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66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166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怕是升了品级立了大功,这也是两回事。(未完待续。。)

251 二次退亲

    ps:  这章修改了。不好意思。

    “怎么,你糊涂了?”

    谢七娘子反倒有话小声说着,笑道:“

    “也不知道你走的是什么大运。眼看着你去不了金阁寺,她们正嘲笑你佛梦的牛皮吹破。没料到陈文昌还真不是个寻常人。他那边由孙昭作媒,眼看着和书院一位老训导的女儿订亲了——”

    “不是四月里就要成亲吗?”

    季青辰倒也觉得这是这一门好亲事,

    “得了。这亲事没成。你没看到她们都给你送贴子过来了?陈文昌如今在士林里的名声虽然好。但女眷里多是的人说他不讲人情呢。”

    听着谢七娘子把内情一说,她这才明白。

    经了陈文昌二次退亲的事,京城的书香宦族们发现,她季氏退亲两次当然有错,但奇葩总是成对出现的。

    有她这样不通礼的夷女,就有陈文昌那样不讲人情的士人。

    “你又不是不知道,陈文昌现在在京城里名气大,他辞了两次官,在士林清流里的名声好得不得了。哪怕他不讲人情呢,照旧多的是京城书香人家要和他结亲的。人家说那是名士风骨。”

    于是,京城的书香宦眷们觉得:

    同样都是退了两次亲,她们也可以试着接受季氏的。

    “你这回和楼大人订亲,不是就挺讲究贞节礼数的?你陪着他在楚州守城。可是从没有劝他投降。皇后升你为郡夫人时,已经在制令里写得一清二楚了。她们自然愿意试着和你交往一二。”

    “……”

    季青辰微微心虚,她不是没想劝过假投降。

    但楼云压根就不会听。

    她这边正聊着天。门外劳四娘一叠声来报喜,说是唐坊的海船已经到了太仓。

    这一回又送来了六百户的坊民。

    太仓离着京城并不远。不过是一两日的船程就可以到。

    季青辰既然有了谢府借给她的老练养娘办亲事,她暂时离开三四日完全不是问题。

    她和谢七一商量。准备第二日就坐了船直接去太仓。

    不过她想起陈文昌也在太仓,心思一转,当即就差了人去甜水巷里的楼府报信。

    ‘等楼大人从宫里回来了。让楼叶问问他,我明日去太仓接坊民,问大人有没有闲功夫一块儿过去。”

    虽说在山阳城里谈好了条件:

    她以后谈生意见外男时,楼云不许多管。

    但那也就是一时的说嘴。

    楼云那样的小心眼,喜欢吃醋发脾气,他是绝忍不了的。

    但她要是不这样胡搅蛮缠一回,先拿住了以后的把柄。她心里就是不痛快。

    在山阳城时,她也想过死在这里太亏了。

    好不容易回大宋,没被蒙古人宰了,反倒被金人宰了,这太对不起她重生一回了。

    她为这事还和王世强吵了好几回。

    ……

    楼云在涌金门外的洗尘宴上,就听陈洪说了陈文昌的这回事。

    洗尘宴设在了城门外青柳亭。

    谢宰相带着十几位亲近的官员一起为他洗尘贺功。

    宴席过半,宫中恰时来了旨意。

    官家赐了披红的御酒、御马,召他骑御马进城,入宫晋见。

    同行的官员们都是谢氏的朋党。也就是楼云的朋党。

    前两月楼云在楚州弹劾茶商韩家的后台时,他们都是一起出了力的。

    如今见得有旨意,他们高兴又羡慕地恭贺楼云尽忠守节,圣眷日隆。

    撤席回城时。只有同来的陈洪完全就是哭丧着一副脸。

    他在马背上苦叹着,陈文昌的婚事让他根本没办法和陈家二房里交代。

    “大人,肖氏也是个孝女。他父亲孤老一人,年纪也有五六十。怎么能没有子女在面前侍奉?听了我侄儿在订亲时说的要求,肖氏自然左右为难。

    陈文昌没别的要求。就是要求成亲后,妻室要远去泉州城代他为母亲侍疾。

    “这事情商量着办,也不是不行。她父亲身边可有子侄照应?”

