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30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130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师母说这些是外面光鲜,实则太不合礼数。

    季青辰没写纸条来抱怨,他也就没在意。

    现在想起来,他心里终于有了些不安,叹气道;

    “还有,你去问问季娘子。这些日子是不是心里不舒爽?以前亲事上的事情我都是顺着她的心意来,如今一骨脑都改了,她是不是一直委屈怨着我呢?”

    说到这里,他还是皱了眉,

    “楼大人的事,你也问一问。”

    驭龙见得他脸色不好,知道是对楼云和季青辰有来往极为不悦。

    因为他忙着在外面奔波的事,家里十几个朋友要安顿,好不容易有闲功夫也是在书房里清静。

    亲事托了孙师母,家里有管事,季青辰也安安静静忙着她在太仓的事情。

    他压根不知道她这些日子和谁在来往,在做些什么事。

    她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驭龙知道陈文昌是吃了醋,他飞快地到了季家,这回果然就不一样。

    他隔着竹帘子问候了季青辰。

    横长的阴影空隙里,他看得到帘子里摆满了绿萝玉兰,坐着的女子人影似乎颇有精神。

    过了这些天,阿池和姬墨都已经回来。

    他们带来的消息是,季辰龙跟着金国使团在京城郊外的班荆馆住了下来。

    季青辰的病也已经好了。

    她看着帘外的驭龙,对陈文昌的不悦心知肚明。

    楼云知道了季辰龙的事情,一定明白她会有退亲的准备,所以他会透过陈洪去说这件事。

    她要是和当初在枯梅渡亭里一样,,坚持着自己先去和陈文昌说聘礼嫁妆的事,让楼云不要抢在她之前找陈文昌。

    楼云因为无法拒绝。他就不得不忍着。

    但这回,她偏偏没提。

    陈文昌如今通过陈洪的嘴才知道退亲这回事,他当然是要不高兴的。

    “和你们公子说。我不叫他知道我病了,是因为这几天他忙着的事。”

    王仲文那边的弹劾结果也出来了,岳霖岳大人是岳飞的孙子,平生最恨的就是“莫须有”的冤案。

    孙昭弹劾王仲文养官伎,这既然仅是风闻而无捉…奸…在…床的实证,岳大人就毫不客气地上奏了个“查无此事”。

    陈文昌早忙活了一场,他应该是失望的。

    要知道。岳霖可是孙昭的好友。

    先皇孝宗在时,为岳飞平反。朱熹、张拭、孙昭那一系人都是鼎力支持的。

    然而王仲文养官伎的这件案子上,岳霖并没有站在孙昭那一边。

    就连官家最后也说了一句。说这件事仅是“秀才争闲气。”

    在这样的结果下,她其实挺不拿准,现在去请陈文昌过来商量这门亲事,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如今。耳听驭龙隐晦说着陈文昌不高兴她和楼云来往。她反倒是松了口气。

    陈文昌心里还是有她的。

    尽管他平常几乎不关心她到底在干什么。

    季蕊娘在她身边站着,旁听到这里,却是疑惑地看了她一眼。

    这十一岁的女孩子以前就听季青辰说过,将来她要是长大喜欢上了什么人,顶好不要试探来试探去。

    一男一女的事情,要是从两心相知,变成了非要拿个外人去试探互相的情意时,两人的情份就已经不牢靠了。

    知心解意之类的。就更说不上了。

    这哪里还能去做夫妻?

    季青辰在这个时候,当然是没注意到季蕊娘的疑惑的。

    听着驭龙在说着。公子谢过季坊主在陈家田庄办蒙学的事,她终于也笑了起来,摇着手里的唐扇子,道:

    “回去和你们家公子说,他的心意我记住了。我家里的事,我不至于叫他为难的。”

    “是,小的就这样一字不差地回禀。”

    驭龙听了就明白,如公子所料,她果然是要把二郎从金国叫回来的。

    只不过,季青辰把话说得含糊,是因为楼云深知不能透出季辰龙现在的行踪,所以陈家并不知道季辰龙就在金国使团里。

    “季娘子还说了什么没有?”

    陈文昌坐在书房里,从驭龙手上接过了药王堂的医案,又仔细看了药单子。

    果然她是心中郁气,又贪凉才受了寒。

    “季娘子说,孙师母的安排,虽然叫她不能用上自己喜欢的喜服,凤冠也不够时兴。但人家也全是看在了孙师傅和公子的情谊份上,才里外辛苦忙碌。她自然没什么可埋怨的。只是这样一来,事事重新安排,亲事要拖到九、十月里去了。这也不是她的意思。”

    “她要是非喜欢那一身凤冠衣裳……我记得是……”

    陈文昌一愣之后,不由就开了口,然而他除了求亲那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哪里有闲心记得这些琐事。

    好在驭龙马上接上,道:

    “公子,季娘子挑了十多回挑到的是呈庆绣坊的喜服。”

    “她要是喜欢呈庆绣坊的凤冠衣裙,我就去和师母说就好了。这不过是小事。”

    陈文昌叹了口气,把药单子压在了镇纸下,

    “楼大人的事,她怎么说?”

