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重生之萌娘军嫂 >

第53部分

重生之萌娘军嫂-第53部分

小说: 重生之萌娘军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好多个,都不行,最后曹蕊提议,就叫“晚江服装厂”,里面包含了苏小晚的一个名字,还有本地的地名多好,大家都表示赞同。

    但还是被苏小晚给否决了,她可不想出名,最后,照葫芦画瓢,诶,定了一个好名字,叫“茗达服装厂”,从吴玉茗和二达子名字中,一人摘下来一个,别说,听起来还挺顺耳的,所以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两个人也没反对,二达子反而非常高兴。

    茗达服装厂股东如下:

    姓名参股数投资金额

    小华子51500元

    钱浩兵51500元

    二达子103000元

    曹蕊103000元

    吴玉茗206000元

    宋永辉206000元

    苏小晚309000元

    苏小晚是个办事很认真的人,统计好大家的投资款后,起草了一个合同,一式七份,大家分别签字画押,整的非常正式。

    可苏小晚一下子能拿出九千他们还是很吃惊的,后来吴玉茗也跟他们说了下苏小晚的来历,想她一个乡下丫头,哪来的这么多钱,但是,你也不好问人家。

    更没想到,宋永辉也能拿出这么多,让他们更诧异了,后来跟他们一解释,才知道,原来人家娘家是开食品厂的,难怪能拿出这么多钱。

    宋永辉哪能这么快拿出这些钱,这都是苏小晚先帮着垫付的,等家里把钱汇过来在还给她。

    不过电话打过去,直说了个开头,还没多说几句呢,和家里人刚说要和苏小晚一起做生意,那头就都非常认可,直说好,连做什么生意都没问,直接问这些够不够,不够家里还有。

    宋永辉表示很郁闷,他老妈把自己的钱管的那么紧,而一听说和自家表妹合伙做生意,问都不问就给钱,我才是亲生的好吗?这也太信任这个臭丫头了。

    好吧,虽然自己不是亲生的,但是从小在家里长到大,宠到大的,不是亲生似亲生了,为毛比不过这丫头。

    苏小晚不管宋永辉心里的怨念,她很忙的,钱凑出来后,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找厂房,招工,还要开设备,最重要的是要去进货啊。

    找厂房这事交给了二达子、小华子他们去跑了,本地人熟悉,这事儿二达子最拿手,再加上一个消息灵通的小华子,两天就有信儿了。

    说在郊区,离苏小晚她们部队挺近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废旧的厂房,已经空了有段日子了,需要修整一下才能用,地方还挺大的,要价1500元,但是是长期租任合同,意思就是变相的卖给他们,但是没手续。

    苏小晚和大家商量说,在给加500块钱,把这块地和厂房都落到公司名下,再花1000块钱,把地方修整好。

    苏小晚还设计了一下厂房的空间,包括风扇,还有有取暖问题。

    曹蕊负责招工,这个她也挺在行的,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妇联,所以招聘女工还是很方便的,但是,要求会使用缝纫机的,就不是特别多,不过,培训的事宜也交给了她,包括要培养出来几个画样子的高手,就是设计师。

    吴玉茗则在跑工商,需要把执照办下来,才能经营,现在国家政策也开放了,但对经营人员的要求也还是比较严格的,能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只能是待业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等无工作人员,退休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要开具家庭生活困难证明才能办理执照。

    所以,吴玉茗终于成为一了个光荣的无工作人员,他把工作辞了,二达子本来就是以个社会闲散人员,苏小晚和宋永辉也没职业,剩下那两个还是学生,就曹蕊有职业,而且目前还没想辞职,反正也不忙,先挂着,所以,执照上没曹蕊的名字,但是,她那份是肯定不能少的。

    然后剩下的苏小晚、二表哥宋永辉则决定带着钱浩兵远赴上海走一趟,把缝纫机和布料给定了。

    带着宋永辉有情可原,为什么还要带着钱浩兵呢,首先,买缝纫机是他牵的线,家里有个亲戚在上海,带上他方便。

    第二嘛,当然是记账了,他们这个团队刚刚成立,彼此间也不是太熟悉,即使吴玉茗很信任苏小晚,让她自己订货,回来报价格,苏小晚也不愿意这么做,还是带上钱浩兵好,大家都安心,也省心。

    约定好后,苏小晚先给韩冬晨打了一个电话,知道在哪里了,有曹蕊在,找到电话号码并不难。

    告诉了韩冬晨自己最近要出远门,去趟上海,把随行人员都报备了一遍,简单的说了下最近的情况,最后,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基本上都是韩冬晨在说,苏小晚在听,不停的点头说“是,好的,知道了,放心吧”这些,撂了电话,苏小晚大松了一口气,韩冬晨这是要变成唐僧的节奏啊!!!