    就连季青辰从谢七娘子嘴里听着这要求时,也觉得不算什么。

    这年头读书人在外做事做官,妻子在家侍奉公婆是常态。

    肖氏说不定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肖家就只有她一个独养女儿。于是这肖氏就悄悄商量着,要租个妾室给父亲。她去泉州城时,父亲也有人照顾。”

    “这也算不上错。陈山长事务繁重,虽然是半子也不可能天天照顾岳父。”

    楼云完全不明白陈文昌怎么想的。

    这肖氏的打算并没有问题。

    男人无妻,年纪大找个年轻女子为妾,固然是为了色相,但一半也等于花钱

    雇人,图个衣食上有亲近人贴身打理的方便。

    “没料到我侄儿一听这事,就不愿意结这门亲了。”

    陈洪是深知陈文昌的性情的。

    他知道在这侄儿眼里,商人和士人完全不同。

    所以这小子在人生大事上压根不听他这叔父的话,父母的嫌贫爱富,他马上就以

    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划清界线。

    但陈家大宅各房奢侈纳妾,陈洪行贿替乐清儿赎伎籍之类的事情,他也不以为怪。

    他压根不会对不知礼义的商人有多高的道德要求。

    士庶之别,本就如此。

    季青辰知道楼云不可能来陪她吃晚饭了,就留了谢七娘子在府里说着闲话。

    她听到谢七娘子转述这些话,由不得在额头上抹了一把冷汗。

    好在她忍住了,没有向谢七娘子问出一些傻话:

    比如,陈文昌是不是对她季青辰也没有多少道德要求?

    季青辰认真反省着,她在婚前就递小纸条,闹小脾气,嫌弃他不关心她。

    她和他在书院上的各种事情争吵。

    陈文昌前两年说不定忍了她无数次了,他心里说不定无数次地在自我安慰着:

    她是商女出身,她不懂礼,只能慢慢教。

    他不和她计较,一点也不和她计较……

    楼云在马背上,突然和季青辰几乎同样想到这一点。

    他顿时就泛了酸:

    陈文昌这小子用情还挺深嘛。

    平常怎么看不出来?

    因为官家恩赐了他可以马行御街,直到宫城。

    楼云翻身下马,牵了马在御街上走着。

    御街毕竟是皇帝出行专道,官家让你走你就走?

    身为忠臣这是不可能的。

    陈洪还想诉苦,却不能和他并行了。

    “那肖氏在成亲前,就暗中找了牙婆来,要给父亲挑选租妾。结果这事传

    到陈山长耳朵里,他觉得她完全不是书香门第的作派。”

    “怎么就不是了……”

    季青辰诧异反问,却直接被谢七娘子白眼瞪了过来,道:

    “世上哪里有女儿给父亲纳妾的?就算是纳妾,她一个未嫁的女子岂能直接找了牙婆?你不知道王祭酒家的楼夫人,他们家那才是书香大族的规矩。佛、道、牙、媒这些婆子一律不许进门。”

    “……”

    楼夫人他老公王祭酒还怀疑她私奔呢。

    季青辰暗中嘀咕着。

    (本章修改了)(未完待续。。)

252 妻凭夫贵

    ps:  不好意思,昨天晚上那章没写好,修改了一下。增加了二百字。麻烦大家回看一下。

    最后,这婚事又砸了。

    陈文昌是山长好办事。

    他也不和孙昭、陈纲首商量,只是另给肖氏说了一门亲,直接就让她嫁给了一名本地学子。

    这样她也不用去泉州了。

    他这样行事,自然有人骂他不通情理,沽名钓誉。

    但肖氏的父亲佩服陈文昌,只怪自己的女儿配不上人家。

    “只是可怜了那肖氏对他的一番情意。”

    谢七娘子说到这里,转了口气,指着各府送来的春贴子,对季青辰道:

    “如今她们也明白了,你上回和陈家退亲也是不得已。这肖氏有什么错?她虽然是士人之女,却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总不能和陈文昌一样清高,也不可能和楼夫人一样有仆婢使唤,她难道不是只有叫牙婆来问一条路?……”

    谢七娘子指着那些游春的贴子,让她叫了其中一位集贤院潘秘阁家的管事进来。

    那管事娘子看起来果然另是一番气像。

    陈娘子这类的商家管事,虽然有一手好的茶艺,性情也大方沉稳,但说话做事就是一副待价而沽的做买卖样子。

    眼神饱满却嫌急躁。

    但集贤院潘秘阁家的管事,再是奴仆下人,衣着打扮甚至都没有陈娘子的绢袖绫裙,但她们回话说事讲究的是一个不温不火,心领神会的水磨功夫。

    再精明的一张管事脸。都透出坐看云起云落的平静。

    就算是她一身的衣裙首饰还顶不上陈娘子一只耳环呢,这管事娘子昂着头从陈娘子面前走过去的时候。陈娘子的眼神完全就是一副羡慕不已的表情。

    “夫人,不是妇人自轻自贱。”

    季青辰好奇之外。唤着陈娘子问她。

    反倒是谢七娘子替这陈娘子说话,道:

    “也怪不得你不知。你一回大宋就先做了官,没吃过我们家当初的苦头。”

    陈娘子也打听到,谢府本来是海商出身,顿时露出心有戚戚的表情。

    “我那一房在爷爷时候,还没有官身,管你经了多少商,买了多少地。地、丁税

    一定要交的。杂费、人役的摊派,都是官府说多少就是多少。生意不好就叫人倾家荡产。买通了官府。也只保得一时,除非你和茶商韩家一样,叫县州的衙门都听自己的话呢!”