    驭龙知道这话不好回答,早在回来的一路上就打了反复斟酌过了。

    他把季青辰的话委婉地表示了出来。

    “季娘子说,楼大人查知了二郎在金国那边的事情。并不是她和楼大人说的。楼大人这个人情她少不了要还。到时候再来和公子商量。”

    陈文昌听得这两句,提到了和他一起商量还人情的事情,当然就分出了里外亲疏。

    他微笑之余,眉头却仍是皱着。

    “她就说了这一句?”

    他仍然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我不是让你带过去一封信,她的回信呢?身子弱不好动笔?”(未完待续。。)

183 心内宫内

    “公子放心。季娘子身体大好了。”

    “既然是这样……”

    陈文昌的眼神更加疑惑。

    驭龙知道季家那边捎回来的口信,话太少了些。

    季娘子以前恨不得一天传个三四封短信、纸条给公子,说些心事,再加上商量亲事,活活跑断了小厮们的腿。

    公子总是让他们带口信,好不容易有了时间,他也要七八天才回一次纸条。

    现在,公子想要季娘子回信了,难道他这小厮还好意思开口,非要人家马上写一封?

    但这话他不敢说。

    他只能把藏着没说的两句话也一口气说了出来。

    就算陈文昌少不了要生气,他也顾不上。

    “……季娘子还说,楼大人只是进院子在外堂上坐了一刻钟。她身边的人都在的。她那时病得头痛的,不是为了二郎的事绝没有见他的道理。另外,楼大人不过是新近几个月开始来求亲,才这样多事殷勤,她心里明白得很。”

    陈文昌听得楼云去探了病,心里不快之时,却比不上季青辰最后那句话。

    “……”

    他果然就发了呆,一时间还没把事情想通,茫然道:

    “她这话里的意思……”

    “……小的不知。”

    驭龙装傻当不明白,只在心里接上一句,季娘子这是用你自己的话安你的心。

    这不就是求亲的时候,要叫人知道他的人品性情。所以才这样殷勤?

    季娘子话里的意思就是,反正楼云也撑不了多久,她不会和以前一样上当只看眼前的殷勤。

    更何况一成亲。和楼云打交道的事自然是陈文昌替她出面。

    她的事一切有你陈文昌作主。

    ——你有什么好吃醋的?

    “……”

    陈文昌脑筋一转,就想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他坐在书斋里,沉默着没有出声。

    书斋里静得只听得到呼吸声,驮龙缩着脑袋当自己不存在。

    这话面上好听,琢磨起来就不是那个味,活像是直接打着公子的脸,他要是公子他也得发怒。、

    季娘子看着贤淑。骨子里就是个不肯让人的外夷女人。

    泉州蕃坊里,为了一些小事和丈夫公然争吵打闹的蕃女多了去了……

    ……

    接下来的十几天,季青辰一边打听季辰龙的事。一边等着陈家别院里的消息。

    陈文昌半点动静也没有,以前四天一次的纸条也没有了。

    她就知道,陈文昌恼着她了。

    她心里未尝没有悔意。

    她不傻,不想和陈文昌争吵。尤其知道他只能顺着来不能对着干的倔脾气。

    然而。她这回可没有闲功夫换了车衣,坐着厢车偷偷去陈家别院看动静。

    她得到了宫中中贵人来传达的旨意:

    官家召她垂拱殿陛见。

    接着就是通义郡夫人谢氏来赐衣袍,中使们出宫向她讲解进宫的礼节。

    宫中八月十五的中秋宴,主客不可能是她季青辰,而是包括季辰龙这小译从在内的金国使团随员们。

    他们要随着金国正使到官家的垂拱殿中饮宴。

    她出席的名义就是个小小的海外蕃首,坐宴的位置应该是远到了垂拱殿的门边上。

    但这却是名正言顺和季辰龙见面的机会。

    傍晚的时分,金红的太阳还悬在宫城的蓝绿琉璃瓦檐上,十五的圆月却已经在运河边青黄柳梢上露出了浅白的影子。

    天空蓝黑得如东海的海涛。

    她早早就换了簇新的九品文林郎的官服。坐了船沿着盐运河向皇城和宁门赶去。

    然而她坐在船上,手里却还在翻着陈文昌前些日子纸她传的几张纸条。

    “书房品文。与友闲谈。”

