同意成立辅政院并由天启下旨宣告全国,随后又宣布要把辅政模式逐步向省、府、县推行下去。官员们虽然早有耳闻,但猛然听到确切消息还是有些感到突然和紧张,毕竟对陌生的东西都会保持警惕是人的天性。官员们的紧张情绪还没有得到缓解,突然又得到天启的旨意,要在全国开矿开工场的同时还要办学堂。开矿开工场修路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一半的省份都早就开始动手了,但官办学堂还是个新鲜事。

    大明立国两百年来,所有读书人一开始都进的是私学,教什么知识都由私塾先生说了算,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三年一度的科举。当一个人进了学考上了秀才举人,他的老师就换成了取他的考官,因为他有了感情投资的价值,以前的启蒙先生基本上都丢到一边。对这类事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人怪罪学生势利,谁叫先生没用不能给学生的仕途增加助力呢?当然也有不忘本的人,当了官也时常记挂着启蒙先生时常照顾,但毕竟是少数。

    现在要办官学,而且据说要让所有人都读书识字,这就让很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