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掌上娇 >

第177部分

掌上娇-第177部分

小说: 掌上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明仁殿到明元殿,委实算不上近。

    明仁殿本来就是个偏僻近乎荒废的院子,同前面的几处大殿毫无可比性。

    白氏跟着知意走了许久,才看见了明元殿大门口的匾额。

    知意往旁边儿挪了挪,比了个请的手势。

    白氏丝毫不惧,面色不改,径直踏了进去。

    她们进殿的时候,白氏先快速的扫视了一圈儿,没看见想见的人,眉心就往一处拢了拢。

    太后转动着手下的红碧玺如意雕,轻笑了一声:“我让人带他去偏殿安置了。你们一路这样远,我瞧着这孩子精神有些不济,该是累极了吧?”

    这话白氏没有回。

    她此时心中是说不出的复杂,身上的那点子疲惫,早就已经顾不上了。

    白氏俯身做了礼,请过了安之后,才平声开口:“谢您体恤,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有这样娇贵,不过赶了几日的路而已。”

    太后嘴角噙着笑,白氏一恍惚之间,仿佛那样的神情,方才在哪里见过。

    “那你呢?”太后笑意不减,“你这回进京,感觉怎么样呢?”

    直到此时,白氏才勐然醒过味儿来。

    皇帝脸上的神情,还有他方才说话时的语气,同太后此时是何其像啊!

    有其母必有其子。

    白氏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如何,太后应该也猜的到吧?”

    太后呵了一声:“我啊,自然是清楚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73:谈条件

    白氏眼中的怒意一闪而过,可这里是明元殿,绝不是她可以放肆的地方。

    她忍了又忍,袖子下掩盖着的手,骨节处微微发白。

    太后居高临下的,自然把她的神态都看在了眼里。

    “说实话,”太后朝着玫瑰椅的方向指了指,“你坐着说啊。”

    白氏僵了僵,须臾挪动脚步,坐了过去。

    太后同知意使了个眼色,知意会意,打发人奉了茶,随后便将殿内人都带了下去。

    白氏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正经说话了。

    只是这位太后,从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如今自己成了这副样子,她能说出什么好听话来?

    白氏心中冷笑了一声,手边的茶,就没有去碰。

    “我其实挺替皇后不值的。”

    果然,太后一开口,就是一把刀子扎进了白氏心口。

    白氏扭了脸儿,微仰头,看向太后。

    “她去了之后,我想过几次。恭谨、谦和、贤淑,这都是皇后当得的。况且这么多年来,她总能和睦六宫,即便是谈氏最气盛的那几年,她都没有同谈氏计较过一次,更没有为难过谈氏一次。”

    太后顿了顿,轻叹了口气,“其实是你们,拖累了她。”

    “我们?”白氏神情也冷了下去,“按您的意思,您是因为我们,才不待见她?”

    太后脸色微变,并没有言声。

    白氏呵了一声:“只怕不然。您看不上她,还因为陛下看重她,看重到为了她,不肯动一动甄家……哦,也不能这样说,”她啧了两回,“其实最可怜的,就是我的羡儿。做皇后,住不了坤宁殿,生儿子,从小就被您抱走了养在身边。您为了好些事儿不待见她,还抬举成贵妃,而陛下呢?陛下口口声声说爱重她,却把谈贵妃捧到了天上去。这样的皇后,只怕古往今来,再找不出第二个了吧?”

    “所以呢?”太后冷眼看着白氏,“先帝当年指婚时,也没想过,有朝一日,那个镇守云南,保一方安宁的甄家,会变的这样不堪。”

    “不堪?”

    白氏觉得,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她的确知道,家里头有些孩子,胡作非为了些。

    可真要说不堪,又哪里有这样严重?

    不要说甄家了,天下世族本也多,又不止他们甄氏而已。

    她就不信,谁家还没有几个管束不了的纨绔吗?

    太后的手指在扶手上点了点:“不管你自己怎么想,甄家的不堪,在皇帝和我眼里,已然是事实。”

    白氏简直想要发笑,这对母子,未免也欺人太甚了些!

    不过还没等白氏发作,太后斜了她一眼,又开了口:“皇帝答应过皇后,不下死手。如果按着我的性子,自然是要永绝后患……当然了,夫人你也是个果毅的人,要换了你是我,估计也是要斩草除根的,哦?”

    白氏眉心突突的。

    太后究竟想做什么?

    她口中说的永绝后患,要绝的可是他们甄家。

    可是太后却能如此坦然又平静的同她说?

