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超级运动专家 >

第26部分

超级运动专家-第26部分

小说: 超级运动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群人,绝不会介意指摘竞争对手的演讲内容。

    第一个代表佛罗里达大学上台的是罗瑞教授。

    罗瑞教授的演讲内容中规中矩,他说了自己近一年时间的研究课题,并说明了研究的进展,研究本身没什么可辩驳的,罗瑞的名气也摆在那里,其他人想指摘什么,也根本无从下手,他们只能不屑的说一句,“根本没什么创新意义。”

    第二个出场的是琼斯。

    过去一年时间里,琼斯的研究没有任何进展,他干脆把沈洋的‘人体肌肉恢复与协调运动’的一些理论,加在了自己的研究内容中。

    要是平常时候还好,一些人听不出问题,也不会去说什么,但上午希尔顿严重受挫,他可不会放过指摘问题的机会,就立刻站起来提问,每个问题都直接针对研究的关键点。

    琼斯只是读了几遍‘人体肌肉恢复与协调运动’,根本没有做相关研究,自然不理解其中的一些理论,他被问的哑口无言,只能灰溜溜的下场。

    “原来佛罗里达大学都是一些招摇撞骗的家伙!”等琼斯下场后,希尔顿还得理不饶人,其他人也跟着落井下石。

    琼斯脸色一片灰败。

    好在交流会是在佛罗里达大学举行,主持人也是佛罗里达大学的,肯定不会给其他人讽刺自家人的机会,他立刻喊出了沈洋的名字,“下面有请来自中国江城运动科学研究中心的沈先生!”

    沈洋一上台,马上引起关注。

    后排的记者们立刻开始进行录制,现场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对准了讲台。

    上午沈洋驳斥了希尔顿的言论非常精彩,很多人也想看看,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带来了什么研究成果。

    沈洋走向讲台,转身对着台下,脸上一直保持风度的微笑。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他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水,才开口道,“我对于能收到罗瑞教授的邀请,来参加运动科学交流会感到很荣幸,说老实话,当我收到邀请的时候,交流会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始了,我都有点怕办签证来不及,你们大概不知道,从中国来美国,办理签证不仅仅需要面试,签证都要一个星期才下发。”

    “所以我根本没时间准备什么。”

    台下众人哗然,难道这个中国年轻人,什么都不打算说吗?

    那当然不可能。

    沈洋不急不慢的继续道,“不过我刚好在中国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我就来说说这个。”

    “那是关于人体肌肉的协调运动能够促进人体肌肉恢复的理论,或许你们中有些人读了我研究,比如希尔顿教授、罗瑞教授,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个重要消息……”

    “我的这项研究,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并已经有过两次成功经验,效果也相当不错!”

    顿时会场一片哗然!

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焦点

    一种全新的医疗方式,光是理论的提出到完善,往往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中途出现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宣告错误或失败。

    在理论完善之后,想运用要实践,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很多理论提出之后,想要运用都不可能,因为现有的科技水平达不到标准,或者需要海量的投资回报却比较少,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让理论在很长时间内,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是科学和应用的矛盾。

    所以当听到台上的年轻中国人,居然说自己的理论已经完善,并且有两次成功经验,台下所有人都热为‘根本不可能’。

    “就算理论再完善,也不可能这么进入应用!”

    “中国人制造东西的效率是高,可他们的科技水平却没这么高!”

    “有两次成功经验?简直是荒谬!”

    “……”

    台下众人不断讨论着。

    还有人不知道沈洋的理论,于是那些看过的人,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

    对沈洋的理论了解最多的,还是罗瑞和希尔顿,两人都仔细读了那篇论文,他们必须承认的是,那篇研究论文很完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可要说到完善,却只刚走出一步而已,想要进入实践阶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

    ‘肌肉协调运动和肌肉恢复’理论中,大体应用于实践的概念就是,利用通过同频率的震动,来形成一种肌肉的协调颤动,来促进血液从两个方向对伤口进行砼强度的挤压,并强性性的让伤口内的血液进行流动,以加快身体机能运转……排出坏死细胞,分裂出新细胞顶替。