    在苏小晚身边的曹蕊笑的前仰后合的,笑着说道:“诶呦呦,真没想到,小晚你驭夫有道啊,韩副营长那么冰块的人,都能让你给化成一池温泉,啧啧,诶呀,真不是一般人,快教教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苏小晚被她笑的满脸通红,拿着抱枕就往她身上招呼,曹蕊连跑带说道:“诶诶诶,你看看你,发什么火呀?这是恼羞成怒啦,诶呀,不告诉就不告诉呗,咋还打人呢?诶呀,你看你”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上海行

    一切准备就绪,三个人辞别了前来送站的众人,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朝廷有人好办事,一路卧铺车厢,中间在北京还倒了一趟车。

    苏小晚很有坐车经验,一路上吃食不断,带的非常齐全,像黄瓜、西红柿、香瓜等等都是水果比较多,这也源于做火车容易上火,吃不下东西,而且消化也不太好,多吃点水果,人反而精神好些。

    这次去上海路途太远,现在的车也慢,苏小晚在车上的无聊的时候就跟一个车厢的人聊天。

    有的是回去探亲的,有的是出公差,也有一些人说话虽然隐晦,但是苏小晚听出了对方是去进货的,也是倒腾东西的。

    当苏小晚想恭维哪个人的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和某人拉近距离,这特有的亲和力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此时,苏小晚就正在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女聊天,她带着一个女孩是回上海探亲的,当初知情下乡,在那嫁了人,生了孩子,后来就没回城了。

    这几年日子好点了,就想家想的紧,存了钱就回来看看。

    这种,人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受,苏小晚是没有体会过,但是,从她口中的语气却能感受她此刻不安,紧张又欢喜的情绪,可能思乡情却吧。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却惹得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娘珊珊落泪,原来她也是去探亲的,她的女儿也是响应中央号召去支援国家建设去了,结果,知青返乡回不来了,都有十来年没看见女儿了,太想念了,就去看看。

    两个女人在那互相安慰,还用的家乡话,苏小晚也听不懂,只能干巴巴的看着。

    可能是互相安慰起了效果,两个人都收了眼泪,不好意思的用普通话和苏小晚聊天,还问了苏小晚去上海是干什么去的,一点儿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这让苏小晚还是很舒坦的,这个年代要是上海户口的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看都不看你一眼,傲气的不得了,就从这个车厢里别人聊天的语气中就能感受得到。

    而身边的这位大娘还有那位大姐,虽然都是上海本地人却没嫌弃她,这让苏小晚觉得两个人都挺好的,因此也和她们聊的起来。

    苏小晚想要的一些情况也摸的差不多清楚了,主要是现在的物价,还有买东西大概的位置,价格几何,因为是本地人,知道的比较清楚。

    苏小晚上辈子也来过上海,但是那时候的灯红柳绿不是现在能比的,同样的,苏小晚也找不到地方,以前有导航还迷路,现在这情况就更别说了。

    苏小晚在那边聊的很热乎,宋永辉和钱浩兵两个人则很不顺利,这个时候上海本地人有点排外,没遇到愿意和两个人说话的。

    不过到也还好,两个人聊天,路上也不寂寞,可没想到招来了两个人和他们搭讪,宋永辉两个人秉着多一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到也聊的挺融洽的。

    结束了大概五天六夜的旅程,终于到达上海了。

    此时的上海站还是一个二层小楼的样子,不像后世那么大,人那么多,空气很湿润,还下着毛毛雨,上海就这样,没事就下小雨,还好不是很热。

    到了出站口有人接,是钱浩兵家的亲戚,来的是两个小伙子,都二十岁左右,手上举着个牌子,可能不认识本人。

    其中一个小伙子长的挺好的,穿着白色半截袖,黑色裤子,标准打扮,头发有特点,三七分,带着一双圆眼镜,笑起来很很好看,看上去是个脾气好的。

    这个小伙子叫章程,在复旦大学读书,是钱浩兵姑姑家的表弟,多年不见,长相都记不清了,缝纫机就是他拖本地的同学帮忙联系到的。

    另一个就是他的同学了,叫王振宇,本地人,长的一般人,个子不高,短发,但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声音不大,操着一口上海音的普通话,和大家打招呼交流。

    简单的做了下介绍,大家就认识了,然后钱浩兵的表弟章程和他的同学王振宇就带领大家坐上了电车,就是那种车身很长,中间有个黑色连接器,车顶上还放有两条线那样的。

    中间又倒了一趟有轨电车,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尤其是这个城市,看着也新鲜,在老家的城市高楼也少,可在上海不一样,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不少个高楼建筑了,而且看上去都很气派。

