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掌上娇 >

第50部分

掌上娇-第50部分

小说: 掌上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光同一撇嘴,无所谓的耸肩:“反正这事儿陛下已经同意了,你不想去,就等着抗旨得了。”

    崔旻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上了一条贼船。

    按刘光同之前的说法,他之所以会举荐自己出任这个提举的职,其实就是在户部安插一个钉子而已,之前吴赞被撸下来,户部大概是成了王芳的地盘了,如今王芳的人又被弄垮了台,刘光同将来肯定还是要回京城去了,所以少不得现在就开始谋算起来,不然将来回去了,王芳一家独大,哪里还有他立足之地?

    但是也不能把他搭进去啊?

    尽管与刘光同相交以来,他深信刘光同不会坑他,但是这件事显然不靠谱。

    这个官难不成是他想做就做,想辞就辞的?万一两年后他辞不了官,或是参加不了会试,难道一辈子就这样了?

    崔旻把狐疑的眼神投向刘光同:“两年后,刘公有什么盘算,不妨先说与我知晓。”

    可没想到刘光同嬉皮笑脸的:“没盘算,两年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啊?”

    崔旻啪的一声在桌子上重重的拍了一巴掌:“你耍我呢?”

    饶是他再好的脾气,这会儿也不由得生气了。

    若换了旁人敢这样冲刘光同拍桌子,只怕死上千百次都不够的,可刘光同却因这人是崔旻,丝毫不生气:“你怕什么?像本公这样爱惜人才的人,怎么可能让你一辈子埋没在户部?你还怕老子两年后捞不出你来吗?”

    崔旻忍不住想啐他,气不打一处来,压根不想再跟他说话。

    还是吴赞在那边劝他:“刘公也是一番好意,如果你有真本事,两年后就算刘公不出面,你自己也应该有能耐能抽身而退,重新参加会试,等到了那个时候,你可比同年们就多了一份履历了。”(未完待续。)

104:温柔乡

    话说到这里,崔旻无疑是心动了的。

    虽说入仕的官员辞官再参加会试是少有的事情,但也并不是没有先例的,而且吴赞的话也有道理,他在京城可以自己经营,就算刘光同不出面,难道他就真的束手无策吗?也不尽然,如果真的如吴赞所说的那样,等将来会试榜上提名进入殿试,他可就占了大便宜了。

    刘光同见他沉默下去,又歪着头凑过去:“怎么样?是不是动心了?”

    崔旻一听他的声音,又把面色沉下去:“难不成我真的抗旨不尊吗?”

    “这就对了嘛!”刘光同松了一口气,“也不枉老子一番苦心,替你经营了。”

    三个人便又谈了会儿,才各自辞别了,可临走时刘光同又说不放心崔旻一个人回家去,非要跟他同行把他送回去,崔旻又拗不过他,只好随他跟着。

    此时夜幕已然降临,从新庆楼往吉祥巷尚要走一段路程,家家户户门前挂有灯笼,倒能就着几分亮光。

    二人走了一段后,刘光同突然开口问他:“你回家,要怎么跟你爹说?”

    他不提这个还好,一说起来这个,崔旻的火气就又蹭蹭的涨上来:“刘公啊,咱们也相识有快两年了吧?”

    刘光同忙不迭的点头。

    崔旻就沉了声:“以后这种事,就不能先跟我商量商量吗?”

    别看刘光同大权在握,在应天府里跺一跺脚,此方一干官员都要抖三抖,可对崔旻这样的人才人物,他可确实是倾心相交的。

    而崔旻之所以会与他时常往来,在外人眼里看来关系还很不错,也正是因为刘光同与旁的权宦有些区别。

    就比如说王芳,王芳的坏是浸入骨子里的,在崔旻看来,他就是为了坏而坏的,一朝大权在握,就要搅弄风云,非要搞得天下不宁才行。

    但是刘光同不是这样,如果刘光同没有进宫做太监,崔旻觉得他一定会是个好官,而所谓好官,不一定要手上多干净,只要心里有百姓,就足够了。

    刘光同也不跟崔旻计较,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说真的,我也有我为难的地方。”

    崔旻听他连自称都改了,斜了一眼扫过去:“所以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你当初为什么会到应天府来做守备太监?”他又啧了一声,“你既然这么怕王芳在京城里大权独揽,还舍下京城跑到应天府来?”

    刘光同扔给他一个白眼:“那时候王芳锋芒正盛,连其素都不跟他相争,老子跟他争个屁啊?争到最后吃亏的那个肯定是老子咯。”

    他口中所说的其素,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当年是服侍先帝的,先帝死后他仍旧在御前服侍,当今天子甚为看重他。

    崔旻哦了一声:“原来是拼不过人家,才到应天府躲清闲啊?”

