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皇牌农女 >

第135部分

皇牌农女-第135部分

小说: 皇牌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女孩眼睛微微一亮,拉住她的袖子,一脸渴望的样子。又听她讲了两个故事,便有了倦意,不多时就倒在榻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叶知秋回到凤康寝帐的时候,凤况的人已经离开多时了。凤康手里捏着几张信纸,表情看起来很是凝重。

    “出什么事了吗?”她走过来问道。

    凤康眼底闪过一丝迟疑,酝酿了半天的话终究还是没能问出口,“没什么,赈灾出了一些问题而已。”

    一面说一面将信纸折好,装回信封里,与旁边一摞文书放在一处。

    十一在信上说,如今旬阳府城已经建起了上万座雪屋,各个县城乃至沿途的驿站也都贴了告示,建起了雪屋,这两日冻死冻伤的百姓数量急剧减少。

    救灾帐篷也在积极筹备,宣宝锦如今正在旬阳府城内游说商贾富户,为受灾的百姓捐资捐物,更亲自到城外为受灾的百姓施粥布衣,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除此之外,还提及了对叶知秋的印象。并隐晦地劝说他,为这样一个女人放弃皇位不值得,让他三思而后行。

    他不知道叶知秋和十一见面的时候都发生过什么,可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误会。本想问问她,又担心她会多想,坏了他们相聚的好心情。

    日后跟十一碰了面,问个清楚再说吧。

    叶知秋一直把自己当局外人,根本没把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跟自己联系起来。将他的话信以为真,关切地问:“严重吗?”

    “不严重,很快就能解决了。”凤康唯恐她瞧出破绽,便将话题转开去,“那个孩子怎么样了?”

    叶知秋把军医的话跟他说了一遍,又叹息道:“这一场雪灾,不知道有多少跟她一样的孩子失去亲人,无家可归。要是能建一个孤儿院,收养他们就好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凤康神色一动,“孤儿院是怎么回事?详细说来听听。”

    “跟善堂差不多,专门用来收容无依无靠的孩子,供他们吃穿、读书,等他们成人,有了自主的生活能力之后,就可以离开了。

    没成年之前,如果有人愿意领养……领养还是算了吧,说不定他们前脚把人领走了,后脚就卖了。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小厮还算好的,万一卖到青楼倌馆就完了。”

    这个世界,许多不正当的东西都是合法的,注定不可能拥有完善的领养制度和法律保障,难免有人钻空子,以领养的名义发黑心财。

    凤康听得很认真,“还有呢?”

    “孤儿院由朝廷出资建造,允许并提倡那些想做慈善的富人们来献爱心。等孩子们长大了,男的可以去参加科举或者当兵入伍,报效朝廷;女的嘛,就由孤儿院做主,给她们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社会制度如此,除了嫁人,她们还能做什么呢?嫁人生子,总比为奴为婢卖身卖艺要好。

    凤康将她说的话一一记在心里,“你的想法很好,我会尽快拟一道折子奏请父皇,在旬阳府建一座孤儿院,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

    叶知秋还打算提议他再建一座敬老院,转念一想,在这个时代办敬老院比办孤儿院更不切实际。孤儿院至少还可以把“将来”寄托在孩子们身上,谁会把“将来”和“希望”寄托在一群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

    等孤儿院真正建起来,再提敬老院也不迟。

    两人就孤儿院的事情讨论了半晌,便有侍卫进门禀告,“王爷,定亲王送来的药材和补品到了。”

    这件事凤康已经听凤况派来的人说过了,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交给洗墨处置吧。”

    侍卫站着没动,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凤康瞥了他一眼,“还有事吗?”

    “是。”侍卫用眼角飞快地捎了叶知秋一下,措辞也愈发谨慎了,“王爷,除了药材和补品,还有两名侍女……”

    “侍女?”凤康愣了一下,“怎么回事?”

    “说是王爷受伤,定亲王唯恐这边的人粗手笨脚,照顾不周,因此特地派了两名侍女前来侍疾……”

    凤康顿时拧紧了眉头,眸子里怒意涌动。他生在皇家,岂能不知道所谓侍疾就是暖床?

    十一知道他不近女色,是不会想到送女人给他的。即便能想到,也会先征求他的意见,绝不可能一声不响就把人送上门来。出这个主意的,必定是华锦郡主。

    叶知秋刚到,她就送来两个女人,居心何在?

    ——

第222章 她的体贴

    ps:

    感谢“地狱先生”童靴慷慨打赏,感谢“阿萍2011”和“wy1972”两位童靴砸过来的粉红票,鞠躬!!!

