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40部分

宋朝好丈夫-第40部分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能听出,这兽骨擂在兽皮鼓上的闷响声声悚人。

    让她再次微微皱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md12的pk票和粉红票。

    鞠躬感谢老友杜小八的和氏壁和粉红票,鞠躬感谢西南来客的粉红票。

060 擒贼擒王

    “大娘子,今晚有些奇怪,还是避一避吧。”

    因为那怪异的擂鼓声,姬墨正在劝说,但他们前进的北山道方向却突然有几声火器的炸裂轰响,在夜空里传来。

    这炸响震得山林深处的鸟兽们一阵惊飞乱吼,顿时压住了祭神前的擂鼓声。

    听到这火器声,小蕊娘和随行的十二名年轻内库坊丁顿时心神一松,全都放下心来。

    小蕊娘笑嘻嘻地从季青辰的披风里钻了出来,四处探着头,要看看传说中山里的小土狠,又转身伸手摸着毛驴的头,用扉娘子教给她的方法小声安慰着它们,好让它们不要害怕火药声,安静被库丁牵着慢慢前进。

    姬墨听着这火器的声音,也笑着侧首向季青辰低声道:

    “大娘子,我们的田庄一切平安,有了坊里的火器,又有虾夷奴隶负责防备,扶桑山民们就算不满我们在山里开田,向来也是不敢靠近我们的田地的。”

    “最好是如此。”

    她当然听出了那几声轰响的来历,是她安排在田庄里的铜质火鸦枪的放枪声。

    十年来,她一次又一次想在山里种粮食却失败,不仅是因为粮种不适合,也是因为近二十年来,鸭筑山里的扶桑山民们学会了使用铁制农具,开始不断在深山里烧林开田,逢春播种,山中溪水边最方便耕种和运粮的平地都已经被他们建起了村子。

    她虽然通过贿赂僧官,也得到了离唐坊最近的十个山头的租赁权。抢到了近万亩可以开垦的溪水土地,但也不能防止想要更多田地的扶桑山民和他们争地。

    土地,自古是祸乱之源。

    而唐坊。自从有一名进山种田的坊民因为争地被袭击而受伤后,她就撤回了所有派去山里开荒种田的人,开始购买虾夷奴隶来代替。

    唐坊所有的男女老少,上至四十多岁在这时代就已经算得上是长寿的老年人,下到刚出生的孩子全都算上都只有三万人不到,死一个就少一个。

    在没有医院的时代,一个人受伤致死的可能性太高了。

    而一直到两年前可以反复使用的铜质火器被制造出来。装配到所有的田庄,唐坊才开始在山里大面积开荒播种。

    山道弯弯,火把照路。她低头看了看小蕊娘,见这孩子并没有畏怯之色,心中安慰,微笑着道:

    “不用怕。他们只是要土地。而且在祭神的日子里,他们相信见血是要惹怒神灵的。”

    “是,我不怕的,大娘子。”

    小蕊娘努力要表现得更加镇定一些,季青辰却知道她肯定是不习惯的,季蕊娘这些十岁未满的孩子,和李家三姐妹以及许淑卿她们是不一样的。

    对于唐坊里的十七八岁的成年人而言,争夺厮杀是习以为常的。就算是女子也一样。

    因为她们生下来就挣扎在生存线上,跟着父母在这片贫瘠的海岸边打渔、在山林里狩猎才能维持生活。时不时能会和山民们起冲突,也会经常和他们做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易。

    但对于季蕊娘这样年纪不到十岁的孩子而言,她们是在开坊后出生的,在唐坊里不愁吃穿,懂事后就送进坊学读书,就算一直在淡季参加坊中操练,她们也是被保护着平平安安长大的孩子。

    为生存而杀人见血,对她们而言,只是一个传说。

    在季青辰眼里,小蕊娘这些孩子成年以后,会和宋人更像,而与扶桑人越来越格格不入,更何况,上百里不见人烟的鸭筑山里还有比扶桑山民更野蛮,更没有开化的生番部落。

    所以,她才会在数年间,一直没有停止地不断购买进大批的虾夷俘虏。

    而北海道本地还在和扶桑人进行战急的生番部落虾夷人,即便没有她不断送去的消息,也绝不可能发现不了扶桑的内乱,他们和扶桑人的战争,就如同中原汉人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战争一样,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也延续了很久……

