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70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170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刚送她进去了。在外面也方便接她出来。看热闹的闲人真是太多。”

    纪老三因为娘子的请托,带了四五十的粗壮家仆、庄汉来撑场面。

    这样的阵势,是免得肖氏退堂时。被闲汉无赖们围上调戏。

    “那我们就进去了。”

    楼云笑着点头,在茶楼门前和纪氏夫妻分手。

    他带着季青辰绕了个圈。从大理寺侧门进了后堂。

    “楼大人,在这里旁听一清二楚,也不会叫外人看到。”

    大理寺里的刑名推官周大人原本是楼云身边的小文书,如今正要上堂。

    他把楼云和季青辰安排在了公堂隔壁的一间小房间里,让他们可以隔窗细听。

    季青辰坐下后,揭起了帽沿边的罗纱面巾,外面的惊堂木响起。

    “堂下站立的妇人,报上名来!”

    “贱妾肖氏……”

    季青辰叹了口气。

    楼云看着季青辰面带可怜之意,知道她是同情肖氏。

    她一个书香女子,却要在大堂上抛头露面,告的还是自己的丈夫,在大宋这可是对肖氏极不利的。

    他何尝不觉得可怜,柔声笑道:

    “你放心。她不过是要和离,她父亲却病倒在床,她当然只有自己出头了。”

    “就算是告赢了。判了和离,她以妻告夫,也是要杖责一百,下狱三月的。”

    季青辰已经查过了大宋律。

    她不由想起,肖氏有了这告夫的打算时,这无辜的女子在楼府里如此对她说着:

    “如果我当初拼着名节受损,和那林宏志当面争论,咬定了他就是偷进我家,心怀不轨。在陈山长面前未必就吵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至少落得我自己心安。”

    韩宰相闭门思过,接着就是林宏志被赶出太仓书院。

    过了两月不到,肖氏回了娘家,侍候气极生病的老父。

    她别的也没干,就是和父亲商量后,她亲自出面租了个以前挑好的老实妾室过来,让她照顾父亲。

    她自己就一个状子把林宏志告上了大理寺。

    她在状子上没写别的,就写了林宏志因为海路立功后,和同窗一起被官家亲自下旨,授了官。

    他被授了一个太仓县的押司文职。

    不过几个月时间,林宏志就在刑诉狱事里收受了四十亩水田,六百贯财物的贿赂。

    “欺君罔上,辜负皇恩。”

    肖氏淡笑道:

    “他不肯和离,每天在家里喝醉了就打我。陈山长亲自出面,这人还说我是妾不是妻,他就算被夺了这吏职也要带着我回川地转卖他人。陈山长要是多说,他就在大街上吵着,说陈家要抢夺人妻。”

    “就算告他两地娶妻,妻妾不分,官府也不会判我和离。”

    “……”

    季青辰有心叫家将去揍这人揍个半死,让他写和离书,但也不想给韩府留下把柄。

    “这林宏志敢多次出海,又敢两地娶妻,本就是个胆大妄为的人物。他知道韩宰相只是一时受贬。他首议北伐,功劳至大,朝中又多有党羽。官家不可能随意处置。”

    楼云叹着。

    连他都不方便出面。

    这就怨不得肖氏鱼死网破。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

    肖氏告状前那一天离开楼府时,这样轻语着。

    ……

    隔窗只能看到正堂上的人影。

    好在这衙门公房里本就有传声的装置。

    季青辰和楼云在小房门里把这案子听得一清二楚。

    这案子就如大理寺推官周大人向楼云所说,林宏志受贿的证据确凿。

    按大宋律,欺君这样的大恶之罪,妻子可以要求和离。

    大理寺周推官算是一审,只看诉状不用过堂已经判了和离,今日他是陪着大理寺丞在中堂上公开断案。

    然后还要上交到刑部最后才能定案。(未完待续。。)

260 再嫁之情

    外面看热闹的小民人山人海。

    难得有平常见不到的市井人家之外的女原告,闲汉们更是大呼小叫。

    嘻笑调戏的黄腔不断,吵闹声从大理寺外的大街上一直传到了中堂里。

    肖氏这一回也是豁出去了。

    好在周推官时不时就会出堂,让衙役们用鞭子、水火棍在大理寺门前一顿乱打,让他们安静。

    林宏志跪在堂上,再也不复当初出海寻路,意气飞扬的神采。

    “肖氏回家听判,林宏志押狱候审。退堂!”