    叶知秋却饶有兴致地笑了起来,“看来有人想将我的军呢,有意思。”

    凤康一点儿也不觉得这件事有意思,他的女人,于公于私,都轮不到她华锦郡主来将军。

    “去告诉十一的人,那两名侍女怎么带来就怎么带回去,本王不需要任何人侍疾。”他声色俱厉地吩咐着侍卫。

    侍卫答应一声就要转身。

    “等等。”叶知秋喊住侍卫,又转向凤康,“你这么做不合适。”

    凤康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大感意外,“为何?”

    “你还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叶知秋嗔了他一眼,“这事即便不是十一的主意,可要是没有他的首肯,人也送不到这里来。他知道我们俩的约定,还同意送女人给你,可见他也是存了考验之心的。

    他想看看,如果他与我之间有了冲突,你会选择站在哪一边。

    你就这么硬邦邦地把人退回去了,他会怎么想?他一定会认为我从中作梗,离间你们的兄弟感情,而你把女人看得比兄弟还重要。

    我并不在乎他怎么看我,不过你要跟他共谋大事,没有必要因为这点小事产生隔阂。”

    听了她的分析,凤康唇边泛起丝丝冷笑,“这么多年,十一何曾和我玩过这样的心眼?如今却听信女人的唆使,考验起自己的兄长来了。”

    “王爷,要不属下去回了定亲王的人,就说军中不便收留女眷,让他们把人带回去?”侍卫献计献策。

    叶知秋摇了摇头,“这么说也不合适,从我踏进营地的那一刻起。这个理由就不成立了,除非我也离开这里。”

    想必宣宝锦早就算计到,她不会让凤康和凤况为了自己生出嫌隙,所以给她出了这么一个两头堵的难题:要想留在凤康身边。就要接受那两名侍女;不想给凤康多添两名侍妾,就要灰溜溜地离开营地。

    不管选哪一个,她都会很憋屈。

    凤康怒不可遏,“他先与我生分了,我却要顾及他的感受,乖乖地收了他送来的女人不成?”

    “收了也不合适。”叶知秋又一次提出异议,“你这样的身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一起救人,已经获得他们的敬重。变成这支军队的精神领袖了。

    我是以‘侍妾’的身份来探望你的,而且你为了救人而受伤,我身为家人留在这里照顾你,他们可以理解和接受。

    那两名侍女就不一样了,她们本来跟你没什么关系。打着‘侍疾’的旗号杀过来,谁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同样顶风冒雪地营救百姓,将士们各个形单影只,你身边却莺莺燕燕,围着好几个女人,他们心里怎么会平衡呢?一旦不平衡就会生出怨气,对你也就没什么敬重可言了。

    那你以后还拿什么去指挥他们?”

    凤康一拳捶在榻上。“只是送来两个女人就给我设下如此多的圈套,当真好心机,当真好算计!”

    叶知秋在他手臂上按了按,“你不用生气,这件事其实不难解决。她们不是来‘侍疾’的吗?就按字面意思来好了。”

    “怎么讲?”凤康一时不解。

    “你们救出来的百姓不是安置在外营吗?他们基本上都是一身的伤病,正需要有人‘侍疾’。你大可以让那两名侍女过去帮忙。

    你要让所有人知道,给你侍疾和给百姓侍疾是一样的。你把自己和百姓摆在同高的位置上,将士们就不会心里不平衡了。

    另外,我每天白天过去为百姓‘侍疾’,晚上为你‘侍疾’。这样你弟弟和弟妹应该就没话可说了。”

    凤康听说她也要去照料百姓,刚刚舒展眉头又皱了起来,“我不同意你过去,那边人多杂乱,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情该如何是好?”

    “你忘了吗?我本身就是普通小老百姓一枚,跟百姓打交道可是我的强项,能出什么事啊?”叶知秋笑着宽解他,“白天你要忙公务,我闲着也是闲着,去照顾受伤生病的百姓,既能行善,又能打发时间,一举两得。”

    凤康虽然不愿她那么辛苦,可也知道她所说的是目前最为妥当处理方式了,沉吟了半晌,“好吧,我派一名侍卫随身保护你。”

    为让他放心,也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叶知秋没有推辞,“那就让洛大哥跟着我吧。”

    她熟悉的侍卫只有张弛和洛晓雁,张弛素来不苟言笑,做事一板一眼,不太适合到百姓中间去。洛晓雁性格开朗一些,为人处事比较灵活,懂得变通。

    凤康也中意洛晓雁,这边点头允了,那边吩咐那名侍卫道:“传我的话,就说本王的伤势已经大好,身边不需要那么多人侍奉。她们若是有心,就和本王府上的庶妃一道,去外营照料那些伤病缠身的百姓,替本王分忧。”

    待侍卫答应着退出去,面带歉意地握住叶知秋的手,“委屈你了。”

    “没什么委屈的,我又不在这里常住,能做几天呢?到时候我走了,你的身体康复了,不再需要别人‘侍疾’。那两名侍女没有理由再往你跟前凑,只能继续为百姓服务了。”

    叶知秋狡黠地眨了眨眼,“我这也算虚晃他们一枪了!”