    就算没有她的密信,他们也不会放过眼前扶桑内乱的机会,他们早就想把几百年来一直被抢走的部族土地夺回来。

    她的通知,只是让他们选择开战的时机更有利于唐坊罢了。

    山间不时有夜猿的鸣叫声传来,小蕊娘有些胆怯,又钻回了她的披风里,她嗅着季青辰腕上的佛珠檀香,想要努力说几句话让自己安心,不由得就想起了刚才听到的巫歌《山鬼》。

    她记得大娘子也颇为喜欢听许淑卿唱这支巫曲,有时候还会在小院子里教她做菜炒菜时,和坊里的姐姐们一样自己偷偷地唱,还叮嘱她不要告诉季妈妈。

    因为巫曲是不能被偷学的。

    她笑嘻嘻正要说话,却又想起今晚是空明大师的死忌,连忙又掩住了嘴。

    大娘子脸上看不出,心里一定是难受的。

    她知道,前两个月大娘子去驻马寺里探望老和尚,老和尚却避而不见的时候,大娘子就很伤心。

    小蕊娘悄悄地握紧了她的手,正默默为空明大师念着《往生经》的季青辰一怔,以为她害怕,低下头向她微笑,突然间,她却听到了山林里又传来了奇怪的声音。

    山路上,为她牵驴的内库坊丁头目姬墨脚步同时一顿。

    “姬墨,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她侧头看向了鸭筑山面向太宰府的西山道方向,疑惑自语,“我怎么听着像是有外来人进山了,惊动了山里的猛兽——”

    “小人也以为是如此,大娘子——”

    姬墨一直没有离手的机弩,早已经架上了利箭。护送的十二名坊丁也同时戒备了起来;把一大一小两名女子护在了中间,匆匆在山道上赶路。

    季青辰此时也听清了山林深处传来的虎吼之声,知道是野兽被外人惊动。再次皱起了眉头,疑惑道:

    “今晚进山,居然格外地不顺利。”

    不提刚才遇上的事情,仅是她们进山前,就听到季辰虎在坊里已经擂了一顿坊鼓,惊动了山中夜鸟。

    他应该是在召开重议坊主的里老会,坊中免不得要乱上一阵。她也得到了坊里传信来,那楼云派来的小书童骏墨趁着坊中的混乱,已经离开季氏货栈。向内库工坊里寻去了。

    还有东坊里的几个和福建海商有关的小商人也不见了踪影。

    也不知现在进山的外来人,是不是和骏墨一样,由那位楼云国使安排的细作。

    “不用太在意。”

    她微微笑着,唐坊这样的边荒商埠。本来就是鱼龙混杂的地方。坊里除了她自己三姐弟兄一堆麻烦,西坊、东坊里扶桑人、宋商、高丽商和冲绳商之间为了生意的暗斗,她早已看得见怪不怪了,便对姬墨道:

    “傍晚时,太宰府借了西坊的商船出水门,去宋船上接了式部丞和藏人将,接他们回来准备国宴女乐,想必那位楼大人很容易派人潜进太宰府的船里。让他的人绕过唐坊上岸吧?”

    任谁都知道这位楼大人当初潜入金国山东境内的军功,她当然也不会意外他有这样的手段。

    “是。大娘子,只不过,这位楼大人派细作登岸的用意——”

    “我记得汉书里有这样一句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她轻轻笑着。

    楼云对唐坊,想必是怀疑颇深了。

    她只是说了这一句,却也不解释,姬墨还在沉思,小蕊娘抬头看着山道间狭窄的漆黑天空,还有偶尔能看到的一弯明月下的飞鸟掠影,拿出了胸口的小小哨子。

    她吹起了召唤鸽子的哨声,转头道:

    “大娘子,坊里的传信来了——”

    勃鸽下落的扑翅声中,姬墨从她小手上接过了鸽信,匆匆一看,顿时色变。

    季青辰从没见过他这样愤怒的脸色,不由得奇怪,却见他把坊中传信呈了上来,忍怒道:

    “大娘子,你在老街的居处刚才被二十名宋人袭击,惊吓了内库的妈妈们,只是因为里面空无一人,所以他们无功而返了。”

    他身形高大,生就一张国字脸,脸上还有两道刀痕,看起来沉稳,其实也不过二十三四岁左右,心中生恼时不怒自威。

    小蕊娘瞪大了双眼,这才明白了刚才大娘子所说“擒贼先擒王”是什么意思。

    季青辰却并不恼,笑着接信看了几眼,除了她屋外桑树上被挂了一盏水墨画灯,打斗时险些把她的屋子都烧了之外,简短的信中还有季洪带着货栈栈丁们开始搜坊抓细作的消息,她在火把上把信点燃道:

    “三郎要顺顺利做上坊主,至少也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召开全坊大会,成功的机率也只有一半,这位楼大人当然不会就如此袖手旁观,他没把我骗到宋船上去擒拿,已经是颇有几分自负了。”

    但他却暗中派出了自己的二十名心腹家将,潜入坊中,要把她一举成擒。

    如此一来,二郎远在高丽,三郎就是当然的坊主了。

    接下来,这位楼大人当然也会安排她嫁入陈家的联姻之事,也许从一开始,在这位一力支持陈家求亲的楼国使眼中,这亲事不过只是把她捉回去时,可以安抚她也安抚坊民们的一桩交易罢了。

