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222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222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相公让我和你说,他打算改姓了。”

    “……什么?”

    乍听得这消息。她半张着嘴,呆滞着看向陈文昌,“山长的意思是……?”

    她完全没听懂。

    “楼相公说他幼时并不姓楼。他是遗腹子。母家也是汉人,亲戚里却是侬峒的夷人居多,所以他小时候本来就是叫侬云。”

    季青辰听在耳朵里,没有马上就跳起来大骂楼云:

    楼云改姓。他是不是想和楼鸾佩成双成对?故意掩人耳目?

    因为现在说话的人是陈文昌。也因为楼云托了他来捎话总有原因,她就迟疑地问着,道:

    “他是要改回母家的侬姓?”

    “并不是。他说他当初改姓,一则是父母双亡,又和楼姓的兄弟们关系更好。二则,是因侬峒迁居去了安南之地,他不想离开就被送给了韦峒的寨子里做夷奴。他就改成了汉姓。”

    陈文昌果然是个条理分清的说客,笑道。

    “这回西南峒寨里出丁最多的除了关峒就是韦峒,楼相公的意思。他想改为韦姓。”

    这一回,季青辰听懂了,也放心了。

    她在楚州并不是不知道京城里的变局。

    赵端宁从西夏收回了黄河河套地区,又趁着金国内乱做了金国国主的叔叔后,他就觉得他装孙子装够了。

    他开始动手,清除他以前就看不顺眼的陈王府一系了。

    “听说明州楼家族人已经有近千户,遍布在了两浙五府之中,官家让他们拆分出十一个房六百户的族人离开明州城?”

    她说着京城里传来的消息,

    “迁走的这些楼氏族人,听说是一部分要去成都府,一部迁到江西?”

    赵端宁这算是手下留情了。

    陈文昌是举人出身,自然为楼家惋惜。

    她反倒安慰道:

    “迁去这两个地方,已经是运气好了。成都府那边,楼家本来就有十几户人家卖了祖田,跟着王世强在那边扎了根,他们去了就有族人扶助的。江西一带又是沿长江的湖广米粮之地。坐了船沿江过去,路上的辛苦少得多。”

    陈文昌也点头了。

    总比和京城里那十二户旧家大族一样,被抄家获罪好。

    谋反可是抓了九族。

    “楼相公改姓就是为了这件事?”

    她怀疑着,“其实不关他的事……”

    陈文昌见她一点就透,自然笑了起来了,点头道:

    “奉旨要迁到江西那几房族人,这阵子往普陀寺去向楼相公讨主意,已经决定和他一起改成韦姓了。”

    大族迁居,经常都会为了避祸而改姓。

    比如肖抚宁之所以被算成兰陵萧氏的后人,就因为几百年前萧氏本房子弟被隋帝下旨迁到了北方洛阳。

    留下来旁支子弟为了不被牵连表示顺从,索性把萧姓改成了肖姓。

    “楼相公的意思,改成了韦姓,楼家的族谱上怕是要把这几房都抹了去。他日后也不算是楼氏的子弟。他用东京路镇抚总管的官位换了明州楼家这个处置,他对明州楼家的情份就到此为止了。”

    这也是为了让赵端宁放心。

    陈文昌说到了这里,取茶啜饮。

    季青辰有些欢喜,也有些怅然。

    然而一个百年书香大族的由盛而衰,其实并不关她的事。

    她想了又想,还是不明白楼云那时甩手就走是为了什么。

    他要觉得不喜欢楼鸾佩,甚至他要借这件事既报恩又打算和明州楼家撕扯开,他至少得给她留句话。

    他那天的神色,她看得分明就是为了楼鸾佩很自责的模样……

    ……

    “多谢山长。”

    替陈文昌安排了一处精舍,让他好好歇息,她才回内室拆开了他带来的信。

    楼云的瘦金体字迹和楼鸾佩还是有细微的不同。

    楼云偏内敛,楼鸾佩偏宽拙。

    信里写了内阁子女官的事,陈文昌已经和她说过了。

    她一边向下看,一边回想刚才陈文昌走时说的话。

    “我于肖娘子,总感觉不及和你在一起自在。现在想来,原是她错嫁之事让我心里愧疚,存了心结。反倒累人累心了。”

    ……

    “青娘,我于楼鸾佩之情,本就是难以名状。”

    她翻了一页,向下盯着看去,

    “我既厌她专断钳制之性情,又深爱其培育立志之用心。因为这恨爱之深,我离开楼家后多年,一直有惶惶然自责之感。成婚之后,我深知本心之爱唯你一人,却未尝不忧虑自己有薄情寡义之专横……”

    他在信中平平而述,仿佛在青龙寺中随手折了一支红梅,漫步走进屋来。

    在他身后的苍绿群山间,是他幼年成长的西南夷寨。

    那里的夷人与寨子让他一个父母双亡的夷奴生存了下来,如同他的父母之地。

    然而,那父母之地,却仅仅因为不能让他与心爱之人两两相守,而被他无情抛却。

    “你我数度争吵,以至于夫妻和离,不过是因为我心中自疑不定。我愈是功高位显,愈是深夜里暗暗自惭……”

    他每天都在怀疑,他如此狠心抛弃家园,脱胎换骨赚来这荣华富贵,是否全因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只知有自己的无情之辈?