    这个道理说白了,就像是手臂上有了个小伤口,用手指从两边按住,一直不间断的按着,那么伤口的愈合速度就会加快。

    用于治疗小伤口的‘创可贴’,原理其实也差不多,但‘创可贴’加快恢复速度的效果并不明白,还会有一些副作用,而它的主要作用是消炎、止血防止伤口二次感染。

    想要加快肌肉创伤的恢复,其原理就要复杂的多了。

    沈洋只是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众人的讨论,也不进行辩驳,脸上还保持着微笑,连表情都没有变化。

    等过了一段时间,众人讨论完毕都看过来,他才开了口,“我想大家一定认为不可能,但我能站在这里说出这句话,就肯定有很大的把握!不能说百分百,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百分百的,美国…政…府还宣布自己的航母绝不可能被击沉,但要同时挨上几百发洲际…导…弹,它的命运也只能是沉入大海。”

    台下不由得发出哄笑声。

    “言归正传,首先我要从人体的消化系统说起,医学离不开人体消化系统,不管是正常进食还是吃药,都离不开消化系统运转,它也是支撑生命存活最根本的系统。”

    沈洋长篇大论的说了起来。

    他先是说起消化系统,随后提到一些营养物质,可以加快消化吸收,而身体的病变或创伤,也会和人体消化系统产生影响。

    “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会倾向于病变或创伤的部位,我相信这个结论没有人怀疑吧?就比如血液的病变,白细胞会变得非常活跃,其活跃的动力就是更多的营养物质,普通的伤口恢复也是如此,只不过倾向性要小的多,因为代谢的不活跃,不会需要太多的营养物质供给……”

    第一阶段的长篇大论,就是在解释一个问题:人体会供给比正常情况下,的更多营养给受伤部位来促进伤口的恢复。

    到这时所有人都听的很认真。

    沈洋讲的有条有理,他们根本指摘不出问题,而其中很多理论,都是众人皆知的,而沈洋则把这些理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新的理论。

    这种新颖的理论还是很吸引人的。

    后排旁听的专业人士们,就听的更认真了,对于前排的教授、学者们来说,这只是一项理论,可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项新的技术,新的技术就代表着可能存在的巨大商机。

    如果理论是完善的,真的能应用于实践,也就表示未来可以制造相应的器械,来辅助受伤人员加快恢复速度,真能制造出这样的器械,一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卖,更吸引人的是,绝大部分运动医学治疗都是辅助手段,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在正统的医学里,没有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可是非常少见的。

    沈洋继续说着,他已经进行到了第二阶段……身体其他部分的运动,可以带动伤口进行更多的细胞分裂活动。

    这一部分倒是很好理解。

    就像是一台复杂零件组成器械,就算其中有磨损的零件,当整台器械在运转的时候,磨损的部分也肯定会跟着运转,就算它其实并不关键,可肯定也会受带动影响。

    在复杂的人体中,则会有自主保护机制,可以在运转中,让受损部位加快恢复……也就是增加细胞分裂速度。

    直到最后,沈洋才说起了重点……附近肌肉协调运动。

    这部分是最为关键的,却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只要读过沈洋发表的研究论文,就都能明白过来,但沈洋还是仔细说了一遍,中间又增加了一些详细的理论概念。

    这一套说理论下来,总共有了近两个小时。

    到这时候,交流会其实已经到了时间,却没一个人起身离开,所有人都耐心的听着,等沈洋停下了讲话,他们才意识到结束了。

    “这就结束了?”

    不少人直感觉可惜,随后他们回想刚才两个小时听到的内容,全都满脸的震惊。

    “一整套理论,天才的构想,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罗瑞惊讶的站起来,挥着拳头说道。

    他感觉非常激动。

    在看过沈洋发表的那篇研究论文时,他就对于其内容感到惊讶,之后就一力邀请沈洋来参加运动科学交流会。

    “这果然是最明智的决定!”

    罗瑞想着。

    希尔顿站了起来,他想开口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最后也只是叹了一句,“真是天才啊!”

    两个最重量级教授的肯定,顿时让会场变得一片沸腾。

    所有人都非常惊叹!

    这一整套理论,无疑是非常完善的,他们难以从其中找到任何错误。

    虽然沈洋只是大体说了一下,并没有说明一些细节问题,但无论哪一句话摆出来,也没人敢说不正确。

    虽然只是一套理论,但其中却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有正统的医学、有人体构造的系统研究、有营养吸收消化、有精细的运动科学知识等等,光是能了解这么多知识,就非常值得钦佩了,更何况,是把这些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得出组成几种新的理论,再结合产生一整套运动恢复理论。

    “不可思议啊!”