    大理寺丞虽然是韩宰相一系的人,但他也知道,楼云就在隔壁听着。

    周推官还随时等着找他的错,虎视眈眈要取而代之。

    反正证据确凿,他索性就按律断案,等刑部批复。

    “余下的事,自有我们来办。”

    季青辰见得马车从侧门驶到了中堂前,肖氏被接着出门,她也在马车外说了一句。

    此女撑了这一场,已经是脸上涨得通红,额上渗汗,马上就要晕过去的样子。

    好在仍然镇定。

    “多谢……”

    她的声音里带着颤,赵德媛连忙接上去,笑道:

    “多谢兄长与嫂嫂为她周全。”

    赵德媛自小被父亲背着在泉州宗学门外听课,本就曾听过孙昭半年的讲学。

    虽然是小小的女弟子却极得孙昭的喜爱,孙昭和肖训导又早就相识。

    所以赵德媛和肖氏也是手帕交。

    纪老三带着家仆、庄汉。赶开了堵路的闲汉,护着她们的马车回纪府。

    季青辰上船前双眼一转,果然看到了陈文昌的身影。

    他也骑了马。带了陈家别院和庄子里的佃客几十人,跟在了纪府的车后。

    季青辰叹了口气。

    “这一回的事,不过是咱们和大韩的争功,我们几家,不论是陈家、王家、谢家都不算是无关的人,少不了要冒风险。”

    只有这肖氏彻底就是个被意外卷进来的人。

    她要不和陈文昌订亲,压根不会出这样的事。

    甚至她当初忍气吞声嫁给林宏志。也不过是这时代女子最现实的选择。

    她不过是求个平安小日子。

    楼云牵着她的手,在船上安慰着道:

    “你放心,我虽然不好直接插手大理寺。但刑部大家都盯着,不敢胡来的。必定会判个和离。她那一百板子是在大理寺受刑。我已经打点好,只是腰杖不会脱衣。破皮见血就足够了。”

    “……多谢你费心了。我只是觉得这肖氏孤身一人,他父亲要是年老去世。她无依无靠要如何了局。”

    看着大街上把纪府马车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闲汉无赖。听着他们拍着车壁,叫嚷着:

    “小娘子你不喜欢你老公,你看俺怎么样?”

    “你老公那小白脸功夫不行,难怪叫你嫌弃,但俺身强力壮,包你满意。”

    还有无数更露骨无耻的黄腔。

    更有甚者,少不了七八个混子解了腰带脱了裤子,叫着车里的小娘子看看他的货色。

    要不是陈文昌的几十个佃客恰好赶上。一顿藤棍打出去,和纪府合力突围。

    肖氏连这条街都走不出去。

    在河船上看到这情景。季青辰就明白,古代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没有一个当家的男人,遇上下流无良之人,他可不会和女子说理。

    但想这些于事无益,她在船上点头道:

    “我也为这肖氏打算了。她下狱三月,按大宋律也可以押在她自己家中,两个牢婆子已经打点好了。”

    女犯很少,再加上经费问题,大宋很多地方并不会特意设女牢。

    比如大理寺,也是领了差事的牢婆子在大理寺后门的斜街上,在她自己家里设了一个牢房,肖氏如果下狱就会被关押在此。

    但她这案子太轻,只要打点了牢婆和衙门,过了两三天就可以把她接回家里去服刑。

    或者就在大理寺后门斜街上租个独院小宅子,也是可行的。

    “这样就好了。”

    楼云安慰着,“等过两年风声过去,送她到外地投一个夫婿,还能过上安稳日子。”

    林窃娘是官伎出身,不一样都能做正妻?

    天下不识字的小民、商人占去了十分之九,十分之一中的十分之一才是士人。

    季青辰暗叹,肖氏是绝不可能和书香人家结亲了。

    她嫁出去了,也未必过得顺心。

    等刑部批文下来的这段时间,楼云越来越忙。

    他在西南和淮东的权早已经被分了,官家不用疑忌他,现在韩宰相也被官家顺利打压,

    所以他常常被官家召去朝会上议论军政。

    金军想抢回山东五州。

    刑部批文一到,林宏志被夺职下狱,和离文书也由大理寺盖了官印。

    眼看着这案子总算是如愿以偿,季青辰有空不时去太仓安排坊民时,听着了又一个轰动京城的消息。

    比肖氏告夫还轰动。

    陈文昌向肖家提亲了。

    “……”

    季青辰觉得,她早就不指望追上陈文昌的脑回路了。

    “楼大人,我那二侄儿是个呆的!这门亲事要是成了。我怎么回泉州城向他爹娘交代?我陈家虽然只是商人,可也是正经人家,我们陈家这几辈子来从没有娶过再嫁之女!楼大人,你要给我作主啊——!

    陈洪在楼府里老泪纵横,就差没在地上打滚了。

    他放了话,陈文昌要是敢娶肖氏,他就一头撞死在陈家的灵牌上。

    他不要活了。

    楼云焦头烂额,他自然是觉得这门亲事于肖氏是好事。

    陈文昌虽然不如他楼云,但也算是个有担待的男人。

    但陈文昌这样的条件,皇后那边刚提出来了,要点了甘大人的侄孙女和他结亲。

    陈文昌他娶谁不好娶,娶个刚害了老公下狱的女人,这不是找事吗?