    太后挑眉:“留下你,其实没什么很大的用处。你若想回云南,我替你做这个主,只是有一点,甄昌平不能走。”

    白氏恍然大悟。

    这是要同她做交易。

    借用羡儿的名义,把他们骗到了京城来,可是太后显然在知道陛下曾答应过羡儿的话之后,有了别的主意,这才把她叫来,说要送她回去。

    留下昌平,那才是真正的人质。

    白氏努力的控制着情绪:“那然后呢?太后想得到什么?”

    太后一撇嘴:“和聪明人说话,确实要舒服很多。”

    白氏始终眉头紧缩,盯着她瞧了半天:“因陛下和太后,都是这天底下能过的最随性的人,和这样的人说话,总要端着十二万分的小心。若是一个不留神,丢了性命,那就只能到阎王爷面前去哭诉了。”

    太后自然也听出来了她的话里有话,只是不大愿意同她计较罢了。

    “随你怎么说吧,”太后平声丢出几个字来,才肃了面皮,正了神色,“我要甄籍手里的兵符。”

    白氏唿吸一窒:“您要夺老爷的兵权?”

    太后挑眉,不置可否。

    “如果我说不行呢?”白氏拧眉,沉声问她。

    太后便也沉声答她:“兵权和你孙子的命,你们可以自己选。左右皇帝答应了留甄籍一条命,答应了皇后的事情,他如今是绝不愿意言而无信,兵权你们不肯自个儿交出来,一时之间,他也不会拿你们怎么样。不过这个嫡孙嘛——你们就留不住了。”

    “你!”白氏捏紧了扶手,声音打着颤,可是只丢出了一个你字,就说不下去了。

    皇帝和太后,谁得罪的了呢?

    白氏自己说出来的话,她自己就最清楚这一点。

    如今还好言好语,虽然是拿了昌平的性命相要挟的,可总归大家面子上还没有闹开。

    太后的意思,白氏也猜出来一些。

    皇帝虽然不会放过甄家,可是为着羡儿的死,只怕他下手也有手软。

    而这个手软,显然是太后不愿意见到的。

    如今让他们自己交出兵权,来日不论如何,保全他们的性命。

    只是如此一来,甄家……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白氏很快冷静下来。

    事到如今,她毫无办法。

    能商量的人一个也没有,带进京的那些人,估计其素也已经处理干净了。

    她没办法不答应太后,可是她需要一个保证,她要白纸黑字的保证。

    她可以回云南,也可以劝老爷……

    念及此,白氏腾的站起来:“但是我可以回去,好好的劝老爷,但是我要一样东西。”

    太后挑眉看向殿下的人:“你说。”

    “口说无凭,我要太后一纸文书。”白氏的头,始终高昂着,“若甄家奉上兵符后,第一要送昌平安然无恙的回到云南,第二要保甄氏一族性命无虞。”

    不想太后却眯了眼:“你跟我谈条件?”

    白氏动了动嘴。

    只是话没出口,太后就打断了她:“你还是回明仁殿好好考虑清楚吧。”

    说完后,径直喊了知意进殿来,再不看白氏:“送她回去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74:立后

    白氏本以为太后要甄籍的兵权,她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就不为过。

    可是太后怎么会……

    “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倒是有没有资格,同孤谈条件。”太后沉了声,连看都不愿意再看白氏一眼。

    知意一向最懂太后的心思,此时更是有眼色的很。

    太后分明就是不悦了。

    她忙两步上前去,做了迎白氏出门的姿态。

    白氏也没什么话可再说,咬了咬牙,端了礼,随着知意出了门。

    太后身边儿服侍的最久的,是韩氏。

    韩氏当年也算是陪嫁进宫的,后来到了二十七岁,太后才做主给她指了一门婚事,还封了个郡夫人。

    这些年,她也偶尔进宫来请安。

    这会儿从屏风后头绕出来,嘴角噙着笑:“主子今儿召奴婢进宫,就是为了这个吗?”

    太后揉了揉额头:“这个事儿,我同谁也说不着,你也瞧见了,打发知意去带人来,还要背着皇帝。”

    话到此处,太后不由的摇了头:“我曾经也想过,皇后那里……也许皇帝终究不忍心要她死,事情了结了,也不过随处摆在那里,再过个几年,朝臣淡忘了,皇帝便是真要。宠。一。宠。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有什么呢?”

    韩氏摇摇头:“上回奴婢同您说过,景肃殿,只怕还是备给皇后娘娘的。”

    “是,”太后哂笑了一回,“我去瞧过了。贵妃搬进去之后,我特意去过一趟,你说的都是对的。”

    韩氏长叹了一声:“故而您觉着,陛下为着娘娘的死,对甄氏一族的处置,只怕要重新掂量?”