    “这才是运动科学界的天才啊!”

    “没想到是个中国人,那个东方的国家,科技水平并不发达吧?”

    “……”

    在发表完研究后,沈洋就回到了座位上,但周围人都在向他询问,后排一群记者过来采访,会场大部分都围了过来。

    他成为了真正的焦点!

第四十八章 凯文…泰尔曼

    那些对研究有兴趣的教授、学者们,都在问及关于理论的问题,很多都是沈洋在演讲中,没有涉及到的细节东西。

    沈洋都是挑着不在意的问题回答,有些则涉及到‘机密’,他就只能一笑说抱歉了。

    研究肯定不能全部分享给别人的。

    知识产权是很重要的,他是个中国人,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做的不是那么严密,而美国会不会保护中国公民的知识产权利益,可具有很大的疑问。

    记者们的提问就五花八门了。

    记者们对于研究的细节不感兴趣,那么普通大众不会喜欢,他们问及更多的是商业化的可能,比如像是“这项研究能用来做什么?”,或者说,“具体效果怎么样?理想的效果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些记者干脆问及沈洋的**和打算,“你有没有女朋友?”,或者“未来会不会考虑来美国发展?”

    沈洋都是挑着问题回答的,直到一个小时过后,他实在有点受不了,才打发了八卦的记者们。

    等回到酒店之后,他的电话仍旧接连不断。

    有两个医疗器械公司的代表,对于他的研究感兴趣,想来询问一下合作的可能。

    这才是沈洋最期待的。

    来美国参加学术交流会,目的可不是出名什么的,那完全没有意义,他也没打算利用名气做什么,更主要是吸引投资,来让自己有用武之地,当然,顺便还要获得一些资金,用来买下江城运动科学研究所。

    这两家医疗器械公司分别为ge医疗集团和直觉外科手术公司,是通用电气旗下的公司。

    沈洋先见到的是ge医疗集团。

    ge医疗集团,在华夏相当有名气,从1979年开始,他们就在华夏开展业务,1986年则首都成立了第一个办事处,在1991年,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首都成立,成为ge在华夏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到现在华夏很多大型医院,都引入ge医疗集团的设备,他们占据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最多份额。

    沈洋见到ge医疗集团的代表,是在一家酒店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你好,我是史蒂文…布朗。”

    “你好。”

    双方认识之后,史蒂文…布朗就谈起了ge,其实也不用多介绍,业内如此有名气的跨国大公司,提个名字就足够了。

    史蒂文…布朗邀请沈洋去集团总部商谈合作事宜,他本人表示对沈洋的研究很感兴趣,“如果你能以技术入股,和公司一起开发新的治疗器械,还有机会进入ge,成为我们的研究人员。”

    这一句话就让沈洋感觉不爽了。

    本来双方商谈的是合作,史蒂文…布朗一开口就想‘吸纳’沈洋进入ge成为研究员,在相关技术的合作上,布朗提出的条件也让人不满,他居然提出,ge希望的合作方式,是买断相关技术产权,还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权限,希望沈洋去公司总部,说服有权利的管理人员。

    沈洋友好的和布朗说了‘再见’,承诺回去会仔细考虑,等离开咖啡馆,他就把布朗抛在脑后,这种大型医疗集团公司,做事确实有些霸道了。

    沈洋再见到的是直觉外科手术公司的代表凯文…泰尔曼。

    直觉外科手术公司(intuitive…surgical,inc)是一家加利福尼亚的小公司,在1995年建立,到现在只有8年时间,公司走的是高端路线,以设计、开发手术机器人为主业,看名字就知道,他们在涉及外科领域的器械上,很有技术的独到之处。

    或许是因为公司名气不大,在美国竞争力不强,而且也没有对国外的业务,凯文…泰尔曼倒是很好说话,只是谈起了沈洋的研究,表示自己很感兴趣。

    于是两人聊了起来。

    在谈了一会儿之后,沈洋才知道,凯文…泰尔曼就是个研究员,而且是个器械应用管理的专家,对于医学知识了解的也非常多,他是intuitive…surgical的重要研究员。

    到目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