    刘光同咻了一声:“这个叫韬光养晦。就好比吴赞吧,他被贬到应天府来,说实在的,要不是老子替他周旋,他能起复?做梦去吧。就这份恩情,他得记着一辈子,知道不?”

    崔旻不得不说,刘光同是个很适合官场的人,他在这么多地方之中选择了应天府,就是因为被放到应天府来的,除了像姜镇那样的无名小卒以外,还有似吴赞这样的朝中大巨们,这些人若都为刘光同所用,将来回到京城,看起来他势力比不上王芳,可只要当今天子重新起复了应天府的这批人,形势可就大不相同了。

    崔旻不由的摇头:“你有你的难处,也不能私自替我做主是不是?”

    刘光同啧了一声,又骂了一句瓜娃:“老子跟你商量,你能点头同意?”

    崔旻一时无话,心说那我铁定不同意,又想着反正事已至此了,他再多说也没什么用,想起先前刘光同问他的问题,叹了一声:“回家只能跟我父亲实话实说了。”

    刘光同眼睛瞪得铜铃那么大:“你个哈儿,这能跟你爹老实说吗?老子虽然不怕他,但是也不想得罪他,回家就说是陛下点的你,听见了没?”

    崔旻抿唇不语,又上上下下的打量刘光同:“刘公,那你做这事儿之前,就没想过我父亲会恼你吗?”

    刘光同那边又嘿嘿的笑:“想到了,不过我还想到你一定会替我兜着。”

    “为什么?”崔旻反问了一句。

    “因为两年后的事情,你多半还要指望老子呢。”

    崔旻让他狠狠地噎了一口,连连的点头,又摇了摇头,一时竟是无奈又好笑。

    两个人说话的工夫,崔家大门已经近在眼前,崔旻与他告辞一番,又说了些回家不会出卖他的话,便要与他告辞。

    只是他还没有走,刘光同又叫住了他:“你这一去两年,家里惦记的那个,怎么说?”

    崔旻把眼睛一眯:“慎言慎语。”

    刘光同唷的一声:“装什么?你不还特意让人来告诉老子,平时多给姜镇小鞋穿?”他说着伸手去摸下巴,“这可真不像你做事的风格,怪不得人家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连你这样的人都……啧啧啧,真可怕。”

    崔旻见他越说越来劲,阴恻恻的笑了一声:“反正刘公这辈子,是体会不到了,哦?”

    说完了就提步往府里进,留下刘光同一个人在府外骂了半天,才离开了。

    回到家中,果然崔润就先找了他到书房去。

    崔旻一进了书房中,就听崔润沉声问他:“大晚上才回府,听说你去新庆楼了?”

    新庆楼那个地方,背后站的是谁,崔润心里清楚着呢,他平日虽然不干涉崔旻与何人相交,但身为崔家的宗子,总是跟刘光同这样的人往来,他还是不高兴的。

    崔旻点了点头:“刘公请了儿子去,说了个事儿给儿子听。”

    崔润冷哼了一声:“什么事?”

    崔旻想了会儿,才回道:“刘公得了信,吴尚书年后要回京城报道,领的还是户部尚书一职。”

    “这个我知道。”崔润撂下笔,看了他一眼,“就为这个?找你干什么?”

    “还有一事,事关儿子。”崔旻正了神色,“户部宝钞司提举一职出了缺,陛下也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钦点了儿子出任。”(未完待续。)

105:又出事

    崔润一听到钦点二字,便把眉头往一处拢了,手指在桌案上点了点,冷眼看崔旻:“你年纪渐长,就是学会了在长辈们面前扯谎了?”

    崔旻惊讶之余抬头看过去,嘴里叫了一声父亲。

    崔润冷笑着:“陛下知道你是谁?若没有人在他面前举荐,他会钦点你一个十五岁的举人出任八品京官?”

    崔旻心一沉,果然他爹是不好骗的啊。

    “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崔润索性坐下去,往后头椅背上靠过去,手虚搭在扶手上,有一下没一下的点着。

    崔旻见是如此,便也知道瞒不过去,又想着他父亲素日里不喜欢他与刘光同往来,眼下若是把刘光同交代了,还指不定要如何呢,于是便打定了主意,不能捅出刘光同来:“是户部尚书吴赞。”

    可没想到崔润听了这话后,面色非但没有好看,反倒皮笑肉不笑的看他:“是应天府守备太监刘光同吧?”

    崔旻一怔,也不敢去看崔润,唯恐他脸上的慌乱神色给他父亲看了去。

    崔润也并没打算今日计较这个,左右平时他跟刘光同就往来密切,难不成是今天一日就可断的?