    苏小晚对这个时期的上海也很好奇,看的不亦乐乎。

    下车后,先呆着大家找到了一个招待所,把住的地方安置好,东西也放上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苏小晚还洗了一下头,实在是这一路上不方便洗太痛苦了,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大家一起去吃午饭了。

    这顿饭吃的很不错,都是上海有名的小吃,像什么蟹壳黄、排骨年糕、南翔小笼包、生煎等等都品尝个遍。

    之后请章程还有他那个同学带着大家去了离这儿很近的轻纺面料市场,巧的是章程同学的小姨妈正好自己弄了个面料批发店,而且这次买缝纫机要见的也正好是这个人。

    然后,他简单了介绍了下他家里的情况,听他说完后,大家都悟了,原来是这样啊,她的小姨夫是缝纫机厂的一个小领导,他小姨开着这样一个面料店,平时有需要买缝纫机的,找她买方便又省钱。

    这样也好,如果一次性能全部解决了,反倒还省心了。

    到了店里就看见满屋子的都是布料,一匹一匹的,让人眼花缭乱。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长的很高窕,一头卷发的美女,长的很漂亮,穿着也很时髦。

    王振宇给大家做了下介绍,也算认识了,苏小晚围着布料看了一圈,问了一个布料的进货价后,大家一起到了楼上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干净,还有几个盆栽,视野也不错,苏小晚几人落座后,王振宇就主动去倒茶来招呼他们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一章 谈妥

    苏小晚在观察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张曦的同时,对方也在观察着他们,后来发现,这几个人中居然是那个小姑娘说了算的样子。

    女人就更容易打交道一些,而且对方还是个小丫头,就笑着说道:“啊晚那,来这里可还习惯,感觉怎么样?”

    苏小晚从善如流的说道:“不错,空气很湿润,而且蟹壳黄很好吃,上海的小吃不错。”

    张曦把王振宇倒好的茶水递给苏小晚后,笑着说道:“嗯,看来你很爱好美食的呀,这上海的小吃不要太好的啦,来上海一趟也不容易的啦,要坐那么久的火车,好好玩两天在回去的啦,好让振宇陪你们到处转转的呀”

    苏小晚笑着说道:“嗯,等把事情办好了的吧,不然玩起来不踏实”

    张曦用手挡着小嘴笑了一下说道:“看你年纪小小的,倒是忍得住的呀,还挺稳重的,多少人到了这个城市,见识到了这花花世界,不要太欢喜的啦,啊晚,你真是个特别的小姑娘呀”

    苏小晚笑着说道:“曦姐,你也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子。”

    两个人相视而笑,其他人坐在那里干笑,勉强的咧着嘴,不明白这两个女人互相恭维是为了什么。

    寒暄过后当然是谈正事了,苏小晚说道:“曦姐,你也知道我们的来意,不知道您这缝纫机怎么卖的?”

    张曦笑着回道:“知道的啦,振宇已经跟我说过了呀,不过只是说了要的数量不要太多就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但不知道你们要多少台的呀?这数量不同,价格自然不一样的啦。”

    苏小晚笑着说道:“那麻烦曦姐帮我介绍一下吧”

    张曦被苏小晚的话说的一愣,正常人不都应该自报要买多少台了吗?这小姑娘反应还挺快的,之前还小看她了,于是也端正了下自己的态度。

    认真的说道:“现在市面上一台缝纫机120元,要是买了一两台,也就便宜个三块两块的啦,要是买个十几二十台的话,一台能便宜个五块钱啦,要是能买个百八十的,一台就能便宜十块钱的啦”

    听完张曦的报价后,苏小晚皱了下眉毛说道:“不瞒曦姐你,听了你的报价后,和我的预算有点出入。”

    张曦挑眉说道:“哦?那说说看的啦”

    苏小晚说道:“我这次进的比较多,100台,但是预算在每台100块钱以内的,但听了你的报价,每台就多出了十块钱,不好办啊!”

    “啊晚那,这个价格曦姐给的可是最低了呀,而且一次性拿这么多货也挺困难的呀”

    两个人开始打起了拉锯战,各自都出了招。

    苏小晚并没有全信她的话,她这招对苏小晚没用,于是慢慢的说道:“曦姐,这一百台是第一批货,之后陆陆续续还有需要的,我们厂要扩大生产,这一百台怎么能够呢,这第一批货必须全部都拿到,不能分期啊,家里还等着用呢,再说,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