    听她这么说,凤康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想起她很快就要回清阳府,又生出几分不舍来。将她揽进怀里,紧紧地抱住,“知秋,我想来想去,三年的时间还是太长了。

    我们改成一年吧,明年年底之前,我一定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干净,风风光光地娶你进门,到时候我们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叶知秋在他下巴上捏了一把,“傻瓜。你老纠结三年的时间干什么?我只说最多等你三年,没说一定要到三年才跟你成亲。有本事你现在就把事情处理好,我立刻跟你拜堂成亲。”

    凤康被她这挑衅之言撩拨得又是心痒又是无奈,叹了一句。“你这个不知体贴为何物的女人!”

    “谁说我不体贴了?我现在就让你见识见识。”叶知秋推开他,起身来到门口,对守在门外的侍卫道,“这位大哥,能不能麻烦你给我找一些绷布过来?二尺就够了。”

    “好。”侍卫答应着向医帐奔去。

    凤康心下诧异,等她转回来便打听,“你要绷布干什么?”

    “做这个东西。”叶知秋将自己随身带着的口罩拿出来,在他面前晃了晃,“既然是一起去为百姓‘侍疾’,当然要统一装备。

    大家都戴上口罩。既不会显得我特殊,又能防止她们拿未婚女子抛头露面不妥当理由,偷懒耍滑。

    对了,再给她们一人做一副手套。免得她们将来说自己为了替你分忧,被人摸到手嫁不出去了。哭着求你做主顺便赖上你。

    怎么样,我够体贴吧?”

    凤康哭笑不得,“搞了半天,你把那份体贴都用在别人身上了?”

    “放心,你也有。”叶知秋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头,将挂在屏风上的包袱取了下来,打开来。一样一样地往外拿东西,“加厚线袜,大号口罩,羽绒手套,羽绒护膝,都是你的。

    我本来打算给你做一件羽绒服或者羽绒坎肩来着。可惜鸭绒没攒够,时间也赶不及了。等我回去再做吧,做好了让来传信的侍卫顺便给你捎过来。”

    虽然这种体贴并不是最初想要的,看着被她塞到怀里的东西,凤康依然满心暖意。

    她有多忙。他是知道的。她不太擅长针线,他也是知道的。为了给他做这些东西,她一定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

    这丫头实在太狡猾了,知道什么能触动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拿这些东西混淆他的视听不说,还一本正经地教训起他来了。

    “我做出来是让你用的,不是让你摆在那儿好看的。你要是再把我给你做的东西当摆设,我以后就什么都不给你做了,你记住了没有?”

    他知道她说的是那副棉线手套。

    当时他一共收到她送的三样东西,手套,护膝和围巾。围巾和护膝只戴过一次,就被他那无~良的皇帝老爹抢走了。只剩下一副手套,他一直舍不得戴。

    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上几回,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也许是在那东西上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即便后来跟她在一起,收到她送的其它东西,还是无法改变这种习惯。

    在旬阳府这段日子,他忙得几乎没有闲暇去想她,只有睡前短短的时间,捧着手套回想跟她在一起的情形,思念她的音容笑貌。

    沈瀚之总说他是个纯情的人,其实他知道,在感情上他是个笨拙的人。

    她就像一个发掘不尽的宝藏,每时每刻都在吸引他,诱~惑他,让他想更好更深地去爱她,却不知道怎么做。他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感情的路上茫然无措,磕磕碰碰,凭借本能探索着。

    比如现在,被她这样气势十足地教训,他便无言以对,只能将她拉过来,反复地亲吻,把自己内心的感激和爱意谱写她的唇舌之上。

    所谓的外营,就是在临近营地建的一个小型收容所。二三十顶帐篷,收容了二三百名灾民,大部分都是凤康带领士兵们从坍塌的房屋之中救出来的,少部分是自行前来投奔的。

    这里一共驻扎了两千名将士,分成五组,一组留守,另外四组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到村子里清理积雪,搜救百姓,掩埋尸体。

    每天都有受伤得病的百姓被送回来,在营救的过程之中,也有士兵受伤甚至死亡。而军中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