    只是以举人功名出仕……崔润眼神又暗了暗:“你将来不打算再参加会试了吗?”

    崔旻下意识的摇头:“刘公说了,两年后自有他的道理,到时候儿子可辞官再考。”反正他爹也已经想到了这事儿跟刘光同脱不了干系,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崔旻一边想一边说,“我问过吴尚书,陛下是已经首肯了的,只是儿子的任命文书尚且还要等一等,毕竟只是举人出身,说辞上还要再斟酌一番,不过年前肯定能下来。所以事到如今,儿子也不能说不去了,难道要抗旨不尊吗?”

    “如果两年后他不管你了呢?”崔润沉了沉声,“你这次进京,就算是涉足了朝内党争了,两年的时间说长倒也不长,可是朝堂之上瞬息万变,你能保证刘光同两年后还有这个能力保你下来?”

    崔旻自然明白他爹的意思。

    刘光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扳倒王芳,可是王芳又岂是那么容易就倒台的?如果刘光同真的能够与之相抗,两年前又何必跑到应天府来。

    他如今进了京,王芳只要稍作打听,就会知道他这个八品提举是怎么得来的,自然会把他视为刘光同一党。

    京城不比应天府,崔家的名头再大,想来要震慑王芳却是远远不够的,一旦王芳出手对付他,他的下场又会如何?

    而刘光同就算想帮他,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更不要说万一刘光同在这场争斗中落败了,那么两年后,谁又站出来替他说话,让他辞官?

    崔旻觉得眼前是一片昏暗,他看不到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心中只剩下一片茫然。

    崔润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所以我从前就说过,不要常与阉党往来,一旦被牵连其中,再想抽身,可就由不得你了。”

    崔旻动了动嘴,似乎是有话想说,可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反倒是崔润冲他摆了摆手:“不过你有句话说的对,事已至此,总不能抗旨不尊,只是今后如何,就要靠你自己的本事了。”

    崔旻心头微动:“儿子知道了。”

    他是崔家长房长孙,不管今后何去何从,他身后站着的是崔家,要护着的也是崔家,进京去,置身朝堂党争之中,他要周全的,不光是自己一人,还有整个崔家!

    崔旻定了心神,又见崔润示意他退出去,此刻又觉得胸中满是斗志,与他父亲告了礼,便从书房中退了出来。

    而崔旻的任职文书,却并没有像他想象中来的那样迟。

    自他在新庆楼见过刘光同后,不过十天的时间,京城就来了传旨的吏官,带来了他的任职文书。

    崔旻要进京做官了,这一消息震惊了崔家所有的人。

    先前崔润不声张,也嘱咐了崔旻不要乱说,一来是抱着一丝侥幸,说不定事情还有变动也未可知,二来是这件事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样风光,实在没什么好让人知道的。

    此时的崔旻被章老夫人叫到了敬和堂中,与之一起的当然还有崔润。

    章老夫人阴沉着脸:“你是家里第一个中举的孩子,不说安心准备两年后的会试,怎么又掺和到这些事情里?”

    崔润赶紧开口劝老太太消消气,崔旻则是一言不发。

    “消消气?”章老夫人冷笑了一声,“京城的文书旨意都派下来了,你让我怎么消消气?”

    崔润被斥了一声,也不敢多说什么,唯恐更招惹了老太太的火气上来。

    崔旻像是思考了半天,终于开了口:“祖母,孙儿办事是有分寸的,诚然这件事风险很大,也确实是刘公私自替孙儿做的主,但祖母从前总说世事无常,利弊无所分,这件事不也正是如此吗?况且刘公既然提了孙儿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也有他的算计,无论如何他还是要保全孙儿的,不然白费了一番功夫,何必呢?”

    “那你的意思是,京城非去不可?”章老夫人问了一声,又收了话。

    这话问的太多余了,圣旨都已经下了,还由得他们说去或不去?

    “你也不小了,做事有你的道理,你父亲从前劝你的话,你也都不听,只是旻哥儿,”章老夫人又沉声叫他,“此一去福祸未知,能够替你周全的,家里一定周全,不能替你周全的,就全要你自己拿出真本事来了。”

    崔旻也知道祖母是担心他,老太太一辈子什么没见过?她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深闺妇人,刘光同推举他用意是什么,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

    章老夫人见他听了进去,又无奈的摇头,摆手叫父子二人出去了。

    再说四房那边,原本崔婉是定了这一日要带着儿女回婆家的,本来崔旻做官的事情,跟她没什么干系,不过是去了一趟长房,恭喜了一番之后,又因见章老夫人面色不好,就没多留下说什么辞别的话,便回到松鹤院中命人收拾了东西就要走。

    可是她正催着底下丫头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