    “那就是地方豪强之门了。如果遇上了有手段的严吏,忌着他们家把持官府,铁腕打压。抄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君也够他们喝上一壶的。”

    陈娘子如今已经转到了季府里侍候,正是要表忠心的时候,所以说得也清楚。

    季青辰自然就听白了过来。

    “只有这得了功名的士人,朝廷厚禄养着。田地、人丁一辈子都不用交税,身老病死就不用太担心。衙门里的书吏都不敢上门敲诈。这才是长久养德的路子。大娘子细想想,谁不羡慕?”

    陈娘子显然在茶经之外,又读了不少书。说得条条在理。

    谢七娘子赞同之后,倒是对她另眼相看了起来。

    她和季青辰互换了一个眼色,打算再过段时间。看这娘子人品如何。

    如果可信,找个机会。带着她进宫参加一次皇后殿上的斗茶会。

    “官家,臣倒是想在京城里讨几日闲暇。而后再请官家的旨。”

    楼云到了垂拱殿上。以年轻尚轻为由,愿意外放做州县民政官,以积累经验。

    他辞谢了马上进六部为尚书的机会。

    官家很满意。

    “楼卿,你的后任之事朕会召谢宰相来同议。你且把终身大事办了吧。皇后已经和朕提过山阴郡夫人的亲事,朕今日就为你们赐婚。你的品级虽然被韩平章压住了,但朕心里会记得的。”

    官家带着他回了后宫的延和殿。

    在殿上说着君臣私话。

    官家毫不脸红地把责任推给了大韩。

    楼云却心知有大韩封无可封的前例在先,他年轻刚到三十,官家也是想压一压的。

    官家做了个手势,身边的内阁子女官拿出早已经拟好的册封外命妇旨意。

    “山阴郡夫人季氏贤淑有德,刚勇贞静。赐婚翰林直学士楼云,季氏加文安号,为文安山阴郡夫人。”

    楼云觉得刚勇贞静配得不伦不类,但胜在一目了然。

    这是再次褒奖她跟着订亲夫婿一起守城、献路的功劳。

    “下官为季氏谢过皇上。”

    他不用费力气就达成了想为她讨加封的目的,自然心喜。

    官家也感觉到了他的高兴,觉得皇后说的话真对:

    升了季氏这外命妇的官品,就能安抚住被撤了淮东节度使官职的楼云。

    这买卖真是太划算了。

    按宋制,县夫人之间的品级差别在就在于封号。

    有封号比没有高一品,四字封号又比两字封号高一品。

    郡、国夫人也是如此。

    比如官家的乳母秦国夫人,封号全名就是保圣敬德秦国夫人。

    季青辰由文安县夫人,直接跳到了郡夫人,已经是因北伐军功而越级升迁了。

    官家觉得,如果楼云有小妾,他也很愿意给两个县夫人封号给他们家的。

    反正大小韩这一回都给自己家里的宠妾求封号了。

    他已经淡定了。

    总比给韩家一个外姓王爵要好。

    楼云谢恩离开后,官家突然道:

    “寿宁宫中怎么样?”

    “……回官家,御医说,太后是拖不到秋天了。”

    “朕去看看太祖母吧。”

    官家起驾的时候,突然又派了身边的宦官大档,让他去追出宫的楼云。

    “楼大人,亲事早办,过了秋就不方便了。”

    大档在锦胭廊口捉住了人,悄声说着。

    楼云心领神会。

    太皇太后入秋后也许就不成了,必定要国丧三年。

    这期间是不能娶亲的。

    宫中赐婚的旨意出了垂拱殿,经宫城出了和宁门。

    宣旨的中使还在马背上,沿着御街边向季府走着,谢七娘子已经回了家。

    因为楼云不可能来季府里陪她吃饭了,所以她也叫上了许淑卿,两人一起说笑着。

    许淑卿说给她这新生侄女儿刚取了小名,叫狗儿。

    “……”

    季青辰只能表示,这名字取得太有纪念意义了。

    为的是二白和四白。(未完待续。。)

253 双重标准

    二白和四白在围城之时,被许淑卿接到了身边。

    她抱着它们说了好多话以后,就让许老大开了船,把它们送到了一百多里外的淮水边,放它们自由了。

    如今,季青辰倒要佩服许淑卿的危机意识。

    否则它们留在山阳城,季青辰都怕忍不住宰了它们吃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