    他若真是情深似海,他与旧爱又为何惜命,不愿在山鬼谷里殉情而死?(未完待续。。)

356 薄情寡义(下)

    “……”

    季青辰看信看到这里,禁不住愕然叹笑。

    求生之心谁又能责怪?

    屋外细雪沾梅,银白琉璃世界里透出一抹抹的腊梅艳黄,生机焕然。

    离别了几个月,这也是她第一回有了愁中带笑之意。

    尽管她在心底冷冷质疑他一句话都不留下离开安州的原因,但她早已能够明白:

    楼云回到西南山里,把楼氏的兄弟带出来是为了什么。

    他把上万西南的峒丁带出来,让他们参加到大宋的边军里,参与到金宋两地的榷场贸易里。他不仅是为了朝廷功战,北上伐金。

    他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做了这些,他才能在深夜入睡时,告诉自己他没有抛弃父母之地。

    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报答。

    “然而楼鸾佩于我,亦可以称得上是教养之恩。我却仍是无情无义,弃之不顾。”

    “我一日不回报明州楼氏之恩,一日就寝食难安。”

    但楼鸾佩根本不需要楼云来帮助。

    “那一日,我听到金国已经把宋金和议之岁币送到济州边城,我心里就知道,官家必定要在京城扫除陈王一系。明州楼家……”

    ……

    冬雪飘风,楼云终于离开普陀寺,坐船回京城。

    因为季青辰一直没有给他回信,他就知道她并没有被陈文昌说动就原谅了他。

    他到了码头,骑在马上总是在暗暗叹气。

    “相公。等季娘子开春回来,你再好好和她说……”

    骏墨只能安慰着。

    他听楼云向陈文昌辩解过,他那一日在安州城外的程家寨子。明明是想和季青辰商量正事的:

    明州楼家要是被牵连到抄家问罪,他是不可能再次抛弃楼鸾佩的。

    他知道楼鸾佩就是喜欢捉着他一起吃苦,好让她自己觉得心理平衡,好给楼大公子自小心理暴力她的严苛找个‘要成人就要刻苦”的理由。

    所以他于她,实在难以产生男女之情。

    但他越是把西南夷人一批接一批带出夷寨,越是如父如兄地教导楼家的兄弟,万分辛苦地让他们渐渐改变。他越是深知楼鸾佩于他是恩重如山。

    在这家族存亡之时,他必须得与楼氏长房同进同退。

    所以那一天在安州城,他觉得他和季青辰近一年内应该没办法复婚。否则就要连累她。

    他是想和她说这件事的。

    然而那一日去了程家寨子里,他看到了王世强亲自搭梯子修水力机上的齿轮。

    看到了她和王世强的熟悉亲昵。

    他的心瞬间沉到底了。

    他不仅是嫉妒,他还在害怕:

    他是那样爱嫉妒加小心眼,又是那样无情无义。他要是和明州楼家捆在一起被问了罪。他和季青辰会有什么结局?

    他这样的人,没有了高官显位,没有了荣华富贵,季青辰还会愿意再选择他吗?

    他虽然对自己的脸很有自信,但季青辰在夫妻玩笑时最喜欢打击他的话就是:

    “古诗里都写着呢,青春易逝,蓝颜易老!”

    ……

    “青娘,你就去和王世强说一声。你不会嫁给他好不好?”

    焦虑中,他说了这句话。

    这完全和他到程家寨子来的本意南辕北辙……

    结果。就是一场大吵。

    季青辰看穿了他心里有鬼。

    “你是没有和她私奔,但你不是不喜欢他她——!”