    那纸条上的话,都是差不多相同的**个字,说着他一天的境况。

    再配上他写纸条时的一手好字,简直就是像印刷机印出来的纸条。

    她知道,那天她不应该和驭龙说那几句话。

    她明明是觉得,陈文昌天天在外面和朋友打交道,并没有胡来,他答应过四天写一次纸条给她也从不失言,这样就足够了。

    他听到二郎的事,毫无退亲之意,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她怎么就非想着,他宁可闲着和朋友说话,也从不想着问一问她最近干了什么,遇上了什么事。

    求亲时,他还知道送荔枝腕绳给她,还知道说起将来在院子里种她喜欢的花。

    现在她写纸条过去,他都没空回。

    她心里难过,就忍不住要说几句刺人的话,叫他也不开心。

    她自己都知道,这样图个嘴上痛快,惹得陈文昌生气,真是蠢到没法救了。

    “蕊娘……”

    她抬头唤着季蕊娘,却发现她忘记这孩子已经回明州城了,此时只有柱妈妈看向了她。

    她心里更落寞了些,叹了口气,道:

    “等回去,妈妈派个人去陈家,唤驭龙过来一趟吧。”

    “是,大娘子。”

    柱妈妈应了一声,却又看了她一眼,这位长年沉默不出声的巫祝平静说着,

    “大娘子前几日不是还吩咐了,二郎的事没有确定前,不要和陈家来往?让陈公子心淡一些,将来未必不是好事。”

    季青辰一怔,几乎都不记得自己吩咐过这样的话。

    看着柱妈妈那毫不起眼的中年妇女的脸,她自己都不禁要怀疑起来,难道她让驭龙说起这些刺人的话,还是为了陈文昌好?

    她完全是为了二郎万一出事的时候,不要太连累了陈家?

    固然这才是最妥当的安排。但她现在心知肚明的却是自己的心情。

    ——和陈文昌的这门亲事,她已经是迟疑了。

    “那是另外一回事。还是准备唤驭龙来吧。”

    她沉稳吩咐着,世上的事情岂能全都一帆风顺?

    她既然开始了。就要尽力与陈文昌好好地相处下去。

    ……

    夕阳落了下去,楼云站在学士院前的,远远看着她的身影。

    她接了皇城司的宫牌,由中使领路走进了皇城和宁门。

    学士院就建在了皇城门与宫城南门之间,他并没有走上前去和她说话,而是从学士院里先走一步,进了宫城。

    夜色中。季青辰远远看着两名中使提着红灯,弯腰倒退着出了宫城外的值守学士院。

    就算她没认出今晚值守的学士是楼云,却也知道前面那名年轻男子在宫城里还一身常服。他必定是专为官家拟旨的翰林直学士之一了。

    在他面前引路的两名中使,从始至终,都弯腰倒走,用红灯照路。

    听说。宫中只有翰林学士才有此殊荣。

    “敢问史内辖。娘娘们的居处,外臣们也能进来?”

    季青辰接了谢府的小道消息,知道谢道清派来接她的小内侍姓史,是谢尚宫派到谢道清身边的心腹人,所以十分客气地和他结交着。

    她也照着宫里的规矩,把宦官内侍都尊称为了“内辖”。

    前面丙盏红灯笼,一直保持着二十步的距离,不紧不慢地在前面走着。

    南宫城直接通向了妃嫔们的后宫。北城才是垂拱殿的外朝所在。

    史内侍探了头,仔细看了看楼云往前走的方向。小声笑道:

    “官家在后宫有一处后殿叫延德宫,专为了夜里读书、批文所用。前面的学士大人应该是今晚值守,被官家召去后殿问政。所以才走在咱们前面。”

    沿着御花园里的锦胭廊,楼云一直走到了延德殿的岔廊口,才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看了一眼,她走过来的身影清楚入目。

    锦胭廊上悬着月泡大宫灯,照出了季青辰一身浅青色的官袍方心圆领。

    官袍上绣着三寸大小全枝花的图样,衣摆前短后长。

    只看她的脸,黛眉美眸,乍一看就像是一名颜色清艳的少年俊杰。

    然而她并没有戴官帽,而是按了谢道清的暗中口信,梳着中规中矩的圆发髻。

    钗环严守规矩,金、珠一律不戴,只用了九品外命妇不避忌的青玉钗。

    她耳下戴着的,也是谢道清赏出来的裹银琥珀耳坠。

    她的官袍圆领外还挂着一串女饰彩玉珠子。

    这样奇异的打扮,楼云深知是谢道清的叮嘱,倒也觉得这位通义郡夫人果然灵慧。

    虽然在他的眼中,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