    太后深吸了口气:“这个倒不会。留下甄籍一条命,也没什么。我怕的是”她将音儿拖的很长,“我怕的不过是甄籍反了。虽然皇帝整日里说,甄籍不敢。可你要知道,甄籍是戎马一生的人,他骨血里带着刚气,自然也带着不服气。皇帝贸贸然要给他扣罪名,难保他一时想错了路,就反了。”

    韩氏面上平平的,长长的哦了一声:“所以主子您想借此机会,把兵权给夺了?”

    “嗯,”太后点点头,“皇帝未必想不到这一层,只是你也清楚皇帝的秉性。他要处置甄氏,谋划了这么多年,要的是一击即中。此时他就算心中有这么一想,也不会去动甄籍手上的兵权。”

    韩氏知道,皇帝自然也有皇帝的想法。

    其实在她看来,太后此举也得两说。

    动了甄籍的兵权,无异于告诉他,皇帝要对他下手了。

    甄籍真的会坐以待毙吗?

    一旦他反击,只怕皇帝也要为难上一阵子。

    韩氏欲言又止,脸上颇有为难神色。

    太后盯着她看了会儿:“想说什么就直说吧,咱们也都到了这把年纪,你在明元殿里,就不要再学小孩子们那套吞吞吐吐的样子了。有什么话,没什么不能说的。”

    韩氏笑着应了个是,想了想,便开了口:“奴婢只怕主子此举,会触怒甄籍。”

    太后愣了下:“你说的,我也想过。不过事到如今了,他也折腾不出什么花样了。”

    这里头好些事儿,终归还是不能说给韩氏听。

    比方说公孙睿华的事儿,还有康定伯的事儿。

    云南和京中的联系,算是彻底的被断了。

    即便甄家也有交好的人家,可皇帝雷霆手段,她偏是不信,还有哪个不怕死的冲上前来护一护甄家的。

    倒也不是她险些忘了,还有一个陆秉均呢。

    想到这个人,太后也不由冷笑。

    她不是不知道,甄籍对陆秉均有提携之恩,更有救命的恩情。

    可是如陆秉均这样,不要命的去护着他们家,也真的算是重情重义。

    这样的人,若非要与甄籍站在同一处,实在是可用之人。

    白氏终究还是选择了回到云南。

    纵使太后没有应允她,将这些话写下来与她,她也不得不答应太后,回去劝一劝甄籍,交出兵符来。

    六月初五,皇帝下旨,将陆秉均调任到京城来,这道旨意来的突然,可不过调了个外官儿进京,还不是入部,便也没人放在心上当回事,不过议论了两句,也就过去了。

    又过了两日,严竞的案子终于被牵扯到了甄家身上,当即便有御史替谈家叫屈。

    皇帝权衡之下,罢免了大理寺几个不大不小的官儿,又点了谈昶旭入大理寺,虽然是个小小的寺丞,可他在这个年纪上,能入到大理寺去,也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等到了六月十二,皇帝一道圣旨派下来,择定贵妃谈氏,立为继后,册后大典交由礼部一应料理。

    一时之间,谈家可谓水涨船高,往来贺喜的,络绎不绝。

    却说江南那一行,这一日正到了户县边上,再往前,两侧是高山,中间夹着一条委实算不上宽敞的路。

    太子叫停了队伍,众人驻扎了有两日。

    此时京中立后圣旨昭告天下,他们自然也得了信。

    太子的这顶帐篷,是被围在正中间的,崔等人此时都围在帐中。

    刘光同细细的观察,发觉小太子的脸色,委实算不上好看。

    不过也是了,贞妃毕竟是他生母,如今人死不能下葬,尸骨未寒,皇帝就要另立新后,还是谈氏,太子心里要是能舒服,才算是本事了。

    “咱们也不能一直停在此处,总要过去的。”燕翕捏了捏鼻子,轻咳了一声,“这停了两天,也没察觉有异常,这样耽搁着,怕不好吧?”

    太子翻了翻眼,斜眼过去扫了一回,转而把目光放到了刘光同的身上去:“你怎么说?”

    刘光同啊了一声,下意识的看向太子。

    太子脸色虽然难看,唇边却有难以察觉的笑意:“我等了两日,你果真没话要交代?”

    刘光同勐然僵住了。

    崔抿唇,看看他,又看看太子。

    燕翕转了转眼珠子,思忖了半晌,察觉出来这里头大约是有事儿。

    只是此行之前,他便也想好了,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