    “只不过,这事情是三郎不知道的,否则他们不至于扑了空——”

    她嘴上说着,心里也颇有几分安慰,

    “季家小院的位置知道的人不少,不是东坊里的宋商,就是那书童俊墨的暗号了。”

    这件事果然被季妈妈料中。

    多亏有了这老妇在季氏货栈上的提醒,她已有准备,早就在提防这位宋使来阴招,今晚她就算不上驻马寺也会呆在季氏货栈里不出,自然不会给楼云擒拿“海外番首”的机会。

    唐坊可不是山东金国境内,任他来去自如。(未完待续。。)

061 国使来信

    姬墨本来是季妈妈名下的奴口,当初巫祝一系都支持汪氏宗族,他也和几百名巫祝奴口一起,与南下抢掠人口的季辰虎死战了一场。

    最终成为了俘虏后,姬墨也随着季妈妈的投诚成为了她内库坊丁的头目。

    “大娘子,小人愿意带上二十名内库坊丁和十条小船,也去宋船上会会这位楼大人,请他回坊与大娘子一见。”

    “……不必如此。” 她本来就知道姬墨虽然年轻,却曾经在南九州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为了保住遗民们地盘的厮杀,才让他全权管理内库三百名坊丁,此时也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也不算是两军对阵,不过只是为了东海上的生意罢了。”

    在用眼光赞赏他的勇猛之余,她也笑语解说,

    “这位楼大人如此喜欢行险,事事出其不意,他哪里又会安安稳稳地坐在宋船上等消息?让他们搜坊,如果能抓到了一两名袭击我家的宋人后,我们还怕他不送上门来——?”

    姬墨转念一想,便也笑着点头,小蕊娘却一边看中手中的鸽信书筒,一边诧异地出声,道:

    “大娘子……”

    小蕊娘意外地从细细的鸽信筒里摸出了另一封明显不是鸽信的狭窄细纸。

    这孩子低着头,自己展开细纸,一眼便发现这信纸的质地是大宋才有的,在唐坊里一卷要卖一两砂金的青纹纸,她看着信纸上骨格清奇的几行汉墨字。不由得凑近火光,喃喃念出:

    “大宋 上轻车都尉 奉旨提举泉州市舶司监 使高丽海船礼物提点官 楼云 诚至 唐坊女主季氏——”

    小蕊娘虽然被楼云这一连串的官称撞得头晕目眩,但她是在季青辰的亲自指导下。已经把大宋的官职制度背得烂熟的人物,马上就把青纹纸一收,不敢再看下面的内容,伸手递给了季青辰,小声道: “大娘子,是国使写信来了。”

    姬墨和季青辰同时意外,互视一眼后。姬墨伸手召来坊丁两人上前,把火光打得更亮,她展开青纹纸。便看到了上面的抬头致意后,不过只有八个字的短信:

    “东鲁余脉,逝水悠长。”

    偷看的小蕊娘还没想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季青辰就不由得失笑道:

    “ 这位楼大人。好一副翻云覆雨的手腕。”

    姬墨浓眉深锁。迟疑不解道:

    “大娘子,这信,似乎是示好的意思……”

    她瞥他一眼,暗忖他果然不愧是巫祝身边的奴口,远比普通坊民对中土来的国使更有好感,刚才还要在愤怒中还以颜色,杀到楼云船上抓他回来,现在不过只是八个字。就已经让他心软。

    “自然是示好的意思,他也知道未必就一定能把我拿下。前头派了细作暗袭唐坊,转头就写了亲笔信过来,和我拉一拉关系,想来是三郎曾经和他说起过,我季家原本也是源自山东——”

    中原遗民在战乱中从山东登州口岸坐船,渡海逃到以前的新罗、百济如今的高丽、还有扶桑,甚至是冲绳,也是有几千年的传统了。

    但如今,山东登州口岸已经属于金国。

    至于季家到底是不是山东出身,到底源自哪一家,她压根不知道,更加不在意,要不是因为季辰虎闹着要改姓,她怎么会逼不得已,暗中让季辰龙在高丽马上编造季家的家谱?

    越是编得历史越长,越是编得祖宗有名头有来历,将来才好叫季辰虎心服。

    三郎好大喜功的性情,她当然是知道的,要是祖宗籍籍无名根本就没办法让他认下来。

    他肯定会说,那样的祖宗怎么生得出他这样的后辈,宁可学着平清盛,先改姓平氏,反正平氏原本就是扶桑国主的庶脉后裔,然后再编家谱编到现任的扶桑国主,扶桑天皇身上去,一家子全成了私生子这样才合了他的心意。

    她要多无脑才会答应这样的事?

    三郎这半年住在南坊大屋里,不肯回家,想必也应该听到了编家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