    京城里物议风起,连以前一直支持陈文昌的士林清流也争吵了起来,觉得他所选非人。

    “纳妾足以,何必娶之为正妻?”

    就连孙昭也觉得,肖氏是可怜,当初陈文昌是失了察,但谁愿意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娶个再嫁之女?

    尤其是和平章军国事甘府娘子一对比,正常人都接受不了这个落差。

    京城里的书香、旧族、世宦女眷们此时才恍然大悟,她们终于明白:

    比起陈文昌和肖氏的出格,她季青辰退上两次亲,那根本就不算是回事好吗?(未完待续。。)

261 进宫挨训

    端午节的贴子,接着是七夕乞巧节的贴子,像雪片一样飞进了楼府。

    上至怀胎的贾贵妃,下至到明州城那边的王清河,人人都想从季青辰嘴里打探陈家的最新八卦。

    陈家家主天天上楼府来哭,谁不知道呀?

    楼云一直在为陈文昌和甘府的亲事奔忙,多的是人听到过风声。

    季青辰同样焦头烂额。

    赵德媛受不了在家里被宗室长蜚、赵氏堂姐妹们打听消息,逃到了她府上。

    左平被王世强留在了京城,也从福隆坊王府里巴巴地递了口信过来。

    新婚出事的那一夜,他们家王夫人楼鸾佩得到了楼云送过去的消息。

    她交际广,事先就在婚宴里和政事堂甘府、陆府等几位参知政事家眷暗示了一下,很快很方便地转递了一些口信。

    但肖氏告夫,楼鸾佩完全就是静观其变,根本没涉入这件事好吧?

    但现在,王家的门都要被踩破了。

    王祭酒和楼大学士府里是姻亲一伙的,当大家不知道吗?

    楼鸾佩很客气地在口信里说,要不要去明州躲一躲?

    这分明就是在表达不满:

    她的意思是,赶紧想个办法平了这件事吧。

    要叫陈文昌娶了个再嫁之女,大家都要被陈文昌连累,不能在京城里混了。

    季青辰绝没有想到,她和楼鸾佩隔空能说上第一句话,不是为了当初这位楼大小姐找她的麻烦。让她被王世强悔婚的事。

    她心里未尝没想过,各种讥讽,各种互喷。

    最后楼鸾佩被她彻底打脸。出了当年的一口恶气。

    但现在,她确实没功夫搭理楼鸾佩的口信。

    乞巧节的什么也不用想过了,她连时鲜的乞巧果子没来得及吃,就陪笑着立在坤宁宫的皇后殿上罚站。

    她其实很委屈,为什么陈文昌要娶老婆,皇后要拿她来问?

    陈文昌愿意娶肖氏不愿意娶甘氏,她季青辰管得着吗?

    她又不是陈文昌的老娘。

    更何况。陈文昌一直没有确定要娶甘府娘子,她都没来得及进宫为他求赐婚。

    她并没有出尔反尔调戏皇后。

    “果然是江西茶商世家出身。”

    谢皇后轻轻啜了一口茶,微微笑着点了头。

    谢掌司一个眼色。殿上宫女出来打赏了两匹罗锦,表演过点茶的陈娘子连忙跪了下来,谢过厚赐。

    “过几天贾贵妃要办一日的茶社,郡夫人就带着这位陈娘子随本宫去吧。”

    坤宁宫外就是北苑。

    北苑的楼阁宫院众多。住着的就是宫中嫔妃。

    宋人过端一。不过端午,但乞巧节却是七夕后宫中的大事,皇后今日要主持月夜拜织女神的祭礼,却不紧不慢地坐在了坤宁宫的凤仪亭里。

    亭子下候着的除了季青辰,还有顺昌县主赵德媛。

    “县主这些日子在家中读的是什么书?可读过高皇后的《女轨》?”

    “……臣妾蠢钝。少时只抄写过三回。”

    “已是用功了。再抄二十回吧。”

    “……是。皇后娘娘。”

    赵德媛比季青辰还倒霉。

    她在家里呆不住,逃到楼府上,却被皇后殿上的女官一起叫进了宫挨训。

    这好歹给了季青辰一丝丝安慰。

    肖氏告夫这事情,虽然有她季青辰的支撑帮助。赵德媛她明明也是同伙。

    “肖氏不过是一民妇,自有她为难不知礼的地方。本宫并不愿意多问。但文安山阴郡夫人与顺昌县主两位。却是朝廷有品级的命妇,理应是民妇们争先效仿的楷模,一言一行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