    ……

    “我与季娘子,再也不能这样吵下去了。”

    他恳切拜托陈文昌去楚州为他说情时,细细把心情说明,

    “我那时满心烦乱,一则,觉得她和我在一起受连累,二则,我十来年里,一直觉得对楼鸾佩太过薄情寡义,三则,她又觉得我心里有鬼不敢承认,是个胆怯懦夫。我们为了这事闹到了和离还不消停……”

    他以为,也许季青辰说得没错。

    只要他去了普陀寺带着楼鸾佩离开,自此不再自私自利,改过自新好好做人。

    他下半辈子用心弥补对楼鸾佩的亏欠,他就能心安了。

    可是他做不到。

    ……

    楼云回了学士府,第一件事就是召了楼铃。

    “去问问阿池,季娘子什么时候从楚州回来。我好去接。”

    那时,他确实是受不了那样的争吵了。

    他早就知道不喜欢楼鸾佩,他一直用自己的办法来偿还情份。

    送茶送鼎帮着抢丈夫,她要被王世强休了他可以一辈子养着她。

    然而他娶了季青辰,这样的办法一个都不能用了。

    他也很不心安好不好?

    可季青辰还是一个劲地骂他……

    ……

    季青辰在回京城的河船上,又接了楼云的一封信。

    “除了用兵权向官家换迁居,用改姓从此与明州楼家一刀两断以避族祸,我再也想不出让自己心安,也让你心安的法子。我也许,还是太过寡义无情了……”

    无论是西南夷寨,还是明州楼家,都不是他的安心之地。

    ……

    春柳抚河,季青辰坐了船到了京城。

    船还未靠岸,她在舱里就看到楼云在码头柳梢下的身影

    船板砸地,他上得船来,果然已经换了闲散官身的打扮。

    低调地一身家常白衫道服,头戴着乌漆弯脚幞帽,只有他脸上的神色又是小心翼翼又是欢喜非常。

    “薄情寡义,谁这样骂过你?

    她冷静看着楼云。

    “……楼铃。”

    他微征之后,很委屈地说着,

    “我回寨子里接他们的时候,她在泉州楼府里背会的第一个四字文词就是这个。她还说……”

    他转头看向岸上,柳梢下是成双成对的楼铃和阿池。

    楼铃还说寨子里的巫师告诉大家,楼云去了山鬼谷,被山鬼附了体,所以把兄弟们都统统不要了。寨子里要加强戒备,楼云随时会变成山鬼回来吃人。

    “……”

    听到这个答案,她也只能哑然无语。

    她还是楼学士夫人的时候,楼铃就时常在她耳朵边抱怨,她并没有当回事。

    现在想起来,楼铃很愤怒地说,楼云只不过是和兄弟们吵了几架,又打了一架就无情无义,一声不吭地和娜扎走了。

    后来娜扎回来了,他居然都不回来。

    要不是五六年后的冬天猎物太少,他又带了好多吃的来了,兄弟们是一定要射死他这个山鬼的。

    楼铃很伤心地告诉她,她到现在都很没有安全感,很喜欢阿池那样酷酷的人。那是因为楼叶这个哥哥太靠不住了。

    他看到吃的眼睛就绿了,二话不说跟着楼云出了山。

    她一直害怕楼云是想把她卖给宋人吃掉。

    ——他连娜扎都不要了,他还会要兄弟们?(未完待续。。)

357 奉旨入宫

    季青辰坐了车,自然不可能会去学士府。

    楼云很老实体贴地把她送回了钱塘门附近的季家。

    她已经知道赵端宁要召她进宫做女官的事。

    所以,她听了楼云和她说了一堆的话后,直接否决了马上复婚的提议。

    她可没忘记,他说走就走,从安州城一直走到了普陀寺。

    “官家不是挺喜欢贾似道的?宫里如果要美人那就太多了,怎么轮得到我?”

    她不耐烦地赶了楼云回去,

    “再说,谢皇后还在。”

    赵端宁要她进宫,一定是和谢皇后打过招呼的。

    “……好。那我回府里,和要迁到江西的几姓族人商量改姓的事。你有事让楼铃来知会我。”

    楼云能察觉到她心里和他有隔阂。

    他那一天争吵后从安州城断然离开,他确实也是想:

    那怕他不喜欢楼鸾佩呢,她既然被休了他就得负担起责任,带着她一起离开。

    这才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本份。

    结果他到了普陀寺就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果然地悬崖勒马了。

    他也完全没做什么对不起季青辰的事。

    但他既然敢一声不吭地离开,她是真的不相信他了。

    谁都要防着他来上第二回。

    “这油膏可以抹眼睛,让楼铃给你擦一擦。”

    他从袖子里取了一小匣子珍珠香膏,巴巴地放在她手边的高几上。

    他知道那一阵子她哭得很伤心。就算他觉得她开口闭口王世强,又骂他是懦夫让他也挺委屈,但他不敢提。努力地表示心疼她。

    “知道了。”

    她这样不咸不淡了地应了一声。

    楼云只能很乖巧地回去了。

    临走时,他向楼铃递了个眼色。

    楼铃很果断地到她面前求工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要跟着丈夫阿池到季家来做女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